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物理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三物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物理 .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五单元密度、压强和浮力请对自己说:初三物理难度和深度更高,我一定努力学好它!为此,我会认真看书预习!我会独立认真完成练习!我会把字写清晰工整!如果有错题,我会用红笔及时订正!我能做到知错就改!加油!签名:。物理课必备:课堂讲义、配套精编习题、红笔及相关用具物理课要求:听从 教师的 进程安排 ,非讨论时间要保持安静 。虚心静听、大胆发言、积极动手、坦诚合作基本内容1 质量和密度。2 压力和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压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 液体内部的压强、连通器。4 大气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5 学生实验:( 1)测定物质的密度;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3
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主要计算公式1、密度公式:Vm2、压强公式:p=SF3、液体压强公式:p=gh4、浮力公式:F浮=G F物理量单位密度kg/m3g/cm3m质量kg g V体积m3cm3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 103kg/m3物理量单位F浮浮力N G 物体的重力N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面积单位换算:1 cm2 =10-4m21 mm2 =10-6m2注意 :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物理量单位p压强Pa;N/m2F压力N S受力面积m2 物理量单位p压强Pa;N/m2液体密度kg/m3 h深度m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
3、g=10N/kg注意 :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F浮=G排=m排gF浮=水gV排F浮=G要点提纲一、质量和密度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环境变化而变化。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Vm(定义式)。3 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千克 /米3( kg/m3) ; 常用单位, 克/厘米3(g/cm3) ; 单位转化, 如水1.0 103千克 /米3=1 克/厘米3。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大小无关,对于同种物
4、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改变物质密度的因素有: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等。(可以和电阻的定义方法相类比)5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 m-V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如图所示。6学生实验:测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Vm,实验室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左盘放物,右盘放砝码。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同时将游码移至标尺最左端,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观察指针是否在刻度盘中央)。称量时通过增减砝码个数或者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取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示数)。再使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液体和固体不同)。例 1: ( 20XX 年中考) 30在“探究物质质
5、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mV甲乙O乙甲甲甲甲,Vm甲m甲V物理量单位F浮浮力N 密度kg/m3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m3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物理量单位F浮浮力N G 物体的重力N提示:当物体处于 漂浮 或悬浮 时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 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 米3)1 9 10 2 18 20 3 27 30 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 厘米3)4 11 10 5 22 20
6、6 33 30 表一 甲物质(固态)表二乙物质(固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 与 3(或 4、5 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 。(4) 为了进
7、一步研究, 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 据及实 验现象,可 初步得出 :_。注意: “测物质的密度“实验与“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对比。相同点:( 1)实验器材; ( 2)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3)实验均需多次测量实验数据。不同点:( 1)实验目的不同: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测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是为了测得某一物质的密度。(2)选用物质不同: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为了探究不同物质质量
8、和体积的关系,要选用不同物质进行实验;“测物质的密度”实验一般测一种物质的密度。(3)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多次测量实验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实验规律;“测物质的密度”需要多次测量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提高结果精度。( 4)表格设计不同。课堂主要活动6.1 密度课堂精练(我一定能征服它)1、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大小 _(选填“有关”或“无关”) ,密度表示了物质本身的一种_。定义公式可表示为 _,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读作 _。2、 水的密度为 _千克 /米3,它表示 _ 。3、 质量为 0.5 千克的冰完全熔化成
9、水,质量为千克,体积为米3。4、 一根圆柱形木棒,密度为0.6 103千克 /米3,质量为1.8 千克。锯掉1/3 后,剩余木棒的质量为_千克,密度为_千克 /米3。表三 甲物质(液态)表四 乙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 厘米3)10 8 10 11 16 20 12 24 30 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 米3)7 10 10 8 20 20 9 30 30 (15)(16)(17)(18)(19)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 三个实心的铜球、铁球、铝球(铜铁铝) ,当它们体积
10、相等时,_球的质量最大;当它们质量相等时,_球的体积最大。6、 一个玻璃瓶最多能装入1.6 千克的酒精,酒精的密度是800 千克 /米3,则这个瓶子的容积为_米3,用此瓶 _装入 1.6 千克的水。(选填:“能”或“不能” )7、 用铝制成大小不等的两个实心球,大球的质量为1000 克,小球的质量为400 克,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_ ,体积之比为_ 。8、 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与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关。9、1 米3的冰和 1 米3的水相比较( 冰水) ,则下列说法中正
11、确的是()A.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大。B.体积相等,质量也相等。C.冰的密度较小,体积较大。D.冰的密度较小,质量较大。10、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铁” 、 “=”或“ FBPAPB。B. FAFB PA PB。9、 ( 20XX 年黄埔)中国举重选手李萍在第16 届广州亚运会女子举重53 公斤级决赛中,获得两枚金牌,并同时打破两项世界记录,每个中国人都为此骄傲。如图10 为李萍在决赛中的场景。若杠铃杆的质量为30 千克,组成杠铃杆的材料密度为7.5103千克 /米3。求: (1)杠铃杆的重力G杆。(2)杠铃杆的体积V杆。(3)若运动员和杠铃总重为1800 牛,运动员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2、2102米2,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p总。(20XX 年浦东)底面积为0.01 米2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4 千克水,水深为0.3 米,测得容器和水总重为50 牛。求: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11(20XX 年卢湾)如图10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的质量为 5 千克,边长为0. 1 米,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求:甲的密度。甲对地面的压强。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表中有两种推理,请判断这两种推理是否正确。内容判断(选填“正确”或“错误”)推理一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
13、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1)推理二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2)图 10 甲乙图 1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XX 年金山)如图12 所示, 20XX 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京”是用我国新疆著名的“和田玉”雕刻(阴刻)而成的。印章总质量3.24 千克,印章底面长与宽都为112 毫米。已知“和田玉”的密度为3.0103千克 /米3。求印章的体积。小丽同学利用以上数据算出中国印平放时对水平纸面的压强。其解答过程如下:F=G=mg
