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事故案例汇编.docx





《化验室事故案例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事故案例汇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验室事故案例10.1气相色谱仪爆炸发生时间:2001年9月5日10点。事故经过:某化工厂净化工段化验室班长张某让当班人员黄某对二楼一色谱仪开 机,黄某将色谱仪通入载气氢气后,翻开主机开关,当翻开加热控制器开关2min 后,仪器发生爆炸,致使仪器前门飞出打在2nl外的实验台上,严重变形;幸好 黄某翻开加热开关后,转到仪器侧面检查柱尾气,未造成人员伤害。原因分析:(1)经事后调查分析,色谱仪内一色谱柱被卸走,导致大量氢气泄漏到色 谱柱箱内,与柱箱内空气混合到达爆炸极限,当开启箱内加热丝开关,使加热丝 加热烧成红色,产生明火引起爆炸;(2)该操作工黄某在开机前未按规程要求操作,对色谱柱箱内所有连接
2、处 未进行试漏。如果当时翻开色谱柱箱,就会发现缺少一根色谱柱,不致于使氢气 大量泄漏于柱箱内;(3)该仪器停机后未按要求对仪器的载气进出口进行封堵,对仪器未作很 好的保护,而在下次开机前很容易让人省去试漏这一项工作;(4)由于该仪器是进行临时样品分析的,1个月前还曾使用过,在停机过 程中,原仪器维修工将仪器内一色谱柱卸走,又因其在此期间调离本岗位,未对 仪器情况进行严格交接,致使黄某在开机时免去试漏这一程序;(5)班长张某对本化验室仪器情况了解不全面,未能协同操作人员在开机 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纠正与预防措施:(1)健全各类仪器操作档案,其中包括开机时间、使用情况、停机时间、 停机原因,以及
3、检修情况、完好性等,同时要在仪器上面做好仪器是否完好的标 识.(2)应设专人对某些仪器进行日常维修,包括开、停机等,严禁操作人员 进行除使用以外的其它操作;(3)各级主管领导也应将色谱仪开停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随时掌握各台 仪器的运行情况,确保万无一失;(4)提高职工对各类仪器操作技能,特别是开机、停机,了解仪器存在的 危险因素,加强对职工的平安教育。10. 2硫酸灼伤事故事故时间:2008年3月19日事故经过:2008年3月19日上午8: 55左右,生产技术科中心化验室副组长朱 晓娟在溶液室配制氨性氯化亚铜溶液(1体积氯化亚铜,加入2体积25%的浓氨水) 时,在量取200nli氯化亚铜溶液放
4、入500ml平底烧瓶中后,需加入400ml的氨水。 朱晓娟从溶液室临时摆放柜里拿了自认为是两个500ml的瓶装氨水试剂(每瓶 约200ml,其中一瓶实际为98%的浓硫酸,浓硫酸瓶和氨水瓶的颜色较为相似), 将第一瓶氨水试剂倒入一只5001nl烧杯中,后拿起第二瓶,在没有仔细查看瓶子 标签的情况下,误将约200ml,实为98%的浓硫酸倒入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立即 发生剧烈反响,烧杯被炸裂,溶液溅到朱晓娟脸上和手上,当时化验员沈春香正(2)现场照明安装位置较高,导致地面出现大面积阴影,影响视线。(3)分析工王某缺少自我防护意识,没有仔细观察现场情况。纠正与预防措施:(1)加强现场照明,将照明点位置适
5、当降低。(2)如果检修工检修时对现场情况有所改变,必须设立明显标识。检修中 断或结束后,及时将现场恢复原状。(3)分析工经常出入现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观察现场情况。进 入现场带上手电,必要时两人一组。10. 22双环公司劣质试剂导致分析误差的事故发生时间:2009. 10. 12事故经过:2009年10月12日白班,化验室水质分析运行组接班后进行正常取 样分析,发现汽包排污水中C严重超标。经反复取样分析结果仍然异常,但是 实际工况与上班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当班分析工想到锯酸钾指示剂是刚刚从试 剂室领取的,便将辂酸钾指示剂更换为以前剩余的锯酸钾指示剂后重新分析,cr 恢复正常。后经确认,
