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50题(含答案).docx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50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50题(含答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50题(含答案)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王冕好学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 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卜注释陇:田城。窃:偷偷地,暗中。 辄:总是、就。或:有人;有的人。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挞:鞭打。曷:为什么。执策:拿着书卷。旦:早晨,天亮。1 .“父怒,挞之,之指的是。2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读这一句时,正确的停顿方式是()A.冕/
2、因去,依僧/寺以/居。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3 .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4 .文中最能表达王冕好学的是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北人食菱明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 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古诗文阅读。小儿不畏虎思、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 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
3、上自假设。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 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 欤?(选自苏轼东坡全集)【注释】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浣衣:洗衣服。 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儿。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意:估计,推断。被: 施加。57 .对“虎熟视久之”的“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成熟B.熟悉C仔细58 .对文中画线句子“二小儿戏沙上自假设”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孩老二嬉戏在沙滩上,且神情不紧张。B.两个小孩玩沙很开心,胆子很大。C.两个小孩还是神情如常的在沙滩上嬉戏玩耍D.排行第二的小孩游戏在沙滩上,胆子
4、很大。59 .以下句子中,哪一句中的之指的是老虎()A.妇人仓皇沉水避之B.虎熟视久之C.虎之食人60 .苏轼借这篇文言文,要赞赏的勇气是()A.勇往直前B.无知者无畏C.敢作敢为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学弈D.深:酣)D.而不惧之人D.初生牛犊不怕惟弈秋之为听;一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为是其智弗 假设与?曰:非然也。61 .选择以下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小标出来。(1) 一心以为(w6i wei)有鸿鹄将至(2)为(w6i wei)是其智弗假设与 62.以下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
5、一项()试卷第10页,共26页A.思援弓缴而射之(的)B. 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诲)C.虽与之俱学(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D.通国之善弈者也(的) *63 .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使弈秋/诲二人弈B.其一人/专心致志C.惟弈秋之为/听D.为是/其智弗假设与.本文说明的道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做人要守信。B.做事要专心致志。C.待人要有礼貌。D.知错要改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注释】铁杵:(ch。)用来春米或捣衣的铁棒。老媪
6、(如):老年妇女。卒业:完成学业。64 .解释加点词语。方磨铁杵欲作针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66 .这个故事中让李白“还卒业”的原因是老奶奶告诉李白她要把铁杵磨成针。假假设你是 李白,听到老奶奶这么说后,你会想: (不少于40字) 小古文阅读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 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1. 逮:至L 及。2 .穿壁:在墙上凿洞。3 .以:用。4 .邑人:同 县的人。5. 大姓:大户人家。6 . 文不识:人名,
7、姓文名不识。7 .佣作:做工辛勤劳作。8 .资给:资助给。9 .书:读书。10. 大学:大学问家。67 .用给以下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补偿报酬)资给以书,遂成大学。(于是顺心)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心愿 希望).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68 .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小古文阅读。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弓I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 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引:引来,使出现。邑:同乡。
8、文不识:人名。与:帮助。资: 借。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69 .根据意思写出原文句子。(1)匡衡就凿穿墙壁,让邻居的烛光透过来。(2)匡衡于是帮助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70 .匡衡为什么给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呢?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71 .“凿壁偷光”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小古文阅读。(5分)凿壁借光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 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 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试卷第12页,共26页【注释】逮:至h及。穿壁:在墙上打洞。映:照耀。大:大户人家;有钱
9、的 人。文不识:邑人的名字。怪:以为怪;认为是奇怪的。遂:终于。大学:大 学问家。72 .给以下加点字注音。邻舍有烛而不逮()遂成大学() 75 .联系注释,解释以下句子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76 .古文主要写了匡衡的两件事,分别是、。你还知道古代与“凿壁借光”相似的事例有 O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二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曰:非 然也。77 .根据原文补写句子,写在文中横线上并标上标点符号。78 .请用,才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79 .对以下加点词解
10、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使弈秋诲二人弈(教诲)B.通国之善弈者也(好) C.弗假设之矣(不如)D.非然也(这样) .仔细观察,以下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是()A.夫战,气也。B.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以下哪句话所讲的道理和本文一样?()A.言必行,行必果。B.学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C.满招损,谦受益。D.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不能两成。课内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为
11、是其智弗 假设与?月:非然也。80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诲:(2)思援弓缴而射之。援:(3)为是其智弗假设与?弗:(4)非然也。夕犬/、.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用原文回答)81 .本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其一人,另一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完成答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那么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乎
12、?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日中正 午。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蓬盖,像雨伞一样。及到,到了。盘盂盛物的器 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 气很热。孰谁。为同“谓:说。汝你。知同“智智慧。82 .读文言文要把握好句子的停顿,用“尸画出画“”句子的停顿。83 .借助注释,写出文言文的意思。本文着重在于“辩”,一小孩认为:依据是: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那样大, 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另一小孩 认为 依据是:太阳刚出来时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
