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会考基础知识总结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化学会考基础知识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化学会考基础知识总结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会考基础知识总结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2)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 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 。(4)物质的量( n) 、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 N)之间的关系:n = NNA。2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 ,单位为g?mol1。(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3)物质的量( n) 、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M。3气体
2、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m) ,单位为L?mol1。(2)标准状况下,Vm 22.4 L?mol1。(3)物质的量( n) 、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m)之间的关系:n = VVm。4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cB) ,单位为 mol?L1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 n) 、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之间的关系: n = cB?V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3、二、胶体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四、氧化还原反应1
4、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本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本身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五、原子结构1对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 A)质子数( Z) +中子数( N)3一般用符号A Z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 的原子。4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六、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律是由门捷列夫发现的。3原
5、子、离子等粒子的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4最高化合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高化合价+最低化合价8 。元素Na Mg C N Si P S Cl 最高价最低价+1 +2 +4 -4 +5 -3 +4 -4 +5 -3 +6 -2 +7 -1 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Na2O NaOHMgO Mg(OH)2CO2H2CO3N2O5HNO3SiO2H4SiO4P2O5H3PO4SO3H2SO4Cl2O7HClO4气态氢化物CH4NH3SiH4PH3H2S HCl 5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6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6、7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8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七、化学键1定义: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3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4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5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6反应物生成物E
7、1E2反应吸收能量;E1E2反应释放能量。7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吸热反应有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八、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v = ct。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物质本身的性质。3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增加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用催化剂等。九、化学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3化学平衡的移动: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将被破坏,并在
8、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十、原电池1定义: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闭合回路。3负极较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正极较不活泼导体得到电子(被还原)。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1)O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4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反应方程式:负极: Zn 2e- Zn2+;正极: 2H+ + 2e- H2;总反应:Zn + 2H+ = Zn2+ + H2 。十一、无机物1无机物钠Na 银白色金属,硬度小,熔点低,
9、密度小过氧化钠Na2O2淡黄色固体氯气Cl2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氢氧化亚铁Fe(OH)2白色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亚铁离子溶液Fe2+浅绿色铁离子溶液Fe3+黄色一氧化氮NO 无色气体二氧化氮NO2红棕色、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原因氨气NH3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硝酸HNO3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硫S 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CS2)二氧化硫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有漂白性,能使品红退色,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溴、碘Br2、 I2可以用四氯化碳将溴或碘单质从它们的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这种操作属于萃取。溴
10、化银AgBr 常被用作感光材料晶体硅Si 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常用作半导体二氧化硅SiO2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熔点高,硬度大;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氧化亚铜Cu2O 红色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蓝色硫酸铜固体CuSO4白色2化学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钠投入水中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4Na + O2 = 2Na2O 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2Na + O2 Na2O2 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Na2O2 + 2H2O = 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
11、2CO3 + O2 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2Fe + 3Cl2点燃2FeCl3 产生棕色的烟Cu + Cl2 点燃CuCl2 产生棕黄色的烟H2 + Cl2 点燃2HCl 产生苍白色火焰Cl2 + H2O = HCl + HClO HClO 有漂白作用, Cl2 可用作漂白剂(Cl2 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退色)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3+ + 3SCN 显红色可用 KSCN 溶液检验 Fe3+ Fe + 2H+ = Fe2+ +
12、H2 Fe具有还原性2Fe3+ + Fe = 3Fe2+ Fe3+具有氧化性Fe2+ + Zn = Fe + Zn2+ 2Fe2+ + Cl2 = 2Fe3+ + 2Cl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2NaHCO3Na2CO3 + H2O + CO2N2 + O22NO N2 + 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固氮)2NO + O2 = 2NO2 3NO2 + H2
