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docx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 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 理服务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3 .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完善健康和福利减少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易化疾病早期诊断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防止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 评估和改良(熟悉)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
2、的两个特点上。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开展过程及预防 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局部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 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5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调查问卷+体检)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 饮酒、睡眠、休息;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 理状况等 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
3、、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 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在前两局部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 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 疏导、戒烟限酒。6 .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健康体检健康评估个人健康管理咨询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8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种类(掌握)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9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掌握)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该定义强调个人选择行为方
4、式的重要性。(熟悉)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预防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 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熟悉)需求管理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需求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 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本钱,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要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 人群的健康状况。(了解)患病率感知到的需要患者偏好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了解)P12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 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15 .疾病管理的概念(掌握)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
5、的重要性。14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掌握)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 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 态指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 率和强度,为动态指标,是一种真正的率。15 .死亡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二(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Xk.病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
6、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二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X100%.生存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存活率,指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数的比例。n年生存率二(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期初该病病例数*100%16 .相对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公式:RR = eoI / I式中t和I分别代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RR说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值越大, 说明暴露的薮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17 .比值
7、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比值比(0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 数的比值。18 .归因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归因危险度(AR)又叫率差(RD),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它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计算 公式:AR=I-I =1 RR-1意义:表示基晶善中,完全由某种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现况调查的概念(掌握)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 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又称横断面研究。25 .现况调查的种类(掌握)现况调查的
8、种类:普查、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众多):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多阶段抽样)26 .现况调查的优缺点(掌握)优点:采用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具有推广意义同期对照可同时观察多个指标。缺点:因果难定无法获得发病率信息低估患病率水平.队列研究的概念(掌握)队列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拟两 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27 .队列研究的原理(掌握)疾病人数发生率.队列研究的特点(掌握)时序上由前向后,在疾病之前开始进行,属于前瞻性研究
9、暴露与是自然存在,不是认为给予,属于观察性比 照研究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分组,不是随机分组由因到果开展研究追踪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获得 RR=a/(a+b) /c/(c+d).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掌握)病例对照研究为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组,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较 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32 .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掌握)r M公 现在M一人数 WSW疾病b由6-A 病例对解研灾原取示f.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掌握)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对象按照发病与否分组暴露情况通过回忆获得由果及因的推理经两组暴露水平比拟,分析
10、暴露于疾病关联,获得0 R36 .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特点(掌握)实验性研究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 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拟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 健康状况有无差异及差异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特点:属于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有干预措施.临床试验的概念及目的(掌握)临床试验的概念是在临床上评价新药、新疗法疗效的一种试验,是临床治疗措施在正式应用之前的最后人体应用试 验。它是运用随机分配的原那么将试验对象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前者某种治疗
11、措施,不给后者这种措施 或给予抚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该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和论证某个或某些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产生的效应或影响。37 .社区实验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掌握)也称生活方式干预试验,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整体进行试验研究,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 考核或评价。使用方法:社区试验时所选择的两个社区,在各个方而应尽量相似,按随机原那么选择一个社区作为实验组进行干预,另一个 社区作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个社区进行随访调查,监测疾病的发病率和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最终 两个社区疾病和可疑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差异就是干预的结果。4L
