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项目建议书(3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项目建议书(3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项目建议书(39页).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项目建议书-第 35 页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有线数据信息广播 起止年月:2005年3月-2005年12月建设单位: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 2005年2月目录1.项目概述31.1项目背景和立项依据31.1.1上海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背景31.1.2数字电视的发展亟须突破内容瓶颈41.1.3上海数字电视相关发展情况61.2项目概况8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9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2.1.1发展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是促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需要92.1.2发展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是加快上海城市信息化进程的需要102.1.3发展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是催生上海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的需要102.2项
2、目建设的意义122.2.1有线数据信息广播将满足多方面的信息化需求122.2.2有线数据信息广播具有良好的易用性122.2.3有线数据信息广播具有良好的公益性133.项目建设单位及建设条件143.1项目建设单位情况介绍143.2建设条件143.2.1有线数字电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43.2.2东方有线已组建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数字电视队伍153.2.3东方有线在数据、视频领域丰富的运营经验153.3产业链组织163.3.1产业链整体结构163.3.2有线网络运营商的作用164.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184.1项目建设目标184.1.1总体目标184.1.2分期目标184.2项目建设内容184.2.1
3、平台建设184.2.2内容建设194.3规划架构204.3.1建设原则204.3.2业务框架214.4技术方案224.4.1前端解决方案224.4.2播放平台254.4.3发布平台264.4.4网络实现方案274.4.5逻辑拓扑284.5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294.5.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294.5.2培训305.项目总投资测算及资金筹措315.1总投资测算315.1.1前端播出平台扩容投资315.1.2数据信息内容组织和制作投资315.1.3数据广播技术平台投资325.1.4项目总投资测算汇总表325.2资金筹措326.项目建设进度347.项目效益分析357.1社会效益357.1.1 促进城市
4、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的建设357.1.2 推动阳光政务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357.1.3 带动数字电视和信息产业的发展367.2经济效益368.结论与建议391.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和立项依据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项目,是在上海信息化与数字化飞速发展,政务信息化不断完善,城市信息化要求实现社区普遍信息化,上海有线网已成为上海信息化主平台,数字电视的发展亟须在内容环节获得突破的背景下产生的。1.1.1上海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背景一、上海信息化与数字化飞速发展上海作为经济和信息化发达的地区,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62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
5、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同时,信息技术社会化应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办事功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卡发放855万张,公交“一卡通”发卡量达到1037.34万张,数字证书发放超过37万张。社会信用服务体系较快发展,形成了360多条市民信用记录和59万家企业信用记录,累计出具个人信用报告143.5万份。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504亿元,比上年增长98.7%。二、上海政务信息化不断完善上海的政务信息化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为窗口,办事功能不断完善。“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设有“上海概览”、“政府公报”、“政策法规”、“便民问答”等9个主栏目,“市长之窗”、“责任政府”、“统
6、计之窗”、“视频播放”等独立栏目。2003年访问人次达到1024万,页面访问量达到6261.93万次,实现网上办事549项,提供表格下载653项,提供网上报税、年检、公证、咨询以及投诉等多种互动式在线服务,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为市民排忧解难提供了畅通渠道,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三、上海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的目标在上海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的行动原则与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整合服务资源,以便民利民为目的构建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社区的重塑,信息化和网络化即是手段,也是目标。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包含了教育信息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数字电视发展、公共
