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pdf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1 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 1 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2)组成及比例:约占 2/3:约占 1/32内环境。(1)概念:由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2)组成及关系:(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血细胞d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点拨:(1)血浆不同于血液,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因而血浆仅是血液的液体组成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人的呼吸道、 肺泡腔、 消化道、 尿道等虽位于人体内,但
2、它们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所以,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在体内暂存,不属于体液。答案: 1(2)细胞内液细胞外液2(1)细胞外液(2)血浆淋巴(3) dabe c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异同。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3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_,类似于海水。答案: 1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2蛋白质3盐溶液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1)概念:溶液中 _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_ 越高越少越小_ (3)血浆渗透压
3、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 以上来源于 _和_。2酸碱度。(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为_。(2)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 _等离子有关。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左右。判断 (1)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水肿。() (2)人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因而会使人体pH明显减小。 () (3)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37 左右。 () (4)正常人的血浆pH 值为 7.357.45, 这与 CO23、PO34等离子有关。 () 答案: 1(1)溶质微粒(2)越大越低(3)无机盐、蛋白质NaCl2(1)7.357.45(2)HCO3HPO24337 判断 (1)(2)提示:
4、运动后产生的乳酸与缓冲物质如NaHCO3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pH 值变化范围很小。(3)(4)提示:维持人体血浆pH 值稳定在 7.357.45 之间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HCO3、HPO24等。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通过 _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_。2直接参与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_:将食物消化、吸收进入内环境。(2)呼吸系统:将_运输进入内环境,使_由内环境排出。(3)循
5、环系统:运输各种_。(4)_:将各种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答案: 1内环境代谢产生的废物2(1)消化系统(2)氧气二氧化碳(3)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4)泌尿系统第 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变化原因外因:外界的变化内因:体内活动的进行2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_,使各个 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状态。答案: 1环境因素细胞代谢2调节作用器官、系统相对稳定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答案:器官、 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体液免疫一定限度第 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1)概念:在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
6、出的_。(2)结构基础: _。2反射弧。(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结构:_ ;_ ;_;_;_。(2) 图 中 的 组 成 : 传 出 神 经 末 梢 和_等。(3) 写 出 兴 奋 在 反 射 弧 上 传 导 的 过 程 :_(填写序号 )。3兴奋部位: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条件:感受外界刺激变化:由相对状态变为状态判断 (1) 只 要 反 射 弧 完 整 就 一 定 可 产 生 兴 奋 。() (2)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只有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答案: 1(1)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应答(2)反射弧2(1)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3)3组织
7、或细胞静止显著活跃判断 (1)提示: 产生兴奋还需要适宜的刺激。(2)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形式传导。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3.局部电流。(1)形成原因: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_,形成局部电流。(2)方向膜外:由向膜内:由向4传导方向特点:_。答案: 1电信号2.内负外正K外流内正外负Na内流3(1)电位差(2)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4双向传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1)突触由图中b_、c_、
8、d_三部分组成。(2)其他结构。图中 a 是指神经元的 _末梢,形成的膨大部分为 _。 图 中e、 f 、 g 分 别 是 指 _、_、_。2传递特点及原因。(1)传递特点: _。(2)原因神经递质存在的部位: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内神经递质传递的过程: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答案:1 (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受体2(1)单向传递(2)突触小泡突触后膜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各级中枢。A:_: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小脑:维持 _的中枢。C:脊髓:调节 _的低级中枢。D:下丘脑: _调节中枢, _调节中枢,与 _等的控制有关。E: _:有许多维持生命
9、活动必要的中枢,如_。2关系:一般来说,位于_的低级中枢受_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答案: 1大脑皮层身体平衡躯体运动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脑干呼吸中枢2脊髓脑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语言功能。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1)学习是 _不断地接受刺激, 获得新的_和_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短期记忆主要与_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的建立有关。答案: 1写字看懂文字讲话听懂话2(1)神经系统行为、习惯积累经验(2)贮存和再现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新突触第 2 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研究工作:研究思路正确, 但解释错误,坚持认
10、为促进胰液分泌是一个_过程。(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假设: 在_的作用下, 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_。实验验证过程。稀盐酸与狗的小肠黏膜混合研磨,制成 _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3)巴甫洛夫的研究: 曾认为 _导致胰液分泌属于神经反射,后来认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结论。2激素调节。(1)概念:由 _(或细胞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判断 (1)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11、() (2)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3)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的。() 答案: 1(1)神经反射(2)盐酸化学物质提取液(3)盐酸2(1)内分泌器官(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雄性激素胰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判断 (1)提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2)提示: 固醇类激素既能口服,也能注射。(3)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_,_,_,_。(2)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2.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 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
12、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 _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_具有重要意义。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作用:提高 _速率。靶细胞: _。(2)分泌的调节过程。物质:甲 _。乙_。结构: ? _,? _,? _。作用: _, _。答案: 1(1)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肝糖原、肌糖原(2)胰岛素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胰高血糖素糖原非糖物质2(1)信息(2)维持稳态3(1)细胞代谢几乎体内所有细胞(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 (TSH)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促进抑制三、激素调节的特点1作用特点: _和高效。
