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pdf





《2022年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即基因表达调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微环境,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特定数量的特定基因在特定细胞中受的复杂而严重的调控下有选择性的程序性表达的过程。2.Operon- 即操纵子,有功能相关的一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包括上游的调控区共同组成。3 乳糖操纵子 :含有三个结构基因,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苷透过酶:促进乳糖转运入细菌;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三个基因的上游只有一个共同的启动子Piac。此外,在启动子的下游和上游还分别有操纵序列Oiac 和 CAP 结合位点,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乳糖操纵子的
2、调控区,这一区域是控制结构基因是否转录的开关。在乳糖操纵子的上游还有一个调节基因I,其编码产物是lac 阻遏蛋白, 在没有诱导剂的情况下,阻遏蛋白可与操纵序列特异结合并阻止结构基因的转录。乳糖操纵子的转录起始是由CAP 和阻遏蛋白两种调控因子来控制。CAP 起正调控作用。4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答:、 DNA 量大。、真核细胞的编码基因大多是不连续的,有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排列而成;、真核生物DNA中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不存在操纵子结构。5外显子 -即 Exon,为蛋白质氨基酸编码的DNA序列。6内含子 -即 Intron,为插入编码序列(指DNA序列)之间的非编码序列
3、。功能:含调控序列,参与基因表达;不同的剪接,产生不同的产物;提供变异机会,与进化有关。7. 真核生物DNA中含有大量重复序列产生的原因。基因的多拷贝;与染色体的构像、着丝点形成有关;参与表达的调控,染色体DNA的“区间性” 。8真核基因转录前表达调控的方式。答:是发生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基因丢失: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必须将某些基因永久性关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将这些基因丢失。基因扩增:发育分化、环境条件的改变,对某些基因产物的需要量急剧增加增加该基因的拷贝数。不适当的基因扩增,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基因重排:某些基因片段改变原来存在的顺序重新排列组合。甲基化修饰:DNA甲基化可引起构
4、象、稳定性和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并影响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抑制基因的转录。抑制取决于甲基化CpG的密度和启动子的强度,转录活跃的基因是低甲基化或不甲基化,而不表达基因的则高度甲基化。染色质结构:DNA+HP+NHP+RNA 9 管家基因 -维持一般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须的而且持续表达的基因,其转录起始区极少发生甲基化。其转录的起始区极少发生甲基化;生殖细胞中全部组织特异性的基因均不表达,且被甲基化。10顺式调控元件: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的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寂子、加尾信号。1)启动子( Promoter ) :与基因转录启动有关的核心序列。包括核心启动子:足以使RNA聚合酶转录正
5、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起始子。TATA盒的功能:决定了转录的精确起始;介导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产生基础水平的转录。上游启动子元件(UPE ):含 CAAT和 GC盒,位于转录起始点-75bp 区域。提高转录效率。2) 增强子( enhancer ): 有多个独立的具有回收结构的核苷酸组成,以单或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促使基因转录活性。具有:组织特异性;无基因特异性;无方向性;远距离作用;相位性。3)沉寂子: 抑制基因转录。4)加尾信号:polyA 尾位点上游10 20bp 常见保守序列AATAA,去除此序列,基因会连续转录下去。11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一个完整的反式作用因子含有2 个必不可少的结
6、构域,即DNA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活化结构域,反式作用因子通过前者与DNA特定序列结合,通过后者发挥转录活化功能。DNA结合结构域:含有辛指结构域,同源盒结构域,亮氨酸拉链,碱性螺旋袢螺旋。转录活化结构域:含有酸性- 螺旋结构域,富含谷氨酰胺结构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富含脯氨酸结构域12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机制。答: (1)转录因子相互作用;(2)竞争性排除组蛋白: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与转录起始复合物稳定结合,可竞争性地排除组蛋白,阻断其对转录的抑制作用. (3)与核基质蛋白作用: 某些转录因子的活化区域与核
