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 .pdf
《2022年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下册编写仍然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半独立半依赖, 在深入扩展的生活中吸取做人的营养“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促进学生社会化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自尊、自强鉴于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材确定统整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 做生活的主人 ,教育目标是不断完善人格,逐步实现社会化,进一步增强调适能力。围绕这些核心概念、 教育
2、主题和教育目标, 教材安排了四个教育分主题: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根据这四个分主题, 设置了八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 人生当自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 法律护我成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 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 而要有自尊自信并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这就是七年级下册的四单元八篇课文的整体框架结构。二、教材主要内容介绍和分析本册教材由“做自尊自信的人” “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四个单元组成。以下对每
3、个单元的内容做具体介绍和分析。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规定设立。“成长中的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据此,本单元设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和“珍惜无价的自尊” “扬起自信的风帆”两课。“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 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通过 “快乐人生三句话” 来帮助学
4、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并不一定正确, 有的自我形象甚至是扭曲的、 错误的, 因此有必要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重塑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生最初可能只是机械地模仿,但只要按要求积极参与,就会获得丰富的感受,引发深入的思考,从而不断地调整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改变原有心态和行为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自尊自信的自我新形象。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包含“自尊是
5、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三框,分别介绍什么是自尊、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如何树立自尊。第一框: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由“快乐的自尊”“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三目组成,分别介绍了自尊的含义、自尊与知耻和虚荣的关系等内容。第一目: “快乐的自尊”。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自尊。自尊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但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又不是那么容易的, 特别是对于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为此,我们紧紧抓住自尊所带给人们的最深刻感受快乐来展开本课,而这也正是学生的兴奋点之所在。根据这一认识,教材在设计本课时先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自尊的感受。 其中第一个
6、主要是关于民族自尊,第二个主要是关于个人自尊。在此基础上,课文指出 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源于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他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随后的活动是帮助那些缺乏自尊的学生找到自尊,感受自尊的快乐。第二目: “知耻与自尊”。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白自尊的重要表现是知耻。本目一方面通过 “耻辱戒指”的讨论活动和格林尼亚的故事来说明自尊必知耻、知耻才会有自尊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指出过于沉重的耻辱感不利于自己的进步,并通过缺点改造方案的活动来告诉学生如何把缺点转变为优点,从而建立自尊。第三目: “虚荣与自尊”。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虚荣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这种社会风气
7、也广泛渗透到中学生之中,对学生的成长有莫大危害。 本目设置了三个情景让学生分析这三个同龄人在追求自尊上存在什么共同问题及其有哪些危害性。然后,课文指出追求表面上的光彩和荣耀是虚荣,而不是自尊。虚荣是自尊的误区,是扭曲的自尊心,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进步是极其有害的。最后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社会上常见的虚荣现象。第二框: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由“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二目组成,主要说明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第一目: “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自尊的形成的重要性,从而为后面讲尊重他人做好铺垫。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
8、子, 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只关注自己的自尊和快乐, 而不会注意别人的感受, 因此特别有必要让学生树立关注他人自尊的意识。通过填写“你尊重他人”的活动,告诉学生我们的自尊是在他人呵护和激励下形成的, 同样的道理, 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只有关注他人的自尊, 使他人享受自尊的快乐, 我们才可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就是“同样的自尊,同样快乐”这一目题的含义。第二目: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承接上一目而来,具体说明如何尊重他人。“你能怪谁”情景中的四个人因为不尊重他人而招致人们的反感和批评,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因果关系,从而从反面说明了尊重他人的必要性。然后,介绍
9、了尊重他人的方法,即,就像关注自己的尊严一样关注他人的尊严:一方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角度来善待他人,另方面注意不做有报他人的事情。最后,通过“一言一行总关情”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习如何关注他人的自尊而赢得他人的尊重。第三框: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包括“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者达观”“善于尊重他人”三目,主要说明维护人格的重要性、自尊要适度、如何尊重他人。第一目: “维护人格最重要”。是对前二框的提升, 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维护人格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尊有一个更全