7、卫生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社会生活服务信息化、信息化社会培训等众多方面。上述内容的实施,是以信息终端在社区的广泛接入、终端对于大众的亲和性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以广播方式将数据信息传入千家万户。1.1.2数字电视的发展亟须突破内容瓶颈一、数字电视推广缓慢的制约因素2003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但到2004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发展到100万户,与原定的1000万户目标相去甚远。上海数字电视自2002年9月启动商业运营以来,目前用户规模仅5万户。数字电视推广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除体制、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外,目前数字电视上的内容匮乏、缺乏吸引力,难以拉动市场消费需
8、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数字电视的发展,呼唤新的内容与服务,从而突破现有的内容瓶颈,为模数转换提供新的动力。二、目前上海数字电视的内容情况目前,上海数字电视传播节目包括61套模转数公共节目(与模拟电视相同)、39套付费电视节目和20套音频节目。内容情况如下:模转数频道上视新闻综合上视生活时尚上视电视剧上视财经上视体育上视纪实上海卫视东视新闻娱乐东视文艺东视音乐东视戏剧上海教视上海东方电影东方少儿中国教视CCTV-1CCTV-2CCTV-3CCTV-4CCTV-5CCTV-6CCTV-7CCTV-8CCTV-9CCTV-10CCTV-11CCTV-12CCTV-新闻CCTV-音乐央视少儿北京卫视
9、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天津卫视山西卫视内蒙古卫视辽宁卫视吉林卫视黑龙江卫视安徽卫视江西卫视山东卫视湖北卫视湖南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海南旅游卫视重庆卫视四川卫视贵州卫视云南卫视陕西卫视甘肃卫视青海卫视宁夏卫视新疆卫视河北卫视西藏卫视河南卫视炫动卡通福建东南卫视深圳卫视文广基本 华夏影院海外影院动作影院情感影院怀旧影院首映剧场经典剧场白金剧场点播影院劲爆足球五星体育极速汽车魅力音乐娱乐前线七彩戏剧游戏风云动漫秀场法治天地英语教室卫生健康金色频道节目预告电视购物幸福彩文广可选都市剧场欢笑剧场探索精选全纪实劲爆体育学习考试数字广播上广新闻上广交通海上戏剧开心调频都市792东广新闻魅力103东广经典第一财经英
10、语世界动感101数码音乐恢弘古典写意古典轻松节拍华夏乐韵华语风云欧美劲爆日韩潮流爵士流行动感地带央视风云基本风云音乐世界地理怀旧经典风云剧场风云足球风云高网电视指南央视精品央视第一剧场第一剧场三、数字电视需要数据广播在内容上的增值作用可以看出,上海数字电视的内容,虽然节目众多,但与原有的模拟电视节目趋于雷同,缺乏个性化与增值效用,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从国外发展的趋势看,增值信息已成为数字电视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欧洲最大的数字电视应用运营商悠悠传媒在英国卫星、有线数字电视平台上提供了公共事业、游戏、商情等一系列的信息传播频道;韩国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Skylife、CJ电视台
11、也在其数字电视上开辟了新闻、气象、游戏、交易等信息服务栏目。这些案例表明,数据信息将是未来数字电视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内其他城市的数字化进程中,数据信息广播也成为了当地数字电视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青岛以3个TS流的资源推出包括阳光政务在内的16套数据广播节目,佛山、杭州、太原、大连等地均大力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广播节目。实践说明,数据广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成为推进数字电视的重要增值因素。1.1.3上海数字电视相关发展情况一、上海有线网的发展上海有线电视网拥有380万用户(其中市区230万),是全球最大的城域有线电视网和全国三网融合业务的试点城市,凭借在社区、用户中的广泛接入,上海有线网正是
12、上海信息化的天然平台。从1999年起,上海有线网即进行了全网双向改造,迄今已完成市区90%以上的改造工作,双向用户已超过220万户。2001年起,陆续开通了宽带互联网接入、数字付费电视等业务,具备了宽带业务和数字电视普遍接入的用户基础、网络条件和运营经验。从2001年起,先后承担政务外网、公务网、村村通工程等上海市信息化重大项目;许多企事业单位均通过上海有线网接入宽带互联网和使用专网访问。上海有线网,已成为上海信息化的重要平台。二、上海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2002年9月28日上海数字电视试运营开播 2004年7月28日“数字电视产业推广联盟”成立 2004年8月9日 央视数字付费频道落地上海 2
13、004年9月20日“看数字电视,领机顶盒回家”活动正式开始,全国首家商业化大规模数字电视业务运作模式建立 经过近3年的市场推广,上海数字付费电视现已开通用户达5万户三、即将开始的上海数字化整体转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明确提出继续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2005年5月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现场会上指出,当前推进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必须强调整体转换原则,同时要抓好节目和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各级广电部门要积极争取把这项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6月颁布的我国有线电视
14、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到2008年,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基于上述情况,上海拟从2006年起启动数字化整体转换,并在2008年完成转换工作: 2006年,确保60万户,力争80万户; 2007年,确保80万户,力争100万户; 2008年,确保全部用户完成整体转换。数据信息广播作为数字电视的重要增值内容,有必要先行启动建设工作,在整体转换时为上海人民群众献上一份精品内容大餐。四、数据信息广播前期建设情况东方有线在前期工作中,即已开始着手进行普及型数据信息广播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普及型
15、服务平台采用符合DVB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广播发送方式,结合机顶盒内置数据处理模块,采用简单的数据广播方式,按照统一规范格式进行集成和逻辑通道分配等,以约定格式传送给网络传输接入平台,用户利用对应功能机顶盒进行接收。普及型服务平台提供静态的简单信息广播传输,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功能比较简单,缺乏相应的内容更新与维护。1.2 项目概况为适应技术发展要求和进一步满足用户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东方有线拟在前期普及型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从实时性、交互性、可靠性、大容量、可运营的角度出发,设立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项目,通过增强前端系统、优化平台性能、强化平台功能、增加内容信息的组织和更新维护,而建设一个功能更齐全、表
