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答案版自主学习: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简述我国古代赋役制度开展严格概况。1、秦汉时期:说出秦汉时期主要的赋役名目。(1)赋税:大致包括三局部:坦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直至降到三十税一。秦朝口赋极重。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还征收财产税。(2)徭役:有更卒、正卒与成卒3种。(承当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 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2、隋唐时期:说出隋唐时期的主要赋役制度。隋唐时期主要赋役制度实施的基础是 什么?说出唐朝两税法实施的原因和主要内容。(1)主要赋役制度: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唐朝继承,成为租庸调制。(
2、租, 指地租。调,指绢、布等。庸,指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2)基础(前提):均田制的推行。(3)两税法:实施: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破坏,780年,唐朝废除租庸调,推行西 税法。具休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 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3、宋元时期:宋元时期主要的赋役有哪些?(1)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多且重。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2)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实行于北方与南方;另外还有科 差(元朝赋税名目之一)。4、明清时期:(1)明朝:明代主要的赋役有哪些?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是在什么背
3、景下实施的? 是怎么一回事? 一条鞭法的实施有何历史意义?主要的的赋役: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主要征收米麦实物。一条鞭法:商品经济的高度开展,白银流通量的增加;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 鞭法,实行赋役合并、局部丁役摊入田亩;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意义:一条鞭法上承唐朝两税法,下启清朝“摊丁入亩”,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 大变革。(2)清朝:清代的赋役有哪些主要规定? “摊丁入亩”的实行有何历史意义?康熙帝时期;1712年,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开始征收固定丁银。雍正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即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意义: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进一步减弱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中
4、国古代赋税的特点及开展趋势:中国古代赋税有哪些特点?呈现出怎样的开展 趋势?(1)特点:结构上,以农业税为主,商业税比重较轻。依据上,历代王朝都编订 户籍,作为依据。(2)开展趋势:标准由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方式由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种 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时间上由不定时逐渐到基本定时。(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那么,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 收的税,称为“关税”)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问题:我国关税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简述我国关税的开展概况。(1)出现: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囿时期。(注意:关税的出现要早于海关机构 的设立)(2)开展:长期都是国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 16 中国 赋税 制度 演变 答案 历史上 学期 新教材 国家制度 社会 治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859958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