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学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pdf
《2022年高中语文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学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学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儒家的理想人格儒、道、墨、法四家作为民族文化各自的一部分,儒法人道显赫,道墨天道昭著,儒道重义轻利,墨法强调功利。先秦四家在争辩中互相吸收,经过糅合,添以新质,凝聚成炎黄族类的理想人格。具体地说:“道家引导人们离开名利场,作精神上的逍遥游;墨家的视野,绝不出小生产的范围;法家要维护中央集权,钟情于法、术、势的运用,不会鼓励人们开拓思维空间。世俗化、人情化、伦理化的儒家,以维护既存秩序为己任,在汉以后成为正统。佛教是舶来品,原主张沙门不敬王者,为在中国立足,被迫向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本土文化靠拢,在高于一切的皇权面前低下了不敬的头;道教吸收了道家神秘主义的内容,以儒术迎合统治者。封
2、建王朝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在维护统治方面相互补充,发挥整体合力的作用。”儒家追求的“天下大同”是理想的世界,“大同”出自礼记礼运篇。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能圣必然贤,贤则可通圣。对统治者而言,以圣王为追求目标和行为典范,其榜样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对士大夫和庶民而言,则以贤君子为追求目标和行为典范,其榜样是孔、孟、萧何、诸葛亮、曾国藩。“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篇,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道德的把握;外王指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三纲八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功夫。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根本,亲民是手段,知止是界线;八
3、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构成一套完整的封建政治哲学体系。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与“和为贵”,修养途径是穷独达兼、正己正人,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洁身自好。它要求人们做到:一是遵循伦理本位。在封建社会,父慈、子孝、妇从的家庭伦理观念,是君仁、臣忠、民顺的社会伦理观念的缩影。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这种由国到家再到身的训导,其层次由高到低,由宏观到微观,强调治国必先修身,着眼点在于教化百姓,从整体效应看待个体修养。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身到家再到国的训导,其
4、层次由低到高、由微观到宏观,强调修身才能治国,着眼点在于加强个人修养,从个体修养求得整体效应。二是怀抱经世之志。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经过历史积淀,转化为一种普遍的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会心理。知识分子怀抱经世之志,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有深沉的爱国激情和浓厚的社会忧患意识。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重立德、立功和立言,客观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三是注重道德修养。无论是儒家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是道家的少私寡欲、修道积德,佛家的超尘绝俗、去恶从善,无不以道德实践为
5、第一要义。至于宋明理学讲的“存天理,去人欲”,更以修养为实现道德理想的途径。就是古代文论、画论中的主张,也无不寓物论道。这种道德人本主义,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们重情操、讲修养的自觉性。1字音字形(1) 斐然(f i)(2) 暴虎冯河(pn) (3) 桴(f )(4) 恸(t n) (5) 牖(y u) (6) 莞尔(wn)(7) 偃(y n) (8) 喟然(ku )2重要词语(1) 吾党之小子狂简:党,指家乡;简,大,指志大(2)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警惕,谨慎(3)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使丰富;约,约束(4) 如有所立,卓尔:卓,高耸;尔,的样子(5) 叔孙武叔
6、毁仲尼:诋毁(6) 无以为也:做(7)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超越3通假字(1) 归与!归与:通“欤”(2) 无所取材:通“哉”(3)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通“悦”4虚词用法(1) 虽虽欲从之:虽然人虽欲自绝:纵使(2) 其不得其死然:他其由与:大概得其门者或寡矣:他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3) 如行行如也:词尾,的样子如有所立:假设连词,如果(4) 之用之则行:人称代词,他由之瑟:结构助词,的仰之弥高:人称代词,他不见宗庙之美:结构助词,的子之武城:动词,到(5) 于奚为于丘之门:介词,在未
7、入于室也:介词,引出“入”的处所子贡贤于仲尼:介词,比(6) 为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介词,表对象无以为也:动词,做5词类活用(1) 噫!天丧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2)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丰富(3)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竭,用尽6特殊句式(1) 子行三军,则谁与:宾语前置(2)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宾语前置(3)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宾语前置(4)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宾语前置(5)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介词短语后置(6) 子贡贤于仲尼:介词短语后置(7)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介词短语后置7成语积累(1) 斐然成章:斐然,有文采的
8、样子。此处喻指文化知识已灿然可观。(2) 用行舍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入进退的态度。(3) 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4) 临事而惧:惧,警惕,谨慎。指遇到事情谨慎小心。(5) 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6) 莞尔而笑:形容微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7) 割鸡焉用牛刀: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力量。(8)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抬头望。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坚实。(9)
