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析 .pdf
《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析 .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陶渊明桃花源记)1. 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 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下铺垫. 2. 作者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不写出渔人说了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说起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熟知的事,如果写出来就显得累赘了. 桃花源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 , 黑暗而叹惋 , 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4. 作者在结尾写“遂迷,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
2、一个似有而无, 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5.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 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 ( 刘禹锡陋室铭) 1.文章中说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惟吾德馨 . 2.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3. 文章中“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概括全文大意. 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有言外之意, 试做分析 . 表现了作者不受世俗羁绊 , 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5. 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
3、含义?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 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 说明“陋室”不陋.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 警策有力 , 引人深思 . 】 ( 周敦颐爱莲说) 1.文中写莲 , 为什么写牡丹和菊?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作者以花喻人 , 托物言志 , 写牡丹和菊是为了衬托莲之“君子”形象的高大. 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 文中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看, 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应鄙视那种贪图富贵, 追求名利的世风, 而应洁身自好, 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3.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句话有言外之意, 试做分析 .
4、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 表明自己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态度. 4. “晋陶渊明独爱菊”而“予独爱莲”, 两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完全对立, 为什么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不, 两人都倚世独立, 不随波逐流 , 只不过陶渊明是消极的隐居遁世, 而作者是洁身自好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应如何理解?这是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傲自诩的品格. ( 魏学洢核舟记)1. 本文的写作意图是: 赞扬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 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 为
5、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写得如此细致? 雕刻品是静止的, 写舟子的神态给人动态感觉, 做到动静结合 , 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政治方面是实行禅让制, 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人际关系方面是平等, 博爱 , 融洽 , 各有归属 ;社会秩序方面是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 没有邪恶和犯罪行为. 2. “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有, 政治上都是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 , 人人平等的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亲密融洽, 和睦友好的; 社会环境都是自由宽松, 民主团结的 . 3. 大同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天下
6、为公, 选贤与能 , 其社会道德要求是讲信修睦,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谋闭而不兴 ,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的良好社会秩序. ( 郦道元三峡)1. 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四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 : 总写三峡重岩石叠嶂, 雄伟峻拔的山势第二段 : 写三峡夏天湍急的水势第三段 : 写春冬之时三峡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第四段 : 写三峡秋季的凄凉景色2. 第一段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什么景色? 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三峡两岸山峰重叠, 高耸云霄 , 险峻幽邃的奇景. 3. 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得形神兼备, 试分析好在哪里?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 以“倒影”写“绿潭”的静
7、态, 极言江水之清澈. 4. 文章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四季顺序写,而是首写夏季, 将春冬二季合写, 再写秋季 ? 夏季是水旺的季节,秋季是水枯的时候. 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 .春秋二季合写, 是因为水的状况较接近, 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 5. 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渔歌有什么作用?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结尾引用这句渔歌,突出表现了秋色的萧条怪异, 渲染了悲凉的气愤, 增强了三峡风光神奇的韵味 , 表现了旅人的哀愁. 【例 7
8、】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这篇短文 ,文辞清丽 ,主要描写山水之美. 2. 文中的“静景”描绘的是: 高峰入云 , 清流见底 . 两岸石壁 , 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 , 四时俱备 .文中的“动景”描绘的是: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3. 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 有生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 4. 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 无暇欣赏这奇丽山水, 从而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清高的句子是: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例 8】 ( 苏轼记承天
9、寺夜游)1.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 : 叙述月夜至承天寺与友人散步. 第二层 : 写月下承天寺中的景物. 第三层 : 抒发自己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2. “寻张怀民”一句中将“寻”改为“访”好不好?为什么 ? 不好. “寻”有一种急于找到失物的紧迫感 , 这就确切地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3. 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蕴含着作者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 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 4. 请赏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句话. 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贬谪的悲凉 , 人生的感慨 , 赏月的欣喜 , 漫步的悠闲这
10、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流露出自我排遣的微妙复杂的情感. 寥寥数语 , 含蓄深沉 , 精美传神 . 5. 根据文章内容, 说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含义. “闲人” , 即清闲的人, 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 无所事事的人 , 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 , “闲人”指像作者和张怀民那样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其次,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 【例 9】 ( 周密观潮)1. 文章第一段为“涨潮图”, 第二, 三, 四段分别是“水战图” , “弄潮图”和“观潮图”.2. 第一段描写涨潮的顺序是什么?第一段描写涨潮的顺序是由远到近, 由弱到强 . 3. 文中写观潮人数之
11、多有什么作用?写观潮人数之多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4. 作者在第三段写弄潮儿, 是抓住“善”这个字来写. 5. 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本文的写景特色.本文写景的特色: 抓住特征 ,从形 , 色, 声. 势四方面具体描绘 ,动静结合 ,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还运用了比喻, 夸张等修辞手法, 十分形象生动 . 【例 10】 ( 张岱 湖心亭看雪 )1.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绝”字用得好吗 ?为什么 ? “大雪三
12、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为下文写有人冒寒看雪作铺垫. “绝”字用得好, 写出了冰天雪地, 万籁无声的寒意. 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连用三个“与”字有什么作用? 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了天空, 云层 , 山峦 , 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3.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二段主要叙述湖中奇遇, 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结合第一 , 第二段来看 ,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叙事, 写景 , 抒情融为一体 . 4.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 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 , 这里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 而是有意而
13、为之. 在作者看来 , 芸芸众生不可为伍, 比如舟子 ,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 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颇有韵味 .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 宛如中国话中的写意山水, 寥寥几笔 , 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14、,回青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寡人无疾B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C 哀转久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 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志虑忠纯8 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有误的一项是()A 春冬之时(的)吾欲之南海(往,到)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自李唐来,世人甚
15、爱牡丹(自从)C 其间千二百里(其中)其真无马邪(这里)D 故渔歌曰(所以)桓侯故使人间之(特意)9、请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成现代汉语(3 分)1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3 分)(二)三峡原文略: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1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
16、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 ,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1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16、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 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 分)17、三峡适合修建水力
17、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 分)理由 1:原句:理由 2:原句:18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A之:春冬之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其: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D故: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19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略无阙处()不见曦月()良多趣味()晴初霜旦()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1 (链接题)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A水皆缥
18、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 /曦月。D. 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
19、美。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三、三峡和答谢中书书阅读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注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歇:消散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与:参与,引申为赞赏精选学习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析 2022 年级 上学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理解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