7、基质结合,将基因锚定于那些具有其他转录因子及随后过程所必需因子的区域,促进基因转录。(4) DNA 解旋作用 : 某些转录因子(TFH)具有 DNA解旋酶的作用,在转录起始点使DNA双螺旋解旋。13. RNA “编辑” :是 RNA分子上的一种修饰,通过核苷酸插入、缺失、替换,使信息改变,产生氨基酸序列不同的多种蛋白质,以扩大遗传信息,提高生物适应。14. 衰老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答( 1)细胞阻滞于G1期,无法进入S期。 (2)不可逆丧失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能力。(3)调控细胞生长的关键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正向转录因子抑制,负向调控因子过量表达。(4)细胞的功能“脱分化”。(5)发生凋亡的能力下
8、降。15. 衰老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答(1) 细胞核增大,核内出现包含物,核膜内陷,染色质凝聚。(2)细胞质内色素积累。 (3)线粒体数目减少,体积增大。(4)Golgi 体囊泡肿胀,并出现扁平囊泡断裂崩解,分泌及运输功能衰退。内质网排列无序,膜腔扩大甚至崩解,膜上核糖体数量减少。(5)细胞膜流动性减低,干扰了膜蛋白的正常结构与功能。16. 端粒及端粒酶。端粒 (telomere):由几百个简单无信息的重复序列构成的3端凸出的特殊结构。功能: 1. 保护染色体末端。2. 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导致染色体断端融合。3. 固定染色体的位置。端粒DNA附着于核基质。端粒酶 (telomerase)
9、:一个自带引物的逆转录酶,由酶蛋白和RNA组成,含有1 个 159nt 的 RNA部件,该部件含有与端粒d(TTGGGG) 重复序列互补的(AACCCCAAC) 序列。17. 微卫星 (microsatellite):遍 布于人类基因组的短小重复序列,每一重复序列为1bp6bp,重复次数不超过 60 次,片段长度小于350bp。18. 错配修复 (MMR) 基因 :属于管家基因,可查出并纠正DNA复制及 DNA损伤过程中未配对的碱基,保证复制和重组的精确性。19. 蛋白质组:是蛋白质和基因组两个词的组合词,即基因组表达的全套蛋白质,蛋白质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20. 蛋白质组学(Protemic
10、s ) :则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或组织内蛋白质构成的动态变化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1. 比较蛋白质组学(表达)的技术平台及实验流程。答: 技术平台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原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基于蛋白质不同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先经等电聚焦电泳(IEF) ,再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把复杂的蛋白质成分分离。质谱技术原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和电喷雾电离(ESI)两种“软电离”技术的出现使得质谱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所谓“软电离”是指样品分子电离时保留整个分子的完整性,不会形成碎片离子。双向电泳与质谱技术
11、的联合应用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平台。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有两个重要应用:一是分析和构建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二是搜索与构建蛋白质组数据库。生物信息学由数据库和工具软件组成。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流程蛋白样品的制备及定量总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凝胶分析软件分析确定特异蛋白点蛋白点获取及胶内酶解(胰肽酶)质谱分析(肽质量指纹图谱)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性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22. 几种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答: (1) 、蛋白质芯片 :是将大量蛋白质分子按预先设置的排列固定于一种载体表面
12、,形成微阵列,根据蛋白质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构建微流体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2) 、噬菌体展示技术:以经过改建的噬菌体为载体,把外源基因插入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P区或 P区,从而使表达的外源肽或蛋白质展示在噬菌体的表面,并使表达产物保持良好的空间构象。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最终获得具有特异结合性质的多肽/ 蛋白质,并实现基因克隆化的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3) 、酵母双杂交系统该技术利用了酵母转录因子GAL4性质, GAL4包括两个彼此分离但功能上必需的结构域, 一个是位于N端1-174 位氨基酸残基区段的DNA
13、结合 (DNA-BD), 另一个是位于C端 768-881 位氨基酸残基区段的转录激活域。DNA-BD能够识别GAL4效应基因的上游激活序列(UAS), 并与之结合, 而 AD则通过与转录机制中的其他成分之间的作用 , 启动 UAS下游的基因进行转录。DNA-BD和 AD单独作用均不能激活转录反应, 只有当二者在空间上充分接近并呈现完整的GAL4转录因子活性时, 方可激活UAS下游启动。该系统中转录激活的条件是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分别经分子克隆技术在同一细胞中表达的BD和 AD多肽不会彼此间发生作用,BD和 AD分别可以同其他蛋白质 X或 Y结合形成融合蛋白,如果 X、Y之间可以形成蛋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2022 年分 生物学 考试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