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pdf





《2022年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 春之声” 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
2、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 )春晓 (独唱)春节序曲 (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 );最后选取 20 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 )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 “ 配乐诗朗诵 ” 和“ 唱歌” 两项内容,第
3、二课时为“ 欣赏” 、“ 学吹竖笛 ” 与“ 音乐活动 ”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 先进行“ 配乐诗朗诵 ” 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 “ 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 “ 欣赏” 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 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
4、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 和弦” 概念; 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 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
5、板、沙锤等。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 ,并在反复地练唱中 体会 6/8 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 “ 教学导入 ” 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 (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 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 (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 ,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
6、,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 、弱(p) 、中强(
7、 mf) 、强( f) 、很强( 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1欣赏: 新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
8、歌曲春节序曲管弦乐曲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 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教学过程:1新疆之春(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
9、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2春节序曲(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10、-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春晓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 更使其意境深邃。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4春天奏鸣曲(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 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二)学吹竖笛春游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2学生 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
11、点。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三)创作与表演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第二单元红旗飘飘一、编写意图本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的主题意义,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音乐材料上看,有
12、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歌剧江姐选曲、有管弦乐、有通俗歌曲、有合唱歌曲。虽然主题相对集中,但音乐表演形式各异,如绣红旗为女生齐唱; 红旗颂为管弦乐合奏; 红旗飘飘为独唱; 国旗颂为合唱。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上看,本单元也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比如,“ 音乐故事 ” 介绍了国歌产生的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田汉、聂耳在强烈的爱国情感召之下的创作激情,这与 20 世纪上半叶 “ 抗战” 前夕的历史紧密关联;与红旗颂 同时呈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的配图是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思想意义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董
13、希文作 ),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同时也从音乐、美术的角度讲述着历史,提示学生关注音乐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价值;红旗飘飘是2000 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壮行的歌曲,所配插图为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的照片,将体育与音乐相关联,等等。从时间上看,进行到本单元教学时大约在4 月初的“ 清明” 前后,与学校组织的祭扫革命先烈陵园等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比较贴近。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 “ 唱歌” 和“ 创编” 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 “ 欣赏” 、“ 音乐活动 ”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国歌,对国歌比较熟悉。本单元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 国歌内容,同时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弱
14、起起唱、三连音等特性节奏,还要求学生“ 准确地背唱国歌 ” 。绣红旗可以设计为歌表演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狱中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情景。红旗飘飘可让学生分组表演奥运会时的情景,可以是代表团人场式,或者是颁奖升旗等情节。欣赏国旗颂时可让学生结合乐谱注意倾听第二声部。结合观看开国大典时的历史盛况的录像,感受红旗颂的辉煌气势。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3. 音乐欣赏:绣红旗。教学目标: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 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
15、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唱歌1学生随音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 国歌的故事 ” 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
16、所表达的情绪。(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 变 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二)欣赏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
17、的基本情绪等。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1管弦乐曲红旗颂。2. 歌曲红旗飘飘。3. 歌曲国旗颂。教学目标: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
18、旗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2. 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4. 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5. 聆听第三
19、部分及尾声。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8. 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1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1
20、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15反馈与评价:第三单元华夏古韵一、编写意图这一单元是为深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成就,培养其热爱民族音乐而设立的。这一单元与八年级上册的八音之乐是姐妹篇,都是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具体材料。设置的栏目中, 在介绍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时,欣赏古琴曲流水。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歌词谱写的歌曲阳关三叠旋律古
21、朴苍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安排“ 音乐情景剧” 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阳关送别的情景,以便更好地感受音乐。这是在教学一线收集到的教学案例,可操作性较强,易于调节课堂气氛。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同时也为了以后的教材内容不过多地重复,我们没有不现实地追求中国古代音乐史的 “ 完整性 ” ,而是撷取了 “ 几朵小花 ” ,由点及面地对中国古代音乐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 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 “ 音乐故事 ” 和“ 欣赏” 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 唱歌” 和“ 音乐情景剧 ” 。在这个单元里,以 “ 高山与音乐” 的神秘面纱。随后出现的阳关三叠楚商秦王破阵乐等
22、或揭示了华夏古韵中音乐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特征,或展示了古代雄浑古朴的乐风。在教学时,教师应对不同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合理编排课堂教学环节。本单元可以按教学 计划建议表中所提示的安排分两课时完成。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2.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 “ 知音” 的故事。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过程:(一)讲音乐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2022 年初 年级 音乐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