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讲稿.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n 1太息症益气升降汤 n2慢性心衰葶苈生脉五苓散n3快速性心律失常 养心定悸汤目 录n 4缓慢性心律失常大运方 n 5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 止麻消痰活血汤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n6高血压病 夏枯草汤n 7血管神经性头痛 谷精草汤n 8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祛风定晕汤目 录n 9特发性水肿 桑家汤第三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史记苏秦列传:“於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秦。”唐司马贞著史记索隐:“太息,谓久蓄气而大吁也。”(吁XU)太息即叹气,“善太息”即频频叹气。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等引起”
2、。第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太息症是患者自觉胸间憋闷、有压迫感而迫使深吸气,然后以自然呼出为快的一种症状。临床每多见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第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因太息症多兼胸闷、胸痛、短气等症状,或因精神刺激而加重,似为肝气郁结之症,医家多治以舒肝理气,而每致病情加重者屡见不鲜。第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灵枢口问“黄帝曰:人之善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也。”第七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善太息应是现象,心系急、气道约是病机,忧思是诱因,治疗补手少阴,心主
3、,足少阳,留之。邢老师认为心系急、气道约之根本应为宗气不足,气虚下陷,故治疗补手少阴,心主,以补益宗气为主。第八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临床根据病人所述,善太息主要表现为长吸气,吸为虚,邢老认为此属以深吸为需,以长出必然,宗气不足应为根本,创立益气升降汤。第九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因太息症多兼胸闷、胸痛、短气等症状,或因精神刺激而加重,似为肝气郁结之症,医家多治以舒肝理气,而每致病情加重者屡见不鲜。多选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第十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益气升降汤 组成:黄芪30g,党参1530g,麦冬10g,五味子10g,枳实10g,桔梗10g,炙甘草6g。功用:补益宗气,
4、调畅气机 主治:宗气不足,气机失调之善太息,或兼心悸、胸痛、乏力、眩晕等。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临床化裁:心悸怔忡加炒枣仁15g,黄连12g,丹参15g;全身乏力、动则气喘加生晒参10g或西洋参10g;口干渴加元参、石斛各15g,知母10g或黄精30g;失眠加炒枣仁15g,夜交藤30g;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太息症 烦躁不安加知母、栀子、竹叶各10g;胸痛加郁金12g,川楝子、元胡各10g;低血压、脉压差小者,炙甘草增至1530g;血压高者,加夏枯草12g,元参12g,黄芩12g。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
5、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半卧位、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等)以及心排血量降低(乏力、疲倦、头晕、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慢性心力衰竭 右心衰以体循环淤血为特征水肿。胃肠道淤血水肿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肝脏淤血水肿肝大、压痛、黄疸、腹水等。下垂部位水
6、肿足、下肢、腰骶部、阴囊、颜面水肿及胸水等。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气虚衰,运行无力,血脉瘀滞,肺气亏乏,既影响心之功能,又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三焦水液阻滞,水气上逆,凌心射肺,出现喘、悸、肿为主的虚实夹杂病证。临床常见之冠心病、肺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慢性心力衰竭 方名:葶苈生脉五苓散 处方来源:邢月朋老师自拟方。由伤寒论之葶苈大枣泻肺汤、五苓散及金代张元素之医学启源生脉散等结合临床经验
7、化裁而来。组成:生晒参1015g,葶苈子10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桂枝10g,茯苓1530g,猪苓10g,白术12g,泽泻30g,车前子15g,郁李仁30g,枳实10g,丹参15g,川芎10g。补益心肺,活血利水。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慢性心力衰竭 主治:心肺气虚,痰饮阻滞,瘀血内停之喘证、心悸、水肿,表现为胸闷,气短,喘促,腹满,心悸,水肿,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沉滑或滑数。西医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有显著疗效。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化裁:气虚自汗者,加黄芪30g;阳虚者加黑附子46g,桂枝10g;水肿较重者加车前子至
8、30g,冬瓜皮30g;合并肺部感染者加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芦根30g,桑白皮15,黄芩15g。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经临床观察,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心烦、乏力、失眠多梦、健忘,脉多为细、数、促、代,舌质红、苔少。心肾阴虚、心火内扰,是其主要病机。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快速性心律失常 方名:养心定悸汤 来源:邢月朋老师自拟方。由摄生秘剖“天王补心丹”加减化裁而来。组成:天冬10g,麦冬10g,生地10g,熟地10g,沙参12g,玄参12g,丹参12g,明党参12g,当归12g,五
9、味子10g,炒枣仁30g,柏子仁15g,桔梗10g,远志10g,龙齿15g,黄连10g,甘草6g。功用:滋阴补血,养心定悸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快速性心律失常 主治:心悸神疲,心烦少寐,潮热汗出,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叁伍不调。常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窦性心动过速等表现为心悸神疲,心烦少寐等病证者。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快速性心律失常 临床化裁:心悸较甚者,加磁石20g;气短神疲者,加生晒参10g,黄芪30g;心烦躁,脉数极者加大黄连剂量至2030g,或加栀子10g,竹叶10g,苦参10g;惊悸多梦者,加龙骨15g,金樱子1
10、2g;阵发性房颤,加元胡30g。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缓慢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等。证属气虚阳衰、气滞寒凝证。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气短,胸闷,头昏晕厥,神疲无力,舌质淡暗,苔薄白,脉迟、涩。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缓慢性心律失常 方名:大运方 处方来源:邢月朋老师自拟方。组成:人参10g,黄芪30g,黑附子6g,肉桂6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枳实10g,麻黄8g,熟地10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15g。功用:益气温阳,运转气机。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缓慢性心律失常 方名:大运方 处方来源:邢月朋老师自拟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常见病 多发病 中医 治疗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