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发展与教育.ppt
《品德的发展与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的发展与教育.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品德的发展与教育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5页一、品德的含义一、品德的含义二、品德的特征二、品德的特征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品德概述品德概述1-2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5页一、品德的实质一、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比较稳定的的心心理特征和倾向理特征和倾向。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5页v品德调节的是人的社会行为。v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v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v品德是社会道德在
2、个体身上的反映。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5页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5页二、品德的特征二、品德的特征(一)品德形成的后天性(一)品德形成的后天性(二)品德内容的社会性(二)品德内容的社会性(三)品德表现的行为性(三)品德表现的行为性(四)品德结构的稳定性(四)品德结构的稳定性(五)品德抉择的自觉性(五)品德抉择的自觉性现在学习的是
3、第6页,共45页三、品德的结构三、品德的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一)道德认识(一)道德认识认识的内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的意义道德规范及其执行的意义认识的结果: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基础,是品德的,是品德的核心核心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5页(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
4、惑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义务感、责任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5页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5页道德情感的分类道德情感的分类直觉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情感体验,产生非常迅速,意识不明显,自觉性较低舍己救人行动想象性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引起的情感体验由岳飞等人物的形象和事迹,产生对英雄人物的敬慕及爱国主义情感伦理性的道德情感把道德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结
5、合,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感10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5页(三)道德意志(三)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能动作用道德意识的能动作用,帮助个体将道德动机贯彻于道德行动之中。具体表现为:使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动机、利他动机战胜利己动机;排除困难,将道德行为进行到底。道德意志突出表现在抗拒不良环境的诱惑、抑制不道德行为的抗拒不良环境的诱惑、抑制不道德行为的过程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5页(四)道德行为(四
6、)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5页v 案例:在公共汽车上是否给老人让座?有四种不同的情景:v 1.某时某地,甲:“同样花钱买票,凭什么让给你?”因而没有让座。v 2.某时某地,乙:“按理说该让,可站到终点也够难受的,别人不让,为什么非得我让呢?”结果没让。v 3.某时某地,丙:“身边站着个老人,觉得坐着不好意思”,但又不想站起来,于是眼望窗外,装作没看见。
7、v 4.某时某地,丁:“我怎么早没看见,让他老人家站了半天”,马上让了座。v试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试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对甲乙丙丁的行为进行分析。的影响对甲乙丙丁的行为进行分析。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5页一、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二、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二、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三、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三、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1-14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5页一、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
8、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展水平,可把这一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12岁)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感觉运动时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5页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28岁)。岁)。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服从的
9、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1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25岁)岁)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5页(2 2)权威阶段()权威阶段(5858岁)岁)特征:特征: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从和崇拜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
10、感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了解其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5页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
11、看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5页 第四,赞成抵罪的惩罚,第四,赞成抵罪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5页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811、1212岁)。岁)。思维特征思维特征: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
12、特点特点:有了自律的萌芽有了自律的萌芽第一,儿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守”。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5页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
13、现实地判断他人。第四,能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在的几种观点。第五,提出的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惩罚较温和,属于,属于报应性惩罚报应性惩罚。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5页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1、1212岁以后)。岁以后)。真正达到了自律阶段。真正达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从作为一种具体行为从作为一种具体行为的准则转变为一种更加理性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互惠观的准则转变为一种更加理性
14、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互惠观,并以形式上的公正向实质性的公正观发展,形成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5页(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个体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个体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道德两难故事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5页水平水平1 1:前习俗道德:前习俗道德 道德的最早和最不成熟的形式,个体对什么是对道德的最早和最不成熟的形式,个体对什么是对或错还没有采纳社会习俗或将之内在
15、化。在前习俗水或错还没有采纳社会习俗或将之内在化。在前习俗水平上,个体对平上,个体对行为道德的判断主要由对产生的后果来行为道德的判断主要由对产生的后果来确定:引起奖赏和愉快的行为是确定:引起奖赏和愉快的行为是“正确正确”的,引起惩的,引起惩罚的行为则是罚的行为则是“错误的错误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具体结果和和自身的利自身的利害害关系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5页v 服从与惩罚:服从与惩罚: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
16、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赞成赞成:偷药是对的,因为这种药造价低。偷药是对的,因为这种药造价低。反对反对:偷药要受谴责,因为海因茨会被抓住,关到牢里。偷药要受谴责,因为海因茨会被抓住,关到牢里。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5页v 朴素利已主义朴素利已主义 发展到此阶段时,个体的取向就会转向个人主义和交换发展到此阶段时,个体的取向就会转向个人主义和交换。只有当个体认为他的行为是对自己有益的,才会遵守规则对自己有益的,才会遵守规则,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发展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