13、热水一样,这是离得近让人感到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最后孔子都84 .两小孩针对人们常见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表达出他们善于试卷第14页,共26页,勤于。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表达了孔子 O阅读理解。薛谭学讴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唱歌。郊衢:郊外。85 .解释字的意思。未:86 .”薛谭乃谢求反。”一句,正确的解释是()(1)秦青于是向薛谭抱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2)薛谭于是向秦青抱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3)薛谭于是向泰青告别,回家继续
14、学习。87 .把“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翻译成观代汉语。88 .写出读了这篇文言文后的体会。小古文楚人有鬻(音yU,卖)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 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89 .用成语给故事加个标题: o.联系上下文,猜想加点字的意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或日*.用为划线的句子划一处停顿节奏,并说说整句话的意思。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陶母责子退鲜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用蚱饷母。母封,蚱付吏,反书责侃日:“汝为吏,以官 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
15、吾忧也! ”.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尝以用蚱饷()(2)汝为吏() 96 .翻译: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97 .陶母希望儿子是个怎样的鱼梁吏?阅读直通车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锋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假设 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假设流水。”锋子期 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98 .破琴绝弦的“绝”和下面()中的“绝”意思相近(填序号)A.绝句B.绝妙C.绝技D,断绝99 .伯牙”终身不复鼓”,是因为()(填序号)A.他觉得世界上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B.他太伤心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16、。C.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真正的知音了。D.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100 .这篇文言文,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的来历,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O阅读与积累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6 jia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为是其智弗假设与(yu yii) ?日:非然也。101 .请用W”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02 .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使弈秋诲二人弈()为是其智弗假设与().分别用“和“”画出两人学弈时的表现。试卷第16页,共26页103 .本文通过记叙 事情,告诉我们 道理。看图,阅读文言文
17、,完成下面小题。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 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 猎。注释:恐担忧。遂(sui)于是。复再。104 .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 (1)中要害()*A. zhbng 击中B. zhGng 中间 C. zhGng 击中(2)端坐不倒( )A. d&o后退 B.血。后退 C. d&o倒下105 .选出以下关于文言文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因戏于水:在水中看戏。B.遂终身不复猎:于是此生不再打猎。C.石下溪中有小熊三:石头下面的小溪里有三只小熊。107
18、 .选出“近视之”中“之”所指的对象正确的一项。()A.猎人B.小熊C.母熊D.作者108 .选出对母熊“死而不倒”的原因描述正确的一项() A.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忧石头落下伤害到猎人的孩子。B.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忧石头落下伤害到自己的孩子。C.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很害怕石头。D.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很害怕石头。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君子之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 动,一可以为法那么。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那么四寸耳,曷(he) 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注释:选自荀子劝学。箸:同“著”,牢记。布:分布。引中为表现。 四体:四肢。形:表达。
19、动静:举止。端而言:说话语意精微。端,同“喘” 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蠕,虫子的活动。法那么:典范。曷:同“何”,怎么。109 .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乎耳,箸乎心。110 .“曷足以美七尺之驱哉?”正确的朗读节奏是()A.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B.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111 .“动静”的古今文有什么不同?古文:;今义:112 .本文拿 和 进行了比照论证,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阅读短文。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o)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
20、市,而忘操之。已得 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i)不得履。人 日:“何不试之以足?“日:“宁(ning)信度,无自信也。”注释:本文选自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度(duo):测量。 度(dU):量好的尺码。反通假字,同“返”,返回。遂(sui):于是。11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此句可以这样停顿:“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是一个宋代历史故事。试卷第18页,共26页”及反,市罢,遂不得履。的意思是等到郑人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他没有买到鞋子。这个郑国人的行为非常可笑!A.B.C.D.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14 .以下故事和郑人买履道
21、理相似的两个是()携苗助长A.阅读。携苗助长A.阅读。刻舟求剑B.掩耳盗铃C.买楼还珠D.然天子读书者有几?黄生借书说节选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汗牛塞(s6s折)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 焉。非独书为然(但是这样),天下物皆然。115 .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解释。116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117 .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是:0(用原文回答).围绕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三种人的事例作初步证明,不属于其中的是()A.天子B.富贵人家C.作者自己D.祖父阅读空间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22、,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日:“我以目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那么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以:去: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北人:北方人。菱:菱角,水生植物,果实有硬壳,可以煮着吃。 席:酒席。并:连同,一起。 或:有的人。 去:去除,去掉。 强:勉强。5 .读一读下面的内容,用“”划出文中相应的语句。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硬把不知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升初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50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