16、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的可运营的有线数据信息广播平台。本项目建成后,东方有线将具备完整的、适应数字化整体转换要求、面向上海数字电视用户的数据信息广播系统,并在整体转换前期向上海的数字电视用户免费提供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应用内容。本项目融合了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的特点,是社会信息化的新领域。它将文本、音频、图片等信息进行融合,通过有线网络传播到千家万户,由数字机顶盒完成接收并在电视终端显示出来。使电视还成为电子政务、生活信息、社会服务和文化教育等各类数据信息的有效载体,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成为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面向社会的交互信息窗口。本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4260万元,其中拟申请市财力支
17、持1921万元,企业自筹解决2339万元。计划于2005年3月开始建设,于2005年12月建设全部完成。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项目的发展,将推动数字电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数据广播传递的政务、教育、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大量信息,不仅丰富了数字电视的传播内容,同时也带动相关的信息内容、社会服务、设备制造等领域的繁荣和发展。2.1.1发展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是促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需要国家广电总局于2003年发布了全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提出“到200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
18、的播出”的目标。此后,青岛、佛山、杭州等地进行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有益探索,整体转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地在内容模式与盈利模式上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在内容上,目前数字电视所传输的节目与原有的模拟电视节目基本相同。国内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的内容制作、集成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时还不可能提供丰富而又有别于模拟电视节目的数字电视节目;同时限于宣传政策的原因,不可能广泛引进境外节目。这一局面造成了模数转换的内容动力不足。内容动力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电视的商务模式。目前,各地数字电视的推广主要采取用户免费领取机顶盒的模式,这给运营商带来了相当大的资金压力。为推动整体转换,运营商纷纷提出上涨收
19、视费的方法,而与模拟相比在内容上的同质性,又使得这一方法受到社会各方的质疑。有线数据信息广播为有线数字电视赋予了信息增值服务的全新功能。它使得电视机不仅承担传统家庭视频娱乐终端的功能,还成为了家庭信息终端。用户通过数字机顶盒,不仅可以看电视节目,还可以看到各种社会信息、享受游戏娱乐、接受社会教育、进行电视商务、解决日常琐事、参与社会活动,而且实现这一切远比操纵计算机容易。因此,对于群众来说,有线数据信息广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为数字电视提供了一种差异化的服务,从而有效地破解了数字电视的内容瓶颈,有利于促进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2.1.2发展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是加快上海城市信息化进程的需要上海是一座
20、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信息化是上海发展对城市功能的必然要求。而群众对信息掌握、接受与使用的普遍程度,是衡量城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电脑和互联网已在上海有了相当的用户基础,但城市的普遍信息化,还有赖于更深入千家万户、更易于大众使用的终端和形式。有线数据信息广播在终端上基于数字机顶盒与电视机,与电脑相比易于为中老年及低年龄用户接受;在接入平台上基于城域有线电视网,与互联网相比有着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且深入社区和每家每户;在形式上,有线数据信息广播采用电视作为显示界面,操作上采用普通的遥控器,用户使用简单方便。因此,与传统意义上的以电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相比,有线数据信息广播将以创新的终端与形式,
21、实现城市的普遍信息化,从而大大加快上海城市信息化的进程。2.1.3发展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是催生上海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的需要如前有述,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有着来自社会各方的普遍需求,它的发展孕育着庞大的市场机会。首先,有线数据信息广播给数字电视带来了差异化的内容,将会大大促进数字电视的市场推广,进而刺激机顶盒、各类终端、数字付费电视产业的发展。其次,有线数据信息广播服务的深入发展,将推动机顶盒产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线丰富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以及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系统和中间件软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有线数据信息广播的发展与内容、应用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符合上海本地需求的信息内容也将在这一全新的平台
22、上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有线数据信息广播的发展不仅是对数字电视的促进,更是对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促进,在这一平台上,电子化、信息化的政务公开、群众参政议政、社区生活将进入千家万户,上海的信息产业将因此而跃升上新的台阶。数字电视和有线数据信息广播的发展,将给上海的信息产业带来以下新的增长点:(1)数字电视专用集成电路及关键部器件产业集群:高性能的32位CPU芯片、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数字机顶盒用(机卡分离)IC卡芯片、信道信源编解码专用芯片、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显示器件等关键部器件;(2)数字电视软件产业集群:数字电视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业务管理(SMS)软件、电子节目指南(EPG)软件、节目管理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线 数据 信息 广播 项目 建议书 3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