10、面的理解。 人格是心理学上的概念, 比自尊的含义更为宽泛, 在学术界尚无定论,所以教材并没有给出人格的定义。简单来说,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品格的总和, 是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维护人格, 一方面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要做到不沾染不良习气,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课文通过思考“晏子为什么要坚持从大门进城”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人必须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当他代表一个国家的时候,他所维护的不仅是自己的尊严,也是维护国家的尊严。 随后的活动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是天赋的,与他的身体状态、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所从事的职业等客观因
11、素无关。第二目: “自尊者达观”。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 为了享受自尊的快乐, 必须学会宽以待人, 豁达开朗。怎么样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议论?由于学生的阅历和能力所限,往往很难正确处理,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障碍, 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于造成人格扭曲。本目通过三个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人的个性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的风格, 因而不能过于在意他人的态度和言行;另一方面,自尊要适度,不能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当然,对于他人的恶意侮辱,要及时予以回击。第三目: “善于尊重他人”。此目是本课的最后一目, 主要是告诉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通过陶行知的事例和萧伯纳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尊重他人首先
12、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其次善于欣赏、接纳他人;最后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接着,本目设计了一个写赠言的活动,让学生把赠言当面送给同学,从而把本课的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如果说前二目是告诉学生如何维护自尊,本目则是告诉学生如何尊重他人,这样, 最后一框就完成了本课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树立自尊。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由“我能行!”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自信、自信与成功的关系、如何树立自信等内容。第一框: “我能行! ” 。由“自信一族”“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两目组成,分别介绍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以及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第一目: “自
13、信一族”。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与上课引出自尊含义一样, 本课对自信的含义也是从感性认识开始。本目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自信的榜样罗丹,学生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自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即便面临一片反对之声,他也坚信自己是对的(当然,这里要注意与固执己见区分开来)。然后,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回顾自己“我能行”的经历,体会自信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课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说明了自信的含义:自信就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注意这里有二句话需要教师加以发挥: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 “当它成为
14、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我们心底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长大了”。前者说明人人都应当自信,后者说明自信的极端重要性)最后,本目通过“自信者的风采”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信。第二目: “超越自我,告别自卑” 。主要是引导学生区别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环境, 由于我国教育上的弊端, 特别是学习评价上的弊端, 学生普遍存在着自负和自卑的心态。 针对这一情况,本目先通过青蛙行为的讨论活动和生活中常见的自卑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 自负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追求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 自卑则是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或者是不相信自身的潜力。 两者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因而
15、走入了自负和自卑的误区。最后,让学生自编一个反映自卑者、自负者与自信者不同表现的节目,引导他们进一步从感性上认识三者之间的区别。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包括“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自信有助成功”二目,分别说明自负和自卑必然导致失败,而自信有助于成功。第一目: “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负和自卑必然导致失败。本目以小铭从自负到自卑的事例说明,自负和自卑是自我中心的一对“孪生子”,它们必然导致失败,因为前者的目标是虚假的, 后者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随后的活动是讨论自我中心者的心理活动, 所列举的主要是自负者的心理活动,但教师可以从自负者、 自卑者和自信者三者比较中
16、去讨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自信者的正确心态,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二目: “自信有助于成功”。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成功是人人所向往的, 中学生也不例外。讲好这一目的内容, 对激发学生树立和增强自信有重要意义。本目通过德摩斯梯尼成为雄辩家的事例, 让学生认识到自信在个人的成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首先,他有成为雄辩家的强烈愿望;其次,他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再次,他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三者中,自信是最重要的。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原因有许多,课文中提到了三点:乐观、好奇、专注。要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没有乐观的心理品质,就很可能半途
