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_杜甫_饮中八仙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_杜甫_饮中八仙歌.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洲卜醒 的和八个醉的 杜甫 , 坎中/又仙歌札记 饮中八仙歌是杜 甫诗作 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存在 , 本文不同意前人所论此诗反 映盛唐诗人 共有的 “ 不受世情俗务拘束 , 懂憬个性解放的浪漫精神 ” 的说法 , 而逐一稽检 诗中人物与作者的有关史料 , 探寻诗 中诸人当时的真实心理状况与杜甫的创作心理 , 论 述此诗在 艺术上的成就 , 以求考定其在杜甫诗作发展轨迹中的位置 。 本 文认 为诗中的 “ 饮中八仙 ” 在当时是欲有所为而被迫无所为 , 为世俗所拘 , 不得已而沉浦千醉乡 , 即通 过 “ 浪迹纵酒 ” , 而 “ 以自昏秽 ” 。 而杜甫与他们的关系则可归结为 “ 一个醒
2、的和八个醉 的 ” 。 杜 甫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先觉者 , 他感觉到了表面美妙 的社会政治情况之下的实际 不妙 , 开始从 唐代盛世的沉油中清醒过来 , 但最初的感觉还不是深刻的 , 所以在 饮中 八仙歌中杜甫是面对一群不失为优秀人物的非正常精神状态 , 怀着错得与怅惋的心情 , 睁着一双醒眼客观地记录了八个醉人的病态 。 它是杜甫从当时流行风气中挣脱出来的最 早例证 。 据此 , 本文认为此诗不可能作千杜甫初到长安的年代里 , 而应更迟一些 。 艺术 上 , 此诗以前所来有的创新手法 , 在沉酒子酒这一共同点下通过极简练 的写意笔法勺勒 出了八个不同的个性化典型 , 在形式上 它看去无头无尾
3、 , 每段互不相关 , 仅以所写皆酒 徒与句尾皆押同韵维系全篇 , 更多地采用了空间艺术的形式 。 饮 中八仙歌 - 杜甫诗作中清醒的现实主义的起点 。 这就是本文的论旨 。 作者程千帆 , 1913年生 , 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全清词编纂研究室主任 、 国务院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 , 主要著作有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与文论十笺等 。 夭宝 五载(七四六) , 杜甫结束了他的长期漫 游生活 , 在长安住了 下来 , 一住就是 十年 , 销磨掉了他 的整个生命的约六分 之一 , 而在这约六分之一 的时间里 , 他创作了 现存诗篇约 十分之一 。 在这十年中写的诗 虽不算多 , 但却有一
4、些杰作 , 为安史乱后诗 人攀登祖国五七 言古今体诗的顶峰作了思想上 和艺术上的充 分准备 。 在这个时期 的作品中 , 写于天宝 十四载(七五五)冬天的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 百 145 (7) 2 中国社会科学 8194 年第 5 期 字特别引人 瞩目 , 有人认为它是杜甫长安十年生 活的总结 , 是诗人跨越自己和别 人 前此已达到 的境界的一个新起点 。 从诗篇本身发静的 ,强烈 光芒证明 , 这 一点是无可 置疑的 。 然而 , 我们也不难看出 , 这篇大诗 的出现 , 并非一个突如其来 的 、 孤立 的现 象 。 在诗人写成这篇总结式的杰作之前 , 他已经过一尽 断 反长豹探索历程 ,
5、 才由迷茫而 觉醒 , 成就了他的最清醒白 加瓣实主义 。 写于与此何时的许多其它诗篇 , 足以互证 。 但饮中八仙歌在长安十年 , 甚至在杜甫毕生 的诗作中 , 都是很独特的 。 评注家 们早已注意到它在 艺术上的创造性 。 不断地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索 , 是 杜甫自己规 定的 、 死而后已的任务 。 这篇诗体现了他在诗形上一次独一 无二 、 几乎是空前绝后的 大胆尝试 , 这是很明显 的 。 但这篇诗是作者在什么 心情之下写成的?其所采用的这种 特殊形式和诗篇内在 意义的关系又是如何?都还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伺题 。 讨论到诗人写作 这篇诗 的心情 , 就不能不涉及到它产生 的年代 。 浦起
