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 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复习教案新人教版【xx 高考考纲解读】xx 年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高考考点1】 :鉴赏作品的形象。【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xx 高考考点预测】xx 年高考,诗歌鉴赏仍是重点,考查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鉴赏题可能有所增加,像xx 年湖南卷那样,把两首在某一点有相通之处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异同;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仅有大师级诗人的作品,也会有不知
2、名诗人的作品,不仅有唐诗宋词,还会有清诗甚至是近代诗等非主流的作品。总体上看,xx 年高考仍以 稳为主。【教学目标】:1 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2 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难点】: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课前预习阅读】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3、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二、诗歌中的物象诗歌中的物象既可以是事物形象,又可以是景物形象。前者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事物形象,例如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后者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 如贺知章咏柳中的 柳) 和人文景象
4、(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 其一) 中的 方宅 草屋 远人村 墟里烟 ) 。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点,品味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三、鉴赏诗歌形象,一是把握人物形象,二是品味诗中物象,三是明确解题思路1人物形象的鉴赏(1) 聚焦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重要词语。如鉴赏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应抓住第三句重点品析,其中 惊 字贴切传神地刻画了一个重病在身仍惦念友人的知音形象。(2) 体味最能传达诗人心理活动的关键性词语。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
5、无) ,要揣摩第三句之问 :它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的忐忑不安的心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3) 弄清形象塑造与物景描摹的内在关系。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 众鸟 孤云 敬亭山 ,看似寻常物景,实为刻画诗人自我形象不可或缺的特殊意象,对表现诗人独坐敬亭山时流露出的孤寂情绪起到了映衬作用。2自然物象的鉴赏(1) 掌握物象中心语的特殊含义。如刘禹锡乌衣巷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6、姓家 之句,其中 燕 作为动物意象,具有特定含义。只有掌握了其具体含义- 暗寓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才能正确把握诗旨。(2) 揣摩物象修饰语的情感色彩。如李白送友人有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句,其中浮云 落日 是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意象,而一 浮 一落又是意象中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其彰显的情感意蕴与比兴意义不可忽略。3解题思路步骤(1) 立足关键词句概括形象( 人物形象或意境或物象) 特征 ( 表述时一般要结合使用的表达技巧 ) 。(2) 诗中形象的特点。(3) 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查方向: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7、;(3) 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 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1) 的寓意是什么, 指什么 , 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2)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什么意思 ,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景物有什么特点 等。(3)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格式】:(1)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2) 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 即解释诗句 ) 深层含义;(3)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8、: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
9、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答题步骤】:形象类: (1) 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 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意境类: (1) 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 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现画面时既要
10、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 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 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 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 哀伤 。【把握典型意象的基本特征和寓意】常见典型意象有这样一些分类:树木类。黄叶:凋零。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往事如烟,兴亡之感。红叶:传情之物,思念。松柏:坚强,傲岸。梧桐:凄凉,凄苦,悲情。花草类。花落:凋零,人生失意,生活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卑微。
11、禾黍:黍离之悲指国家昔盛今衰。兰:清高,自傲,高洁。菊:高洁品格,隐逸。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人生逆境。红豆:爱情,友情。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鸿鹄:志向,理想,追求。鹰:刚劲自由,人生志向高阔,豪情壮志。瘦马:漂泊。沙鸥:飘零,伤感。乌鸦(寒鸦):伤感,倦归,凄清。孤雁:孤独,思乡念亲。鸿雁:书信,思乡怀人。风霜雨雪水云类。海浪汹涌:人生逆境,江湖诡谲。寒烟:境况惨淡,人生迷惘,理想不得实现。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生道路坎坷,人生挫折。露:人生短促,时光易逝。云:游子漂泊。水:环境幽寂。器物建筑类。捣衣砧:妇女思夫。西楼:闺怨,凄凉,悲情。桑梓
12、:故乡,思乡。吴钩:宝剑,利剑,失意情怀,渴望建功立业,战场。地点类。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的感慨,破败萧条。乡村:田园风光,生活气息,厌俗,思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朴,美好安逸,宁静,闲适。仙境:飘逸美好,洁净,忘尘厌俗。凭栏:哀伤,思念故国、故乡、亲人,抑郁愤懑,不满现实。桃源:乐土,理想,追求,厌俗,归隐。其他类。六朝旧事:往日繁华,昔盛今衰的感慨,讽喻现实。击楫: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志向抱负。碧血:忠心。采薇:隐居生活,坚守节操。哀鸿: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物形象鉴赏。教学目标: 1 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13、,提升解题能力。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阅读相关知识:常见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14、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6)友
15、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 ,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10、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一、考查形式:1. 这首诗(词、曲)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
16、点(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词、曲)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3、诗(词、曲)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4. 作者借刻画的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二例题分析【例题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 万里 匹马 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 泪空流 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 身老苍州 ,但仍 心在天山 ,胸怀报国之志,心系
17、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例题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 燃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问题: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
18、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与枕席 喻为 山霭碧氛氲 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答案】从 谷口 涧花 暮雨 潭树 春云 檐峰 鹿群 山霭 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三、方法总结鉴赏
19、要点(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四、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 ( 其六 ) 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注】骎骎 (q n q n) :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卢龙塞:古地名。(
20、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答案】(1)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2】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浣溪沙 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
21、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注】沈郎:沈约,南朝名相、诗人,多病。这里是词人自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 - - - - - - - - - 阅读全词,简要赏析沈郎 形象。_ _ _ _ 【答案】沈郎 形象是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面对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 多病 甚至弱不胜衣,含有身世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象,在忧伤中表达了对故旧亲友的挂念;将落花比知己,暗示命运的沉沦,表达情怀的寂寞。【3】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7 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 u。万兜鍪:千军万马。(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 分)(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五、课后巩固【1
2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第 四 桥萧立之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注】此处暗用晋人毕卓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参考答案 诗中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潇洒、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轻柔的橹声如人语呢喃,反衬出夜的宁静和幽美,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虽然孤独一人,但无茕茕孑立的孤独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2】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
24、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 少邻 草径 荒园 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3】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2022 高考 语文 诗歌 鉴赏 人物形象 复习 教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