14、=3.24 千克 9.8 牛 /千克 =31.752 牛S=L2=0.112 米 0.112 米 =1.254410-2米2P=F/S=31.752 牛/( 1.254410-2米2)=2531.25 帕小丽同学的解答过程是_( 选填:“正确”或“错误” )理由是: _. 五、浮力1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下表面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即F浮=F下F上。2用弹簧秤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a弹簧秤竖直方向校零;b用细线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读出弹簧秤在空气中的读数F空,即物体重力 G;c让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T;d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秤前后两次
15、读数之差,即F浮=GT。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所受到的重力,即排液排浮gVGF。注意:由公式看出,物体未浸没时,浮力的大小和深度有关,当物体全部浸没时,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另外中考计算题必考,属于送分题,配分4 分,公式2 分,数据代入1 分,结果1 分,属于送分题,一定要写完整算正确。4浮体或悬浮体:排液物浮gVGF,其机理就是浮力和重力的二力平衡。课堂主要活动6.4 阿基米德原理课堂精练(我一定能征服它)图 1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
16、欢迎下载1、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叫浮体,浮体受到力和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是一对。质量为60 千克的木块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重力为牛,受到的浮力为牛。2、 如图 1 所示 ,小球重10 牛 ,漂浮在酒精中,请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出小球所受的力。3、 如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7 牛,其方向是 _。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0.5 牛,其方向是 _。该正方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牛。4、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金属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2 牛,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3 牛,则金属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牛。5、 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
17、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 牛。将这个物体部分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2.6 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牛;当将这个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2 牛,此时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牛。6、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当物体 _或 _浸没在液体中时,它会受到液体对它_ 的浮力。浮 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_所受的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定律同样也适用于7、 如图 3 所示,体积相等的物体A、B 分别浮在水面上,但是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不相等,则物体A 受到的浮力 _物体 B 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 体积为4 10-4 米 3 的小球,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质量
18、为_千克,受到浮力为_牛。9、 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在上浮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A 越来越小。B 先增加后减小。C 先不变后减小。D 保持不变。10、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铝球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它们受到的浮力()A 空心铝球大。B 实心铝球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11、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铜球浸没在水中(铜 铁)则它们所受到的浮力()A 铁球大。B 铜球大。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12、把同一个铁球分别浸没在水、盐水、酒精中,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A 在水中。B 在盐水中。C 在酒精中。D 无法确定。13、有一铁块,长5 厘米,宽 10 厘米,高 20 厘米,浸没在煤油中,所
19、排开煤油的体积为多少?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煤油=0.8103千克 /米3)图 1 图 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4、密度为0.4103千克 /米3,质量为20 千克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它受到的浮力;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六、大气压强(1)两个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且是很大的;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值为76 厘米汞柱,合1.01 105帕。(2)大气压的应用:真空吸盘、用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吸尘器、钢笔吸墨水等等。例 5: (2009 上海中考)在研究大气
20、压强的实验中,某小组将一根 1 米长的透明硬质细管装满水,管子上端封闭, 下端浸在水槽中,发现管中的水不会流出,如图(a)所示;换用较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中的水仍不会流出,如图(b)所示;换用更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内水面静止后的位置分别如图(c) 、(d)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由图( a) 或( b)或( c)或( d) 可知: _ 。由图( b)与(c)与( d)可知:_。课堂主要活动6.5 大气压强课堂精练(我一定能征服它)1、 地球周围的大气会受到_作用,所以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_;由于气体具有 _,所以大气压强会向各个方向。2、 17 世纪中期德国学者奥托
21、格里克在马德堡市所做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_并且是_的,该实验名称叫做_。3、 1644 年,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测定了_的值 ,该实验的名称叫 做_。1 标准大气压约为_帕。4、 大气压的大小跟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就_。大气压可以用_来测量。(a)(b)( c)(d)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 福廷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是根据_实验制成的。青藏高原的气压比上海_,因为 _ 。6、 抽水机进水是利用_进行工作的,所以抽水的高度一般不超过_米。7、 在 1 标准大气压下,
22、一间60 米2房子屋顶的上表面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_牛,屋顶没有被压垮的原因是_ 。8、 下列事实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吸尘器。B.脱排油烟机。C.三峡大坝的船闸。D.静脉滴注。9、你的大拇指指甲所受的大气压力约为()A 0.1 牛。B 1 牛。C 10 牛。D 100 牛。10、如图 1 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 1-A 所示,先在一端封闭约1 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这样可以使管内没有_。如图 1-B 所示,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发现管内水银会_ ,直到管内外水银面相差约_厘米。管内水银柱的上方为_。此时,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和外
23、界的_大小相等。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A.玻 璃 管 内 不 慎 混 入 空 气 , 那 么 管 内 的 水 银 柱 高 度 将_;B.玻璃管倾斜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C.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D.玻璃管换粗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以上均选填“增加” “不变”或“减小” )通常托里拆利实验测得“水银柱高度约为76 厘米” ,这里的“约”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不精确吗? _ 。习题精选与精讲一、选择题1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相比较()A一大桶水的密度大B一杯水的密度大C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A、B、C 是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三物理 2022 年初 物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