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课件理化检验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课件理化检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课件理化检验 .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学概论第一节食品污染一、食品污染的分类: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昆虫等;2、化学性污染: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等;3、放射性污染:碘、钴、铯等。二、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来源: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食物链的生物浓缩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为联系形成的生物链结构称食物链 ;3、加工过程中食品的污染。第二节动物性食品的化学成分一、动物性食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1、营养素的损失: 屠宰后组织和细胞被酶分解、微生物繁殖、 加工方法不当等。2、营养素的强化:食品中添加天然、人工
2、合成或其他物质中提取浓缩的营养物质,到达补充、恢复、改善和提高食品营养构成。二、动物性食品中的有害成分1、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分类: 1生物性有害成分、物理性有害成分、化学性污染物质。 2化学性有害物质:重金属、农药、食品添加剂等。2、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动物生长过程中对有害物质的浓缩;加工过程中添加剂、含毒动物器官。三、食品中有害化学成分检验的基本要求:1、首先进行感官检查; 2、明确检验重点和检验目的; 3、有足够量的样品数量;4、尽量缩短分析时间。第三节食品的感官检查一、感官检查的意义二、感官检查的内容及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3、- - - -第 1 页,共 25 页1、视觉检查:包装、外观、颜色、异物、透光检查等;2、嗅觉检查:由远而近,由少增多; 3、味觉检查:取少量放入口中缓慢咀嚼并记录;4、触觉检查:轻重、软硬、弹性、粘稠、滑腻等;5、听觉检查:适用于罐头食品的听检和敲检。第四节动物性食品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一、采样:从产品中抽取少量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一过程叫采样。1、采样的原则:建立正确的总体和样品的概念;要有明确具体的检验目的;样品对总体应有充分的代表性;正确地设立和采集对照样品。2、采样的方法 : (1) 随机采样:即用一种能使总体的每一部分有同等时机出现在样品中的方法,从大批食品中抽出假
4、设干部分。(2) 代表性采样:即使用系统抽样法采样,以使所取的每一部分代表食品的相应部分。样品: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检样:由整批食品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原始样品:把许多样品综合在一起的样品。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检验者用的样品。二、样品的保存1、样品保存的意义2、样品保存的原则:防止污染、防止腐败变质、稳定水分和固定待测成分。3、样品保存的方法:装入密闭容器中;用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出容器内的空气;低温保存。第五节样品的制备与分析前的预处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一、样品的
5、制备:制备的目的:保证样品十分均匀,分析时任何部分都具有代表性。制备方法: 1、粉碎 2 、预干燥 3 、研磨、绞碎 4 、脱脂操作 5、液体样品的处理二、样品分析前的预处理: 1、有机质的分解:湿法消化:强酸氧化;干法灰化:置于坩埚中,高温灼烧。2、有机质破坏后的别离与富集:溶剂萃取法:双硫腙、-二酮;离子交换:亚氨二乙酸盐螯合树脂;沉淀和蒸馏:将铅、汞、铜等沉淀成硫化物;生成氢化物:使砷、锡、铅等形成氢化物。 3 、微量有机成分分析前的前处理:目的:与主要成份蛋白质、脂肪等别离、浓缩;分子量小、含量少的有机化合物的相互别离和浓缩。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磺化法和皂化法盐析法色谱别离法。
6、第三章食品中的有害元素一、食品中的微量元素:1对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铁、钴、硒、锰、碘等;2对人体有毒性的元素:汞、镉、砷、铅等。人体的微量元素可分为三类:1必须微量元素: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缺乏引起死亡。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镍、锡、硅、氟、钒。2有害元素:对人体有害,呈现毒性作用。汞、镉、砷、铅、铬、铜、锡等。第二节汞又称水银,汞中毒成为严重的公害。汞是一种重金属,常温下呈液态。特征:挥发性、生物传递。用途:工业、农业、医药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一、汞的理化性质及存在一理化性质:金属
7、汞是银白色液体,熔点: ,沸点 : ,比重 :13.6 ,不溶于水、稀硫酸和盐酸,易溶于硝酸及热的浓硫酸。常温下可蒸发,汞蒸汽对人体有剧毒。二典型含汞化合物汞有三种形态分布于自然界中:金属汞;无机汞化合物;有机汞化合物。无机汞化合物: 1、升汞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乙醇、醚及水中。常用于外科消毒。 2、甘汞外观与升汞相似。 不溶于水及乙醇, 内服可做泻药。3、碘化汞、氰化汞:烈性毒药。有机汞化合物: 1、醋酸苯汞、氯化乙基汞赛力散、西力生主要成分。2、甲基汞存在于被污染的鱼类中。三汞的污染源: 1、工业部门三废。2、自然界中存在的汞,大部分结合成硫化汞。 3、岩石中的汞被氧化为金属汞或二
8、价汞离子进入环境。二、汞对食品的污染:一汞在鱼体内的甲基化。 二汞的生物浓缩:水中甲基汞;浮游生物、浮游植物;甲壳类和草食鱼类;杂食鱼类;人。三汞的植物内吸作用。三、食品中汞对人体的危害:一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溶于水和稀酸的汞化合物毒性大;毒性:有机汞无机汞、金属汞;金属汞无毒,汞蒸汽对人体有剧毒;汞主要蓄积在肾脏,其次为肝脏和脾脏。有机汞毒性最强的是甲基汞。甲基汞进入人体后不易降解,排泄很慢,易在脑中积累。二慢性汞中毒慢性甲基汞中毒症状:1、易兴奋性; 2、肌肉震颤; 3、口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炎
