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高考真题题库 16届 知识点16.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生物复习高考真题题库 16届 知识点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高考真题题库 16届 知识点16.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6 免疫调节1.(2016海南高考T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A项,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
2、低,故错误。B项,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对不能吞噬的病原体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故正确。C项,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免疫缺陷病,故错误。D项,免疫系统既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又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故错误。2.(2016江苏高考T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
3、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解题指南】(1)题干信息:HIV有高度变异性、损伤多种免疫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2)解题关键: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HIV感染人群的免疫力下降。【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和艾滋病。HIV感染人群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这部分人群的免疫力下降,对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A项正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已经形成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不能消灭变异后的HIV,B项正确。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项正确。HIV感染初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
4、大量抗体,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3.(2016四川高考T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病毒RNA特点、免疫细胞作用与水盐调节原理。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聚合程度较高,不易与吡罗红结合,而且小肠上皮细胞中的
5、RNA也会与吡罗红结合,无法分辨,故A错误。人轮状病毒是双链RNA病毒,复制时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正确。病毒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但是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故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水分的排出;严重脱水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故D错误。4.(2016上海高考T17)表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区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具有免疫持久性具有免疫短促性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涉及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不涉及巨(吞)噬细胞的功能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
6、化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A.B.C.D.【解析】选B。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持续终生;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也具有持久性;特异性免疫涉及巨(吞)噬细胞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5.(2016上海高考T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和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外毒素减毒外毒素 外毒素亚单位外毒素亚单位A.或 B.或 C.或D.或【解析】选C。疫苗应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由于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因此应选用减毒外毒素或无毒性的亚单位。6.(2016全国卷T31)
7、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引起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2)解题思路: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生物复习高考真题题库 16届 知识点16 高考 生物 复习 题库 16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