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免疫缺陷病等课件.ppt
《免疫耐受免疫缺陷病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耐受免疫缺陷病等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3页l按照免疫耐受的形成的特点,可分为:天然、获得两种免疫耐受既可天然获得,也可以人工诱导。前者称天然耐受(natural tolerance),后者称获得耐受(acquired tolerance)。 外来的或自身的抗原均可诱导免疫耐受,这些抗原称耐受原(tolerangen)。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3页一.定义及分类免疫耐受: 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的现象,即Ag不能激活T与B细胞完成特异免疫应答的过程,不能产生免疫应答相应的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不能执行免疫应答效应。它是免疫应答的另一种重要类型,其表现与正免疫应答相反,也与各种非特异的免疫抑制不同,后者
2、没有抗原特异性,对各种抗原呈无应答或低应答。免疫耐受具有免疫特异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3页按照免疫耐受的程度,又可以分为完全耐受和不完全耐受。后者又有多种形式。如仅对T细胞或B细胞产生的耐受分别称T细胞耐受或B细胞耐受。又如免疫活性细胞仅对抗原分子上的某一特定决定簇产生耐受而不涉及对其他决定簇的应答,这些现象称为分离耐受。二.形成条件在胚胎发育期,不成熟的T及B淋巴细胞接触Ag(自身或者外来Ag),形成的对所接触Ag的免疫耐受,出生后再遇相同的Ag不予应答。在后天过程中,T、B细胞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耐受,并持续一段时间。诱导因素消失,耐受也去除,并开始恢复对Ag的免疫应答。适宜的抗原刺激
3、,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适宜的抗原量,特殊的Ag表位及Ag表位的变异,均会导致免疫耐受。T细胞即使接触适宜的抗原,由于缺乏第二信号,或缺乏生长及分化因子,活化的T,B细胞克隆不能扩增,从而导致免疫耐受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3页T、B细胞耐受的区别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抗原量低,耐受持续时间长(数月数年) B细胞耐受的诱导,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B细胞耐受持续时间短(数周)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3页 第一节 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1、天然耐受现象1945年Owen首先报导了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现象。牛的异卵双胎构成的血型嵌合体红细胞互不排
4、斥,皮肤移植也不被排斥。但是无关小牛的皮肤移植则被排斥。由此可见, 这种耐受具有特异性。2、实验诱导的耐受性Medawar将CBA品系小鼠的骨髓输给新生的A品系小鼠。8周后,移植CBA品系鼠的皮肤,不出现排斥的现象,能够长期存活。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3页 牛的异卵双胎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3页二、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1、抗原剂量只有适宜剂量才能产生大量的抗体2、抗原类型单体、聚体3、抗原免疫途径口服抗原,产生分泌型IgA,形成局部粘膜免疫,从而导致全身免疫耐受4、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某些基团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耐受现象,抗原不同部位的决定基,其作用不同,可诱导或抑制
5、免疫应答。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3页抗原剂量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及B细胞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高 诱导Ts(抑制性T细胞)活化 抑制免疫应答 高带耐受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3页蛋白单体 不能被APC细胞提呈 T细胞不被活化 B细胞不产生抗体蛋白聚体,情况正好相反 B细胞产生抗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3页一、中枢耐受:在胚胎期及在T、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当T、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微环境中发育,TCR、BCR与自身抗原肽结合时,引发的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的死亡,致克隆消除。从而显著减少出生后的自身免疫疾病。如果胸腺及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缺陷,阴性选择下降或
6、障碍,出生后易患自身免疫病。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3页二、外周耐受:指T、B免疫功能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 自身抗原诱导外周耐受的抗原可以分为: 非自身抗原各自的耐受机制也不尽相同。(一)克隆无能与免疫忽视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3页对外周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应答的T、B细胞克隆,存在于外周淋巴器官及组织中,有机会接触自身抗原。通常外周组织特异抗原浓度太低,不足以活化相应的T、B细胞。如外周组织特异抗原浓度适宜,当相应的自身抗原应答的T细胞克隆与表达该组织特异的抗原接触时,则TCR-CD3活化,产生第一信号,在无炎症情况下,抗原提呈细胞(APC)不活化,不能产生第二信
7、号。只有第一信号,而无第二信号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在早期即被中断,细胞不能充分活化,呈克隆无能状态。体内有一类组织特异性抗原,其浓度不足以诱导初始T细胞发生耐受,即不能导致应答克隆的消除或无能,但其浓度足以活化效应T细胞,而有致自身免疫病的危险。这种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的组织特异抗原并存,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状态,称为免疫忽视。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3页(二)免疫抑制细胞的作用对同种异型抗原产生的免疫耐受的小鼠体内,存在一类免疫耐受淋巴细胞,将耐受小鼠的淋巴细胞转输给正常小鼠,则此小鼠也对移植的、表达此同种异型抗原的皮肤显示耐受,移植的皮肤存活。若将耐受小鼠体内的T细
8、胞杀伤消除后,再进行淋巴细胞的转输,则不能转移免疫耐受,由此可知耐受小鼠体内产生有抑制性T细胞(Ts)。Ts细胞可以抑制Th、CTL(细胞毒T细胞)功能,从而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过程,不能杀菌及抑菌,患者虽有抗体,但对细菌无抑制作用,疾病得以严重进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3页第三节 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1、建立免疫耐受1.1 抑制特异的免疫应答口服免疫原,建立全身免疫耐受。静脉注射无聚体的抗原,建立全身免疫耐受。移植骨髓或者胸腺,建立或恢复免疫耐受。脱敏治疗,防止IgE型抗体产生。防止感染诱导产生特异拮抗性免疫细胞,抑制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1.2 拮抗免疫原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的使用。现在
