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pdf
《2022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认识米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 米的概念。教学时,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入: 你想知道你的身高吗?要知道你的身高,必须要用到什么?从而引出尺子。 然后介绍尺子的基本构造, 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认识 1 米,安排了三次活动: 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 1 米的长度,体会尺子的长是1 米建立 1 米的空间观念; 第二次让学生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 米,学生找出了很多, 如:五块瓷砖的长度
2、窗子的宽度、从脚到身子某部位的高度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 1 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比划出1 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正确建立1 米的空间观念, 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 1 米的概念不是很牢固, 让学生硬把 1 米=100厘米记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 1 米=100厘米”的转化中,我请学生拿出卷尺用20 厘米长的学生用尺来测量, 1 米长的卷尺有几个20 厘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明白 1 米 长 的 卷 尺 上 有 5 个 20 厘 米, 问 5 个20 厘 米 想家 得 多 少 ?20+20+20+20
3、+20=100 厘米。学生就明白1 米实际长度。存在不足:1. 米尺、1 米长的线应该多准备几份, 这样学生就可以常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米的认识。2. 在课堂教学中, 在让学生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里, 当学生表达不出或不清楚时,我不够耐心,急于给学生提示, 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当时我能不急于帮学生下定论,而是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 相互补充, 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更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2 100 以内的进位加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根
4、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中,加深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课堂充满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像 58+6=?应该怎样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58 和 6,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
5、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 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然后我简单的说了进位现象及进位点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先练习,试着自己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学生计算的劲头很高, 问他们有问题吗?都一致摇头说没有计算结果很快交上来了, 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 总结错误类型有: 题目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横式得数漏写。我想学生是会计算的, 只是很容易出错误。 我没有过多的批评, 让孩子一一订正之后, 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错误情况,让他们分别对号入座, 并且一起总结出了检查的三步骤:1
6、. 读两遍题目,横式一遍,以防抄错题;2. 检查横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也许是刚刚经历了错误, 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吧, 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3. 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练习时,为了避免学生单调计算的枯燥性,我设计了“找朋友”比赛性的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3 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对学生的巡视不够彻底,学生说算理的过程不够完整。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直角的初步认识 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7、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有轻有重,要有变化,要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 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 学生和学生、 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 让课堂有张有弛, 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眼神,不仅在讲授时要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 教师的眼神同时也要关注其他的学生。上课还要注意观察
8、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习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 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要边操作边说, 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时, 不一定全部的学生都掌握了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即使掌握好的学生也存在着遗忘, 特别是这些几何单元, 学生的遗忘性更大, 因此,加强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4 与巩固就十分重要,温固而知新,这是真理。乘加、乘减教学反思这节课,按以往的教学经验
9、得知, 教材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只要求学生列出乘加算式,教参中叙述到“要求不宜太高,学生想不到的方法(比如乘减),不必强加给他们。”可大册上出现了看一幅图用乘加乘减列出两种算式。也就是得要求每位学生掌握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乘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它包含了逆向思维。 记得前几年我对此课还专门写了一篇有关数形结合的文章, 就是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乘减的算理的。今天这节课我主要注重以下几点的讲解: 1. 关注学生对图意的理解、 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即让学生多说图意。 2. 对算式含义的理解, 借助算式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及乘加与连加之间的联系。 3. 渗透并逐步强化
10、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解决问题,最后的答案必须一致,因为解决的问题是统一的。 (如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加、乘减等) 4. 讲清列乘减算式的思考步骤,借助“形”为学生的思维搭好脚手架。具体步骤: 1. 画。把最后一份也画的和前面的同样多。2. 数。数一数现在有几个几。列乘法算式。 3. 划。把刚画上去的划去即减去。思考:乘加算式在图中是可视的, 对学生来说是真实存在的, 而乘减减的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5 分则是一种虚拟存在, 低年级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建构偏差。如果凭空让学生列出乘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2022 年人教版 数学 小学 年级 上册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