6、龙 读书:心 解卷首少 陵编年诗目谱夭 宝五载至十三载(七五四)下云 :“ 开 、 宝 间诗 , 于 全集不 过十 分之一 , 有不得专系某年者 。” 这似 乎不是浦 氏一家之言 , 从宋以来 , 为杜诗编年 的学者 , 对安史乱前的作 品 , 大都采取 了这种宜粗不宜细的想法和做法 。 如黄鹤 黄 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卷二论饮中八仙歌年代 云 :“ 蔡兴宗年谱云天宝五载 , 而梁权道编在天宝十三载 。 按史 , 汝阳王天宝九载 (七五O) 已亮 , 贺知章天 宝三载 (七四四) 、 李适之天宝五载 、 苏晋开元二 十二年(七 三四)并已残 。 此诗 当是天宝间追 忆旧事而赋之 , 未详何年
7、 。” 此说不失为阂通之论 , 故为仇氏杜诗详注所采 。 当代学人始有申蔡说认为 “ 这大概是天宝五载杜甫初侄组 长安时所 作 ” , 理 由是他 “ 往后生活日困 , 不会 有心情写这 种歌 。” 说得详细 一点 , 则是这种论 点的持有者认 为 : 饮中八仙歌乃是杜甫以自己的欢 乐心情描绘友人们的欢乐心情的作品 。 而诗人 这种欢乐的心情 , 只有初旅长安那一段 时期 中才可能具有 , 因而这篇诗的作期也决不 会太迟 。 由于史料的限制 , 今天要考 证出饮 中八仙歌的确实作期 , 不免 近于徒劳 。 但 杜 甫写这篇诗 时 的心理状态却还是 可以探索的 , 值得探索的 。 如果这些 问题
8、得到 了正 确 的答案 , 反过来 , 也有助于我们 确定此诗的大体年 代 。 如冯 至杜甫传 长安十年 。 参看王嗣爽杜臆卷一 、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六 、 仇 兆鳌杜诗详注卷二 、 浦起龙读杜 心解卷二之一 、 吉川幸次郎杜甫诗注卷一 等 。 萧涤非 : 杜甫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本)卷下第1 0页 。 根据这卷书改订重新出版的杜甫 诗选注第1 4页同 。 陈贻掀杜甫评传第五章 “ 应诏 ” 前后第五节铲李 杜文章在 , 光焰万 丈长 ” 中说 :“ (萧)这估计是可信的 。” 山东大学中文 系古典文学教研 室选注杜甫诗选第 8 页 也说 :“ 这首诗大约是他到长安头一 、 二年里所写 的 。
9、” 此外 ,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杜甫 年谱争系此诗于天宝三载 , 竟全然不顾诗中已明文提到天宝五载李适之罢相之事 , 未免太 疏忽了 。 146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 (7 )3 二 八仙原是汉 、 晋以来 的神仙家所幻 设的一组仙人 。 旧题后汉牟融 的理惑论中就 提到 “ 王乔 、 赤松八仙之篆 ” 。 陈沈炯林屋馆记也提到 “ 淮南八仙 之图 ” 。 先友浦 江清教授据砒二证指 出 :“ 汉 、 六 朝已有 八仙一词 , 所以盛唐有 饮中八仙 。 ” 又云 :“ 据 李阳冰说 : 当时李白浪迹纵酒 , 以自昏秽 , 与贺知章 、 崔宗之等目(或作 自)为八仙之 游 , 朝列赋滴仙人诗凡数百
10、首 。 所以 饮 中八仙 一名非杜甫所创 。 而且杜甫诗中有 苏晋而无裴周南 。 一 说有裴周南 。 而八仙之游在天宝 初 , 苏晋 早死了 。 要之 , 唐时 候有八仙一 空泛名词 , 李白等凑满八人 , 作八仙之游 , 而名录也有出入 。” 浦先生还认为 , 所谓 “ 饮中八仙 ”, 并非 固定的哪八个人 , 而且也并非同时都在长 安 。 这是事实 。 由此 , 我们也无妨推断 , 这不 固定的八个人 , 乃至杜甫和他们 , 也不 一定彼此都是朋友 , 都有往来 。 浦先生对我们的宝贵启示是 : 杜甫虽然极 为 成功地 塑造了这八位酒徒的形象 , 但诗篇所要显示的主要历史内容 , 并非是他
11、们个人的放纵 行为 , 而是他们这种放纵行为所 反映 的当时政治社会情况 、 一种特定的时代风貌 。 有 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 , 以为诗篇所写 的是盛唐诗人们所 共有的 “ 不受世情俗务拘束 , 憧憬个性解放的浪漫精神 ” 。 从表面上看 , 是可以这么理解的 。 但如根据现存史料 , 将这些人的事迹逐一稽检 , 就不难看出 , 这群被认为是 “ 不受世情俗务拘束 , 憧憬个 性解放 ” 之徒 , 正是由于曾经欲有所作为 , 终于被迫无所作为 , 从而屈从于世情俗务 拘束之威力 , 才逃入醉乡 , 以发泄其苦闷的 。 这当然也可以认为具有个性解 放的憧 憬 , 但这种憧憬 , 却并不具有富于
12、理想的 、 引人向上的特征 。 如果按照通常的说法 , 浪漫精神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 , 则 “ 饮中八仙 ” 的浪漫精神很难说是从属于 前者 。 李 阳冰说李白 “ 浪迹纵酒 ” , 是 “ 以自昏秽 ”, 是很深刻的 。 事实上 ,“ 饮中八仙 ” 都是如 此 。 释僧佑 : 宏明集卷一引牟融理感论第二十八篇 。 载艺文类聚减多七十八 。 据李阳冰草堂集序 , 载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兰十一 。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 时人又以公及贺监 、 汝阳王 、 崔宗之 、 裴周南等 八人为酒中八仙 。” 此文亦载王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一 。 据旧唐书 . 苏晌传附子晋传 , 晋以开元二十
