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音乐完整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八年级音乐完整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音乐完整教案 .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给未来一片绿色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多声部歌曲的方法,合唱声音的和谐、力量的均衡、休止符的演唱2、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3、使学生增强对绿色家园的喜爱教学难点:体会歌曲所表达意境1、歌曲音域较宽2、前半拍休止符、后半拍起唱双声部旋律教材分析:1、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2、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歌曲主体部分为 D大调、 4/4 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路 :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美的喜爱,从而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
2、然的意识。教学用具钢琴、音响资料、绿色风景图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展示被污染的大自然图片, 和未被破坏过的美丽大自然风景图片,并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呼唤学生树立保护大自然的理想。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歌曲主体部分为 D大调、 4/4 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三、重点难点讲解将曲中有难度学生易错的旋律或节奏重点讲解:0 3 3 4 3 1 5 0 4 4 5 6 2 0 6. 6 这种后半拍起的节奏四、
3、练声曲简单的双声部练声曲可以让学生先体会和声演唱的效果。五、请同学们跟琴试唱简谱,熟悉歌曲,提高音乐视谱能力。把班级学生分成两组, 分别演唱高低两个声部。 或者按照性别划分成男女两个声部。教师分别带领两个声部唱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2 页六、合唱的和谐与均衡知识讲解七、演唱歌词跟着教师的伴奏试着演唱歌曲八、课堂总结比较一下齐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对表现音乐的不同效果,并试着变化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歌词的意境瀑布与溪流日出第 2 周:课题: 瀑布与溪流日出课型:欣赏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
4、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 领悟“保护环境、 关爱地球、 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选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在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能够正确辨别、 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3).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有关音画 . 音诗和交响诗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教学难点: 标题性作品的特点教学用具: 音响教前分析:启发学生“聆听音乐,发挥想像”。这两首乐曲都是标题性作品,富于描写性。教师在开始时仅提
5、出一个大概的命题和提示,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倾听之后谈谈自己所想像的“画面”,允许、鼓励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2 页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1. 音画、音诗和交响诗交响诗,是按照文字、 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一种描写性的大型管弦乐曲。 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 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比较自由。交响诗内容富有诗意,具有描写性或叙事性、 抒情性或戏剧性等特点。 文学性的交响诗亦称为“音诗”;
6、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交响诗亦称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 交响诗是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迪卡斯的魔法师的弟子、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和狼等。2组曲组曲是由几首乐曲按照相互对比的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可分为古组曲和近代组曲两大类:古组曲( 亦称“舞蹈组曲” ),流行于 17、18 世纪,由各种舞曲组成。例如巴赫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等。近代组曲( 亦称“标题组曲”)是近百年来逐渐兴起的,泛指一般套曲形式的器乐曲。其特点是:除保留一首舞曲外, 其余不限于舞曲。 乐章数目自由, 最少两段,多至二三十段不等。调性比较
7、自由。大多为钢琴曲或管弦乐曲。常见的有从歌剧、舞剧、戏剧配乐或电影音乐中选出若干片段辑成的组曲。如: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比捷的卡门组曲、格罗菲的大峡谷组曲、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李焕之的春节、吴祖强和杜鸣心合作的鱼美人组曲、丁善德的快乐的节日等。( 二) 九寨沟音画选曲 (瀑布与溪流 ) 1作者简介李宝树 (1933) 作曲家。北京通县人。 1949年入华北大学音乐系, 1954年结业于中央电影局作曲训练班。曾师从瞿希贤、罗忠镕、王云阶、瞿维、雷振邦、李秀芳教授。 一直从事电影音乐创作中, 现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的专业作曲。作有纪录片鲁迅传、巴金、郭沫若、周总理永垂不朽(合作)等;故事片孤帆远
8、影、枪从背后打来、内当家( 合作)等;电视剧她没有眼泪、漂泊者等;器乐曲有高胡与乐队南国风光好、二胡曲思、板胡二胡协奏曲翻身的日子( 合作)、管弦乐曲漓江抒情等。2背景资料九寨沟既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由于过去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2 页通不便,这里几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得名。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 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森、湖泊组合成神妙、奇
