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澳门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门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澳門特別行政區 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 1 目 錄 1. 前言 .2 2. 文化產業的宏觀定位 .4 2.1. 文化產業 .4 2.2. 目的 .4 2.3. 發展模式及途徑 .4 2.3.1. 文化旅遊.5 2.3.2. 文化貿易.5 2.3.3. 文化金融.6 3. 範圍及分類.6 3.1. 範圍 .6 3.2. 行業分類 .7 4.框架的支撐體系 .8 4.1. 執行架構 .8 4.2. 措施 .9 4.2.1. 建立服務平台.9 4.2.2. 企業支援.9 4.2.3. 品牌塑造.10 4.2.4. 人力資源. 11 4.2.5. 營造文創氛圍. 11 4.2.6. 凝聚社會共識.12
2、 4.2.7. 強化區域合作.12 4.2.8. 政策協調及評估.13 2 1. 前言前言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隨着博彩經營權開放及內地實施“自由行” 政策,本澳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然而,在經濟獲得欣喜成果的同時,亦浮 現經濟結構單一帶來影響社會發展的隱憂。為此,中央政府於國家經濟 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澳門經濟要“適度多元 化”,在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更強調要繼續 貫徹這一方針,可見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是國家因應澳門特區自身經濟發展 的需求而作出的戰略部署。 第三屆特區政府成立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需扶持適合澳門的新興 產業成長,重點推動會展業、文化創意產
3、業、中醫藥產業、商貿服務等產 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故發展文化產業是特區政府既定推動經濟 適度多元的一項重要戰略手段。 2010 年,特區政府先後設立“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及“文化產業委 員會”,並制定了發展文化產業的初步政策框架,且以設計、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服裝、出版、流行音樂、電影錄像及動漫八大行業,作為先行 先試的重點推動對象。經過三年來的研究探索與實踐,特區政府於 2013 年 10 月正式成立“文化產業基金”,為文化產業的長足發展建立起財政 支援機構。 文化產業作為一門新興產業,具有行業跨度大、涉及門類多、與傳統 行業交叉重疊的複雜性,且國內外對其範圍的界定亦不盡相同,為了
4、使特 區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能統一認知並凝聚共識,故在原政策框架的基礎 上,結合新的發展形勢,歸納文化局三年來的政策執行經驗、業界與學界 的意見及文化產業委員會的各項研究成果,對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規劃作 3 了再進一步的完善,從宏觀層面上制定 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 (下 簡稱框架),以進一步釐清澳門文化產業的定位、政策的具體目標和 工作內容。 框架的擬定以“尊重市場規律,扶持企業發展”為原則,並期望 通過多元化措施,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能配合特區發展其他方面 的一些施政內容,包括: 一、 配合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育工作,通過融合文創元素,推動 文化旅遊,讓澳門歷史城區更具觀賞性和吸引力;
5、二、 配合國家政策及全球趨勢,引入綠色和節能環保導向,推 動更多與綠色和節能環保有關的創意設計轉化為產品,以 活躍澳門作為宜居宜遊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城市氛 圍; 三、 通過發展文化產業,促進區域文化及經濟的交流和合作, 尤其是粵澳合作、兩岸四地的合作及與葡語系國家或地區 的合作; 四、 配合“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通過發展文化產 業,構建文化走出去及引進來的橋樑。 4 2. 文化產業的宏觀定位文化產業的宏觀定位 2.1. 文化產業文化產業 為適用本框架的內容,根據第 26/2013 號行政法規第三條,“文 化產業”是指源自於文化積累,運用創意及知識產權,生產具文化含量的 商品並提供
6、有關服務和體驗,創造財富及就業機會,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 升的經濟活動。 2.2. 目的目的 特區政府發展文化產業的主要目的是配合經濟適度多元的施政方 向,利用文化產業融合性好、輻射效應强的特性,為驅動產業結構升級轉 型注入新的活力,避免經濟結構進一步過度依賴旅遊博彩業,為澳門經濟 可持續發展做好適當的風險管理,為社會創造更多元化的產業和就業選 擇。 2.3. 發發展展模式模式及及途徑途徑 文化產業具有獨特的產業鏈構成模式,它以各種不同領域創意個體的 跨界生產結合能力,配以大型企業的參與,連結成生產網,以創造巨大的 產業價值。 根據這一產業特性,結合本澳生產及展銷場地緊張、人力資源不足的 產業現
7、況,澳門的文化產業應按“大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開展,即以區 5 域合作的視野,充分延伸文化產業鏈條,注重文化產業與周邊地區的融 合,使其產業效益發揮至最大。 結合澳門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目的及現行的產業狀況考慮,特區發展 文化產業,依靠單一的發展途徑將難以促使產業化的形成。因此,為了讓 澳門的文化產業較快地達到相對顯著的發展,特區政府將充分運用現時旅 遊博彩優勢,初階段重點推動文化旅遊,以帶動創意設計、視覺藝術及文 化展演的發展。同時,運用區域合作平台和自由港的優勢,大力發展文化 貿易,吸引外資;長遠而言,運用特區一國兩制和貨幣自由兌換的優勢, 通過金融工具鼓勵社會資本流入文化產業領域,拓展文化
8、金融,壯大文化 產業的資本規模。 此外,在强調扶持壯大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亦應加大對文化事業的 資源投入,讓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能相互促進。 2.3.1. 文化旅遊文化旅遊 內需市場規模不足,一直是窒礙澳門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 然而,若把市場目光擴展至每年約三千萬人次的旅客量,則會發現這是一 個極具吸引力的龐大市場。因此,在發展文化產業初期,適宜以文化旅遊 為載體,通過與旅遊業融合發展,逐步累積本地品牌效應,從而帶動與旅 遊業關聯性較大的文化產業門類的發展。 2.3.2. 文化貿易文化貿易 文化對外貿易是中央政府近年大力鼓勵的發展方向,澳門可因應中央 政府的此項政策,結合本澳具備海外聯繫
9、,尤其是與葡語系國家長期合作 的市場優勢,大力發展文化貿易。通過國內外優秀文創產品及服務的流 6 通、交易與銷售,構建成熟的商品經銷網絡,為日後澳門文創產品及服務 進入國內外市場打下良好的商品通路基礎。文化貿易包括有形商品:如音 像錄影製品、紙製出版物、多媒體產品、軟件、設計品等實物商品;無形 商品:如版權、技術專利等。 2.3.3. 文化金融文化金融 長遠而言,澳門文化產業要實現差異化、跨越式的發展,可利用相對 穩定的財政資源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金融體制等優勢,推動澳門逐步成為 提供著作權、版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專業擔保公司貸款及投資基金等 金融服務的中心。 3. 範圍及分類範圍及分類 3.
10、1. 範圍範圍 由於澳門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目的,是期望透過發掘文化產業的價 值,為實現經濟適度多元作出貢獻,故政策應以體現文化產出效益與市場 經濟融合的特徵作為重點。因此,在推動本土具條件的文化事業轉化為文 化產業的同時,亦應開闊思路,吸引不同地區的創意品牌來澳發展,提升 澳門發展文化產業的綜合實力。 鑑於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整體仍處於起步階段,本政策亦只能作為前期 發展的宏觀政策基礎,故此,為便於日後針對性地制訂文化產業中各類別 的具體發展策略及執行措施,現將澳門的文化產業按行業的特徵分為創意 7 設計、文化展演、藝術收藏及數碼媒體四個核心領域,涵蓋數十個行業門 類。 3.2. 行業分類行業分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与文化遗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