9、学习的是第15页,共73页2、提供相应的条件,恢复免疫应答 免疫原及免疫应答分子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 肿瘤细胞表达肿瘤特异抗原(TSA)及相关抗原(TAA)的密度低,在肿瘤细胞表面,不易形成足够的抗原肽,从而不能活化免疫应答T细胞,导致第二信号缺陷。纠正措施有:基因克隆TSA/TAA,产生足够的重组蛋白,作为肿瘤多肽疫苗。提高MHC分子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可增强其免疫原性,进行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及其抗体的合理应用1. 多种抗感染措施,防止病原体产生抗原拮抗分子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3页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的比较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原因细胞系消失或不活化,Ts细胞的抑制作用免疫活性细胞发育缺损
10、或增殖分化障碍产生条件可先天或后天获得,特别是在免疫功能未成熟或减弱时容易形成先天缺损,或人为产生,如X射线、免疫抑制药物、抗淋巴细胞血清作用特异性高无持续性长期的,一时性的或终生一时性临床应用实验治疗阶段已应用于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病和移植合并症无感染与肿瘤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3页实际应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Starzl说,如果掌握好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时机和剂量,是有可能获得免疫耐受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新的产生免疫耐受的用药策略,这种策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年以前的医疗实践。这种策略不是在器官移植后立即给患者服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而是在器官移植前的几小时前给患者服用一次免
11、疫抑制剂,目的是在抗原产生之前,清除受者体内的T细胞。然后在移植手术后的第二天给予一次低于正常剂量的免疫抑制剂。40年前,9例肾移植患者接受了类似方案的治疗。有7例患者无需再服用免疫抑制剂,其中有一例患者生存了38年。 建立耐受可使移植物存活;打破耐受,恢复免疫应答在抗感染,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的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3页 第五篇 临床免疫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3页一、定义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通常也被称为变态反应。识别 增殖
12、致敏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3页二、超敏反应分型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可以分为:I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超敏应I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反应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3页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特异性IgE抗体介导的出现快,消退也快出现功能紊乱性疾病,不出现严重组织细胞损伤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3页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一)变应原及其特征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性地激活CD4+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天然变应原多为小分子可溶性蛋白
13、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 组织蛋白 变应原常见的变应原有:花粉、尘螨、鱼虾和青霉素、磺胺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3页(二)变应素及其产生 变应素-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类抗体 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IgE +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机体致敏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3页Th变应原ThIL-4RNK1.1TIL-4Th2IL-4B浆细胞IgE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3页(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及其表面高亲和性IgE Fc受体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周血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14、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 Fc受体,胞质中有嗜碱性颗粒。激活后可释放出颗粒性物质FcRI由一条链、一条链和两条相同的链组成。链与IgE的FC段结合,链和链可介导信号转导。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3页(四)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被一些细胞因子作用后可表达高亲和性FcRI并使CRI和FcR表达增加,可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生物活性介质中,一类是具有毒性作用的颗粒蛋白及酶类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另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脂类介质类似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3页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
15、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3页三、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73页 皮肤敏感反应测试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73页四、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变应原皮试:将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变应原稀释后(青霉素、尘螨、花粉)在前臂内侧作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脱敏治疗: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但是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致敏。药物治疗: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阿 司匹林、前列腺素E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 耐受 缺陷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