9、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九寨沟四季景色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茵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九寨沟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珍贵野生动物。九寨沟之美在于水,有大小上百个湖泊,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近处绿水,清澈见底,远方蔚蓝,平静无波,两岸山树,映入海中,绿色宁静的环境使人恍如踏入仙境。九寨沟河道纵横,水流奔腾,构成数不清的瀑布,有的细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若玉带飘舞,有的似银河奔泻。有的瀑布水流凌空而
10、下,银花四溅,震耳欲聋,有的瀑布呈多级下跌, 从山崖上繁茂青翠的树林间穿流下泻。九寨沟的瀑布和溪流多姿多彩,令人神往。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原为作者为纪录影片九寨沟梦幻曲创作的电影音乐。该影片于1995 年 5 月荣获第二十二届波兰克拉科夫国际电影节作曲奖。后由作者根据电影音乐重新改编创作为大型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梦幻曲,音乐展示九寨沟独特、神奇的风光和它那如梦似幻、迷离朦胧、动静无定的意境;第二乐章藏乡断想,音乐中展开九寨沟历史的遐想,藏族姑娘飞舞的长袖、 狂欢的踢踏舞、悠扬的藏族民歌、牛角声声、烈马嘶鸣;第三乐章水韵,音乐描绘出多姿
11、多彩、神色各异、充满幻景的湖水;第四乐章秋色,音乐描绘出九寨沟秋日里层林尽染、落叶缤纷的五彩斑斓图景;第五乐章瀑布与溪流,表现九寨沟日夜奔流的瀑布和溪流。九寨沟音画的音乐创作的特点是,立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 将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和现代序列音乐技法、印象派音乐色彩等多种音乐创作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和声丰富新颖, 配器变化多彩, 令人耳目一新。乐曲中虽然大量使用了十二音序列音乐技法,但却是依据民族音调特点编排序列并创作了音乐主题, 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 又富有新意,绝无怪异生涩之感, 音乐清新、流畅、动听,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 新颖脱俗。3音乐分析本课选
12、用的是九寨沟音画的第五乐章瀑布与溪流。这个乐章用短笛、 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以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的有力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 在木管组的不停顿的平行琶音和声背景上,全部弦乐队奏出宽广的旋律( 三) 大峡谷组曲选曲 (日出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2 页1作者简介格罗菲 (18901972) 美国作曲家。 生于纽约,父亲是波士顿歌剧团的歌手,自幼向母亲学习钢琴、 小提琴与和声, 以后又学习中提琴。 但父母反对他以音乐为职业,因此他做过银
13、行职员、装订工、汽车司机,一面工作一面到咖啡馆弹奏钢琴。 17 岁时终于成为洛杉矶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开始了音乐生涯。1919 年被聘为舞厅乐队的编曲, 并担任指挥和钢琴演奏, 从此致力于爵士音乐交响化的活动。他的理想是要将严肃音乐与爵士音乐结合起来。他是将美国爵士音乐写成严肃音乐这一创作活动中成就最大的作曲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百老汇之夜、密西西比组曲、大峡谷组曲、大都会、好莱坞组曲等。2背景资料大峡谷是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中游的游览胜地,峡谷长350公里,深 600 至 1800 米,宽 8 至 25 公里,河谷的谷底宽度不足1 公里,两侧谷壁呈阶梯状。其中最深的一段长约170 公里
14、, 1919年被辟为国家公园。大峡谷的景观宏伟雄壮,气势磅礴。大峡谷组曲创作于1931 年。关于这首作品,作者在十几岁时游历大峡谷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说:“当我在亚利桑那州的时候,就想用音乐来表现这个闻名于世的峡谷”,20多年后的 1931年。他创作了这首组曲。这是一部游记音乐,着重描绘大峡谷的壮丽景色。演奏大峡谷的乐队编制庞大,以绚丽多彩的音响、别致的节奏音型、独特的和声风格,以及固定旋律或音型的多层次复调手法运用, 成功地塑造了大自然中各种壮丽、神奇景色的音乐形象。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日出、第二乐章赤色的沙漠、第三乐章羊肠小道、第四乐章日落、第五乐章暴风雨。第一乐章日出表现晨曦、鸟
15、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一派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大鼓柔和的滚奏表现破晓时冉冉升起的太阳,尖锐的短笛仿佛是鸟鸣,接着英国管吹起一段晨曲;第二乐章赤色沙漠,浮动着水气被阳光折射成彩虹, 沙漠被染得通红, 寂静中传来钟声, 木管不安的音响,表现大自然色彩的不断变换;第三乐章羊肠小道,牛仔骑着驴子经过岩壁上的小径,在驴蹄声的伴奏下,双簧管吹出一支牛仔歌曲。急速的驴蹄声、小鸟的啼声和牛仔的歌声交织在一起, 然后他们停歇在山间小屋旁。 最后一声驴鸣,牛仔骑着驴子笔直地下山; 第四乐章日落,安宁、温和,富有浓厚的抒情性,山脚下牧童的笛声回荡,响起了教堂的钟声,牧笛微微可闻、夜幕笼罩,万籁
16、俱寂。第五乐章暴风雨,小提琴高音区的轻微声响像是沙漠和岩壁间的微风,突然乐队转为全奏,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雨后又出现牛仔生气勃勃的歌曲。大峡谷回复到它原来的面貌。3. 音乐分析本课选用的是大峡谷组曲的第一乐章日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2 页第一乐章, E大调, 6/4 拍子,小行板,三部曲式,有较长的引子和尾声。引子由定音鼓轻柔微弱的滚奏主音开始,小提琴用泛音随入, 然后单簧管奏出缓缓上行的音阶, 三支小号随后间歇地加进, 奏出一种鸣叫的声响。 在这样的音乐烘托下,长笛奏出两句具有主题音乐特色的华彩旋律,第
17、一句很像是清晨的鸟鸣,第二句着意描绘朦胧的晨曦景色。第一部分。伴奏音乐继续保持引子的气氛,先由英国管,然后再用长笛,奏出表现日出的主题音乐,随后,主题又变奏重复,仍由英国管和长笛相继奏出,这段音乐每次出现的最后的长音中, 加上由钟琴和钢琴重复奏出主题的片段,好像是峡谷中传来的回声。中间部音乐转入 G大调,开始由圆号演奏上行音阶, 转由木管组和钢琴奏出,并以继续上行模进的形式,然后由弦乐奏出主题旋律:随后,这个旋律转为 D大调,并以卡农形式奏出。 接着这段音乐忽然变得明亮而富有朝气,尤其是偶尔出现的钟琴音响,更像那晨曦闪烁的光芒。再现部。音乐转入属调, 主题和变奏的主题, 这两个旋律以复调的手法
18、在高音区出现,然后割断音乐的旋律又与中间部的主题形成复杂的复调关系,并又转回 D大调。这时音乐变得非常热烈。 最后音乐停在 E大调属七和弦的长音上面, 这时竖琴开始出现连续的刮奏, 将音乐推向高潮, 我们似乎看到那光芒万丈的骄阳已经升到天际。尾声。以各部分主题的主要动机汇集成复调形式,在乐队的全奏中出现, 音乐显得非常活跃,而且富有欢欣的情绪。最后,音乐转为急板,在辉煌的音响中结束。阿西里西教学内容:歌曲阿西里西教学设想:1、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 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 才能让学生学的主动, 学的自然,学的轻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手段设计