6、此试剂是天津某试剂公司生产的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供应部门采购了不合格试剂。纠正与预防措施:(1)供应部门要严把采购关,严格禁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化验室。(2)分析工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不轻易放过异常数据。10. 23某公司质检部煤质分析组煤中硫含量虚假分析的事故发生时间:2008. 08. 12事故经过:2008年8月12日,某公司中心化验室原成组化验员孔某照常进行煤 质分析,但是硫分析仪出现故障不能使用,而另一台硫分析仪在此前也已出现故 障,正在等待厂家上门维修。没有硫含量数据就无法做煤样的发热量,分析工请 示中心化验室主任张某。张某认为近段时间公司用煤比拟稳定,硫含量应该没有 多大变化,于是要
7、求原成组按上一批煤的硫含量估计出硫含量,并且计算发热量。 数据报出后,引起供货方疑问。后经分析,该批煤的硫含量远远低于前一批煤。 此事主要责任人张某被处以待岗三个月的处分。原因分析:(1)出现故障的仪器没有及时修复。(2)张某作为中心化验室主任,要求员工填写虚假数据。(3)孔某作为一名化验员,没有坚持原那么,提供了虚假数据。纠正与预防措施:(1)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正常运行。(2)做好仪器的备件备品工作,保证仪器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3)加强职业培训,严厉禁止分析数据做假行为。10. 24某公司分析工取样时滑倒摔伤的事故发生时间:2010年7月10日事故经过:2010年7月10
8、日16: 00,某公司化验室员工陶某接班后进入净化甲 醇洗现场取样。由于天气炎热,设备温度较高,有些设备上采用了喷淋一次水的 方法降温,从设备上流下的一次水在地面形成积水,并滋生大量青苔。陶某在行 走时不慎滑倒,造成尾椎压缩性骨折。原因分析:(1)冷却水没有及时排入地沟从而滋生大量青苔造成道路湿滑。(2)分析工张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滑倒受伤。纠正与预防措施:(1)工艺部门必须将降温用水流引入地沟等位置,不能放任其四处流淌, 既影响环境卫生又存在平安隐患。(2)地面青苔等物,要及时清理,防止出现滑倒。(3)化验员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现场取样时,要注意观察环境,防止 不平安的行为。10. 2
9、5某公司分析工取甲醇时将甲醇溅入眼睛的事故发生时间:2009年5月4日事故经过:2009年5月4日8: 30,某公司分析工刘某接班后,到净化甲醇洗现 场取甲醇样品,分析甲醇中的水分。由于在设计时,设备上没有预留取样点,只 是在管道上安装了一个取样管及阀门,而此管道的位置较高,取样管较短。刘某 站在旁边一相对较高的地方,伸长手臂翻开取样管阀门后,用取样瓶接住流出的 甲醇样品。一时脚下打滑,取样瓶中的甲醇溅入眼睛。陶某紧急用现场的冲洗器 冲眼睛,后在同事的帮助下到医院就医。由于处理方法及时正确,眼睛未造成较 大伤害。原因分析:(1)取样点设计高度太高,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分析工刘某自我
10、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纠正与预防措施:(1)将取样管延长到地面,改正取样点过高的隐患。(2)加强业务培训,分析工在取甲醇样品时,要戴上手套、口罩、防护眼 镜、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3)加强急救设施的使用和急救措施的学习,维护保养好现场应急设施。10. 26某公司分析工取样时发生轻度窒息的事故发生时间:2019年8月1日事故经过:2009年8月1日,某公司煤气化气化炉停炉检修。工艺处理措施是 先后用氮气和空气置换。在置换一段时间后,煤气化运行一班班长通知化验室安 排人员取样,分析氧含量,以便检修人员进入炉中检修。于是分析工向某来到气 化炉一人孔处取样。取样的同时检修单位派人在旁边
11、监护,监护人员蒋某发现向 某出现反响迟钝动作缓慢的现象,于是赶紧将其从脚手架上扶下,至空气新鲜处 休息。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向某行动恢复正常。后从该人孔处取样分析,氧含量 为14%,由此判断向某是由于取样时长时间吸入氧气缺乏的空气而导致轻微窒息。事故原因:(1)工艺置换时间不够,导致气体中氧含量缺乏。(2)向某取样时姿势不恰当,面对人孔,吸入氧含量缺乏的空气。纠正与预防措施:(1)分析工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在取有毒有害物质时,必须有人监护。10. 27某公司分析工取样时从高处坠落受伤事故发生时间:2005年7月3日事故经过:2005年7月3日0: 30分,某公司中心化验室员工
