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平面解析几何专题突破 .pdf
《2022年高考平面解析几何专题突破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平面解析几何专题突破 .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部分考试要求直线和圆的方程(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4) 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5) 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6)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方程(1) 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2) 掌握双
2、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3)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4) 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一)直线与圆知识要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k=tg () ,直线的倾斜角 一定存在,范围是0, ) ,但斜率不一定存在。斜率的求法:依据直线方程依据倾斜角依据两点的坐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能根据条件,合理的写出直线的方程;能够根据方程,说出几何意义。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够说出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会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斜率相等还有可能重合)两条直线的交角:区别到角和夹角两个不同概念。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一元不等式表示区域。能够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曲线与
3、方程的概念,会由几何条件列出曲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意表示圆的条件。圆的参数方程:掌握圆的几何性质,会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会求圆的相交弦、切线问题。(二)圆锥曲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4直线与圆锥曲线:注意点:(1)注意防止由于“ 零截距 ” 和“ 无斜率 ” 造成丢解(2)要学会变形使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当已知直线的斜率时,公式变形为或;当已知
4、直线的倾斜角时,还可以得到或(3)灵活使用定比分点公式,可以简化运算。(4)会在任何条件下求出直线方程。(5)注重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解析几何中的一些常用结论:1.直线的倾斜角 的范围是 , )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变化关系:当倾斜角是锐角是,斜率k随着倾斜角 的增大而增大。当 是钝角时, k与 同增减。3.截距不是距离,截距相等时不要忘了过原点的特殊情形。4.两直线: L1: A1x+B1y+C1=0L2: A2x+B2y+C2=0L1L2A1A2+B1B2=0 5.两直线的到角公式:L1到L2的角为 ,tan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5、 - - - - - - -第 2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夹角为 ,tan =|注意夹角和到角的区别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直线间距离的求法。7.有关对称的一些结论点(,)关于轴、轴、原点、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是(,), (,) , (,) , (,)如何求点(,)关于直线Ax+By+C=0 的对称点直线 Ax+By+C=0 关于轴、轴、原点、直线y=x的对称的直线方程分别是什么,关于点(,)对称的直线方程又是什么?如何处理与光的入射与反射问题?曲线 f(x,y)=0 关于下列点和线对称的曲线方程为:()点 (a.b)()轴()轴()原点()直线 y=x()直线 y=x()直
6、线 x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别转化为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点P(x0,y0),圆的方程: (xa)2+(yb)2=r2. 如果 (x0a)2+(y0b)2r2点P(x0,y0)在圆外;如果(x0a)2+(y0b)2r相离d=r相切dr+R两圆相离d r+R两圆相外切|Rr|dr+R两圆相交d |Rr|两圆相内切d0,且m 1即所求 m的取值范围为. (2)右准线 L的方程为设点()将代入得又由题设知由得,无解 . ()将代入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由题设得由此解得 m 2 从而有
