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转炉课程设计方案说明书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转炉课程设计方案说明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转炉课程设计方案说明书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3 1 转炉炉型选型设计及相关参数计算1转炉炉型设计1.1.1炉型选择氧气顶底复吹转炉是20 世纪 7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的一项新炼钢工艺。其优越性在于炉子的高宽比略小于顶吹转炉却又大于底吹转炉,略呈矮胖型;炉底一般为平底,以便设置底部喷口。综合以上特点选用转炉炉型为锥球型( 适用于中小型转炉见图1-1。图 1-1 常见转炉炉型(a筒球型; (b锥球型; (c截锥型1.1.2主要参数的确定本设计选用氧气顶吹转炉 ( 公称容量 50t。(1 炉容比炉容比系指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之比值。转炉炉容比主要与供氧强度有 关, 与 炉 容 量 关 系 不 大 。 从 目 前 实 际 情 况
2、 来 看 , 转 炉 炉 容 比 一 般 取0.91.05m3/t。本设计取炉容比为1.05m3/t。(2 高径比转炉高径比,通常取1.351.65。小炉子取上限,大炉子取下限。本设计取高径比: 1.40。(3 熔池直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2 / 13 可按以下经验公式确定: (1-1 式中 D熔池直径, m; G新炉金属装入量, t,可取公称容量; K系数,参见表 1-1; t 平均每炉钢纯吹氧时间, min,参见表 1-2。表 1-1 系数 K 的推荐值转炉容量 /t 30 30100 100 备
3、 注K 1.852.101.751.851.501.75大容量取下限,小容量取上限表 1-2 平均每炉钢冶炼时间推荐值转炉容量 /t 30 30100 100 备注冶炼时间/min 2832(1216 32 38(1418 3845(1620 结合供氧强度、铁水成分、所炼钢种等具体条件确定注:括号内数系吹氧时间参考值。设计中转炉的公称容量为50t,取 K 为 1.85,t 取 15min。可得:m (4 熔池深度锥球型熔池倒锥度一般为1230,当球缺体半径R=1.1D 时,球缺体高=0.09D的设计较多。熔池体积和熔池直径D 及熔池深度 h有如下的关系: (1-2 由可得:(m3 将代入式 (
4、7-2得:(m (5 炉身高度转炉炉帽以下,熔池面以上的圆柱体部分称为炉身。其直径与熔池直径是一致的,故须确定的尺寸是炉身高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3 / 13 (1-3 式中、分别为炉帽、炉身和熔池的容积;Vt转炉的有效容积,为、三者之和,取决于容量和炉容比。代入数据可得:=3.19m 炉底球冠曲率半径:R=0.99D=0.99 3.38=3.3462 (m (7 炉帽尺寸炉帽尺寸包括炉帽倾角、炉口直径和炉帽高度。 炉帽倾角。炉帽倾角一般为6068,小炉子取上限,大炉子取下限。本设计取炉帽倾角为 6
5、5 炉口直径一般炉口直径为熔池直径的43%53%较为适宜。小炉子取上限,大炉子取下限。本设计取炉口直径为1.8m。 炉帽高度为了维护炉口的正常形状,防止因砖衬蚀损而使其迅速扩大,在炉口上部设有高度为=300400mm的直线段。炉帽高度为: (1-4 =0.5 那么,炉帽总容积为:=16.80(m3 (8 出钢口尺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4 / 13 出钢口一般都设在炉帽与炉身交界处,以使转炉出钢时其位置最低,便于钢水全部出净。出钢口的主要尺寸是中心线的水平倾角和直径。 出钢口中心线水平倾角。为了缩短出钢
6、口长度,以利维修和减少钢液二次氧化及热损失,大型转炉的 1趋于减小,一般为1520。本设计取 15 。 出钢口直径出钢口直径决定出钢时间,随炉子容量不同而异。通常又下面的经验式确定:=12.7(cm 式中转炉公称容量, t。出钢口衬砖外径:=6=6 0.127=0.762(m 出钢口长度:=7=7 0.127=0.889(m 无加厚段)转炉总容积根据选定的炉容比VT = 1.05可求出:V 总=1.05 50 = 52.5 底气用量在底部吹 N2、Ar、CO2等气体时,供气强度小于0.03 m3/tmin),其冶金特点接近顶吹法;达到0.20.3m3/tmin),则可以降低炉渣和金属的氧化精选
7、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5 / 13 性,并达到足够的搅拌强度。最大供气强度一般不超过0.3 m3/。(2 供气构件根据本设计的底部喷吹N2和 Ar,选择砖型供气元件,且为弥散型透气砖。1.2 转炉炉衬设计炉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炉衬材质,确定合理的炉衬组成和厚度,并提出相应的砖型和数量,以确保获得经济上的最佳炉龄。1.2.1炉衬材质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工作层衬砖有:沥青结合镁砖,含碳量为56%;烧成浸渍镁砖,含碳量为2%左右;焦油或沥青结合的白云石砖,含碳量约2%;沥青或树脂结合的白云石碳砖,含碳量为71
8、5%;沥青或树脂结合的镁碳砖加入或不加防氧化剂),含碳量通常为1025%。现在,氧气转炉炉衬材质普遍使用镁碳砖,炉龄有明显提高。但由于镁碳砖成本较高,因此一般只将其用在诸如耳轴区、渣线等炉衬易损部位,即炉衬工作层采用均衡炉衬,综合砌炉。1.2.2炉衬的组成和厚度的确定通常炉衬由永久层、填充层和工作层组成。有些转炉则在永久层与炉壳钢板之间夹有一层石棉板绝热层。永久层紧贴炉壳,修炉时一般不予拆除。该层用镁碳砖砌筑。填充层介于永久层与工作层之间,用焦油镁砖沙捣打而成,厚度约为 80100mm。工作层用镁碳砖和焦油白云石砖综合砌筑。炉帽用二步煅烧镁砖。其选择依据为表1-3。一般炉身工作层厚度为4008
9、00 ,炉底工作层比炉身稍薄,约350600 ,填充层为60100 ,炉身永久层为113200 ,多数为113115,炉底永久层为300500 ,转炉各层炉衬厚度如表:表 1-3 转炉容积和工作层对照表容积 / t 100 t 100200 200 炉帽工作层 /炉身工作层 /炉底工作层 /炉身永久层 /400600550700550600115150500600700800600650115200550650750850600750115200炉底耐材总厚/8501050950 1100950120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转炉课程设计方案说明书 2022 转炉 课程设计 方案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