12、周某接班后到裂 脱塔取样。取样点位于裂脱塔二楼,楼梯是用钢筋焊成的简易楼梯。周某在取完 样后,下楼离开现场时,鞋跟绊到钢筋摔倒,从2米高处摔落至地面,造成膝盖 骨粉碎性骨折。后经医院治疗,半年后重新返回工作岗位。事故原因:(1)取样点设计不合理,所处位置过高。(2)楼梯过于简陋,容易发生事故。(3)夜间照明情况不好,影响视线。(4)分析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按规定穿着劳保鞋。纠正与预防措施:(1)将取样管延伸至地面。(2)加强现场照明。(3)严格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平安意识。10. 28亿利公司5.10产品质量事故发生时间:2007年5月10日事故经过:2007年5月
13、15日,亿利公司PVC用户向亿利公司供应部门反映, 购买的某批次的PVC存在质量问题,经质检部门分析过筛率超标,认定该批次的 产品为不合格产品。经过调查发现,5月10日8: 00-16: 00,由于工艺问题, 所生产的PVC出现质量问题。但是由于分析工黄某操作失误,使分析数据出现较 大误差,以至于将该批次约300吨不合格PVC产品判定为合格产品,并出售给用 户,对亿利公司的信誉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人黄某被处 以待岗半年的处分,亿利公司中心化验室主任因负有管理责任,被处以撤销主任 职务。事故原因:(1)工况异常是造成此次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2)分析工黄某缺乏工作责任心,业务
14、能力不强,未能准确检出不合格产 品。(3)中心化验室管理松懈。纠正与预防措施:(1)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分析误差。(2)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员工素质。10. 29某公司分析工在使用分析仪器时发生触电的事故发生时间:2010年6月2日事故经过:2010年6月2日,10: 00左右,某公司化验员李某做煤气化工段的 煤粉粒度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用手接触激光粒度分布仪时有触电感。该仪器 的水槽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漏水,并出现漏电现象,由于维修经费等问题,一 直未得到解决。因此,李某对激光粒度分布仪漏电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分析做完, 此时仪器底部已有较多积水。李某做完分析用湿抹布
15、清理台面时被电击并摔倒在 地,造成头部受伤。事后检查发现,该仪器不仅漏水,而且电源线绝缘层出现破 裂。事故原因:(1)仪器带病工作,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排除。(2)李某缺乏平安意识,在明知设备存在缺陷,并且已有触电感的情况仍 然坚持使用该仪器。(3)公司对分析仪器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修复故障仪器。纠正措施:(1)日常工作中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的完好正常使用。(2)仪器出现故障时存在平安隐患时,必须停止使用。(3)公司须增加对分析化验仪器的投入,仪器出现问题,及时修复。(4)加强平安培训,提高员工的平安意识和平安技能。10. 30某公司分析工在取空分液氧过程中被液氧冻伤的事故发生时间:
16、2009年8月12日 事故经过:2009年8月12日12时,某公司参加工作刚一个月的分析工洪某在 取五号空分液氧时,先翻开液氧取样阀,用专用容器将液氧接住。在用取样钢瓶 中的小勺舀起液氧放入钢瓶时,因为操作不当,将液氧溅到手背,导致手部皮肤 小面积冻伤。事故原因:(1)洪某在取样时没有按规定戴好棉布手套。(2)洪某是一新员工,缺乏工作经验,在取液氧时比拟紧张,操作不当。(3)洪某在试用期内工作,应当有师傅指导,不应当独立操作。纠正与预防措施:(1)新员工在取得上岗资格前不允许独立操作。(2)加强对新员工的业务培训和平安培训。(3)员工上岗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10. 31关于某公司质