9、 循循善诱:循循,有步骤的样子。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10) 欲罢不能:想停止也不能停止。8名句积累(1)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2)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3)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语段赏析1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赏析闵子骞侍奉在孔子身旁,中和正直的样子。子路则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又是很和乐的样子。孔子很高兴。( 但又说: ) “像仲由那样,恐怕不能善终。”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行动,刚强者往往不会委曲求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孔子对他的学生了如指掌,他深知子路
10、的性格刚强易折,对他发出了叹惋。孔子知人论事,具有先见之明。在后来发生的卫国内乱中,子路抱着“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信念,身入危城,壮烈牺牲。2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赏析孔子又说:“仲由嘛,水平已经登堂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这是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应该是批评后又加以鼓励。升堂、入室都是比喻的说法,表示学习的不同阶段。刚刚学会可看做入门,升堂指已经有所掌握,而入室则表示“到家”了,已得学问之奥妙。对我们来说,做学问当然不能满足于子路的水平,要进一步做到“入室”,不论学什么都要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而作为老师,不仅要指出学生在学业上达到的层次,还要告诉学生怎样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老
11、师不仅应当合理地帮助学生树立切实的目标,而且还应当为学生提供登堂入室的方法。3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赏析孔子拜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要是做得不对,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论语中的孔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真人”,有脾气,有缺点。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作风淫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孔子却拜见而不避,甚至使亲近的学生怀疑而不高兴,可见孔子与后世的道学先生大不相同,并不装腔作势,而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当然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
12、坦荡磊落,行为端正,就不必在意他人的议论,更不必赌咒发誓。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赏析颜渊深深地感叹道:“先生的学说,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坚实。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义来约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创立,又是那么高远。虽然想去追随它,但无路可走了。”这是颜渊的学习体会,也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貌品德和自己虽追赶也不可企及的崇敬感
13、。孔子教育学生注意“循循善诱”,循循善诱就是有步骤、有次序地诱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层次、有条理地掌握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地提高知识水平。这种方式好比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容易深入人心,收到长久的效果。而“欲罢不能”四个字展示的是学习不断深入的状态,现在此词用在做一些牵动着心的事情,甚至是坏事,都包括其中,显然是对词意的曲解歪用。重点研读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从本书的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一个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为什么显得较为丰满生动?答案关于子路形象的材料,除本课有关章节外,课文中还有:第二课13.3章,第三课 17.5 章、 17.7 章,
14、第四课18.7 章,第五课第5.26 章,第十三课11.26 章,等等。分析子路形象时要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考虑。子路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他可以当面顶撞孔子,对孔子的言行表示不满,可以在听到表扬以后毫不掩饰地面露喜色,可以在众多的学生中抢着第一个回答问题子路的形象之所以丰满生动,是因为论语中记述时注意捕捉能够表现其性格的言论行动和神情态度。如:当面议论孔子“有是哉,子之迂也”,表现他的鲁莽直率;在听到孔子赞扬颜回时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表现他的争强好胜,等等。其中不少情节带有喜剧色彩,使读者增加了阅读趣味,也使子路的形象显得憨直可爱。2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
15、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答案叠句多为感叹句和祈使句,这类句子的重叠使用可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的特点之一。合作探究孔子,一个人格伟岸的仁者、一位“何其多能”的卓越的智者、天意纵使之而成的一代圣人 ( “固天纵之将圣”)( 论语子罕) ,被誉为时代的精神偶像。早在西汉之时,司马迁就已经推许孔子为“至圣”( 史记孔子世家) 。后来
16、儒家极力构想的、积极追求的理想人格 ( “内圣” ) ,其实在孔子身上早就实现。请以“走进论语感受圣者的伟大”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提示论语一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孔子平凡而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探究第一步,搜集有关孔子人格的研究资料,搜集历史上有关孔子的评价;购买史记。第二步,阅读 史记 之 孔子世家 仲尼弟子列传 ,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追求。研读论语,概括孔子伟大品格的具体表现,做好读书笔记。第三步,研读搜集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孔子的历史贡献、历史地位,真切地感受其伟大品格。第四步,写一篇1 500 字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选读 2022年高中语文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学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2022 年高 语文 第十二 高山仰止 案语 选修 论语 选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