7、于是得到直线的方程为点评:对于( 1) ,解题的关键是发掘并利用题设条件中隐蔽的不等式对于( 2) ,以求解点 P坐标为方向,对已知条件进行 “ 数形转化 ” ,乃是解决此类已知线段长度之比问题的避繁就简的基本策略 . 二、 “ 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 之运用我们在学习中已经看到,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 范围 ” ,是它们的第一几何性质。事实上,我们研究“ 范围 ” ,一在于认知:认知圆锥曲线特性;二在于应用:“ 应用 ” 它们来解决有关问题。例、 以为焦点的椭圆与x轴交于 A,B两点(1)过作垂直于长轴的弦MN ,求 AMB 的取值范围;(2)椭圆上是否存在点P,使 APB120 ?若存在,
8、求出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 解:(1)基于椭圆的对称性,不妨设定为右焦点, M在第一象限,则易得,设A(a,0),B(a,0),则 AMB 为直线 AM 到 BM的角,又利用公式得此时注意到椭圆离心率的范围:0e0,y0 根据公式得整理得又这里代入得此时注意到点 P在椭圆上,故得由得由得于是可知,当时,点 P存在且此时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当时,点 P不存在 . 三、 “ 一元二次方程有二不等实根的充要条件” 之运用在直线与曲线相交问题中,直线与某圆锥曲线相交的大前提,往往由 “ 相关一元二次方程有二不等实根” 来体现。 因此,对于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0,求某量的值时,它是去伪存真的
9、鉴别依据,求某量的取值范围时,它是导出该量的不等式的原始不等关系。例1、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A(0, 1),焦点在 x轴上,且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3,若斜率不为0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M、 N,使 M、N关于过 A点的直线对称,求直线l的斜率取值范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 (既设又解)设右焦点F(c,0),则由又b1,椭圆方程为设直线 l的方程为 ykxm将代入得由题意且点 P坐标为又根据题意知 M、N关于直线 AP对称,故有于是将代入得因此可知,所求k的取值范围为. 精选学习
10、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2、已知椭圆 C的中心在原点上,焦点在x轴上,一条经过点且方向向量为的直线 l交椭圆 C于A、B两点,交 x轴于点 M,又(1)求直线 l的方程;(2)求椭圆 C的长轴长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意设椭圆C的方程为. 直线 l的方向向量为亦为直线 l的方向向量直线 l的斜率因此,直线 l的方程为即(2)设将直线 l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x得由题设且又这里 M(1,0) 由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11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进而由得由得代入得注意到由得故由得因而得 1a0确定的不等式,另一方面又利用了颇为隐蔽的新设方程中的大小关系: ab0,双方联合推出2a的范围 .这里的不等关系的充分挖掘与应用,乃是解题成功的关键. 四、 “ 点在圆锥曲线内部的充要条件” 之运用所给问题中的某些点,注定要在相关圆锥曲线的内部。比如圆锥曲线的弦的内分点,又如圆锥曲线任意两弦的交点等。因此,点在圆锥曲线内部的充要条件,便成为寻求某量的取值范围的基本依据之一。其中,常用的充要条件为:1、2、3、4、例 、 已 知 椭 圆 的 焦 点 为, 过 点且 垂 直 于 x 轴 的 直 线 与 椭 圆
12、的 一 个 交 点 为 B ,又椭圆上不同两点A、 C满足条件:成等差数列 . (1)求椭圆的方程;(2)设弦 AC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kxm,求 m的取值范围 . 解:(1)由题设得 2a 10,c 4 a 5,b3,c4 椭圆方程为(2) (设而不解)设则由题意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故有点A、C在椭圆上两式相减得由及所设得弦 AC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由题意得注意到当 x4时椭圆上点的纵坐标为,又点在椭圆内部故得于是由、得所求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此题解法充分体现了“ 以我为主 ”
13、的思想。以我为主:以我所引入的参数诠释已知条件,以我所引入的参数构造弦的斜率,以我对这一解的认知决定解题策略 , 本解法以运用自设参数为主而将所给的ykxm放在十分次要的位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从而使我们一直沉浸在所熟悉的探索中,待抬头看题设时,解题已经胜利在望。想一想:这里为什么可以不用直线方程ykxm与椭圆方程联立。五、 “ 圆锥曲线的定义或几何性质中隐蔽的不等关系” 之运用“ 相等 ” 与“ 不等 ” 是辩证的统一,根据“ 相等 ” 与“ 不等 ” 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椭
14、圆与双曲线定义中显示了明朗的“ 相等” 关系,那么必然蕴含这隐蔽的“ 不等 ” 关系。因此, 对于椭圆或双曲线的探求范围问题,适时认知并发掘出本题的不等关系,往往成为解题成败的关键环节。圆锥曲线的定义中隐含的不等关系主要有:1、2、例、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若在其左支上存在点P且点 P到左准线的距离与成等比数列,求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 分析:寻求 e的范围的一般途径为(1)认知或发掘出本题的不等关系;(2)将( 1)中的不等关系转化为关于a,b,c的不等式;(3)将( 2)中的不等式演变为关于e的不等式,进而通过解这一不等式导出所求范围. 其中,有关双曲线上点P处的两条焦点半径的