13、二年卒 , 年五十九 。 浦江精八仙考 , 载清华学报第 n卷第 1期 , 又浦江清文录o ) )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 “ (李)适之以天宝五载罢相 , 即贬死袁州 , 而子美十载方以献赋得 官 , 疑非相与周旋者 , 盖但记能饮者耳 。” 此说甚通 。 参见陈贻掀杜甫评传第5章第5节 。 这一意见 , 与胡适白话文学史及刘大杰 中国文 学发展史有关此诗的论点相近 。 (7) 4 中国社会 科学 1 9 84 年第 5 期 现在 , 让我们来依次看看这八个人 。 从唐史所载简略行事来看 , 贺知章是一位善于混俗和光的官 僚 , “ 言论调悦 , 风 流之士 ”, “ 晚年尤加纵诞 , 无复
14、规检 ” 。 天宝三 载(七四四) , 他 出家 当了道士 , 回到 家乡会稽 , 不久就以八 十六岁的高龄逝世 。 他流传的事迹既 少 , 作 品也不多 , 但仍然 可以看出 , 就文 学才名来说 , 他在当时颇有地么而就政治来说 , 他却是以开元盛世 的一个点缀 品而存在的 。 他晚年辞了官 , 出了家 , 还了乡之后 , 曾以愉快的心情作了 题为还乡偶书的七绝二首 。 第一 首即 “ 少小离家 ”, 是人们所熟知的 。 但更能 表 达他脱离了名利场以后 的轻松心绪的 , 却是第二首 :“ 离别家乡岁月多 , 近来人事半 销 磨 。 惟有 门前镜湖水 , 春 风不改旧时波 。” 这首诗 ,
15、 一个善于 吟味 的读者 , 是应当可 以体会其十分丰富的内涵的 。 元棋在连 昌宫词里 , 濡染 大笔 , 以浓墨重 彩直写开夭 治乱 “ 姚崇宋爆作相公 , 劝谏生皇 言语 切 。 燮理 阴阳禾黍丰 , 调和中外 无兵戎 。 长官 清平太守好 , 拣选皆言 由相公 。 开元之末姚宋死 , 朝廷渐渐由妃子 ” 。 而在贺知 章笔下 , 却 出之以淡墨 点染 。 “ 近来人 事半销磨 ” 寥寥七字 , 不 也透露着 当时政局 的大 转折吗?不 同的是 , 贺知章虽然身 当其境 , 而他 所作 出的反应 , 却不过是 “ 常静默以 养闲 , 因谈谐而 讽谏 ” 。 讽谏既无实效 , 剩下的也就只
16、是养闲了 。 但这一 点轻轻的感 啃 , 也可以证明 , 他并不以自己所处的时代和遭际为满足 。 杜甫笔下 的汝阳王李琏是兼有狂放和谨慎两重性 格的矛盾统 一体 , 或一位貌似狂 放实极谨慎的贵族 。 饮 中八仙歌所写 “ 三斗始朝天 ” 的狂者和 八哀诗 诗 中所写 “ 谨 洁极 ” 的郡王就是一个人 , 不仅是符合事实的 , 也是 可以理解的 。 从唐朝开国起 , 在 皇位 继承这个对 于封建政权来 说是至关重 要的问题上 , 激烈 的权 力斗争始终没有中断 过 。 从高祖到睿宗的皇子 们 , 由于直接或间接卷入这 种性质的斗争而死于非命的 , 不 在二 分之一以下 , 也从没有一位长子能
17、够身登大宝 。 李琏的父亲李宪本是睿宗 的 长 子 。 可是在讨平韦后及太平公主 , 兴复唐室的事业 中 , 第三子隆基即后来的玄宗却立 了大功 。 于是明智的李宪便坚决要求根据 立贤不立长 的原则 , 推让 玄宗作太子 , 从而 避免了重蹈高祖时代 长子建成 与太宗之间所发生的那 种家庭悲剧 的覆辙 , 并获得了一 个很 体面的下场 , 死 后被破例溢为 “ 让皇帝 ” 。 但李琏 , 作为李宪的长 子 , 是天然 处在 一种嫌疑地位的 。 更 使得这位郡 王感到尴尬的 , 则是他相貌出众 , 又长了一部和他 高 旧唐书 文苑传本传 。 全唐诗卷一百十二 。 元棋集卷二十四 。 旧唐书 文
18、苑传载肃宗乾元元年(七五八)追赠贺知章礼部 尚书诏 。 杜甫提供有关李琏的史料 , 比两唐书丰富 , 除饮中八仙歌外 赠持进 汝 阳主 二十韵 八哀诗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琏都较详细地描写了这位贵族 。 太宗是高祖次子 , 高宗是太宗第九子 , 中宗是高宗第七子 , 睿宗是高宗第八子 , 亥宗是省 宗第三子 。 圣翻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 7) 万 祖父太宗一般的 “ 虫L须 ” , 认为人的相貌体现 富贵贫贱并和命运很 有关系这种迷信 , 起 源甚早 , 先秦以来 , 颇为流行 。 以致唯物主义思想家如荀况 、 王充都不得不在他 们的 著作中作出专题批判 。 可是这种习惯的落后 思想 , 在它
