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作物育种学II基本知识点 .pdf





《2022年作物育种学II基本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作物育种学II基本知识点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玉米育种学基本知识点一、名词解释2、一环系在育种中,通常将从地方品种、 综合品种以及改良群体中选出的自交系为一环系3、二环系从自交系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为二环系4、顶交种5、三交种6、双交种7、玉米自交系从一个玉米单株经过连续多带自交,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上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8、杂种优势模式12、测验种13、测交种14、轮回选择15、糯玉米16、甜玉米17、超甜玉米18、杂种优势群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质互渗而形成的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有利于基因频率较高有较高、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19、杂交种20、马齿型
2、玉米21、硬粒型玉米22、普通甜玉米23、一般配合力24、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是:大幅提高产量 、同时改进籽粒品质、增强抗性、以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点,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新型营养食品。2、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育种的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体目标是:、。3、玉米起源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现代玉米起源于有种质渐渗、自然选择、人工进化。4 玉米品质育种的分类包括:高产育种,抗病育种
3、,品质育种和其它特殊目的品质育种。5根据开花授粉习性,玉米属于异化授粉作物。6. 栽培玉米有条染色体,是倍体作物5. 玉米的杂交、自交授粉过程主要包括,。7、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甜玉米杂交,其杂种 F1 代表现为:,杂种 F2代呈分离比例。8、甜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 代表为:,杂种 F2代呈比例。9、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 F1 代表现为:,杂种 F2代呈分离比例。10、玉米胚乳淀粉层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与基因所控制,胚乳色泽有现象。12、玉米对小斑病 T小种的抗性遗传主要表现为,而对 O小种的抗性遗传主要表现为,受隐形主基因 rhm 基因所控制。14、 目
4、 前 育 种 工 作 中 所 选 育 普 通 甜 玉米 主 要 是 由隐 形 纯 合 su1su1 基因或 su2su2 基因所控制的,超甜玉米主要是由纯合隐性基因所控制的,加甜基因 se 必须是在 su1su1 基因的遗传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15、 栽培玉米种的染色体组是和。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9、 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农艺性状好、 配合力高、产量高、 纯合度高。20、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地方品种、各种类型的杂交种、综合品种以及经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21、选育玉米自交系是一个连续套袋自交并结合结合严格选择的过程。22、通常将从地方品种、综合品种以及从改良群体中选育出的自交
5、系称为一环系 ,将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23、在选育玉米自交系的过程中,凡来自于同一原始S0单株或同一个 S1穗行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S2穗行称为姊妹行 ,由它们得到的自交系互称为姊妹系。26、目前对于质量性状的育种方法主要是回交转育的方法,和 选二环系法而对于数量性状的育种方法则主要采用从地方品种中选育、用二环系法选育、系统选择法、 轮回选择法。27、1、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地方品种、各种类型的杂交种、综合品种以及经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1、简要说明普甜玉米、
6、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的基因型特点。2、玉米的杂交授粉技术与自花授粉作物的水稻等有什么异同点。3、试述我国玉米育种的总目标。4、在玉米育种工作中,对种质资源的利用和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5、在玉米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如何对选系的配合力进行测定?6、试述在不同时期对玉米选系配合力进行测定的依据、目的。综述1、 结合实际,谈一谈玉米自交衰退的原因及改良方法。2、 结合实际,谈一谈甜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程序。3、 结合实际,请思考并阐述玉米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育种目标包含哪些方面内容。花生育种基本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外照射:利用X 射线、 射线、中子流照射花生的外部,包括植株、种子和花粉等部位。2内照射:
7、利用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溶液浸种或注射植株,使溶液渗透到组织里面,由放出的射线从植株内部进行照射。3片选:建立花生种子田,专人管理,在收获前除去混杂劣株。4仁选:花生播种前剥壳时,将粒大、饱满、色鲜,种皮无损伤,具有品种典型性状的种仁作种用。5连续开花型:指主茎和分枝的每个节上均可着生花序的花生开花习性。6交替开花型: 指主茎不着生花序, 第一次分枝中花枝与营养枝两两交替着生的花生开花习性。7开花下针期:花生生育过程中,从50% 植株开始开花到 50% 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历期。8饱果成熟期:花生生育过程中,从50% 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精选学习资料 -
