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 ) 3. 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难点)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 1:物质是由微粒子构成的阅读教材48-49 页内容 ) 【交流讨论】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2、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知识归纳】分子的性质(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分子总是在不断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分子之间有: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分子是由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
2、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三【反馈评价】1. 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红墨水滴入水中, 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C.1 体积黄豆和1 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 体积 D.100mL 酒精和 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2. 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 夏天雨后天晴, 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3. 试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1)湿衣服在日光下干的快。 (2)一定温度下,一
3、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4. 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5. 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2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 第二课时 )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 培养
4、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重点: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难点: 原子概念的理解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 3: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比较1、分子【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 50 51 页并思考下列问题:1. “分子是保持 物质 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2. 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3.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品红溶于水中一会儿。【结论】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发生了,变成了。分子的概念: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
5、质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原子分子新物质。但有的物质直接由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 2 个构成 1 个氧分子,许多聚集成金属汞。【交流讨论】 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2. 分子、原子的概念3. 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2、原子 : 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性质: (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在不断的运动;有间隔。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定义特征区别联系4、分子、原子、物质间的联系二氧化锰分解结合聚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6、- - - -第 2 页,共 12 页3 【知识归纳】1. 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2. 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3. 化学变化的实质:。三、【反馈评价】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 已知“ o” 、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
7、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4. 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5.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6. 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 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7. 在 过 氧 化 氢 分 解 的 过 程 中 , 发 生 变 化
8、 的 粒 子 是, 保 持 不 变 的 粒 子 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8.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式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4 课题 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重点、难点: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研讨:【回顾】 回忆过氧化氢的分解示意图
9、,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一、原子的构成【观察】 P53原子构成示意图: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 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构成的。分析课本表3-1 ,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2、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3、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不同种类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小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 ;带负电荷的微粒:;带正电荷的微粒:、(每个质子带1 个单位正电荷)(带电)(中心)不显电性(不电)(带电) (每个
10、电子带1 个单位负电荷)(核外)原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5 【反馈评价】 1 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A)原子量(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2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原子量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5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A8
11、个质子, 8 个中子, 16 个电子 B8 个质子, 8 个电子C8 个质子, 8 个中子, 8 个电子 D8 个原子核, 8 个中子, 8 个电子第二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通过讨论能概述离子形成的过程,并能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1、离子的形成过程2、核外电子的排布难点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2、离子形成的过程学习过程:重点研讨:(一)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阅读教材54 页内容)【思考与交流】1、核外电子是排布的。2、画出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3、仔细研究 118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
12、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 第一层后排第二层, 第二层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4、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6 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 个(He 为 2 个 )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稳定金属元素一般 4个易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个易电子不稳定因此我们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数关系密切。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数决定的。(二)探究离子的形成(1)由离子构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2022 第三 单元 物质 构成 奥秘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