19、还对统治阶级有利 的时候 , 是 无法清除的 。 据两唐书本纪 , 开国皇帝高祖李渊就是 “ 骨法非常 , 必 为人主 ” 。 而且 , “ 贵人必有贵子 ” 。 太宗李世民更是 “ 龙凤 之姿 , 夭日之表 ” 。 李琏既然如杜甫所写的那 样 , 自然也就难免嫌猜 。 唐人小说记载玄宗精于相术 , 曾判断安禄山只不过是一条猪 龙 , 成不了大气候 。 又判断李琏虽然一表堂堂 , 却并不是帝王 之相 。 但这并不能排 除别人对此作出相反的判断 , 如果在政局变化中 , 有人需要利用李桩的夭人眉宇作号 召 的话 。 李珑显然意识到这一点 , 故而就 明智而机警地以 “ 谨洁 ” 和狂放来表示 自
20、己既 非做皇帝的坯子 , 也绝 无那种野心 。 他终于在富贵尊荣中得保首领以没 。 这位郡王看 来品德不错 , 也能礼贤下士 , 所以杜甫对他颇有好感 。 但在送他 的两篇篇幅不算短的 诗中 , 竟除谏猎一事外 , 举不出他对 朝廷有何献纳 , 而谏猎 , 也不过是沿袭司马相如 的老一套而已 。 我们可以推测 , 李琏对当时政治社会间题不可能没有 意 见 , 但他也 不可能提出来 。 因为 喝酒总比进谏安全 , 这一点他十 分 明白 。 李适之是恒山王承乾之后 , 官至左 相 , 故新唐书将其列入 宗室宰相传 。 他 “ 以强干见称 ”,“ 性简率 , 不务苛细 , 人吏便之 。” 虽然嗜酒
21、, 但 “ 夜则宴赏 , 昼决公 务 , 庭无 留事 ” 。 然而 由于性格粗疏 , 终于被口蜜腹剑 、 不学有术的阴谋家李林甫所 排挤 , 服毒 自杀了 。 诗篇特地概括了这位宗室宰相下合后 写的诗句 。 O泄露了杜甫对 杜甫八衰诗 :“ 汝阳让帝子 , 眉宇真天人 。 虫L须似太宗 , 色映塞外春 。” 又其送表侄王称 评事使南海云 :“ 次间最少年 , 虫L髯十八九 。” 少年指太宗 。 此外 , 段成式酉阳杂姐前集 卷一忠孝云 :“ 太宗虫L须 , 常戏张弓挂矢 。” 钱 易南部新书癸卷 :“ 太宗文皇帝鱿须上可挂 一弓 。” 亦可互证 :。 参看荀子 非相 篇 、 论衡 骨相篇及姚振
22、宗考证卷三十六 , 子部五 行家 。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 :“ 玄宗 , 尝夜宴禄山 , 禄山醉卧 , 化为一黑猪而龙首 。 左右逮 言之 。 玄宗曰 :猪龙也, 无能 为者 。 ” 守山阁丛书 本南卓 揭鼓录 :“ 琏 , 宁王长子也 。 姿容妍美 , 秀出藩邸 , 元宗特 锤爱 焉 。 夸日 : 花奴(堪小字) 姿质明莹 , 肌发光细 , 非人间人 , 必神仙滴堕 也 。 宁王谦谢 , 随而短斥之 。 上笑日 : 大哥不必过 虑 , 阿瞒自是相师 。 (上于诸亲 , 常 自称此号 。 )夫帝王 之相 , 须有英特越逸之气 , 不然 , 有深沉包育之度 。 若花奴但端秀过人 , 悉无此相
23、, 固无 猜也 。 当得公卿间令誉耳 。 ”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 见史记本传 。 旧唐书本传 。 汉书 极郑传 :“ 下邦翟公为廷尉 , 宾客亦填门 , 及 废 , 门外可设雀罗 。 后复为廷尉 , 客 欲往 。 翟公大书其门 , 日 : 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 ; 一贫一富 , 乃知交态 , 一贵一贱 , 交情 乃见 。 ” 适之罢相后赋诗云 : “ 避贤初罢相 , 乐圣且 衔杯 。 为 间门前客 , 今朝几个来 。” 即用 其事 。 一 149 . 7( ) 6 中国社会科学 19 84 年第5期 他的悲剧的丰富同情 。 崔宗 之曾被喜欢识换后逃的有 筛卿韩潮宗所引荐 。 为人 “ 好学
24、, 宽博 有 风检 ” 。 后以侍御史滴官金陵 , 与李白交游唱和 。 侍御史 “ 掌纠哗百僚 , 推鞠狱讼 ” 。 他 以 “ 有风检 ” 的性格来从事这种工作 , 在政治不够清咀的日柑七 , 必然无祛忠于职守 , 为所 当为 。 这也许就是他后来被贬滴的原因 。 世说新语 言语篇 :“ 谢太傅 (安)问诸子 侄 :子弟亦何 预人事 , 而正欲使其佳? 诸人莫有言者 。 车骑(谢玄)答日 : 譬如芝 兰玉 树 , 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 ” , 诗美宗之为 “ 玉树 ”, 正暗示他是齐国公崔日用之子 , 注家 或未 留意 。 同书简傲篇 “ 稽康与吕安善 ” 条注引晋 百官名 :“ (阮)籍能
25、为青白眼 , 见凡俗之士 , 以白眼对 之 。” 此事 人所共知 。 “ 白眼望青 天 ”, 可见在这位出身 高门的 “ 潇洒美少年 ” 目中 , 人间无非凡俗 , 所以只好不看厚地而看高天 了 。 这就刻画 出了他 内心的寂寞 。 苏晋 “ 数岁能属文 ” , 被人誉 为 “ 后来王粟 ” 。 开元十四年 , 知吏部选事 。 当时已用 “ 糊名考判 ”, 而他却 “ 独多赏拔 ” , 即不以弥封 的考卷 , 而以平日的名声为 重 , 来选拔 做官的人 。 因此 “ 甚得当时之誉 ” 。 可是后来与世推移 , 却板依佛法 , 吃长斋了 。 但又 常常要喝酒 , 这便破坏 了佛教信徒应 当坚持的
