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pdf
《2022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课时安排:1 课时课型:多媒体授课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小组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语设计 】欣赏修身名言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 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就得怎样待
2、别人。-耶稣最高贵的宗教是这样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 -穆罕默德人应当到处漫游,自己想得受到怎样的对待,就应该怎样对待万物。 -苏特拉克里以上修身名言在中华民族早已有这样的思想。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我们就一起跟随孔子及弟子去感悟其中的内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自主合作疏通课文?两边:选段 2 4 6 8 ?中间:选段 1 3 57 9 ?小杨老师:巡回指导,解疑释惑?合作方式:
3、先自主,后合作,四人合作。?内容任务:通译选段,一人发言,一人梳理文言知识。?时间安排 :10 分钟说明:一方面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感知课文;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打破教师包办的僵局,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二、小组代表发言,一人通译选段,一人梳理文言词汇说明:小组合作,回答多媒体呈现的问题 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译 :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做。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译:所谓“仁”者,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
4、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多媒体呈现的问题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说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a. 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 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 其“恕”乎? e.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 我欲仁,斯仁至矣! g. 无求生以
5、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概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a. 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 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 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教师总结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202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