9、 4 染色体断裂及基因突变五、食品中汞的测定简述:双硫腙比色法、冷原子吸收法测汞仪法第三节砷砷是类金属,砷化合物是环境和食品的污染源之一。砷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一砷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元素砷有灰、黄和黑色三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灰色晶体具有金属特性。 熔点 817616时升华,比重 5.78。元素砷不溶于水和稀酸, 溶于硝酸、浓硫酸和浓盐酸。单质砷和砷的蒸汽在空气中易氧化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二砷的污染源:1、农药、有色玻璃、金属合金、制革、染料、医药等;2、大气中的砷来自岩石风化、火山爆发等。二、砷对食品的污染: 1、 “三废”污染; 2、使用含砷农药; 3、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4、海水
10、对水产品的污染;5、含砷药物污染。三、食品中砷对人体的危害一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进入人体后在毛发、指甲中高度浓集。二慢性砷中毒:神经衰弱、皮肤粘膜病变、多发性神经炎、肾源性黑皮症,严重时可致中毒性肝炎、心肌麻痹而死亡。砷是肺癌和皮肤癌的致病原因之一,还有致畸作用。五、食品中砷的测定简述:砷斑法、银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第四节镉镉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金属,在人体内具有蓄积性。一、镉的理化性质及存在:带微蓝色的银白色有色金属,熔点。沸点767。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与锌、铅矿等共存。二、
11、镉对食品的污染: 一 “三废”污染二水体和水生生物的污染三大量使用含镉化肥四容器污染三、食品中镉对人体的危害:一镉及其化合物的毒性:金属镉毒性小,镉的氧化物毒性大,硫酸镉的口服致死量为 30mg 。镉有蓄积性毒性。 二慢性镉中毒:主要蓄积在肾脏和肝脏。半衰期 16-33 年。慢性镉中毒的主要表现:1、肾炎和肾功能不全; 2、骨质软化、疏松和变形;3、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及睾丸损害; 4、致癌、致畸作用。五、食品中隔的测定简述:原子吸收法、比色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第五节铅一、铅的理化性质及存在银灰色的软金属, 比重 11.35 熔点 327沸点 1620,不易溶于酸和碱, 溶于浓硝酸、沸浓盐酸及
12、硫酸。污染源:蓄电池、防爆剂、建筑材料、电缆外套、弹药、冶金、杀虫剂、陶瓷、煤、含铅汽油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二、铅对食品的污染:1、工业“三废”;2、通过水生生物的浓缩; 3、铅杀虫剂污染作物; 4、大气尘埃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5、容器包装; 6、食品添加剂。三、食品中铅对人体的危害:一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溶解度大毒性大,有机铅比无机铅毒性大。铅的中毒量,致死量20g。 二慢性铅中毒:有蓄积作用,半衰期:1460 天。1、神经系统:增生性脑膜炎、局部脑损伤;2、造血系统:破坏骨髓、溶血; 3、消
13、化系统:胃肠炎、便秘、腹泻等,严重:腹绞痛。四、铅在食品中的允许含量:周摄取量:3mg 五、食品中铅的测定简述:双硫腙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普法。第六节铬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铬超过6mg就会产生危害。一、铬的理化性质:银白色硬金属,比重7.20 熔点 1890沸点 2482 溶于热的盐酸和热浓硫酸,不溶于硝酸。污染源:冶金、电镀、照相制板、制造不锈钢等。二、铬的污染源:1、生物对铬的富集; 2、工业废水对作物的污染;3、容器对食品的直接污染。三、食品中铬对人体的危害:一铬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三价铬对机体有益,六价铬毒性最强。三价铬日需量:0.06-0.36mg 。六价铬对人的致
14、死量为 5g 。 二铬的慢性中毒:摄入体内的铬,主要分布于肝、肾、心和肺, 致癌作用。四、铬在食品中的允许含量:日摄取量:60ug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五、食品中铬的测定简述:比色法、容量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第四章农药第一节农药污染及农药残留一、农药简介农药:除了化学肥料外,凡能用来提高和保护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及环境卫生的化学药品。按其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农药、有机农药。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
15、料。单元肥料: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二、农药污染农药污染:农药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产物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生态系统破坏,以及被人及动物摄入和吸收,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的现象。具有亲脂性、半衰期长的农药,通过食物链的浓缩得到富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三、农药残留(一) 农药残留 : 是指动植物体内或体表残存的农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农药制剂。农药占体重百万分比浓度表示农药残留。(二) 造成农药残留的途径: 1、农药被叶片吸收; 2、植物根部吸收土壤中农药;3、喷洒农药引起扩散; 4、直接或间接污染水陆两个食物链并富集;5、饲料中残留
16、农药。第二节有机氯农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有六六六、 DDT 、艾氏剂、狄氏剂、氯丹、毒杀芬等。高效、广谱、残效长、价廉、毒性较低等特点。理化性质稳定,在自然界和食品中长期残留。进入机体,长期在脂肪中蓄积,危害人畜。一、DDT和六六六的理化性质(一) DDT 的理化性质:DDT 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白色针状结晶,微有水果香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DT化学性质稳定,残效期长,易蓄积在脂肪组织和谷类外壳。半衰期: 2-4 年,土壤中消失需4-30 年,在碱性环境中易分解。(二) 六六六的理化性