26、戒律 。 我们不妨认 为 : 以禅避世 , 以醉 逃禅 , 是苏晋思想感情变化 的三个阶段 。 禅 可因酒而逃 , 说明宗教对他来说不过是一 种寄托 。 落条熟是寄托 , 饮酒又何独不然?所以诗篇写的虽只是酒与禅之间 ,的矛盾 , 而 实质上则是二者与其用世之心的矛盾 。 李白是人们所熟知 、的。 饮中八仙歌 所写有关他的情节 , 亦见卷传正所撰李公 新墓碑 , 可能是诗人受玄宗尊宠刑斗的事 实 。 但其所写是李白醉后失态 , 如此而已 决非如苏轼所说的 “ 戏 万乘若僚友 ” 。 这在以皇帝为天然尊长的封建时代 里 , 是绝无 可能的 。 这种错误的想法与将李白当成一 个完全超现实人物的观点
27、有关 。 王闻运曾经 指 出 :“ 世言李白狂 , 其集中上李长史书但以误认李约魏抬 , 举鞭入 门 , 乃 至再三谢 过 , 其词甚卑 , 何云能狂乎?又自作荐书令宋中垂上之 , 得角尚鸯 , 诏下已卒 , 亦非 轻名爵者 。” 可见李白不仅不能猫呼四 “ 戏万乘若僚友 ”, 且附辫娜翻引如的另一句 “ 视铸 新唐书 韩朝宗传 :“ 喜识拔后进 , 尝荐崔宗之 、 严武于朝 。 当时士咸归之 。” 见新唐书 崔日用传 。 见旧唐书 文苑传汲新瘤书 文艺传李白传 , 计有功奄唐诗纪事尔卷十九 。 旧唐书 。 职官志三 。 仇注 引世说新语 容止篇 :“ 毛曾与夏侯玄共坐 , 时人谓兼樱倚玉树
28、。” 所谓失之毫厘 。 两唐书 苏响传附晋传 。 碑云: “ 他日 , 泛白莲池 , 公不在宴 。 皇欢既洽 , 召公作序 。 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 , 仍命 高将军扶以登舟 , 优宠如是 。 ” 苏轼 : 李太白碑阴记 , 载王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三 。 湘绮楼日记光绪五年己卯(一八七九)三月十日 。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 7) 7 列如草芥 ” 也难于真正做到 。 我在另外一个地方 , 曾经这样地评论李 白 :“ 自从贺知章 称之为滴仙人 , 后人又尊为诗仙 , 这就构成了一种错觉 , 好象李白之所以伟大 , 就在 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 的超现实性 。 这是可悲的误会 。 事实上 , 没有一
29、位伟大的浪 漫主义者是完全超现实的 , 李白何能例外?开元 、 天宝时代 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与 进取之间有 网可 , 以包含得有希冀的痛苦或欢欣来摇荡心灵 , 酝酿歌吟 。 李白却既毫不 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 同时又因为 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 附加条 件而弃之如敝展 。 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物质享受在内) , 而 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 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 。 这种已被现实牢笼 , 却不愿意接受 , 反 过来却想祖 诩良现实的态度 , 乃是 后代人 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一 股强大 的精神 力量 。 这也许就是李白的独特性 。 ” 所以 , 饮 中
30、八仙歌 中李 白的形象也只是不胜酒 力 , 并非故意装乔 。 杜甫恰如其分地透露了他尊敬的前辈性格中固有的世俗性成分与 突 出的超现实性成分的巧妙融合 。 这与王阁运之观人于微 , 即微知著相同 , 都比苏轼 及其追随者故意抬高李白的论点更有助于 我们完整地理解李白 。 对于 张旭的生 平 , 特别是他在政治方面的事迹 , 今日所知甚少 。 宋朱长文 称其 “ 为人调悦阂达 , 卓尔 不群 , 与游者皆一时豪杰 ” 。 大概也是根据现存关 于他的书法 艺术史料加以概括之辞 。 但饮 中八仙歌所写这位书家的形象 , 证以现存其他记载 , 却是真实的 。 书法作为客观世界 的形体和 动态美的一种反
31、映 , 它必 然(尽管是非常曲 折而微妙的)会表现出书家 的对整个生活 的看法和自己的审美趣味 、 理想 。 他 “ 善草书 而嗜酒 , 每醉后呼叫狂走 , 索笔挥洒 , 变化无穷 ” 。 “ 或以头濡墨而书 , 既醒 自视 , 以为神 , 不可复得也 ” 。 又 曾对 邻彤说 :“ 孤蓬 自振 , 惊砂坐飞 。 予师而为书 , 故得 奇怪 , 凡草圣尽于 此矣 。” “ 孤蓬 ” 二 句 , 出鲍 照芜城赋 , 它成功地写 出了在荒寒 广漠的境界中大自然的律动 。 张旭 用来形容 自己草书的风格 , 是值得玩味的 。 从诸 书 所载及易 见的张书真迹如古诗四帖等看来 , 他所追求的是对已经成
