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稳态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 、1. 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2.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考点: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3、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 Na+, Cl- ) ,蛋白质(血浆蛋白)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 O2,CO2 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
2、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考点: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A、渗透压: 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 NaHCO3 NaH2PO4/Na2HPO4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温度主要影响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
3、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组织水肿形成原因:1 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2 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A、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 C、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 ( 未受到刺激时) :兴奋状态 ( 受到刺激后 ) :静息状态外正内负K外流外负内正a+内流外正内负a+外流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传导方向相同)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
4、元)1、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轴突)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树突或细胞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2 传递方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 信号3、传递速度:比较慢因为递质通过是以扩散的方式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5、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引起兴奋后就被相应的酶分解。6、传递过程: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
5、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因为兴奋通过突触时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也是单向的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的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下丘脑:内分泌腺活动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渗透压感受器)脑干:与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有关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运动的力量,快慢,方向等)脊髓:调节身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婴儿排尿反射)大脑皮层:高级反射中枢,(所有的条件反射,感觉中枢(痛觉,渴觉,饿觉,温觉,冷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学习,记忆,思维,言语区:,区学习和记忆相互
6、联系,不可分割,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体液调节概念:激素, CO2 、H+、乳酸,和K+,组织胺,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而激素相对于这些化学物质的调节最为重要。激素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除外)作用:调节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信息分子。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固醇类:性激素,醛固酮氨基酸类:甲状腺激素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及激素(重点掌握)内分泌器官激素种类作用激素失调症垂体生长激素
7、促激素(促鱼产卵)催乳素促生长发育促其它腺体发育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 产热 ) 促进生长发育(脑)提高神经兴奋性少年少:呆小症多:甲亢缺碘:甲状腺肿大肾上腺肾上腺激素糖皮质激素、醛固酮促进新陈代谢;心跳加速;升血糖;调节水盐平衡保N a 泌 k 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降低血糖升血糖糖尿病低血糖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促新代谢,促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促升高血糖,升血压方面: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激素促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促进植物的生长,伸长方面:植物生长素与
8、赤霉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促进降血糖途径,抑制升血糖途径)血糖平衡起主要作用的两种激素: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及肾上腺素正常人的血糖:0.8-1.2g/l(80-120mg/dl )氧化分解细胞呼吸(细胞内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主要是产热,供能合成糖原:场所(肝脏细胞及肌肉细胞)机体内的三大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血糖浓度。血糖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激素调
9、节),其次是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水平衡调节(神经,体液调节)重点知识:抗利尿激素(保水) :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是渴觉中枢水的平衡由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体温调节重点知识点:炎热环境下的调节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实现,因为机体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增加产热(不自主的颤抖, ) ,还可通过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促进代谢来增加产热;但没有激素参与增加散热的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体温感觉中枢感受器: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及内脏感受器,热量的产生:新陈代谢产热,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调节方式 : 神经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10、神经调节途径体液调节途径传出神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痰,烧伤)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1 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最主要的免疫方式)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2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本质:球蛋白,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存在: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其它体液中也含有。(特异性)抗体:分类:抗
11、毒素,凝集素,沉淀素,溶解素。功能: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 、体液免疫浆细胞抗体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4、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细胞增殖分化效应 T 细胞靶细胞记忆细胞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如果体液免疫消失,细胞免疫也将会消失,同时进行, 相辅相成。(实例:如果有较低强的病毒入侵,则首先经过体液免疫,然后再经过细胞免疫,最后再由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把它粘住,后最吞噬细胞消灭。)5、免疫失调疾病过敏反应:再次接受过敏原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
12、病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AIDS)-HIV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6、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注射疫苗,种痘,注入抗原激发产生抗体(人工免疫)免疫治疗:注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移植器官: 器官被认为是抗原,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手术成败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体的(糖蛋白,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同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第三部分植物激素调节1,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植物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总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含羞草叶片闭合)植物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总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向光性,向水性)2,胚芽鞘的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
13、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 , 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3,植物弯曲生长的直接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光,重力,人为原因)4,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一定部位;动物激素产生:内分泌腺(器官)5,在胚芽鞘中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运输: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非极性运输:自由扩散,在成熟的组织,叶片,种子等部位生长素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2022 年高 生物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