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褐煤干燥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褐煤干燥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褐煤干燥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1 褐煤干燥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李胜11,蒋斌1,史勇春1,董文学2,徐坚2,张弘2,杨军3,陈福祥31、山东天力干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工业节能中心,山东济南 250103 。2、中电投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10 ;3、华能九台电厂,吉林长春 130501 摘要: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褐煤预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传统热力干燥在褐煤电厂应用中存在的高能耗、高投资和低安全性的实际问题,开展了褐煤过热蒸汽干燥的机理实验研究和中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过热蒸汽的干燥效果优于常规热空气的干燥效果;中试实验系统能稳定、连续地对褐煤进行干燥,且干燥产品符合褐煤干燥实际工业应用
2、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由山东省科学院开发的过热蒸汽预干燥低质煤提质SCU )洁净煤技术,对其在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先进性作了具体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耗低、安全且节能效果好。开发褐煤过热蒸汽干燥成套工艺,能促进能源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褐煤;过热蒸汽干燥;洁净煤技术;安全;节能1、中国的褐煤应用及干燥提质技术现状褐煤是一种高挥发分、高水分、高灰分、低热值14MJ/kg 左右)、低灰熔点、污染重且利用率相对较低的资源。目前,我国烟煤、无烟煤等优质煤资源已被充分利用,拓展空间有限,而对褐煤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刚刚开始。我国褐煤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己探明的储量达1303亿吨,
3、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开采成本低,其中内蒙古占全国褐煤总储量的77%。我国的褐煤普遍存在湿度大30%50%)而导致的燃点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缺点,直接燃烧未提质的褐煤原煤,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蒸汽回转圆筒两种。1李胜 1971-),男,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归国博士,应用研究员,主要从事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2 / 11 国内褐煤电厂多采用高温烟气通过磨煤机达到干燥煤粉的目的。但高温烟气与煤粉直接接触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炉膛温度和锅炉效率降低,而且褐煤水分过高导致调节复杂,
4、动力消耗和维护费用高。国内褐煤煤矿企业进行预干燥的提质工艺大都采用燃煤烟气直接接触的转筒式干燥气流干燥机和链板式干燥机等,单机处理量小、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污染大,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国外在褐煤预干燥领域,最成熟、先进的提质工艺是过热蒸汽流化床技术,德国RWE公司采用先进的过热蒸汽工艺,已经在德国建成3 套装置,最大脱水能力达到110T/h。德国ZEMAG 公司的间接接触回转干燥机也有较多应用实例,但是相比RWE技术,存在单机生产能力小,尾气排放量大,余热无法回收,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国外在褐煤提质领域还有部分待开发技术:美国Encoal, Coaltek, K-fuel,澳大利亚 Col