32、型 的书法规范 的 突破 , 要以自己创造的点画与从新组合的线条来征服空间 。 这也就反映了他对现实世 界的不驯服态度 。 吴郡图经读记卷下 。 参看唐张怀灌书断 、 宋阂名宣和书谱卷十八 、 宋陈思书小史卷九 、 元陶宗仪书史 会要卷五 。 旧唐书 文苑传贺知章传 。 新唐书 文艺传李白传附张旭传 。 陈思书小史卷九 。 载文选卷十一 。 r 7 ) 召 中国社会科学 1489 年第 5 期 除饮 中八仙歌外 , 焦遂仅以隐士形象出现于唐人 小说袁郊甘泽谣中 。 但在 杜甫笔下 , 焦遂主要的却是一位 思辨者 。 赵彦材云 :“ 世说载诸 名贤论庄子 逍遥游 , 支道林卓 然标新理于二 家之
33、表 。 又江淹拟张廷尉诗云 :卓然凌风 矫。 新唐书云 : 李 白 自知 不为亲近 所容 , 益鹜放 不修 , 与焦 遂等为酒 八仙 。 则遂亦平昔 瞥放之流耳 。 饮至五 斗而方特卓 , 乃所以戏 之 , 末句又以美之 。” 仇 兆鳌云 :“ 谈论惊 筵 , 得于醉后 , 见遂之卓然特异 , 非沉酒于醉乡者 。” 所释能得诗 意 。 简单地说 , 焦遂 是酒后吐真言 , 只有喝到一定程度 , 才能无拘束地发挥他 那臀放的风格和高谈雄 辩的 才 能 , 树义高远 , 不同凡响 。 这 和描写张旭醉后作草 , 用意 正同 。 即他们平 时的性 格是受抑制的 , 只有借酒 来引爆 , 才 能产生变
34、化 , 完成本 性 的复归 。 如果我们 对这八个 人的思想行 为的论述不 甚远 于事实 , 那就可以断 定 , “ 饮 中八 仙 ” 并非真 正无忧无虑 , 心情欢 畅的欢乐 , 而是作者已经从沉洒 中开 始清醒过来 , 而 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 对在这一特 定的时代 中产生 的一群 人物作 出了客 观的历史记 录 。 他们之 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 一个 醒 的和八 个醉的 。 旧唐书 李林甫 、 杨国忠等传论云 :“ 开元 任姚崇 、 宋憬而治 , 幸林甫 、 国忠而 乱 。” 这和元棋连昌宫词的论调是一致的 。 这种意见虽不 无将历史变革的原 因简单化 之嫌 , 但他们指出玄宗一朝 之
35、 由治而乱 , 其转变 并不开始于天宝改元以来 , 而是开元 时代就已经开始 , 这却是正确的 。 如果我们 把开元二十二年(七三四)李林甫拜相作为 这一重大转变 的显 著标志 , 大致不会与史实相差过远 。 杜甫是玄宗登基那一年 (七一二) 出生的 。 他在高宗 、 武后以来封建经济日益上 升 、 国势日益发展 的大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 所以从唐帝国的繁荣富 强中形 成的社会风气在杜甫笔下也有所反映 。 在忆昔中 , 他详细地描写过 “ 开元全 分 门集注杜工部 诗卷十师古注引唐史拾遗 : “ 遂与李白号为酒八仙 , 口吃 , 对客不出一 言 , 醉后酬结如注射 , 时目为
36、酒吃 。 ” 钱谦益注杜诗 略例云 : “ 注家所引唐史拾遗 , 唐无 此书 , 亦出诸人伪撰 。” 又云 : “ 蜀人师古注尤可恨 。 焦遂五 斗 , 则造梅遂口吃 , 醉后雄 谈之事 。 流俗互相引据 , 疑误弘多 。” 康熙字典丑集下口部吃字下 即引唐史拾遗此文 , 盖不免于流俗之见 。 又吉川幸次郎杜甫诗注亦及师注 引唐史拾遗 , 虽不信其说 , 然误 以师古为师尹(即师民瞻) , 亦非 。 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卷二 引 。 汉书 成帝纪 : “ 使卓然可观 。” 颜注 :“ 卓然 , 高远之貌也 。 , 杨伦杜诗镜诊卷一评云 :“ 独以一不醉者作结 。” 似失诗旨 。 一 15 2 -
37、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 ( 7 ) 夕 盛日 ” 的情况 ; 在壮 游中 , 他 又详细地 叙述了自己从 幼至长的浪 迹生涯 。 这就是 说 , 他在 到长安之 前 , 乃至 初到长安的时候 , 是和当时的许 多诗人一 样 , 沉 浸在盛唐 时代 “ 那种不受世情俗务拘束 . 憧憬个性解放的浪漫精神 中的 。 如果我们将杜甫的 今夕行与李白的行路难 、 王维的 少年行合读 , 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 出这 一点 。 但与此同时 , 我 们却从杜诗里察觉到一点与众不 同的生疏信息 , 那就是一 种乐极 哀来的心情 , 例如乐 游园歌 、 漠破行之类 。 这是由于他通过 自己的生活实 践 忆昔二首之二:
38、 “ 忆昔开元全盛日 , 少邑犹藏万家室 。 稻米流脂粟米白 , 公私仓凛俱丰 实 。 九州道路无豺虎 , 远行不劳吉日出 。 齐执鲁编车班班 , 男耕女桑不相失 。” 壮游 : “ 往者十四五 , 出游翰墨场 。 斯文崔魏徒 , 以我似班扬 。 七龄思 即壮 , 开口咏凤皇 。 九龄书大字 , 有作成一囊 。 性豪业嗜酒 , 嫉恶怀刚肠 。 脱略小时辈 , 结 交皆老苍 。 饮酣视 八极 , 俗物多茫茫 。 东下姑苏台 , 已具浮海航 。 到今有遗恨 , 不得穷扶桑 。 王谢风流远 , 阖 间 丘墓荒 。 剑池石壁仄 , 长洲变荷香 。 磋峨阎门北 , 清庙映回塘 。 每趋吴太伯 , 抚事泪
39、 浪浪 。 枕戈忆勾践 , 渡浙 想秦皇 。 蒸鱼闻匕首 , 除道晒要章 。 越女天下 白 , 鉴湖五月凉 。 刻溪蕴秀异 , 欲罢不能忘 。 归帆拂天姥 , 中岁贡旧乡 。 气酬屈贾垒 , 目短曹刘墙 。 件下考 功第 , 独辞京尹堂 。 放荡齐赵间 , 裘马颇清狂 。 春歌丛台 _ L , 冬猎青丘旁 。 呼鹰皂杨林 , 逐兽云雪冈 。 射飞曾纵鞍 , 引臂落鹜鸽 。 苏侯据鞍喜 , 忽如携葛强 。 快 意八九年 , 西归到 咸阳 。 ” 今夕行 : “ 今夕何夕岁云祖 , 更长烛短不可孤 。 咸阳客舍一事无 , 相与博塞为欢娱 。 凭陵 大叫呼五白 , 袒跳不肯成袅 卢 。 英雄有时亦如
40、此 , 邂逅岂即非良图 。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 愿 , 家无借石输百万 。” 行路难三首之一 :“ 金搏清酒斗十千 , 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筋不能食 , 拔 剑四顾心茫 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 路难!多歧路 ,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载王琦注 李太白文集 卷 少年行四首 : 汤新丰 美酒斗十千 , 咸阳游侠多少年 。 相逢意气为君饮 , 系马高楼垂柳边 。 ” “ 出身仕汉羽林郎 , 初随骤骑战渔阳 。 孰知不 向边 庭苦 , 纵死犹闻侠骨香 。”“ 一身能擎两彤 弧 , 虏骑千重只似
41、无 。 偏坐金鞍调 白羽 , 纷纷射杀五单于 。” “ 汉家君臣欢宴终 , 高议云台 论战功 。 天子临轩赐侯印 , 将军佩出明光宫 。 ” 载赵殿成注王右承集卷十四 。 乐游园歌 :“ 乐游古园萃森爽 , 烟绵碧草萎萎长 。 公子华筵势最高 , 秦川对酒平如掌 。 长 生木瓢乐真率 , 更调鞍马狂欢赏 。 青春波浪芙蓉园 , 白日雷霆夹城仗 。 间阖晴开诛荡荡 , 曲江翠幕排银膀 。 拂水低回舞袖翻 , 缘云清切歌声上 。 却忆年年人醉时 , 只今未醉已先悲 。 数茎白发那抛得 , 百 罚深杯亦 不辞 。 圣朝已知贱士 丑 , 一物自荷皇天 慈 。 此身饮 罢无归 处 , 独立苍茫 自咏诗
42、。 ” 淡阪行 :“ 岑参兄弟皆好奇 , 携我远来游漠破 。 天 地黯惨忽异色 , 波涛万顷堆琉璃 。 琉璃 汗漫泛舟入 , 事殊兴极忧思 集 。 髦作鲸吞不复知 , 恶风 白浪何暖及!主 人锦帆 相为 开 , 舟 子喜甚无氛埃 。 亮鹭散乱掉讴发 , 丝管惆啾空翠来 。 沉竿续鳗深莫测 , 菱叶荷花净如拭 。 宛在中流渤懈清 , 下归无极终南黑 。 半欧以南纯浸山 , 动影袅窕冲融间 。 船舷螟戛云际寺 , 水面月 出蓝田关 。 此时骊龙亦吐珠 。 冯夷击鼓群龙趋 。 湘妃汉女出歌舞 , 金支翠旗光有无 , 咫尺但愁雷雨至 , 苍茫不晓神灵意 。 少壮几时奈老何 , 向来哀乐何其多! ” 1
43、53 - (7)1 0中尾社会科学1894 年第5期 逐步认识到 : 当时政治社会 情况表面上似乎很美妙 , 而实际上却不很美妙乃至很不 美 妙 。 他终于作出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五百字那样的总结 。 乐游 园歌 、 淡破行等写诗 人 自己之由乐转哀 , 由迷 茫而觉醒 , 显示了形象思 维 和逻辑思维的和谐一致 , 所以篇终出现了 此 身饮罢无归 处 , 独立苍 茫自咏诗 ” 和 “ 少壮几时奈老何 , 向来哀 乐何其多 ” 这种发 自内心深处的富 有思辨 内蕴的咏叹 。 而饮 中八仙歌则在很大的程 度上是直觉感受的产物 。 杜 甫在某 一天猛省 从过去到 当前那 些酒徒之可哀 , 而从他们
44、 当 中游离出来 , 变成 当时一个先行的独特存在 。 但他对 于这 种被迫无所为 , 乐其非 所当乐 的生 活悲剧 , 最 初还不是能够 立即体察得很深刻的 , 因 此只能感 到错愕与怅惋 。 既然一 时还 没有能力为这一群 患者 作 出确诊 , 也就只能记 录 下他们 的病 态 。 这样 , 这 篇诗就 出现了在一般抒 情诗 中所罕 见的以客观描写为主 的人 物群像 。 同样 , 这篇诗也 就很 自然地 成为今 夕行与乐游园歌 、 漠 破行的中间环 节 。 它是杜甫从当时那种 流行的风气 中挣扎出来的最早例证 。 在这以后 , 他就更其 清 醒了 , 比谁都清醒了 , 从 而唱出了安史之乱
