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风力发电技术系列讲座 .pdf
《2022年风力发电技术系列讲座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风力发电技术系列讲座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风力发电技术系列讲座 (3) 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王宏华( 河海大学自动化工程系, 南京 ,210098) 摘要 :本文阐述了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控制The Series of Lectures on Wind Power Technology(Part 3)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iesfor Wind PowerSystem Wang Honghua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HohaiUniversit
2、y ,Nanjing,21009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wind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present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ontrol technologiesforwind power system . Key words: Wind power,System, Control 0.引言众所周知,风能是一种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的能源,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
3、性、提高风力发电的质量和效率、延长风电机组的寿命是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目标。图 1 为基于 DCS技术的大型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总体结构框图1-5。图 1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总体结构主控制器监测电力参数、风力参数、机组状态参数,起/停其他功能模块,实时监控风电系统工作状态。人机界面主要实现运行操作、状态显示、故障记录、趋势曲线、绘制报表、用户管理等功能。软切入控制的主要功能是限制发电机并网和大小发电机切换时的冲击电流、平稳风力发电机并网过渡过程。偏航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偏航、手动偏航、 90o侧风、自动解缆等功能2。大型风电机组均采用主动对风控制,当风轮主轴方向与风向标指向偏离超出允许偏差范围且持
4、续一定时间后,偏航系统控制伺服(偏航)电动机运转使风轮主轴方向跟踪主风向。液压系统执行风力机的变桨距和制动操作,实现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转速控制及开停机控制。制动系统是风电机组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在定桨距机组中,通过叶尖挠流器执行气动刹车;而在变桨距机组中,通过控制变桨距机构也可控制机械刹车机构。另外,风电机组的控制设备还包含安全保护系统,其是传感器和工控机的集成,包括超速保护、电网失电保护、电气保护(过电压及短路保护、防雷击保护等)、机组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作者简介: 王宏华( 1963),男,江苏
5、泰州人,博士。现为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型交直流电力传动等。动保护、发电机过热保护等,主要执行停机和紧急停机程序,其具有最高优先权,可进入至少两套刹车系统。以上概述了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一般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提高风力发电质量、效率的目标,应对风电机组的稳态运行工作点进行精确控制,其控制技术发展的3 个主要阶段为:从起源于丹麦的定桨距恒速恒频控制到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变桨距恒速恒频控制;再到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变桨距变速恒频控制。本文总结了这3 个发展阶段的运行控制技术,综述了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定桨距失速控制定桨距风力机的桨叶固定在轮毂上,桨叶的迎风角度不
