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答案.docx
《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1.刻舟求剑. (1)这;掉落 (2)停止 (3)迅速、急速1 .像这个样子去寻剑,不也是很糊涂吗?2 . C.做事不要拘泥固化,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02.叶公好龙(1)喜好 (2)画 (3)逃跑 (4)由此看来1. (1)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2)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2. A;B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挖苦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 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 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挖苦了
2、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03.郑人买履(1)想要 (2)量 (3)通“返”,返回1. (1)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 ”(2)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 (1) B (2)坐,通“座。座位宁信度,无自信也。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 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04.守株待兔(1)跑 (2)放,放下 (3)希望 (4)用1. (1) 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2)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2. (1) C(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 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05.滥竽充数. (1)让 (2)通“悦*高兴 (3)用 (4)喜欢1 .提供了足够数百个人吃的粮食.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2 . (1)挖苦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2)挖苦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06.画蛇添足(1)剩余 (2)拿起 (3)于是 (4)给,替1. (1)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2. (1)起因: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经过: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 蛇曰:“吾能为之足。”. (1)曾经(2)神色1 .豆子和
4、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2 .锅,破釜沉舟.豆,箕,曹丕迫害亲兄弟,内心的悲愤。56.智子疑邻1. (1)说(2)黄昏(3)丧失2 .这天晚上果然丧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 的。3 . B.其子,邻人之父,亲疏关系,夸赞,怀疑,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 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说不定害了自己。从邻居家 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同样的事但 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4 . C.梁上君子1
5、. (1)当时(2)缓缓地、慢慢地(3)给(4)使明白.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3.B4.言之有理即可。(如:赞成。为人要宽容,对别人犯的错误不应一味地责罚,要给其改 过自新的机会;更要尊重别人,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要给足对方足够的尊严。不赞成。对 于犯罪的人应予以严惩,送官查办。陈蹇侥幸遇到的是一个良心未泯的盗贼,如果是那种穷 凶恶极的盗贼,他还会照样犯法。)58 .知恩图报. (1)丧失(2)正在(3)最终1 .(秦穆公)就给他们饮酒.考虑2 .从秦穆公的角度:对待做错事的人要懂得宽容。从杀马人的角度:知道自己受了别人的 恩惠,就要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惠。59
6、 .程门立雪.(1)大概(2)陪侍在尊长旁;离开1 .程颐醒后,门外的雪已有一尺厚了.打瞌睡;闭目2 .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涸泽之蛇1 . (1)干涸(2)你(3)背.于是它们互相衔着穿过大路。人们看见,都躲开它们3,“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从人的角度:要仔细观察,弄清实质,以识别诡计。从蛇的角度: 要学会灵活变通,保护自己;个人的力量,智慧是有限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发挥团队的 优势;知己知彼(小蛇了解人的特点),百战百胜。结果:为蛇足者,终亡其酒。(2) A B4.自作聪明、骄傲自满,多此一举等;L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那么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 举,不
7、仅无益,反而有害。)2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3 .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 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4 .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多此一举,否那么会弄巧成拙。07 .按图索骥(1)拿;寻找 (2)能够,可以1. (1)这个马太喜欢跳了,不能骑啊。 (2) A B(1)刻舟求剑(2)我认为这个孩子不聪明,他只会照着书本知识生搬硬套,不知灵活变通。2. “按图索骥”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其二是比喻做事拘泥于教 条。认识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要懂得知识的
8、变通,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不能 生搬硬套、拘泥成法办事,应放宽视野并在立体和动态中寻找和探索事物,防止僵化和教条 主义。08.掩耳盗铃(1)想要,背,跑 (2)捂住1. (1)(小偷)害怕有人听见钟声而抢夺自己的,急忙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2) B(1)自欺欺人,弄巧成拙;众所周知(2)以为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别人也听不间见声音;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 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09.望梅止渴(1)找不到 (2)都 (3)到达1. (1)(有一次)魏武帝带着部队行军,途中找不到取水的地方。 (2) A(1) B(2)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抚慰自己(3)
9、曹操.自相矛盾1. (1)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2)有人 (3)不;回答(1)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 (2) C B A2. (1)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 盾的作用,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2)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3)例如: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拟,卖盾的时候用同 样的方法加以比拟,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拟出自己盾的质量.携苗助长1. (1)代词,指禾苗 (2)回,回家 (3)我 (4)好处(1)宋国有一个忧愁他的禾苗不长高而拔高禾苗的人。(2)他的儿
10、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禾苗却枯萎了。2. (1)拔苗所致(2)违背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把事情搞坏了。(3)例:孩子才4岁,你就要他学这、学那,这无疑是掴苗助长,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12 .老马识途(1)跟从,跟随(2)攻打,讨伐(3)同“返”,返回(4)犯错1. (1)于是放任老马行走而军队跟随它。于是找到了路。(2) B(1)春天前往,冬天返回,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2) “老马之智可用也J ;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J(3)对于不了解的事情,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 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13 .凿壁借光(1)索取,要求(2)得到 (3)
11、D2 .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3 . (1)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J;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J(2) B14.买梗还珠1. (1)制作(2)善于,擅长(1)楚国有一个卖他的珠宝给郑国人的人。(2)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却把他的珠宝还给他。2. (1) “郑人买其梗而还其珠”(2)楚人: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郑人:要有眼光,不要取舍不当。15.铁杵磨针(1)离开(2)路过,经过(3)正在 (4)完成,结束1. 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回去完成了他的学业。2. (1)太白/李太白/李白;太白/李太白/李白;老媪;太白/李太白/李白;老媪 (2)
12、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3) C16.画龙点睛1. (1)于是(2)击破(1)张僧繇每次说:“点(画)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J(2)人们认为他胡说。2. (1)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有力。(2) A17.割席分坐3. (1)不同(2)曾经(3)过去,原来(4)同“座二座位(1)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2)你不是我的朋友了。3. (1)管宁、华歆二人锄菜见金时不同表现;管宁、华歆二人见轩冕过门时不同表现(2)贪慕钱财/羡慕财富(3)淡泊名利,不攀附权贵18.闻鸡起舞1. (1) 一起(2)担任(3)因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文言文 校本 汇编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