13、O = 2HNO3 + NO NH3 +H2O = NH3 H2O NH3 H2O NH4+ + OHNH3 H2O 呈弱碱性,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 + HCl = NH4Cl 产生白烟4NH3 + 5O2催化剂4NO + 6H2O NH4HCO3NH3 + H2O + CO2NH4Cl NH3 + HCl NH4+ + OHNH3+ H2O 2NH4Cl+Ca(OH)2CaCl2 +2NH3+ 2H2O 实验室制氨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4HNO34NO2 + O2 + 2H2O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Cu + 4HNO3(浓) = Cu
14、(NO3)2 + 2NO2 + 2H2O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C + 4HNO3(浓) CO2+ 2NO2+ 2H2O 浓、稀硝酸有强氧化性Fe + S FeS S + O2点燃SO2SO2 + O2催化剂加热2SO3 2H2S + SO2 = 3S + 2H2O 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 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2Mg + CO2点燃2MgO + C 高中化学选修 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总
15、结受热或见光放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1.1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一、糖的分类糖可根据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单糖 (monosaccharide):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如:葡萄糖 、果糖二糖 (disaccharide):能水解生成两个单糖分子的糖类。如:蔗糖 、麦芽糖 。多糖 (polysaccharide):水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如:淀粉 、 纤维素 、葡萄糖、果糖的化学式都是C6H12O6、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的化学式都是C12H22O11,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16、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二、糖的物理性质1、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C6H12O6,葡萄糖为己醛糖,果糖为己酮糖(1)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单糖。2、蔗糖和麦芽糖:C12H22O11,蔗糖是无色晶体,溶于水,是重要的甜味食物。是一种二糖。麦芽糖是二糖。为淀粉经淀粉酶作用下得到的产物。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与蔗糖同分异构)3、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中,一部
17、分悬浮在水里,长时间或高温可产生糊化。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它是白色,无色无味的物质,是一种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和废物的排泄。三、糖的化学性质1、葡萄糖化学性质:(1)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多羟基醛,C(=O)H 是醛基,葡萄糖的还原性是其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葡萄糖和银氨溶液的银镜反应 :加热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也叫银镜反应。CH2OH(CHOH)4CHO+2Ag(NH3)2OH (水浴加热 )CH2OH(CHOH)4COONH
18、4(葡萄糖酸铵 )+2Ag +3NH3 +H2O 3、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性质(1)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C12H22O11(蔗糖 )+H2O(酶)C6H12O6(葡萄糖 )+C6H12O6(果糖 ) C12H22O11(麦芽糖 )+H2O (酶)2C6H12O6(葡萄糖 ) (2)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因为其无醛基,无还原性。4、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1)淀粉的水解:它能水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可表示为(C6H10O5)n(淀粉) (C6H10O5)m(糊精) C12H22O11(麦芽糖) C6H12O6(葡萄糖)也可以在酸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C6H10O5)n(纤维素)
19、+ nH2O酶或浓硫酸nC6H12O6(葡萄糖)(2)纤维素的水解:纤维素在酶或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C6H10O5)n(纤维素) + nH2O酶或浓硫酸nC6H12O6(葡萄糖)1.2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一、油脂的含义及其成分1、油脂的含义: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植物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动物脂肪),二者合称为油脂。油脂均为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为混甘油酯,属于混合物。油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结构如右图。R表示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单甘油酯:
20、 R1、R2、R3相同的甘油酯,称为单甘油酯。混甘油酯: R1、R2、R3不同的甘油酯叫混甘油酯。2、油脂的成分: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即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碳链为碳碳单键时(即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黏度大,有油腻感。熔点较低,且随着碳原子个数增多熔点增高;不饱和度加大,熔点降低。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根据结构特点,油脂兼有酯类和不饱和烃类物质的性质。油脂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都能水解,在酸性环境中的水解是可逆的(人体内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
21、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环境中的水解由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可以继续和碱反应,故不可逆,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3NaOH 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3、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四大主要功能:供给人体热量、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物质的原料、必需脂肪酸在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工业原料。1.3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蛋白质的组成和存在1、组成元素: C、H、O、N,少量 S、微量 P、Fe、Zn 等,相对分子量几万几十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动物的肌肉、毛发、蹄角、血液、激素、抗体、乳汁、酶等2、组成物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
22、基石,是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元;多肽。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链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存在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催化作用特点:催化条件的温和性、催化效率的高效性、催化功能的专一性。二、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很复杂,在酶或酸、碱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下图。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 和羧基 ,氨基具有碱性,羧基具有酸性。因此,氨基酸与酸和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具有两性。1、常见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甘氨酸 (氨基乙酸 ):H2NCH2COOH NH2-CH2-COOH 丙氨酸 (氨基丙酸 ):CH3CH(NH2)COOH 谷氨酸 (氨基戊二酸 ):天然
2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其通式为2、肽及肽链: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之间缩去水分子后生成的产物叫二肽 ,含有的官能团叫做 肽键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为多肽 ,多肽多呈现链状,称为肽链 。3、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H R C COOH NH2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多肽与蛋白质没有严格界限(空间结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0000 称为 多肽 。蛋白质水解得到多肽,进一步水解,最后得到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化学会考基础知识总结 2022 化学 会考 基础知识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