6、随风速的变化而改变,即叶片桨距角不可调。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一般为1216m/s)时,其依赖于叶片独特的翼形结构所具备的自动失速性能而将功率自动限制在额定值附近。20 世纪 80 年代叶尖挠流器在定桨距风电机组得到成功应用,使桨叶自身具备了制动能力,有效解决了突甩负载情况下的安全停机问题。为了使机组在低风速段运行时具有较高效率,定桨距风电机组采用双速发电机、双绕组双速感应发电机等以实现不连续变速功能2。对联网运行的定桨距风电机组,晶闸管恒流软切入装置是其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定桨距失速控制无功率反馈系统和变桨距机构,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高,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程序,但其性能受叶片失速性能限制,起动风
7、速较高,在风速超过额定值时发电功率下降。为了提高功率调节性能,近年来又研制出主动失速型风电机组1-2。2.变桨距控制变桨距风轮的桨叶与轮毂不象定桨距那样采用刚性联接,其叶片的桨距角可随风速变化进行调节,以调节风电机组的功率。在额定功率以下时,为最大限度获得风能,控制器将桨距角调至0o附近并固定,发电机的功率根据叶片的气动性能随风速变化而变化;当风速过高,高于额定功率时,增大桨距角使风轮迎风面积减小,从而将发电机功率保持在额定值。变桨距调节具有额定点风能利用系数较高、起/ 制动性能好、输出功率平稳等优点,故成为大型风电机组的最佳选择。但随着并网机组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桨叶转动惯量巨大(大型风机的单
8、个叶片重达数吨,有的风轮直径已达一百多M ),仅采用桨距角控制难以适应风速的快速变化。为了有效控制快速变化的风速引起的功率波动 , 近 年 来 出 现 了 采 用 转 子 电 流 控 制(RCC )技术以调整绕线型异步发电机转差率的新型变桨距控制系统1,如图 2 所示。图 2 带转差率调节的变桨距控制系统图2 中,转速控制器的输出为桨距给定,桨距控制器为非线性比例控制器,其输出控制液压伺服系统,使桨距角变化。其中,转速控制器A在发电机并网前工作,即在机组进入待机状态或从待机状态重新起动时投入工作,通过调节桨距角,使发电机以一定的加速度升速,当发电机在同步转速(50Hz 时 1500r/min
9、)10r/min (可调)内持续1s(可调)时发电机将切入电网,并切换为转速控制器B和功率控制器工作。转速控制系统B的输入为速度偏差和风速,在达到额定值前,速度给定随功率给定按比例增加。若风速和功率输出一直低于额定,将根据风速输出最佳的桨距给定,以优化叶尖速比;若风速超出额定,通过改变桨距角使发电机转速跟踪给定,将输出功率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定在额定。图2 中,风速信号是经低通滤波器后参与桨距控制的,即桨距控制对瞬变风速并不响应。在瞬变风速下维持输出功率稳定是通过功率控制器进行的,其通过绕线型异步发电
10、机转子电流控制环实现(参见本系列讲座( 2)中的图1“绕线转子电流受控的异步风力发电机”结构),即根据功率控制器输出的电流给定值,通过电力电子装置调整转子回路等效电阻(其动作时间在毫秒级以下),从而迅速调节发电机转差率,即迅速改变风轮转速,吸收瞬变风速引起的功率波动,实现额定风速以上且风速频繁变化时的发电机输出额定功率, 减少变距机构的动作频率和幅度。3.变速控制目前,变桨距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已成为大型并网风电机组的主流机型,其基本控制策略为:低于额定风速时,控制发电机转速以跟踪风速变化,使风轮叶尖速比保持在最佳值,实现最大风能跟踪(MPPT )控制;高于额定风速时,调节桨距以限制风力机吸收的功
11、率不超过极限值,并在风速大幅度变化时使发电机保持输出功率恒定。31 额定风速以下实现MPPT 的转速控制图 3 为桨距角不变,不同风速Vi下风力机的输出功率特性。图中,i是对应Vi使风力机具有最佳叶尖速比opt的风轮角速度,将Vi、i对应的各风速下最大输出功率点相连即为最大功率曲线Popt。图 3 风力机功率特性在 Popt曲线上运行的风力机将输出最大功率 Popt,即3ioptKP式中,2/)/(max3poptCRSK, 为空气密度, S 为风轮扫风面积,R 为风轮半径, opt为最佳叶尖速比,Cpmax为最大风能利用系数。目前常用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方法有如下 3 种基本方法。3.1.1风
12、速跟踪控制实时测量风速,然后依据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推算出使风轮叶尖速比保持在最佳值的发电机所需最佳转速nopt,控制变速发电机的转速使其跟踪最佳转速nopt,从而实现 MPPT 。虽然这种方法的原理简单明了,但必须已知风力机特性,且要求测量的风速与作用在桨叶上的风速有良好的关联性。然而,由于风速在时间、空间上的随机变化,很难精确测得与到达风轮上的风速一致的结果,这限制了该方法的工程应用。为了克服风速跟踪控制方法的缺点,出现了多种基于风速预测方法的改进控制系统1。3.1.2 功率反馈控制实时测量发电机转速(则可得到风轮角速度 ),依据风轮角速度和风力机最大功率曲线Popt,实时计算发电机的输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风力发电技术系列讲座 2022 风力 发电 技术 系列 讲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