13、2运输途径:通过_运输。3作用对象:作用于_。判断 (1)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2)激素只运输给相应靶器官、靶细胞。() (3)激素的作用是调控代谢, 而且作用完后就会被灭活。 () 答案: 1微量2.体液3.靶器官、靶细胞判断 (1)提示: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 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提示: 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中。(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3 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
14、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_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主要内容: _。(3)范围。 单 细 胞 动 物 和 一 些 多 细 胞 低 等 动 物 只 有_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_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答案:1(1)体液(2)激素调节(3)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反射弧短暂较缓慢较广泛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体温调节。(1)产热热量来源:细胞中有机物的产热部位:主要是和(2)散热途径的蒸发皮肤内的散热、排尿和排便等(3)调节过程。体温低于正常体温调节分泌减少收缩、等产热增多体温回升体温高于正常体温调节分泌增加
15、毛细血管、等产热减少体温下降2水盐调节过程(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判断 (1)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 (2)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3)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大脑皮层。() (4)当人长时间不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答案: 1(1)氧化放能肝脏骨骼肌(2)汗液毛细血管呼气(3)汗腺毛细血管肌肉肝脏汗腺舒张肌肉肝脏2抗利尿大脑皮层主动饮水判断 (1)提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由垂体释放。(2)(3)提示: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产生渴觉在大脑皮层。(4)提示: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
16、关系1一方面,内分泌腺受_的调节;另一方面,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例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2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_和_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判断 (1)所有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3)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 答案: 1中枢神经系统2.神经体液判断 (1)提示: 有的内分泌腺 (如胰岛 )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3)提示: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以神经调节为主。第 4 节免疫调节一、免
17、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组成: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作用:免疫细胞_、_或_的场所。2免疫细胞。(1)吞噬细胞:参与_和非特异性免疫。(2)淋巴细胞: _、B 细胞。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3免疫活性物质。(1)组成:抗体、 _、溶菌酶等。(2)来源: _细胞或其他细胞。判断 (1)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里面分布有大量的免疫细胞。() (2)T 细胞和 B 细胞均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其中发育成熟。() (3)免
18、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答案: 1(2)生成成熟集中分布2(1)特异性免疫(2)T 细胞3(1)淋巴因子(2)免疫判断 (1)(2)提示:B 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T 细胞来自骨髓但迁移到胸腺成熟。(3)提示: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唾液腺细胞、 泪腺细胞、造血细胞等大多数细胞都可以产生溶菌酶。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人体的三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免疫过程:参与细胞: _、T 细胞、 _、记忆细胞、 _。结果:抗体与抗原结合, 形成 _,进而被 _吞噬消化。(2)细胞免疫。免疫过程:参与细胞:吞噬细胞、_、记忆细胞、_。结果:
19、效应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_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病原体被_。3免疫失调疾病类型、特点及实例。连线 4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 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_的细胞,以及_的细胞。答案:1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血液淋巴2 (1)T 细胞浆细胞抗体吞噬细胞B细胞浆细胞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细胞(2)T 细胞效应 T 细胞T 细胞效应 T 细胞宿主细胞吞噬、消灭3 bca4衰老破坏癌变三、免疫学的应用1预防艾滋病。(1)艾滋病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 攻击免疫系统, 使_大量死亡, 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2)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20、3)预防:拒绝毒品,洁身自爱等。2免疫学的应用:包括_的发明和应用、用人工标记的 _检测人体的抗原、_等。判断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 (3)对细胞癌变的监控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答案: 1(1)T 细胞2疫苗抗体器官移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判断 (1)(2)(3)提示: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第 3 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 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
21、实验。(1)发现问题: 植物的向光性, 即在 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方向生长的现象。(2)进行实验。取材:金丝雀草的胚芽鞘。条件:单侧光照射。操作及现象。(3)得出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 当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背光面比 _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鲍森 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现象: _现象: _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传递给下部。(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胚芽鞘生长情况一样吗?_。) 3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与现象。实验条件: _中。(2)实验结论。
22、胚芽鞘弯曲生长, 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_。51946 年人们才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_。6植物激素的含义:由_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 _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答案: 1(1)单侧光光源(2)向光弯曲生长不生长不弯曲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3)胚芽鞘的尖端向光面2(1)不生长不弯曲向光弯曲生长(2)琼脂片不一样。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3(1)黑暗(2)分布不均匀4朝对侧弯曲生长不弯曲不生长生长素5吲哚乙酸6植物体内生长发育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部位:
23、幼嫩的芽、叶和_。2来源:由 _转变而来。3运输方向与方式。4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_的部分。判断 (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大量产生生长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下端到形态学上端。() (3)在成熟组织中, 生长素可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 (4)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 答案: 1发育中的种子2色氨酸3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韧皮部主动运输4生长旺盛判断 (1)提示: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2)提示
24、: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3)提示:在成熟组织中, 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4)第 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_,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_的信息。2作用:3作用特点及表现。(1)特点: _。(2)具体表现。 一 般 说 来 , _ 生 长 素 促 进 生 长 ,_生长素抑制生长。_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如_芽_。4顶端优势 (如图)。(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2)原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_(用图中字母表示 )。_生长素浓度低_生长。生长素浓度高 _生长。(3)解除措施: _。(
25、4)应用:棉花打顶。5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 止 _ 、 促 进 _ 、 获 得_、促使扦插枝条的_等。答案: 1细胞代谢调节代谢2发芽生长落花落果3 (1)两重性(2)低浓度高浓度幼嫩根茎4(2)ABA促进B抑制(3)摘除顶芽5果实和叶片的脱落结实无子果实生根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在_的生长素溶液中, 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2常用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的 _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 _,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_,并且最好是在 _和空气湿度 _的地方进行处理。(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2022 年高 生物 必修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