17、而废;没有专注的心理品质,就不能全力以赴,因各种干扰而失败;没有好奇的心理品质,对一件长期、枯燥、艰苦的工作就不可能坚持下去,因为他所期望的是荣耀和嘉奖, 对工作本身并没有兴趣。 在以上的每一点的讨论中, 教材都把自负者、自卑者可能会有的做法和想法与自信作对比,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最后一个相关链接,就是自信导致成功的生动体现。第三框: “唱响自信之歌”。包括三目“看到进步与长处” “增强信心与实力” “做自信的中国人”,分别介绍了树立和增强自信的三种方法。第一目: “看到进步与长处”。主要是告诉学生树立自信的第一个方法; 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长处。自卑的学生看自己往往一无是处,而实际上每
18、个人都有长处和进步。树立自信的第一步,就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第一个故事中的盲人, 起先关注的是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己的缺陷,后来他开发自己的潜力,发扬自己的长处,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因而生活由痛苦变为幸福。 接着,本目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 前者是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后者是让学生相互寻找自己的长处和进步。有了信心,才能大胆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我们的实力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随之增强了。信心实力一信心,这就是第二目“增强信心和实力” 所
19、要阐述的道理。 跨栏冠军起先之所以失败, 是因为他对销售没有信心。后来,他从回顾自己当初成为跨栏冠军的经历中,建立了自信,也找到了工作失败的症结所在。 当他用跨栏时的自信和勇气开展销售业务时,他很快成了一流销售员。随后的活动再次让学生明确信心的极端重要性。第三目: “做自信的中国人”。主要是告诉学生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个人自信心要建立在民族自信的基础之上。 重第周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人觉得中国人不如欧美人,缺乏民族自信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本目设计了一个 “中华英才的大聚会” ,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我
20、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让学生为祖国而自豪; 另一方面通过扮演杰出劳动者,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同时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规定设立。“成长中的我”部分:“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我与他人的关系” 部分: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据此,本单元设立“自立需自强,自强者自立”主题探究活动和“走向自立人生” “人生当自强”两课。“自立需自强, 自强者自立” 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体验自信、展示个
21、人和集体自立自强的实践活动。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本单元两课内容的同时,在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尝试自立自强,两者相互补充,能够使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本课包含“自己的事自己干”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两框,分别介绍自立的含义、表现和必要性,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等内容。第一框: “自己的事自己干”。包括“自立人生少年始”“人生需自立”两目,分别介绍自立的含义和表现,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目: “自立人生少年始”。主要是说明自立的含义和表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2、更主要的是每个独生子女享受着六个成年人的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他们严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 这在城市里显得尤其严重。 本目漫画中的情景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旨在启发学生说出身边正反面的事例。在此基础上, 课文给出了自立的含义。随后的活动是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自立的表现,让学生明白在各方面都要做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自立。这里的各方面还包括心理上的自立,比如有独立意识,自己做决定、做判断,做事情积极主动而不用他人督促,等等。第二目: “人生需自立”。主要是讲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个活动是通过自
23、立对自己成长的好处来说明自立的重要性,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着重从自立(包括家务劳动) 对培养道德品质、对提高能力这两方面去思考。 第二个活动是从法律的角度讲自立的必要性,因为法律规定了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而对成年子女却没有这样的规定。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对自立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有一个初步概念,以促使他们好好学习提早做好自立的准备。第二框: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包括“不能再有依赖”“自立与自主”“多实践,多锻炼”三目,主要是讲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第一目: “不能再有依赖”。主要是讲依赖的危害。 依赖有许多表现, 如生活上不能自理, 不会自己做决定,为讨好别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敢坚持
24、原则而随声附和他人的意见,但课文中只举了生活自立的例子(第一个事例);依赖的危害也有许多,如使人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使人丧失独立自主的精神,使人懒惰,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但课文中只讲了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使人缺乏责任感(第三个事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调整。另外,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帮助与依赖的关系、 依赖与依靠的关系、 管束与自由的关系, 本目设计了第二个活动。第二目: “自立与自主”。主要讲是自主与自立的关系。 在自立的问题上, 有时关键的不是一二个具体事情做不做、 怎么做,而是要解决认识问题, 即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意识。第一个活动中的女学生在她的
25、下意识中一直以为按时起床上学是大人的责任,后来通过父亲的帮助才认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二个活动是通过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以及自己做决定来帮助学生学会自立。由此可见,自主是自立的前提,如果不会自主,也就不可能自立。第三个活动用一个赶考书生的故事来进一步使学生明白自主与自立的关系。第三目: “多实践,多锻炼”。具体告诉学生怎样自立。怎样才能自立?方法有很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树立发奋图强的精神, 准备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克服依赖心理和习惯; 养成每件事都自己动手的习惯; 等等。但课文就讲了两点。 本目通过第一个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 2022 年人教版 思想品德 年级 下册 教材内容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