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科版九年级物质的溶解性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苏科版九年级物质的溶解性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科版九年级物质的溶解性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预习导学】1 _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_、_、 _。3在一定 _下、一定量的_里, _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溶液;还能_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溶液。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进行转化。(1)由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2)由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知识点拨】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取样,继续加入少量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否则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考点详析】知识点 1 影响物质
2、溶解性的因素【例 l】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予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三个因素有关。(2)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变式】1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_和_有关。(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_有关。(3
3、)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知识点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例 2】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NaCl 溶液中加入10 g NaCl 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 g 水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变式】2饱和溶液是指( )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B浓度较大的溶液C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的溶液【课后巩固】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4、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溶质一定是固体C温度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2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KNO3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与时间 (t)的关系合理的是( ) 3 A、B、C、D 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 g 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 g、9g、36 g、18 g 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经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_中盛有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2)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将A、B 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_。【课外拓展】1实验室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奇奇同学欲将其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升高溶液温度B降低溶液温度C蒸发部分溶剂D加入 KNO3固体2周末, 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第 3 节
6、 物质的溶解性(二)【预习导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_下,该物质在 _溶剂(通常溶剂为_)里达到 _时所溶解溶质的 _。它主要随 _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通常可以用_来表示。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如 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如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如 _。【知识点拨】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 100 g 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种类和溶剂种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考点详析
7、】知识点 1 溶解度的概念理解【例 1】下列对“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20时, 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里B20时, 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31.6 g 硝酸钾C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时,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31.6 g 硝酸钾【变式】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 20 g 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100 g 水中,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B20时, 20 g 某固态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C20g 某固态物质溶解在100 g 水
8、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D20时,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20 g 某固态物质,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知识点 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 2】某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该温度时,将50 g 甲物质投入到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50% B33.3% C28.6% D40% 【变式】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在 20时,将20 g 氯化钠投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8.6% B25.7% C26.5% D29.4% 3某温度下, 100 g 饱和硝酸钾
9、溶液中含硝酸钾31.6 g, 现向其中加入4.4 g 硝酸钾晶体和5.6 g 水,保持温度不变。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8.6% B31.6% C32.7% D34.1% 知识点 3 溶解度曲线【例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 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变式】4右图为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时, 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苏科版九年级物质的溶解性 2022 年苏科版 九年级 物质 溶解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