17、检局部析王某被氮气窒息事故。事故时间:2009年6月10日事故经过:2009年6月10日,某公司质检部技术员李某接到空分车间领导做氧 管线油脂分析,随后某公司技术员李某带着王某、陈某到空分中控室找现场操纵 人员到用氮气置换完的氧管线进行取样,在取样大约2min左右。王某晕倒在地, 当时陈某和技术员李某将王某背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随后在质检部部长的陪同下 去旗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原因分析:(1)现场操纵人员未及时告诉分析人员当时取样点周围的环境。(2)分析人员也为及时分析当时的作业环境中氧气含量。(3)分析工王某没有佩戴防护用具。纠正与预防措施:(1)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教育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具。(2
18、)做类似样品要详细了解周围环境。好去溶液室拿水瓶经过,脸上也被喷溅出的溶液粘上,造成两人脸部及朱晓娟手 部局部化学灼伤。原因分析:(1)朱晓娟在配制溶液过程中,没有仔细查看试剂瓶标签的情况下,错把 98%浓硫酸当作是氨水,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责任心不强。(2)、中心化验室的零散试剂管理不到位,酸、碱试剂长期混放,存在习惯 性违章现象。(3)、在配制有刺激性试剂时,没有按照规定在通风橱中操作,执行规范标 准不到位。(4)、自我防范意识差,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纠正与预防措施:(1)、对中心化验室的各项标准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强调仪器设备、药品 平安等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要求一切化验工作必须按标准制
19、度和操作流程执行, 确保万无一失。(2)、要培养每个人工作责任心,按照“团队、规范、认真、用心”的要求 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按照岗位操作标准流程去做每件事,不能疏忽每一个细 节。(3)、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检验基础知识的学习,普及危险化学品、电器设 备等平安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4)、立即彻底检查平安隐患,发动各岗位对照岗位制度标准,自查自纠, 消除平安隐患。(5)、把此次事故当作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让公司所有化验人员增强防范 意识,确实做到三不伤害,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10. 3关于双环公司合成氨事业部净化车间分析工分析C02纯度时被K0H溶液灼伤 眼部的事故事故时间:200
20、6年元月10日事故经过:2006年元月10日上午8:30分左右,净化车间分析工庞玉黔接班取 样后,做CO?纯度分析,即用K0H溶液在CO2快速测定管内吸收CO?,在用烧杯往 CO2测定管最上面的管口倒K0H溶液时,将少许浓度为400g/L的K0H溶液溅到有 眼内,度玉黔马上在另一位分析工的帮助下用清水冲洗眼睛,然后由白班分析负 责人陪同,到公司职工医院进行治疗。原因分析:(1)操作平台过高。(2)在到溶液时眼睛与试管口平行,离眼部距离较近。(3)个人防护意识不强,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纠正与预防措施:(1)根据个人情况,在平台相对较高时,站在垫板上降低相对高度, 防止试管口与眼睛平行。(2)
21、加强平安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注意个人防护。10. 4双环公司煤气化检修现场民工代取气体样品高空坠落事故 事故时间:2007年1月11日事故经过:2007年1月11日下午17时10分,合成氨厂煤气化装置停车检修, 在对V1103B系统进行置换时,煤气化车间设备员吴庆华 联系分析人员去取 样。班长代玮带着分析人员到九楼的V1103B现场取气体样。取样点离九楼平台 垂直高度约6米,脚手架以75度角倾斜,搭设到取样点处。因分析工是女同志 上下不便,代玮就去检修现场找到两名民工帮助代取气体样,取样完后,在下脚 手架过程中,民工张新忠不慎从约5米高处坠落受伤。原因分析:(1)民工张新忠今年年龄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验室 事故 案例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