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过秦论》重点词句解释(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文言文《过秦论》重点词句解释(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过秦论》重点词句解释(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文言文过秦论重点词句解释-第 3 页过秦论知识梳理一、文常填空1、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散文论积贮疏、陈政事书,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过秦”的意思是推究指责秦的过失。2、本文通过叙述秦从秦孝公至秦亡由盛而衰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事实,指出秦政的过失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夺取天下后不施仁义,遭到天下人的反对,终至国破身亡。以此提醒汉统治者要以秦为鉴,广施仁政。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现象:1.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2. 孝公既没:没,同“殁”,死。3. 合从缔交:从,通“纵”。4. 约
2、从离衡:从,衡,通“纵”、通“横”。5.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6.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疲惫。7.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8. 始皇既没:没,同“殁”,死。9. 氓隶之人:氓,通“甿”,耕田的人。10. 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突起。11.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12.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再加上。(二)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解释:1.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2. 于是六国之士:于是,在这时。3. 委命下吏:委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4.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边疆的屏障。5. 而迁徙之徒也:迁徙,被征发。
3、6.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河,黄河。7.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8. 流血漂橹:橹,盾牌。9. 宽厚而爱人:爱人,爱护百姓。10.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11. 分裂山河:山河,江山、国土。(三)一词多义:1、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 收天下之兵:兵器。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 斩木为兵:兵器。2、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 追亡逐北:逃跑溃败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亡,灭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亡,灭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跑、逃脱。(廉颇蔺相如列传)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消亡。(六国论)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死亡。(赤壁之战)河曲智叟
4、亡以应:通“无”,没有。(愚公移山)3、弱:会盟而谋弱秦:使弱,削弱。 弱国入朝:弱小。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弱。不若孀妻弱子:年少。4、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岳阳楼记)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缝制。(齐桓晋文之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压制、控制。(赤壁之战)5、因: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因利乘便:乘着。因河为池:就着,凭借。 虎因喜,计之曰:因此。6、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坚固(的地势)。(过秦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孟子)秦王恐其破璧
5、,乃辞谢,固请:坚持、坚决。(廉颇蔺相如列传)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因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本来、原来。(信陵君窃符救赵)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执、顽固。(阿房宫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然、诚然。(报任安书)7、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快。(劝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条件好。(孟子公孙丑)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过秦论)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利益、好处。(捕蛇者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利润。(琵琶行)8、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过秦论)夜不闭户,路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秦论 高中 文言文 重点 词句 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