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第 7 页透镜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5.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7.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教法】讲授法、启发诱导法【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案【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程序设计:一、知识梳理:(10分钟) 教师将本章知识结构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
2、本章知识有整体上的认识,本章知识划分为三部分内容来复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来完成前两部分内容。教师叙述本节学习目标。 学生对照知识结构图,结合课本、笔记本,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进行知识梳理。将其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附本章知识结构: 凹透镜 结构特点:中间_,边缘_,如_镜 对光线作用:_,有两个 焦点 类型 结构特点:中间_,边缘_,如_镜 对光线作用:_,有两个 焦点 凸透镜 u 2f ,成_ _ _像 物体从远离2倍 成像规律 u=2f _ 焦距以外处向焦 fu2f _ 点移动过程中物 uf _ 距_像距_ 生 像的大小_ 活 照相机是利用_时,成_原理工作的。 中 投影仪、幻灯机
3、:是利用_时,成_的像的原理工作的。的 放大镜:利用_时,成_像的原理工作。透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镜镜 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方透 眼睛 近视眼 矫正方法:戴_镜镜 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方及 应 远视眼 矫正方法:戴_镜其 结构:_镜和_镜 应 物镜作用:_ . 用 显微镜 目镜作用:_ 结构:_镜和_镜 望远镜 物镜作用:_ 目镜作用:_ 在上述学生自主活动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设计一组完成光路图题,以加强学生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理解。附图: 学生到黑板完成光路图,集体订正。二、基础练习(15分钟) 学生对照学案独立进行基础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小组
4、交流答案。1.透镜是利用光的_现象制成的, 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来自物体的光经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的像。(填”放大”或”缩小”)3.有一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要使它产生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要使它产生放大的虚像,物距应_;要使它产生缩小的像,物距应_。4.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并改变其与透镜的距离,会在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就是凸透镜的 ,这个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5. 在照相机成像中,物距指_与_间的距离,像距是指_。在使用投影仪过程中,物距指_,像距是指_。7.舞台上用
5、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光,光源应放在凸透镜的_处。8.一束光在空气中经过凸透镜折射后 .一定是平行光 .一定会聚到一点.一定是发散光 .一定比原光束会聚一些9.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C.实像总是看得见的,虚像总是看不见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正立或倒立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2)a、b、c、d、e各点中_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教师对疑
6、问多的问题点拨引导。三、点拨深化(8分钟)在完成基础知识练习的基础上,出示两道题,即本章易错题,重点题,通过进行个例分析,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能力。小组讨论,小组长交流讲解,教师点拨。例1 用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摄集体照,人的位置站好,发现有人没有进入画面,则应采取的措施是:照相机离人_(远些或近些),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_些。(填大或小)此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题意可知应使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得小一些,像距也要变小,即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变小,物距应变得大一些,要使照相机离人远一些。例2 一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30cm,在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
7、5cm处,则成像情况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三种情况都可以分析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放大实像,可知fu2f,即f30cm2f,由此可判断焦距的范围是15cmf30cm,当物距为45cm时,结合焦距范围三种情况都可以。四、强化练习,达标检测(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补充,找出疑问教师点拨。练习题1.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上或下)移动。2.将一
8、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看到_、_、_像.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cm成正立的像,u=8cm成倒立的像,则下列正确的是( )A.u=4cm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u=9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u=14cm一定成缩小实像 D.u=17cm一定成缩小实像4.用一架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照,拍完全身像,再拍半身像,应将照相机与被照人的距离调_些,同时将暗箱长度调_些。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1)小华同学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 及其 应用 复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