45、以来 的时代 的最强音 。 从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起 , 杜诗以其前此所无的思想深 度和历史 内容 , 显示了无比的生命力 , 而 且开辟了其后千百年 现实主义诗歌的道路 。 列宁说过 :“ 当然 , 在具体的历史环境 中 , 过去 和将来的成分 交织在一 起 , 前后两条道路互相交错 。 但是这 丝毫也不妨 碍我们从逻辑上和历史上 把发展过程的几个 大阶段分开 。” 杜甫的创作 , 在安史之乱 前后显然不 同 , 至少应 当分为两个大阶段来研究 。 但如果我 们注意到饮中八仙歌是 杜甫在以一 双醒眼看八个醉人 的情况之 下写 的 , 表现了他以错愕和怅惋的心情面对着 这一群不失为优秀人物
46、的非正常精神状态 , 因而是他后期许多极为灿烂的创作的一个 不显眼的起点 , 这并非是 不重要的 。 这 也正是过去和将来 交织在一起 , 前后两条道路 互相交错的一 例 。 由于我们认为饮 中八仙歌的产生过程有 如上述 , 所以也认为它不可能写于初 到 长安不久的年代里 , 而应 当迟一些 , 虽然 无法断定究竞迟多久 。 四 关于本篇在艺术上的创造 , 前人所论已多 , 无须重复 。 我们只想着重地 指 出一点 , 即诗人在这 里找到了最 恰当的 、 能够 突出地表现那个正在转 变的时代的素材和与之 相 适应的表现 方法和表现 形式 。 沉洒 于酒 , 是这八个人所共同的 , 但在杜甫笔下
47、 , 他们 每一个人都显 示了各自行 为 、 性格的特点 , 因而在诗篇中展现的 , 就 不是空泛 的类型 , 而是个性化了的典型 。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 种策略 , 载列宁全集第 9卷 , 第7 0页 , 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 。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 7 ) 1 1 他们的某些 事迹 , 如上 .文 所已经涉及的 , 莫不显 示了自己不 同于他人的生活道路和生 活观 点 , 虽然最后总起来可以归结为 “ 浪迹纵 酒 ”,“ 以自昏秽 ” , 或如颜延年 之咏 刘 伶 :“ 韬精日沉饮 , 谁知非荒宴 。 ” 如贺知章 “ 骑马似乘 、船” , 以切吴人 ; 李班 “ 恨不移
48、封向酒泉 ”, 以切贵宵;以及宗之仰天 , 苏晋逃禅 , 张 旭露顶 , 焦遂雄辩 , 都是其习性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的 自然流露 , 而为诗人所 捕捉 。 如果不是非常熟悉 他们 , 是很难了 然于心中 , 见之于笔下的 。 由于将深 厚的历史内容凝聚在这一群酒徒 身上 , 个性与共 性得到高度统一 , 所以开元天宝时 代的历史风貌在诗篇中便显得非常突出 。 饮中八仙歌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便是就一篇而言 , 是无头无尾的 , 就每段言 , 又是互不相关的 。 它只是就所写皆为酒徒 , 句尾皆押同韵这两点来松懈地联系着 , 构 成一篇 。 诗歌本是时间艺术 , 而这篇诗却在很大 的程度上采取了空
49、间艺术的形式 。 它 象一架屏风 , 由各自独立的八幅画组合起 来 , 而每幅又只 用写意 的手法 , 寥寥几笔 , 勾画 出每个人的神态 。 这也说明 , 杜甫在写这篇诗 时 , 有他独特的构思 , 他是想以极 其简练 的笔墨 , 描摹出一群富有个性的人 物形象 , 从而表现出一个富有个性的 ,时代 开元夭宝时 代 。 我们都很熟悉杜甫善于 用联章的方式来表现广阔 的生活内容 , 因此很钦佩他晚年 所写的八哀 、 诸将 、 秋兴等组诗 。 饮 中八仙歌却反过来 , 将一篇诗分割为八 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 而又众流归 一地服从 于共 同的主题 。 虽然其后这种形式没有 得到 继续的发展 , 但终竟是值得重视的创造 。 一位能够将自己的姓名在文学史上显赫地留传下来的诗人 , 其成长过程儿乎无例 外地是这样的 : 他无休止地和忠实地观察生 活 , 体验生活 , 与此 同时 , 也不倦怠地和 巧妙地反映生活 , 表现生 活 。 为 了能够这样 , 他不得不煞费苦心 , 在生活中不断深入 , 在艺术上不断创新 , 努 力突破别人 和 自己所已达到的境界 。 他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和创 作道路 , 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