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电子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电子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电子教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一、 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及发展:1国民经济核算的用途: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 过程的系统描述和说明。是对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积累(最终使用)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数量联系的描述,可分为生产阶段、收入分配阶段、 最终使用阶段来核算。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见图 1:国民经济运行简图1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国民收入统计的产生可追溯到1665 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弟 对英国当时国民收入的估算工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世界发
2、展。联合国 1953 年公布 国民核算表及补充表体系(称旧 SNA) ;联合国 1968 年建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新 SNA ) ;1993 年联合国第27 届统计委员会会议又通过了关于SNA 的修改方案,迸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了全球一体化。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我国原来实行的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 。1984年底开始建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各项工作。1992 年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行方案,并确定在1992 一 1995 年期间分两步实施。1998 年国家统计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并于1998 年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正式定期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数据。(见图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成图)(见图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一)经济活动单位和部门:1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机构单位: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包括住户和法人或社会实体。同类机构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机构部门。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两类,即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二者的区别在于营利性机构单位是以营利为目;而非营利机构单位则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政府单位和为慈善目的的民间组织,以及消费者协会、工会、宗教、 学术团体等民精
4、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间组织,政府单位包括教育、医院、广播电视、文体、军队、公安和国家机关部门单位等)。从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核算出发,机构单位可以区分为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常住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 内具有 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它们主要是:(1)非金融企业部门;(2)金融机构部门;(3)政府部门;(4)住户部门;(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6)国外。2基层单位
5、 与产业部门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一般根据基层单位活动性质划分为产业部门。基层单位具有的基本特征为:(1)具有一定生产场所;(2)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包括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的投入;(3)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生产活动,并能编制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账户。基层单位与机构单位的关系: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基层单位,而一个基层单位只从属于一个机构单位。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
6、业部门。产业部门最综合的分类是三次产业分类 。(二)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交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容,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中, 国民经济活动的交易是机构单位之间根据市场经济原则相互协议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从性质上定义, 交易包括经济权益的创造、转移,具体性质的改变和消失。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四大类:货物和服务交易;分配交易 ;金融交易 ;内部交易。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交易一般有两种情况:货币交易和非货币交易。市场经济活动是由交易者决定的,最基本的交易者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和以法人代表为单位的居民以外的机构单位。三、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及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和分类体系1国民经济核
7、算总量描述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是通过一系列总量指标及其相互联系,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即反映社会再生产循环和扩大再生产国民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见图4: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关系示意图 )生产、收入分配和最终使用是经济循环过程的三个阶段,国民经济核算的总量指标是反映这三个阶段上各种经济特征的,彼此之间的统计口径是统一的。生产阶段总量描述:用国内生产总值(GDP )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收入分配阶段总量描述:用国民原始收入(国民总收入,又称国民生产总值)(GNP )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指标反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最终使用阶段的总量描述:通过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分类总量指标来
8、反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国外需求)构成的总需求。将生产总供给的最终产品实现于市场,实现全部生产成果。在最终使用阶段, 各种消费构成总量指标反映消费需求;储蓄作为积累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向资本形成和金融市场分流。因此,可以用金融投资和负债、固定资本形成、库存投资以及其它非金融资产购买净额等指标来体现最终产品使用状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见图 5:国民经济核算的分类体系示意图)生产领域: 在生产领域到生产成果分别进行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机构部门分类和产
9、品分类,反映产业结构、总供给结构。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初次分配收入和再分配结果的可支配收入分别按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主要为分析收入分配结构服务。最终使用领域: (1)消费领域:政府最终消费支出按政府目的分类;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按消费目的分类; (2)积累:非金融企业分别按固定资产类型和储备类型分类;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主要反映金融市场的各种结构和联系。最终使用领域,分别为分析政府职能作用而服务和为分析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服务。四、三等价原则及核算统计原则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 )收入、国民 (最终 )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具体讲,
10、 就是一国常住机构单位所生产的全部增加值总量,与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国民原始收入或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相等,它们与最终使用在消费和积累上的国民最终支出总量也是相等的。概括地讲, 国民生产总量转入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后形成最终支出,最终支出是对生产总量的市场实现。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原则首先是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原则与微观会计核算原则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五、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一)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发展平衡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
11、方法。平衡表的特点是抓住所反映对象的两个相互对应的平衡方面,如收入与支出、来源与使用、资源与使用、调人与调出、供给与需求、增加与减少等设计统计表。国民经济帐户方法是用一系列帐户的方法来核算国民收入、支出和使用。随着国民经济核算将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 国际收支核算和资产负债核算内容包括进来,国民经济帐户方法在体系设置、指标联系及平衡项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目的或需要也引进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核算其他方法,主要是矩阵方法、方程式方法和图解法。(二)国民经济账户方法特点国民经济核算帐户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它是应用 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描述国民经
12、济运行过程的核算方法。1、帐户中所设科目均为统计指标,反映经济活动的交易内容和资产负债状况。2、帐户设置的体系是根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各个阶段分设帐户并连为整体的,包括期初资产负债帐户(也称期初资产负债表、生产帐户、收入分配及使用帐户、积累帐户、期末资产负债帐户(或表 )。上述帐户可归为三类帐户即经常帐户、积累帐户和资产负债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帐户根据平衡关系设置平衡项,它是保证帐户左边合计等于右边合计的剩余项,在经济内容上反映由帐户其他各指标共同决定的变量,帐户之间的联系主要
13、是通过平衡项 连接的。4、帐户及帐户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市场运行中的经济联系,因此核算对象主要是在机构单位基础上,揭示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5、实施四式记帐核算。这也是应用会计复式记帐 核算原理的结果。一笔经济活动的交易,涉及个机构单位, 那么这项交易要同时在两个机构单位采用一致的复式记账核算,每个机构单位均复式记账,所以两个机构单位合起来就构成四式记账。(三)国民经济账户结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14、-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生产活动在我们生活中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经常见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 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也是生产,此外还有许多服务行业都是生产部门。 对于这些部门生产过程及其成果的统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它们是政府统计的首要内容,目的是开发生产统计信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使用。生产核算包括对于不同对象的生产核算,例如对于企业和其他基本单位的生产核算,对于各个行业部门的生产核算,对于地区整体和国家整体的生产核算。中国统计年鉴是政府公布统计结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历年发表的中
15、国统计年鉴,我们可以得到各个方面的生产核算数据。生产核算指标主要用以说明一定时期的生产活动规模、特征、效率等。2006 一季度我国完成增加值17822 亿,同比增长16.7% 。一、生产核算基本理论(一)生产活动与范围生产活动是指经过劳动、物质资料和资本的投入,转换成货物和服务产出的过程。生产核算的范围覆盖了三次产业 的生产活动, 具体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业的全部生产活动和成果。注: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1总产出生产成果的总产值或总产出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价值,具体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
16、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它与经济学中一般表示的(C+V+M )的总价值或总产出是一致的。总产出的另一个理解角度是从市场上实现的销售价值,也就是说总产出的价值测度本质上是市场最终确认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在市场上卖多少钱就是多少产出,因此用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实际价格乘上产品产量或服务量就是总产出的价值总量。2增加值从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出发测度生产成果的价值,是指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 一般称为增加值。3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 GDP ) ,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电子教案 2022 国民经济 核算 电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