12、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掌握)真实性:a.灵敏度b.特异度c.假阴性率d.假阳性率e.似然比f.正确诊断指数可靠性:a.变异系数b.符合率c.诊断试验的一致性分析收 益:a.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高,阳性预测值高,有利于判定患者)b.阴性预测值(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高,有利于判断非患者).真实性的概念及评价真实性的指标种类(掌握)又称有效性,是指筛检试验或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评价真实性的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似然比、正确诊断指数.筛检试验的概念(掌握)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外表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46 .筛检
13、的主要用途(掌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高危个体开展流行病学监测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在健康管理中,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制定干预策略。51 .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掌握)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据,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大量资料,通常是人、动物或生物材料的测 量值,发现蕴含其中的统计学规律。52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掌握)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53 .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掌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54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掌握)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58
14、 .总体的概念(掌握)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确实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59 .样本的概念(掌握)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局部观察单位,其测了值(或观察值)的集合。60 .参数的概念(掌握)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总体标准差等。6L统计量的概念(掌握)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样本标准差等。62 .误差的概念(掌握)医学研究中的误差通常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以及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即 抽样误差。67 .算数平均数的概念(掌握)_当资料服从对称分布时,统计中常采用算数均数描述其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
15、算数均数鲤称均数,习惯上用i表 示样本均数。在实际工作中,总体均数u经常是未知的,多数情况下需要计算的是样本均数Xo68 .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指一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中位次居中的那个观察值。常用M表示。69 .几何均数的概念(掌握)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的另一种重要指标。它尤其适用于描述以下两类资料的集中趋势:等比资料,如 医学上血清抗体滴度、人口几何增长资料等;对数正态分布资料(有些正偏态分布的资料,原始数据经过对数转 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如正常成人血铅值或某些疾病的潜伏期等。70 .方差及标准差的用途(掌握)是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重要指标。方差与标准差的数值越大,说明观
16、测值的变异度越大,即离散程度越大,此时 的数据就会越分散,均数的代表性越差。用于计算变异系数;用于计算标准误;结合均值与正态分布的规律估计参考 值的范围。72,百分位数的用途(掌握)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在某百分位置上的水平及确定偏态分布资料医学参考值范围。74 .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等局部,有些统计表还有备注。76 .统计表制表的基本要求(掌握)标题:概括说明表的内容,位于表的上方,内容简洁扼要。标目:用以指明表内数字含义,横标目为主语,表示被研究事物;纵表目为谓语,表示被研究事物的各项统计指 标。线条:除必须的顶线、底线、标目线以外,应尽量减少其他不必要的线条,不
17、使用竖线、斜线。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应准确无误;同一指标的数字的小数位应一致,位次对齐。77 .统计图制图的基本要求(掌握)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统计图要有标题,位于图体下方的中央位置。绘制有坐标轴的图形,纵、横轴要有标目,标注原点、尺度、单位等,纵横轴的比例以5:7为宜。同一张图内比拟不同事物时,需用不同颜色或样式的线条区别表示,并附图例说明。78 .统计推断的概念(掌握)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包括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它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主要包括总体均数估计、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数值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 推断包括总体率
18、的估计以及分类变量的z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79 .假设检验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掌握)假设检验亦称显著性检验,是统计推断的核心。通常把需要判断的总体特征叫做“统计假设”,利用样本信息判断 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称为假设检验。基本原理:假定总体分布类型,对其参数进行假设检验称为参数检验,如假定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总体均数 进行z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假设总体分布类型未知,或偏态分布资料,此时对总体分布类型不做任何假设,其假 设检验不是对总体参数进行检验,称为非参数假设检验,如秩和检验等。80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掌握)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确定p值,做
19、出统计推断8L假设检验的考前须知(掌握)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每种检验方法有其适用的条件,应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研究变量的类型、资料的分布、 样本大小进行选择。结果的解释正确解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含义。一般情况,假设检验中PW0.05,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W0.01,称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第七章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全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 .健康促进的概念(掌握)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
20、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 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进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包含了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2 .健康促进涉及的主要活动领域(掌握)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增强社区的能力;开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熟悉)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调动教育、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 的基础和先导。离开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健康促进对健康教育是强有力的支 撑,而健康教育如
21、不向健康促进开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掌握)两者都运用了基线资料收集-需求评估-干预实施-效果评价的管理过程,只不过健康教育主要侧重在知识、态度、信念、 行为方面,而健康管理还重视从体格检查的资料获得信息、强调对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长期、连续的管理。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内涵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监测、健康维护以及生活方式管理、疾病侧重点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提高人们的健 康素养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危险因素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 平和素质对象个体和群体,侧重群体个体和群体,侧重个体基本步骤需求评估-计划制订-干预实施-评价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干预、咨询、指导-效果评估干预方法信息传播、
22、行为干预行为干预、健康和疾病的咨询与指导、生活方 式管理、 疾病管理评价活动实施、人群参与情况;知识、信念、行为的变化;健,康指标的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指标的改变;健 康状况的提高、病情的改善;疾病或死亡风险的改变7 .“知信行”模式(KAP)的概念(掌握)“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BP或KAP)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那么是行为改变的动力。(以知识为基础,以信 念为动力,以行为为目标)8 .健康信念模式(HBM)的概念(掌握)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影响感知的
23、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 康信念模式强调,人们在决定是否采纳某健康行为时,首先要对疾病的威胁进行判断,然后对预防疾病的价值、采 纳健康行为对改善健康状况的期望和克服行动障碍的能力作出判断,最后才会作出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决定。9 .健康信念模式(HBM)的内容(掌握)(1)感知疾病的威胁:疾病的易感性 感知疾病的严重性(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3)自我效能强调自信心对产生行为的作用(4)提示因素(5)社会人口学因素(一般可以不提4、5二点)10 .自我效能的概念(掌握)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到达预期结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管理 基础知识 考试 大纲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