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pdf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自主、合作、探究2、 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 基本特点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 的 基础。3、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 写作 ”(小学 12 年级为“写话”, 36 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
2、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5、新课程倡导 ( 自主)、 (合作) 、 (探究)的学习方式。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 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 (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
3、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 ,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14、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 、 (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 (教师) 、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6、现代阅读观认为, 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
4、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 是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无意义的。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
5、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 “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 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 交融式目标。25、 “分
6、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 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三个维度进行教三个维度学设计 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 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 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 和 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
7、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 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 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 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
8、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合作学习 :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9、。”“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5 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在平等的情形下,就教学问题展开的互动的有意义建构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6 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质性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针对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师生生生) 状态下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评价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激励性
10、评语体态动作实物象征性物品;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 也可以是学生群体7、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 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6 页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
11、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12、 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13 三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 融为一体
12、,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4 交融式目标: 交融式目标 在叙写时不会出现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 , 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15 分解式目标: 分解式目标 按照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 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 , 思路清晰 , 具体明确 , 便于操作16 生字复现: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和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
13、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因此,生字的学习,除了当堂课巩固,课后还要及时巩固17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
14、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 ?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 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 ?
1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 ?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
16、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 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 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 师文化积淀丰富, 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 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5、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 ?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
17、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 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 ? 答: (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汉语拼音 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 ? 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
18、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 、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 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
19、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 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0、有什么意义?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6 页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
21、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20、 什么是课程资源?答: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答: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 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 ?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 依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
22、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 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
23、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6 页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 讲的
24、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 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 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 (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2
25、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 . 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四、观点论述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2022 小学语文 新课程 标准 考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