17、质:六六六六氯环己烷, 无臭白色结晶形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半衰期:2 年,土壤中消失需 3-10 年。碱性环境易分解。二、有机氯农药对食品的污染:1、直接污染; 2、间接污染通过水、土壤、空气; 3、灌溉用水污染水产品;4、生物富集; 5、饲料中残留农药转入畜禽类食品。三、有机氯农药的体内代谢:DDT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其次为肝、肾、脾和脑组织。六六六蓄积在脂肪组织和肾脏,其次为肝、脑。四、食品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对人体的危害:1、有机氯农药的毒性: DDT的中毒剂量 10mg/kg;DDT的致死量 10g;六六六的中毒剂量 30-40mg/kg;六六六的致死剂量15-
18、20g。2、有机氯农药的慢性毒性:主要表现在侵害肝、肾和神经系统;贫血、白细胞增多。3、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五、 有机氯农药在食品中的允许残留量: 蔬菜 0.02mg/kg ; 动物性食品 1.0mg/kg 。人体允许的日摄取量:六六六 0.02mg/kg ;DDT 0.001mg/kg 。六、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测定简述:气相色谱、薄层色谱。第三节有机磷农药具有杀虫效率高、应用范围广、成本低、低毒、分解快等特点。高毒: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低毒:乐果、敌百虫、杀螟松、倍硫磷、
19、马拉硫磷等。一、有机磷农药的理化性质:大多属于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外观:油状液体。气味:除敌敌畏、敌百虫有芳香气外,大多具有蒜臭味。溶解度:脂溶性,微溶或不溶于水。稳定性:中性/酸性稳定,碱性易分解。二、有机磷农药的特点:1、杀虫力强; 2、分子结构具有易断裂的化学键,因此易分解破坏; 3、可被生物体内的水解酶系统分解;4、在自然环境中会迅速分解; 5、对哺乳动物毒性大,易造成人畜急性中毒。第五章食品添加剂第一节食品添加剂简介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及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要求: 1、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2、增加食品感官性
20、状或提高食品质量。二、食品添加剂的用途:1、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而加入营养强化剂;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提高色、香、味; 3、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的繁殖,防止腐败;4、满足食品加工工艺过程的特殊需要; 5、作为生产辅助材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三、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防腐剂、发色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凝固剂、增稠剂、品质改进剂。四、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污染:慢性毒性、致畸、致突变作用。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1、应有毒理学鉴定程序, 并规定允许加入量; 2、产品质量应符合卫生要
21、求; 3、加入食品后,不得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得有破坏作用;4、不得使用添加剂来掩盖食品质量上的缺陷。第二节亚硝酸盐一、亚硝酸盐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及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是肉类食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硝酸盐在细菌的硝基复原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二、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 亚硝酸盐主要是亚硝酸钠,白色或微黄色不透明的结晶或粉末;熔点沸点 320比重 2.168 无臭,味微咸带涩。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及醚。发色机理: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游离的亚硝酸,亚硝酸分解产生 NO , NO与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化合物,此蛋白在烧煮时变为稳定的亚硝基肌红蛋白原。三、亚硝酸
22、盐的毒性 : 1、急性毒性:血液毒,使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临床上称肠原性青紫症, 1-3g 可致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2、慢性中毒:亚硝胺可由亚硝酸盐和肿胺转化形成。肿胺多存在于谷类和鱼类组织中。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剂。四、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允许含量:肉类罐头:/kg ;肉制品: /kg ;五、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测定简述:重氮耦合比色法、荧光法、气相色谱法。第三节氯化钠一、食品中氯化钠测定的意义调味、长期保存以及提高各种食品的品质及加工性能。日摄取量 1-5g 为宜。摄入过量可引发高血压、视
23、网膜模糊等症。二、氯化钠在食品保藏中的作用:1、使食品脱水,水活性下降;2、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三、食品中氯化钠的含量标准:硬质干酪:1.5-3.0% ;加盐奶油:2.0%;广式腊肠: 10% 。四、食品中氯化钠测定简述:1氯离子:容量分析法、电位滴定法、摩尔法、佛尔哈德法、硝酸汞滴定法等; 2钠离子:原子吸收法、钠离子选择电极法。第六章食品中的化学致癌物质第一节黄曲霉毒素一、霉菌与霉菌毒素一霉菌简介: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有几万种。霉菌所需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糖、少量的氮及矿物质。少数霉菌能产生毒素。二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等常见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1、霉菌污染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课件理化检验 2022 课件 理化 检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