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功能测定 (2).ppt





《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功能测定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功能测定 (2).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功能测定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9页一、呼吸中枢及呼吸调节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9页(一)延髓呼吸中枢(1)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脊髓的呼吸肌运动神经元受延髓呼吸中枢控制。保留延髓的去大脑动物能进行节律的呼吸运动,并随着血液CO2和O2含量改变表现相应变化。(2)吸气中枢位于延髓腹侧网状结构,电刺激可引起动物的吸气动作;呼气中枢位于延髓背侧网状结构,电刺激引起呼气动作。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9页(二)脑桥呼吸中枢 平稳、均匀的呼吸节律还依赖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和长吸中枢的存在。(1)呼吸调整中枢:位于脑桥上部;对延髓吸气中枢有抑制作用,防止过长过深的吸气。延髓
2、吸气神经元兴奋时,冲动下传至脊髓,引起吸气动作;同时上传脑桥,刺激呼吸调整中枢,后者发出冲动对延髓吸气神经元负反馈调节,使吸气转入呼气。(2)长吸中枢 位于脑桥中下部有加强延髓吸气神经元活动的结构。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9页(三)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 呼吸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随意调节,并能建立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1)通过对脑桥和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调节呼吸的节律;(2)通过皮层脊髓束和皮层红核脊髓束,下传直接支配呼吸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9页(四)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1)肺扩张反射: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
3、里,肺扩张反射的生理作用在于阻抑吸气过长过深,促使吸气及时转入呼气。(2)肺收缩反射:将实验动物肺中气体抽出,或造成开放性气胸,使肺萎缩,则反射性引起吸气动作。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9页(四)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呼吸肌本体感受器(肌梭装置)(1)当呼吸肌被动拉长或等长性肌肉收缩时,本体感受器因牵拉而发生兴奋,传入冲动通过脊神经到达脊髓,反射使感受器所在肌肉收缩加强。(2)当吸气时增加呼吸道阻力时,吸气肌等长收缩,本体感受性反射增强,提高吸气肌收缩强度,克服阻力,保持吸入气量。在呼气时增加呼吸道阻力,也使呼气肌产生相同的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9页(五)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外周化学感受
4、器是指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感受血液PCO2、PO2和氢离子浓度变化的刺激。对呼吸的调节来说,颈动脉窦的作用更重要。摘除外周化学感受器或切断其传入神经,外周化学感受器作用虽消除,但吸入CO2仍能加强呼吸反应。延髓外浅表部有中枢化学感受器,接受H+刺激。血液中CO2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与脑脊液和化学敏感细胞周围组织液中的H2O结合生成H2CO3,解离出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9页(六)CO2对呼吸的调节(1)CO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体液因子。CO2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的。提高血液中的CO2浓度,对呼吸调节效应在1分钟左右即达高峰。(2)血液中CO2浓度长
5、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则其调节效应逐渐下降。血液HCO3-通过脑脊液腔表层蛛网膜细胞主动转移进入脑脊液,与H+结合,降低其浓度,从而降低对呼吸的效应。血液CO2对呼吸的作用,初期具有急性效应,数天后变成缓慢的适应性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9页(七)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缺氧刺激时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起作用的。在严重肺气肿等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和通气功能受到限制,导致动脉血O2含量下降而CO2含量增多,表现呼吸的加强;随后由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适应性作用,CO2的刺激效应逐渐减弱,缺氧成为加强呼吸的主要刺激。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9页 1、在外周感受器,颈动脉窦更为重要,切除后机体对低氧无通
6、气增加反应。2、平静呼吸时,颈动脉窦驱动作用占15%,高碳酸血症时,颈动脉窦呼吸驱动作用占30%。3、颈动脉窦接受颈外动脉的血供,平均血流量为2升/100克/分。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9页 处在相对较高 PaCO2状态下,颈动脉窦在低氧时发出的神经冲动频率有增加趋势。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9页呼吸过程 高级中枢高级中枢 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外周感受器外周感受器 外周神经外周神经 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 肌梭装置张力改变肌梭装置张力改变 呼吸肌细胞膜呼吸肌细胞膜 肌纤维收缩肌纤维收缩 血气血气O2,CO2变化变化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胸膜腔压力改变胸膜腔压力改
7、变 肺容积改变肺容积改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9页(八)呼吸中枢敏感性和反应性测定 通气过程经感受器-呼吸中枢-效应器(呼吸器官)系统的有效控制,保持PaCO2正常。呼吸中枢驱动定量包括CO2敏感性和反应性测定。CO2敏感性测定是以特定PaCO2状态下口腔阻断压P0.1、平均吸气流量(VT/Ti)和每分钟通气量(VE)绝对值表示。CO2 反应性测定是以单位PaCO2改变时P0.1、VT/Ti和VE的相对改变值表示。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9页P0.1测定间断短暂阻断吸气口,传感器测定吸气0.1秒时口腔压力。由于气道阻断,无气流、肺容量变化,故不受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影响,测得负压纯粹为呼吸
8、肌活动所致。在定量PCO2刺激下,P0.1是反映呼吸中枢吸气驱动的指标。但受吸气肌力影响。多数COPD患者P0.1显著增高,提示吸气驱动高输出状态。平均吸气流量(VT/Ti)反映单位时间内由吸气驱动所完成的吸入气量。VT/Ti和P0.1呈现高度相关性,均可定量反映中枢吸气驱动。根据呼吸中枢对CO2反应强弱可将COPD分为2组:反应较强PCO2接近正常;弱反应易出现CO2潴留。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9页CO2 反应性测定 观察PaCO2改变时P0.1、VT/Ti和VE的相对改变情况。定量分析呼吸中枢驱动。重复呼吸法高CO2 反应性测定。稳态法高CO2 反应性测定。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9
9、页重复呼吸法高CO2反应性 7升储气袋中配制7CO2、40O2,其余N2的混合气,重复呼吸4分钟。同步间断测定呼气末CO2(PetCO2)、P0.1、VT、RR、VE。以PetCO2为自变量,以P0.1、VT、RR、VE 为应变量,计算相关和回归。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9页重复呼吸法高CO2反应性注意事项 配气CO2浓度要求接近肺泡气CO2浓度,以加速达到平衡。因此高碳酸血症患者应适当提高配气CO2浓度。要求试验结束时储气袋O2浓度21,因此氧耗量大者可适当提高配气O2浓度。为减少身高体重对测定结果的影响,VT和VE可用体表面积校正并换算成BTPS。如受试者不能耐受,可提前结束测试。现在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功能测定 2 呼吸 中枢 功能 测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