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pdf





《2022年考研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考研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1. 鹳鱼石斧彩陶盆1978 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器高 47 厘 M,口径 32.7 厘 M,陶瓷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图像组合明显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2. 黑陶黑陶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 大 汶 口 文 化 、 龙 山 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 , 木 炭 熄 灭 后 产 生 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 陶 中 的 蛋 壳 陶 以 黑 、光、亮
2、、薄而著称于世。3. 彩陶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4. 人面鱼纹彩陶盆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5. C 形玉雕龙1971 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
3、态最逼真,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象6. 泥塑女神像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头像与真人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7. 舞蹈纹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 窑 文 化 彩 陶 艺 术 的 杰作,出土于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内壁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富有抒情的意念。8. 饕
4、餮纹也叫兽面纹是流行于商周时期一种青铜器纹饰。基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称展开的兽体身躯。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往难以判定为何种动物,故称兽面纹。常 饰 于 器 物 的 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渐衰落。9. 岩画是用矿物质顡料涂绘或用石器磨刻,敲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壁或岩石的图画。我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 画 , 江 苏 连 云 港 岩 画等。10. 原始瓷器商 周 时 期 出 现 的 青 釉 器皿,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
5、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于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始阶段,故称原始瓷器。11. 帛画中国古代画种。因 画 在 帛 上 而 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 兴 起 于 战 国 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代表有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12. “六齐”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其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之经所谓的“六齐”,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13. 甲骨文
6、商同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14. 失蜡法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也称横蜡法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是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15. 青铜器是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主要类型有饮器、食器、酒器、兵器等。青铜器艺术是夏、商、周时占主导地垃的美术创造。此时期出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样在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16. 人物龙凤图战国时期帛画1949 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质地为平纹绢,高31 厘 M,宽 22.5
7、厘 M 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画 中 人 物 比 例 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和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17. 人物御龙图战国时期帛画1973 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画 中 一 位 头 戴 高冠 、 身 着 长 袍 , 腰 悬 宝剑、侧身向左而立的男子右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驰进人龙尾部企立着一只仙鹤,龙身下有一鱼该画所表现的是死者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劲挺优美、潇洒自 如 。 人 物 形 象 准 确 生动,揭示了人物的内在气质画风古拙,装饰意味浓18. 四羊
8、方尊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出土于湖南宁乡方尊口沿外移,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和夔纹。尊肩四角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大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空间方 尊 集 线 雕 、 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19.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后期王室著名的青铜器鼎的内壁刻有“司母戊”,意思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而铸造型庄重、纹饰精工,具有气势,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0.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9、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风格21. 长信宫灯河北满城西汉工艺品代表作其造型为宫女双手执 灯 形 象 , 灯 的 设 计 巧妙。灯盘可转动,灯光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光照速度和照射方向和调节,宫女的袖子和身体中燃烧的烟气可导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是汉代工艺雕塑的典范22. 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作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设计一匹风驰电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 在 展 翅 疾 飞 的 燕 隼 背上,具有强烈的运动感。作者巧妙地让燕隼双