15、问题,定义中明朗的等量关系:是认知或求值的理论基础;而定义中隐蔽的不等关系:则是寻求参量范围的重要依据。解:(1)确立不等关系注意到这里(2)不等关系演变之一设左支上的点 P到左准线的距离为d,则由题意得(变形目的:利用第二定义,寻找两焦半径与e的联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又点 P在双曲线左支上(点 P在左支这一条件的应用)由解得将代入得(3)不等关系演变之二:由得故解得于是可知,所求离心率e的范围为第三部分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策略(研究性学习之一)众所周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
16、,是解析几何解答题的主要题型,是历年来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高考命题的热点。多年备考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欲更快地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实践能力,需要切实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1)条件或目标的等价转化;(2)对于交点坐标的适当处理。本文试从上述两个问题的研究切入,对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策略作初步探索,希望对高考备考有所帮助。一、条件或目标的认知与转化解题的过程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解题,就是要将所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然而,转化的基础是认知 认知已知、目标的本质和联系。有了足够的认知基础,我们便可以着力实践化生为熟或化繁为简的转化。1、化生为熟化生为熟是解题的基本策略。在直线与圆锥曲
17、线相交问题中,弦长问题及弦中点问题是两类基本问题。因此,由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引出的线段间的关系问题,要注意适时向弦长或弦中点问题转化。一但转化成功,解题便得以驾轻就熟,胜券在握。( 1)向弦中点问题转化例 1.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过点 A(0,-b)和 B(a,0)的直线与原点间的距离为(1)求双曲线方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若直线(km 0 )与双曲线交于不同两点C、D,且 C、D两点都在以 A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求m的取值范围。略解:(1)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18、(过程略)(2)由消去 y得:由题意知,当时,设中点则C、D均在以 A为圆为的同一圆上又于是由得由代入得,解得 m4于是综合、得所求m的范围为( 2)向弦长问题转化例 2设F是椭圆的左焦点, M是C1上任一点, P是线段 FM上的点,且满足(1)求点 P的轨迹 C2的方程;(2)过 F作直线 l与C1交于 A、D两点,与 C2交点 B、 C两点,四点依A、B、C、D顺序排列,求使成立的直线 l 的方程。分析:为避免由代换引发的复杂运算,寻觅替代的等价条件:设弦AD 、BC的中点分别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6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O1、O2,则,故,据此得于是,所给问题便转化为弦长与弦中点问题。略解:椭圆 C1的中心点P分所成的比 =2 。(1)点 P的轨迹 C2的方程为(过程略)(2)设直线 l的方程为代入椭圆 C1的方程得,故有故弦 AD 中点 O1坐标为代入椭圆 C2的方程得,又有故弦 BC中点 O2坐标为由、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意到于是将、代入并化简得:由此解得。因此,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2化繁为简解析几何是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因此,解答解析几何问题,人们都有这样的共同
20、感受:解题方向或途径明朗,但目标难以靠近或达到。解题时,理论上合理的思路设计能否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既能想到,又能做到的关键,往往在于能否化繁为简。化繁为简的策略,除去“ 化生为熟 ” 之外,重要的当数“ 借重投影 ” 或“ 避重就轻 ” 。( 1)借助投影对于线段的定比分点以及其它复杂的线段间关系的问题,当题设条件的直接转化颇为繁杂时,不妨运用当初推导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基本方法;将线段上有关各点向x轴(或 y轴或其它水平直线)作以投影,进而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理或转化,这一手法往往能够有效地化解难点,将人们引入熟悉的解题情境。例 3如图,自点 M(1,-1)引直线 l交抛物线于P1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平面解析几何专题突破 2022 年高 平面 解析几何 专题 突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