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1 古代汉语复习重点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 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晋公子重耳之亡等所学文选2. 复习内容:A. 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 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 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 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二、通论:(一)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 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2. 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 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
2、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4. 记住书上举例的字。5. 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二)古今词义的异同1. 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如: 2. 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 1)词义的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的睡觉。( 2)词义的缩小,如“宫”,上
3、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的建筑材料。( 3)词义的转移,如“暂”,古代是指狗突然向人袭击,今义指时间短暂;再如“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3. 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 1)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古代是“恢复君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再如:“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力助手”义,现在是“走狗”。( 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的:如“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诬陷别人的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 3)有的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如“谤”,古代指“议论”,中性;现在指“诽谤”,贬义。4. 从
4、词义轻重的情况:( 1)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后来是“诛杀”的意思。(2)还有写词,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现在一般是“感谢”义。5.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如“消息”,古代是“消长”的意思,再如“睡觉”,古代是“睡醒”的意思。(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 什么是词的本义?答: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2.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因此,历来文字学家都是从字形入手探求词的本义。3. 什么是引申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4. 从本义和引申
5、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5.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如“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再如“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6 间接引申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如“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再如“任”,。7 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 由个别到一般, 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如“网、 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6、页古2 (四)词类的活用1. 什么是使动用法?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2. 掌握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的例子,即理解其意义,见到“使动用法”的词,能够识别出来。(五)古代汉语的词序1.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几种形式?(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答: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2)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3)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 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
7、是”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3.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有哪些?答:( 1)不用判断词“是”。(2)句末往往有语气词“也”。(3)往往用代词“者”复指主语。(七)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1. 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哪些?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于”字式,如:卻克伤于矢。(2)“为”字式,如:道术将为天下裂。(3)“为所”式,如:卫太子为江充所败。(4)“见”字式,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见于”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字式,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 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实际上在战国末期就已经产生了。(八)副
8、词本章重点以下一些特殊副词的意义,尤其要注意它们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1. 程度副词:少、稍、颇 2.范围副词:但、徒、特、第、直、仅3. 时间副词:曾、尝、再、复、仍 4.情态副词:且、固5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 6. 表敬副词:有两类:(1)表示尊人的有:请、幸、谨、敬、惠、辱;(2)表示自谦的有:窃、忝、猥;(九)代词人称代词部分:1.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有哪些?答:(1)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等;(2)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而、若、尔、乃”等;(3)严格说来,先秦时期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指示代词“其、之”代替。2先秦时期的“他”是别称
9、代词,是“别的,别人的”意思。3. 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没有复数形式,有时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家“侪、等、辈、曹、属”等表示不只一个人,但这些此词是名词,不是复数形式。4. 表示自谦的词有:“寡人、臣、妾、奴、仆、愚”等;表示尊人的词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这些都是名词,不是代词。指示代词部分:1. 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哪些?答:古代汉语常用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之、其、彼、夫”等,一般分为近指、远指和旁指三类。“是、此、斯、兹、之”是近指代词;(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些”等。)“彼、夫”是远指代词;“他、它”是旁指代词(意思是“别人、别的”)。2. 指示代词还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2022 古代汉语 复习 重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