5、dry,神户钢铁,分别利用电厂冷凝水余热、微波、高压蒸汽蒸煮、溶剂油萃取等方式进行提质,但是由于装置投资巨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由山东省科学院工业节能中心和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床层内加热流化床过热蒸汽褐煤预干燥洁净煤成套工艺技术和装置,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的新突破,通过利用过热水蒸气作为干燥介质的工艺创新,结合尾气余热回收技术,相比其他提质工艺,具有环保、安全、节能80% 以上、节水的突出优点,干燥强度高于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德国RWE公司技术。将这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清洁煤技术工程应用于国内褐煤电厂、煤矿和煤化工工程,通过通过对褐煤预处理工艺进行
6、技术改造升级,可明显减少5% 左右的燃料消耗和15% 左右的 CO2排放,降低配套系统的损耗,提高电厂、煤化工系统的总体效率,而且可以获得CDM资金支持。以占褐煤产量约90%的动力煤做测算,通过燃烧前脱水提质,每年可以减少CO2排放约1500 万吨,争取 CDM 支持近 80000 万元,节约标煤4000 万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二、褐煤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研究对于褐煤利用的洁净煤技术开发始于1999年,经过理论分析、小试和中试研究,2004年山东省科学院下属技术研发单位开发出过热蒸汽流化床干燥工艺,并成功应用于纯碱行业,目前有四套工业示范装置;同年为河南某电厂成功提供高挥发份煤粉干燥系统
7、,采用氮气闭路保护蒸汽回转干燥工艺,该工艺为国内首创,一直稳定运行至今;2006年为中国矿业大学提供气流加内加热流化床干燥系统,用于褐煤干燥,该工艺被国内某集团借鉴参考并进行开发应用。经过近10年不断地研究开发, 2008年公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3 / 11 成功推出过热蒸汽洁净煤技术,并于2009年完成工业验证实验。按照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战略方针,结合国内大型电厂和煤化工工程对大规模褐煤提质工艺的要求,山东省科学院下属研发单位技术在褐煤干燥提质处理工艺上推出了以过热蒸汽内加热流化床干燥,201
8、8 年将扩容 l5GW,达到 28GW,褐煤发电装机量迅猛发展。以28GW 的装机量计,应用山东科学院的褐煤预干燥洁净煤工艺后,发电煤耗降低10-l2g/KW.h,上网电价降低815元/Mw.h. 新建褐煤电厂设计规范将会被彻底颠覆,平均每台新建670MW 的发电机组的投资降低 6 亿元,而且将实现CO2减排近 600 万吨/ 年. 争取 CDM 支持近 37000 万元/ 年。节煤 1848 万吨,节约静态电厂建设投资134.3亿元。针对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和以褐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推出了以过热蒸汽为核心工艺的过热蒸汽强化循环分级粉碎提质技术Super-heated steam Pneumat
9、ic low-rank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4 / 11 Coal Upgrading简称“SPCU ” )和过热蒸汽回转圆筒提质技术Super-heated steam Drum low-rank Coal Upgrading简称 “SDCU ” )。过热蒸汽强化循环分级粉碎提质技术为高温快速干燥的脉冲气流干燥方式,可实现褐煤的快速脱水、粉化,干燥效率高,可抑制褐煤低温热解。适用于年产100万吨的型煤工程。过热蒸汽回转圆筒提质技术为低温蒸汽回转干燥方式,对原料的含水量35-50%)和粒度 适应性广,
10、通过采用氮气保护工艺,可实现安全的深度脱水成品褐煤含水量低于 2%),适用于年处理量 50万吨的煤化工工程和 150MW 的发电机组褐煤预干燥工程。三、先进的过热蒸汽内加热流化床褐煤干燥技术1、系统简况褐煤过热蒸汽高床层内加热流化床干煤系统以饱和蒸汽作为热源,用来干燥平均粒径小于 3mm的褐煤 . 针对用户为燃烧褐煤的电厂和具有蒸汽热源条件的煤矿。热源饱和蒸汽由电厂汽轮机的抽气系统得到。饱和蒸汽送入干燥床中特殊设计的内加热管,实现与高水分褐煤的热交换后,形成冷凝水,由疏水阀排出干燥系统,引回锅炉系统。高水分褐煤经过进料阀及褐煤进料机送入干燥床. 在过热蒸汽环境下,在流态化状态与内置的多层换热管
11、实现与管内饱和蒸汽的传热过程. 达到脱除水分的目的后,由干燥床下部排料阀排出干燥系统,进入电厂磨煤系统,也可以接挤压成型工艺,加工型煤外运。由褐煤中脱出的水分形成过热蒸汽,排出干燥机后,进入二级除尘系统除尘合格后,通过循环风机将一部分过热蒸汽送回干燥床参与干燥循环,其余过热蒸汽引出干燥系统,进入电厂余热回收系统再利用。2、工艺流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5 / 11 3、技术特点1、安全:过热蒸汽系统内部为无氧环境,而且属于低温干燥,无热解过程,干燥过程安全可靠。无着火和爆炸危险,特别对于易燃易爆物料,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褐煤干燥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2022 褐煤 干燥 技术发展 及其 应用 现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