8、-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的历期。9密枝型:第二次分枝多,且有第三、四次分枝的花生分枝型。10疏枝型:第二次分枝少,甚至没有第二次分枝的花生分枝型。11直立型:指第一对分枝与主茎的夹角小于45的花生生长习性(株型) 。12匍匐型:指第一对分枝近主茎基部与主茎的夹角大于60,分枝中上部向上直立生长的花生生长习性(株型) 。二、重点内容(一)基本背景我国每年吃掉 2000 万吨进口转基因食品;排在前三位的是:大豆、玉米、油菜。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市面销售的植物油必须标明两个标识,一是生产工艺标识,标明:浸出或压
9、榨;二是原料来源标识,标明:转基因或非转基因。以此提供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对此专业提示并不知情。在南方产区选育推广早熟种与超早熟种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可以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实施花生与其他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如早熟品种,在广东省利于发展冬种作物,实现一年三熟,同时对发展蔗地间种花生,解决蔗区农民的食油问题及甘蔗的肥源也有很大作用;二是可以避免或减轻恶劣天气、病虫害等灾害危害,如秋植花生选播早熟种或超早熟种,早熟早收,可避免后期温度过低而造成秕果增多的影响,使花生迅速增饱增重;三是可以调节劳动力的余缺,解决花生与其它作物之间的用工矛盾,如广东省春植花生的收获期往往与水稻收
10、割期相遇,如能适当提早熟期,则有利于劳动力与晒场的安排,对花生茎叶回田和翻秋留种的时间安排也较及时;四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早熟种,尤其是超早熟种,可以提早上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等。截止 20XX年 12 月,我校育成并通过审定的花生新品种有7 个,即汕油 21(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联合育成,国家花生品种鉴定,曾多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汕油 162(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联合育成,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曾多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仲恺花 1 号( 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通过国家花生品种鉴定,以来连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广东省花生高产创建重点品种
11、) 、 仲恺花 2 号 ( 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广东省花生高产创建重点品种)、仲恺花 10 号(20XX年 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20XX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广东省花生高产创建重点品种)、仲恺花 12(20XX年 1 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广东省花生高产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建重点品种) 和仲恺花 99 (20XX年 6 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 我校参与完成的“花生抗病高产耐旱花生品种的选育推广”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XX年我校主持完成的“优质专用型花生仲恺花1
12、、2 号及增效技术研究与推广”荣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0XX年 2 月我校协同主持完成的“花生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 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XX年 8 月,我校协同主持完成的“花生新品种仲恺花1 号引进与示范推广”荣获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二)花生遗传花生遗传性状的遗传,按遗传背景可划分为自然选择的遗传和辐射后代的遗传;按研究层次可划分为个体性状遗传、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按个体水平可划分为质量性状遗传和数量性状遗传。花生分枝型分密枝型与疏枝型,由少数基因控制;密枝型呈显性,疏枝型呈隐性。多年生与一年生(野栽杂交) ,多年生呈显性,一年生呈隐性。结瘤性由三
13、对基因控制。荚果大小,多数研究认为,荚果大小由一对基因控制,大果呈显性,小果呈隐性。荚果形状,葫芦形呈显性,普通形呈隐性;斧头形呈显性,葫芦形或普通形呈隐性;串珠形呈显性,普通形或蚕茧形呈隐性。种皮色显隐性总的趋势是:紫红色红色粉红色白色,主要遗传模式有:一对基因遗传模型、两对基因遗传模型和三对基因遗传模型等。种子休眠性,一般交替开花型品种具有休眠性或休眠期较长,连续开花型品种没有休眠性或休眠性弱;休眠性对无休眠性呈不完全显性。黄曲霉侵染, 周桂元等(2001)研究了花生籽仁抗黄曲霉侵染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花生抗侵染遗传为二倍体母体效应,由二对基因控制。梁炫强等(2001)研究认为,抗性基因
14、型种子的观察应包括种皮超微结构、蜡质、角质和 38 kda 蛋白,并认为与防御有关的酶活性变化,如过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氧特异世代、壳多糖酶、-1-3- 葡萄糖酶等有关。花生大量数量性状存在杂种优势,杂种一代的许多数量性状超过双亲平均值,甚至超过高亲。研究表明:普通型多粒型,地上部优势最大;普通型珍珠豆型,地上部优势次之;珍珠豆型多粒型,地上部无优势。地上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之荚果性状表现明显。花生产量、脂肪、蛋白质等性状均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但不同组合间差异极大,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间都能出现正负超亲优势。尽管花生杂种优势明显,但由于花生生长发育特点、开花结荚习性和花器构造等
15、原因,在大田生产上直接固定和利用杂种优势是十分困难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辐射对染色体的遗传效应: 一是可以造成 染色体数目 的改变,产生多倍体、单倍体和非整倍体;二是可以造成染色体结构 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四种情况。花生辐射后代性状遗传变异的主要类型:(1)突变后代呈稳定遗传;(2)突变性状呈规律性分离; (3)突变后代呈无规律分离。辐射诱变后代突变性状遗传的总趋势是:无规律分离类型稳定遗传类型有规律遗传类型。(三)育种目标1.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与依据(1)效益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作物育种学II基本知识点 2022 作物 育种 II 基本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