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 .pdf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 .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对比阅读精选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 与朱元思书 )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0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2、)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 分)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_ 12 【甲】 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 _ 。(2 分) 13 【甲】 【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 10. B11. (1)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 )
3、山谷, (就)流连忘返。 (2)自从 (南朝的 )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12.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13. 要点:热爱自然,寓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二、 (达州中考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
4、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
5、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 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 丰乐亭记 ) 【注释】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
6、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9.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B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 C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思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D乐其地僻而事简 (乐:喜欢 )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掇幽芳而荫乔木B.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为坛而盟,祭以尉首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客之美我者,欲
7、有求于我也1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 甲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B滁人生太平之世,享山川风俗之美,安丰年之乐,这是“丰乐亭”得名的缘由。C甲乙两篇游记散文,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D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体现了作者“与民共乐”的高尚情怀。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_ 13拓展探究。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 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
8、谈你的看法。(3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链接材料】二十岁时他们都在干什么?习近平:和上万知青在农村干活;奥巴马:因多种族背景自卑而酗酒抽烟解烦;普京: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做家教谋生;马云:三次高考后勉强被杭州师院录取;莫言:棉花加工厂临时工。_ _ _ 二、 9. C10. B11. A12. (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表述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2)于是每天和滁州人 (一道 )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声。13. 作者乐
9、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懈追求的职业操守难能可贵。习近平、奥巴马等名人,也曾经历过迷茫、困顿与坎坷, 但都凭借一往无前的热忱与勇气,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发扬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惧挫折,不畏困难,积极进取。【乙文参考译文】我来到这里, 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 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 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就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 )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
10、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 )来为这座亭子命名。三、 (徐州中考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 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乙】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溪虽莫利于世, 而善鉴万类, 清莹秀澈, 锵鸣金石, 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
12、精思(1)凄神寒骨 () (2) 而适类于余 () (3)而善鉴万类 () (4) 乐而不能去也() 14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面山而居C于是作八愚诗属予作文以记之D寂寥而莫我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 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 _(3)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_ _ 16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
13、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见底,光洁如玉。C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D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
14、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三、 13. (1)使凄凉(2)像、好像(3)善于、擅长(4)离开、离去14. C15. (1)(鱼儿 )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2)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愚溪的河道 )幽暗狭窄,蛟龙对它不屑一顾,不能在此兴风弄雨,愚溪(它)没有利于世人的地方。16. D 【乙文参考译文】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
15、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 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洗涤各种事物,囊括各样形态,而无所避忌。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 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四、【甲】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 殖五谷, 生鱼鸟, 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 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 ru
17、, 吸血昆虫 )囋(读音 zn,叮咬 )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选自诸子集成 列子 说符 ) 【注释】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祖:祭祀(天地鬼神 )之义。响:回响,回声。类:种类;物类。迭:交替地,轮流地。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本:本来,原本。15解释加点的实词。(1)增其旧制() (2)或异二者之为 () (3)众客和之如响 () (4)中坐有献鱼雁者 () 16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天之于民厚矣C齐田氏祖于庭D预于次17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类 无 贵 贱 徒 以 大 小 智 力 而
18、 相 制 迭 相 食,非相 为 而 生 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 _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_ _ 19 【甲】 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 的报国情怀 (用原文中语句填写 )。 【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四、 15. (1)规模(2)不同,不同于(3)应和,同意(4)同“座”,座位16. B17. 类无贵贱 /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18. (1)在
19、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则替君主担忧。(2)人类把能够食用的物类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吗?1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敢于向权威提出不同意见【乙文参考译文】齐国贵族田氏, 一次在庭院里祭祀天地鬼神。祭礼完毕, 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竟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田氏看了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 (他刚说完, )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参与在末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是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的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以智慧大
20、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了让蚊子吸,让虎狼吃的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五、 (钦州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
21、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 【注释】控:连接。磴(d ng):山道的石阶。循:顺着、沿着。淙:形容水流动的声音。山门:寺院。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下见小潭自高淙下B潭中鱼可百许头不能容十许
22、人C心乐之山之胜盖自此始D佁然不动然前瞰涧水1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卷石 /底以出B皆若空游 /无所依C登百丈山 /三里许D其声 /溅溅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8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甲】文语言凝练,用“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描画了树木、茎蔓的种种姿态。B 【乙】文详写了百丈山上的石磴和小涧,而略写了山门处的景致,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C 【甲】 【乙】两文都属于山水游记,都
23、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寓情于景。D 【甲】文描写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乙】文则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突出涧水的清澈。19请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_ (2)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_ 五、 16. B17. A18. B19. (1)(鱼儿 )忽然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2)(涧边)都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即使在盛夏正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乙文参考译文】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
24、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走过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这里开始了。顺着石磴往东走, 遇到一条小涧。 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边都长满了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的树木,即使在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 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
25、答问题。(16 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 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 往往馕 (zh n)粥不继,日昃 (z 太阳偏西 )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 2022 年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对比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