19、中,我始终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采用律动,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投入地学习感知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另外,在本课中,采用了很多色彩鲜艳的歌词卡片,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 以及漂亮的彝族服饰, 各式各样的游戏道具。迎合了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学的更主动,更轻松。 2 、师生互动,提供平台,展现自我。在本课中,我处处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律动,歌表演及游戏中,以个个都参与,个个都能行的原则,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 让所有的学生都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培养他们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
20、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初步学习歌曲阿西里西的同时,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2、锻炼学生通过听觉来调整动作的协调能力(即听音乐表演动作的能力),感受并实践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游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2 页教学重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 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带有彝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曲调及歌词,是学生学唱歌曲中的一个难点。2、学习彝族小朋友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做游戏,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另一个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词卡片、电子琴、彝族
21、服装1 套、游戏材料、钢琴。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律动(新疆舞)师:快乐的音乐课又开始了, 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跳一跳吧!(多媒体播放和画面)师生共同随着音乐跳起来(设计意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就安排了师生共同律动。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师生翩翩起舞, 这不仅迎合了儿童“好动”的天性, 更是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个良好地心情。调动起教与学的兴趣。)二、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1、师: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组成?生:有 56 个民族组成师:你能说说都有哪些个民族呢?生:有藏族、苗族、壮族等2、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
22、真不少啊!下面,陆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这里有美丽的草海,可爱的黑颈鹤,还有那勤劳善良的人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彝族人!3、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师: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略)分三个部分介绍1、彝族的风俗 2、彝族人的服饰与头饰3、彝族的重大节日多媒体出示有关各风土人情的画面。(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应该了解其相关文化。因此,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透过阿西里西这首歌曲,去了解彝族的文化,风俗,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起学生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曲的兴趣,更增强了对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祖国的热爱之情。
23、)三、歌曲教学阿西里西1、导入、教师范唱2、师:刚才教师唱了些什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生:唱的有“阿西里西”“大家快来做游戏”“丘都拉迪 ”等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 在黑板上贴上彩色的歌词片, 并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是唱的歌曲。“阿西里西”是彝族语“好朋友”的意思,“丘都拉迪”是彝族语表示快乐的意思。3、教师跟着节奏朗读歌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2 页4、学生自己试着按节奏朗读歌词(1)分段朗读歌词(2)完整地按节奏朗读歌词(3)教师和学生接口念歌词(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
24、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了宽松, 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歌词, 独立大胆地去尝试朗读歌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我用彩色, 漂亮的歌词卡来吸引孩子们的视觉。告别了陈旧、 枯燥的学习歌词的套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5、学唱歌曲(多媒体出示歌谱画面)(1)采用跟唱法来分段学唱歌曲(2)学生分段完整地唱(3)完整地歌唱全曲6、听一听磁带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7、带着欢快的情绪再来唱一唱阿西里西四、歌表演阿西里西1、复习学过的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表演2、用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表演动作来表演阿西里西听着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试一
25、试3、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身漂亮的彝族服装,谁想来穿一穿让穿着彝族服装的小朋友带领着学生们一起来表演阿西里西(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穿上彝族漂亮的服饰来跳舞,让他们亲身体会了一回彝族人的美丽与快乐,满足了他们的个性需求。 同时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互动性。为课堂增添了几分色彩。)五、游戏(多媒体出示游戏动画)1、师:小朋友平时爱做什么游戏?生:钻山洞,跳方块,拍手游戏等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小朋友们平时爱做的游戏但是,陆老师有个要求, 我们要象彝族小朋友一样, 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做这个游戏,能做到吗?生:能3、开始游戏(跟着阿西里西的音乐来做游戏)比一比谁的节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八年级音乐完整教案 2022 年级 音乐 完整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