10、翅张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 得 了 内 容 与 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23. 马踏寻奴汉代霍去病群雕的主体和代表作作者以一匹气宇轩昂的战马来象征霍去病,以战马踏翻侵略者来歌颂其抗争战争中的勇敢作品造型轮廓准确有力,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古朴稚拙,凝重稳练,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是西汉雕刻艺术成就的标志性作品24. 马王推 T 字形帛画西汉时期帛画长 205 厘 M,上宽92 厘 M,下宽47.7厘 M 画 面 分 上 中 下 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与死神相关的阴神,并且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
11、能;中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上段为墓主最终所要到达的天堂胜境是西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25. 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出土作品塑造了一位民间说唱艺人的表演说唱艺术 的 瞬 间 , 人 物 左 手 抱鼓,右手执槌,身体用力前倾,右脚高跷,表现了说唱者说到精彩之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瞬间情态,充满了活泼的气息堪称东汉陶塑的杰作26. 铜灯27. 铜镜28. 瓦当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指半园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
12、等图案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29. 画像石是用于构筑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石阙的建筑石材,雕刻着不同画面。盛行于汉、魏、六朝和唐代。内容有历史人物、神仙故事、孝子烈女等。表现形式分阴刻和阳刻两大主类。其作品在结构、造型、线条运用上达到了朴质雄劲的境界。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30. 循石造型两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做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
13、气蓬勃的时代风貌。31. 高颐阙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頣墓前的威仪性建筑位于四川雅安它是仿木结构的子母 阙 , 由 台 基 阙 身 、 阙楼、屋顶四部分组成。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周刻楼面平坐木枋和挑檐斗拱,屋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雕刻椽木及瓦饰,是研究汉代建筑的宝贵资料。32. 釉陶低温铅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成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粽红色。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用
14、的明器。33. 孝子画像石棺于 20 世纪 30 年代在河南洛阳城郊出土,后流落于海外。在石棺的两外侧线刻着内容为孝子故事的画像,如舜、郭巨、董永、蔡顺、王子林等的行孝事迹。各组故事间以树木分割成三组,独立且连续的画面,每个画面表现一个孝子的故事,每幅独立画面上方刻有标题。孝子棺石刻画以阴线刻画形象,线的运用十分成功。人物情态生动,树木山石与人物的比例关系协调,山水背景的处理带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反映出北魏晚期绘画发展的面貌。34. 张家样萧梁时期画家张僧繇所创立的佛教人物画风格,被称为“张家样”。在“张家样”中,张僧繇吸取天竺凹凸花之绘法,一改“顾陆”以来的 “ 秀 骨 清 像 ” 人 物 造
15、型,首创“面短而艳”的富于立体感的形象,人物形象具丰腴美,故唐代理论家评他“得其肉”是绘画技法上的一大 进 步 , 此 “ 张 家 样 ”式,是张僧繇区别于其它人物画家的明显标志。35. 风俗画中国传统绘画中,表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乡生活的作品,即风俗画。风俗画在宋代有独特发展且题材相当广泛。市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如货郎、婴戏、仕女、盘车等。画家们在深入观察市民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基础 上 进 行 生 动 具 体 的 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代表 了 人 物 画 发 展 的 新 成就。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嵩的货郎图堪称典范。36. 娄睿墓壁画为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
16、位于今山西太原墓 中 壁 画 共71幅 , 总 面 积200余 平 方M ,内容多为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如出行图 、 回 归 图 , 其 手 法 写实,线条练遒劲,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采和动态。晕染法运用纯熟,以淡红晕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体效果,具有实体和空间感,布局融合了外来艺术成份,突出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代表北朝绘画新水平。37. 顾陆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顾恺之、陆探微。陆探微的人物画师法顾恺之,顾、陆二人画风 皆 为 笔 迹 周 密 的 “ 密体”,因而并称“顾陆”其中顾用线“紧劲联 绵 , 循 环 超 忽 ” , 如“春蚕吐丝”。38. “曹衣出水”北齐画家
17、曹仲达所创的佛教人物形象 “ 其 体 稠 叠 而 衣 服 紧窄”,以细劲的线条表现紧贴在身躯之衣纹,故称之为“曹衣出水”,与吴道子“吴代当风”相提并论其作品早已不存,但为克孜尔早期壁画中可以感受“曹衣出水”的风采,反映出中外艺术在当时的交流与融合。39. 传神写照我国古代人物画家顾恺之在他的画论中提出了“传神写照”,把“传神 ” 作 为 评 画 的 第 一 标准。传神指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国画描绘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来如何能画好传神,顾又在其传神论中提出“迁想妙得”之法,意思是画像在艺术创作中,要把主观的情思投入到客观对象中去,使客观之神与 主 体 之 神 融 合 为 “
