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论硬盘常见故障及一般维修方法.pdf





《论文:浅论硬盘常见故障及一般维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论硬盘常见故障及一般维修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脑硬盘论文电脑硬盘论文; ;浅论硬盘常见故障及一般维修方法浅论硬盘常见故障及一般维修方法摘要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硬盘的容量和速度也在飞速增长,但由于硬盘工作原理的制约,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却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脆弱的硬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威胁着其存储数据的安全。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常用的维修方法, 就可以排除一些常见故障而使硬盘继续正常工作,该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硬盘;故障;维修方法1 引言目前主流硬盘的接口主要有三种。分别为 SCSI 接口、PATA并行接口和 SATA串行接口。由于 SCSI 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数据存储保护机
2、制,由专业人员维护,与我们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故本文不作探讨。其中 PATA 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IDE 接口, 目前 SATA 接口硬盘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电气性能有逐渐取代传统的 PATA 接口硬盘成为主流的趋势,而一些早期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 SATA 接口,所以传统的 IDE 接口硬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长期存在。综上,本文就 IDE 硬盘、SATA 硬盘和 SATAIDE 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分别作一些探讨。2 硬盘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2.1 IDE 硬盘的常见故障2.1.1 开机不能识别硬盘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 CMOS 中的自
3、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 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假设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 IDE 端口上。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 80%以上,一般
4、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 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 IDE 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 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
5、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 DOS 系统,用 FDISK/MBR 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 Fdisk 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 Disk Genius 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 Wind
6、ows 下看到正确分区。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 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Non-System disk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 或 Error loadingoperating system 等提示。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 CMOS 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 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
7、目前的IDE 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 CMOS 中改为其它的模式, 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故障排除:可在 BIOS 中选择 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 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mode等选项设置成 ATUO,按 F10 保存退出即可。硬盘出现坏道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
8、,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故障分析:上述诸现象是硬盘出现坏道的明显表现。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为软坏道,可用软件修复,因此称为逻辑坏道;后者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由于这种坏道是由于硬件因素造成的且不可修复, 因此称为物理坏道, 只能通过更改硬盘分区或
9、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故障排除:对于硬盘的逻辑坏道,推荐使用 MHDD 配合 THDD 与 HDDREG等硬盘坏道修复软件进行修复,一般均可很好的识别坏道并修复。现主要针对 MHDD4.6 版总简要介绍一下软件的用法。启动成功以后,按 shift+F3 选择要修复的硬盘,按相应硬盘对应的数字键后,然后按 F4,出来一个对话框如图 1 所示,Start LBA 项指定扫描起始位置,先将 Remap坏道重映射项、Loop test/repair 项设为 OFF,其余项设为 ON,选择完毕按 CTRLENTER 执行扫描,扫描完毕后,再将 Remap 项设为 ON,其余项设为 OFF,再执行一次扫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硬盘 常见故障 一般 维修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