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选编 2.pdf
《2022年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选编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选编 2.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 )班姓名:第一单元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 (dm),厘米 (cm) ,毫米(mm),微米 ( m),纳米 (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 m 1m=106 m 1m=109nm 1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 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
2、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 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 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棉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 “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 “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就是最小刻度)。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 “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 “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 “记” :测量结
4、果由 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 (丢单位最可怕! ! !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 ,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7、误差 :(1)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 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3)
5、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物体的运动一、参照物(1)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6、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分三种情况:乙汽车没动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乙汽车向西运动。二、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练习 : 体育课上, 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
7、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 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变形,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换算: 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变速运动: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
8、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从 图 象 中 可 以 看 出匀 速 运 动 的 物 体 速度v 是个 恒量 与路程 S时间 t 没关系t S v s t = t s v = v ts = v s t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
9、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 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 108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练习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 ,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4 分 10 秒和三分20 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解: 表格设计如下:第二单元声现象一
10、、 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 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 的制作、播放) ;二、 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
11、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电磁波在真空传播)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ts;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15。C 条件)三、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
12、回声往返时间算一半)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 :人耳主要由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跑步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小明1000m 4 分 10 秒4m/s 小红800m 3 分 20 秒4m/s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
13、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1、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
14、弱;3、音色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 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 20000Hz,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选编 2022 年初 物理 上册 知识点 总结 选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