18、 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40. 畅神说南朝山水画家宋炳在他所撰的画山水序中 阐 述 了 山 水 “ 畅 神说”,“畅神说”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变儒家以成教化,存鉴戒为功能的比德传统,重新确立了山水画的审美体验功能。“畅神说”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快和美的享受。41. 六法论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其画品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一 、 气 韵 生 动 ;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 形 ; 四 、 随 类 赋 彩 ;五、经营位置;六、传
19、移摹写他把“气韵生动”作 为 艺 术 表 现 的 最 高 准则 , 其 次 为 用 笔 、 形 、色、构图等绘画造型技巧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42. 昙曜五窟指云岗石窟中的第16 至 20 窟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规模宏伟石窟平面大体皆为马蹄形,穹隆顶,前开拱门,门上开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一般为三佛,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像。五个石窟造像和布局各有特色,其中第20 窟露天大佛结跏跌坐,为云冈造像标志。43. “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其成就首先在于变章草为今草,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行书,开启
20、唐楷、行、草一代新风。其子王献之变羲之之法为今体,才华特别表现在行书、草书上。代表作有王羲之兰亭序,王 献 之 鸭 头 丸 贴 、洛神赋等。44. 洛神赋图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是根据曹植著名诗篇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画卷为连续图画形式的长卷,全卷分为三部分,通过反复出现的曹植和洛神的形象以及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描绘,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画中人物安排疏密得 宜 , 在 山 川 景 物 描 绘上,展现了一种空间美,用笔细劲古朴,如“春蚕吐丝”,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45. 列女仁智图原画为东晋顾恺之所作,现存为宋摹本,该画依据汉代刘向的古烈女传第三卷仁智传而作描绘了
21、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形象,全国勾线循超逸,富有节奏和韵律感衣褶处用晕染强调质感,并通过人物的眉眼嘴的微妙差别及身姿动态地表现了人物神态情节关系。46.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南朝时期砖画的重要表现题材竹林七贤是指晋代七位名人: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贤、向秀和王戎。荣启期则为战国著名隐士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 画 出 现 于 数 座 南 朝 墓中,但以南京西善桥大墓出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砖画长 244 厘 M ,宽 88 厘 M,出土时分东西两块。纯属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面相清瘦,体现了秀骨清像的审美风尚。完美体现了对 称 美 学 , 人 物 性 格 鲜明。47.
22、 女史箴图之修容饰性女史箴图为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女史箴图之修容饰性篇描绘宫中女子正对镜梳妆,其神情娇柔矜持,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时代特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意在劝诫宫中女史做到内外兼修48. 周家样指唐代画家周昉所画的宗教人物形象其特征为“衣裳劲简,彩画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这就是为后世广为承 传 的 “ 水 月 观 音 ” 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 式 , 被 称 为 “ 周 家样”。49. 青绿山水中国古代山水画形式之一。中国古代山水画
23、从绘画技法及材质上分青绿与水墨。其中,青绿山水多以线勾勒山水树石形状,以石青、石绿填色,其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画面金碧辉煌,有装饰意趣,反映出浓厚的宮廷与贵族审美气息,表现出宫廷山水古雅秀丽之美和灿烂辉煌之境。从而形成与水墨山水完全迥异的山水画风格。代 表 画 家 有 李 思训、李昭道父子。50. 吴家样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 子 独 创 的 宗 教 图 像 样式。吴道子宗教人物画用线承张僧繇“疏体”,“笔才一二,像以应焉-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从而呈现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即吴带当风。色彩表现上,以线条 为 主 , 略 加 色 彩 的 渲染,使形象有一定的立体感。吴家样是继张僧繇“张家样”
24、以后的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5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 自 唐 朝 画 家 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外师造化”指画家从客观事物汲取创作原料,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进而对他所表现的物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即为“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有机结合,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通过摹写客观物象来传达人的主观性情,对会画中主客观关系了深刻的概括。52. 昭陵六骏唐太宗陵墓昭陵前浮雕。六 骏 是 唐太宗征战时先后骑过的六匹以骏马,即:飒露紫、拳 毛 騧 、 白 蹄 乌 、 特 勒骠,青骓和什代赤。浮雕六骏分别选取侍 立 、 徐 行 、
25、 奔 驰 等 动态,风姿英武。其中,飒露紫选取战马受伤、丘行苶为其拔箭的瞬间,具有情节性。这六件石刻作品纯熟地运用了“起位”这一典型的浮雕创作技巧,使作 品 产 生 了 强 烈 的 体 积感。53. 唐三彩中国唐代多彩铅制釉陶产品的概称,一般由黄、绿、白三种色釉组成,具有淋漓变幻的色彩效果。制品分为俑和器皿两类,其烧制始于初唐,流行于盛唐。唐三彩是唐代工艺美 术 品 中 成 就 最 为 卓 著的。它的出现将陶塑艺术的发展推向顶峰。54.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敦煌,以精美 的 壁 画 和 塑 像 闻 名 于世 , 是 中 国 四 大 石 窟 之一。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考研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2022 考研 中国美术 名词解释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