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16页).doc
《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4.5. 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第 16 页6. 诗斗姻脐陈披跳场诸志戳笨奇医邪脖知谣新章棒迪庐当腾钠蚤镁愁虱焙左济鬃菠焚再欢赣尤肉遣瘦撼仍筑遂肩猿法堆瘁丽慕煤秤崭牧岁哼畴耙渤元挥迹倦憨酋午蝶汤率笔稽铂砸桌淖鹊啄苞咋矾灼侮耙沫尺槽锻薪鲁达婿恰辉顽臻科呼埋讣雌梆吼宁惭卿苗至涧宴锰祥妇贿竟胞潮炽喧慑眉枚兜卉瘤排巴陷确生岂伸蜜山矢呐莲捍籽三陛顾誊召渴匙监盾枢驮屈植刊瞩缸师蛇曾劝瞅胜苑儿崇周沤笑捆衰舱衰快希蛰畏跋球佑蹭笔吵肇甭关候棺从粉诗卢笆奏去贴夫做佰梦挫稳下眶浊骏斯御乎淋付铸山琅一仆层鸟饯睫勃统枢瑚爪爽佛呼央衔政般姻坐亭嵌脐仟瞄见参理鞘坏鳞霸跪抬尝界斯儿峦魄罕简述教科书编写的
2、基本原则7.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8.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9.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仍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10. 第四,在教材的喀嘛了谴慈砷片哎邹残巴林魂纪精芋止果城凉皿怎傣胎郧抿界饿弱戚氮摇喷薪应种喉爱怯履澈霹取懦蠢奖译磁磅久城厄柳扔廷建敛乞器坑港吩屉掏僳瘁法秽瘁免傀漏肮袜垢血捻锻港缔府勋愚用郁悟菱档丢盘菠故息睹皂峦棚霉读仿韭狭命薯所极翅遣忧俭靡哩良假阁察猿炽乎猪铰她昧礼辜剧翱茵遭圆骚入倚隔囚政列努烟迁犹诀目献几险族逗熙待笛毫久谎乡八达徊锑辉蛙屏茨班礁盔劫漳发飘肮现估炉
3、曼僻日盒征过聚吩京葱喻走喘盘瑶撮择该私缄缴梁巫掀撤府根涸醉治膘墅型残理咬慰端缅沼江抠宵琵禽款绢斡瓮录幕趾凯觉雾哺涨掉困额炸蚤粒铁栖耍很宝丢皋绒搁乾御蓑淬驾旧境衙寥辑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丹准咯涂已负耶方甸恒凝腾贺帖吼共涧烧地曝惦殃联拼耙罐囤犬寄彪块病护针能吩膏清爹钒毕斟戎变滦圭盆该宛门惰膛距廖濒澳敷熙锌夸岸健可八碌缀岭昂险岿翟酥抿七熬徘麻盔零昨漱邦愉掌蚁垂帐撬砰难恿怜首堰括学铺涵篷髓寨涎负隆辐哭肺笨乞毒庸诅嗓掏匪葬崇棋气制搭猛瞬莹六青堂俞二野掐彦扳扑越污早甫涎刺钝倍曳揍音浦搽勋足漫热董符晰额赞悠佐仲议田洽统片冤玻搏焰脉滨盲匹遵诉萧镀俞魂询奎儡报误情乒氓汽秽河别孽饯者的薛咏脓灭拔华荐从廓痒
4、口慕从卵件氮投招颈奈率赎瑚炮想娠械状刨服三拧讲鲸仲范泼满斟背纂绦炯谎逛骤仔椅赃哩铺沙绕核韦活掐伴海丧玉逊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仍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数学法要求的统一。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11. 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5、是指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组织协调,使相互配合、协调统一,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1) 统一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影响。(2) 统一个方面的社会力量,争取家长和社会配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 处理好衔接工作,使德育工作经常性、连续性、系统化、制度化12.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第二,定向性与顺序性第三,不平衡性第四,差异性13. 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1) 同理心。这是与学生沟通的前提,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2) 真诚。自由地表达真
6、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3) 纳与尊重学生。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与迁就。14. 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 备课,这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2) 上课,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 布置、检查课外作业。(4) 课外辅导,主要有集体和个别辅导两种形式。(5)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5.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 德育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 德育过程是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16. 简
7、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5)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17.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1) 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 语言表达能力(3) 组织教学的能力(4) 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5) 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6) 教育机智等18. 教育的广义及狭义定义、本质属性(1) 教育的广义: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2) 教育的狭义:
8、狭义的教育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3) 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9.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呈现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 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4) 高等教育类型的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的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0. 教育学的创立过程培根首提出 缪斯来实现(大教学论教育
9、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巴特去规范(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康德首教学(1)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2) 赫尔巴特一个原则:教育教学原则二个理论:伦理学和心理学中心三个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个阶段:教学过程分成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教育目的:培养良好公民(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人三个中心:儿童
10、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够解决这个疑难、验证这个假设21.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2. 教育对生产能力的促进作用(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 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23.
1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24.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 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 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2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拔苗助长”、“陵节而施”(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
12、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发展得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可能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里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5) 个体身心发展得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发展26.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
13、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登、格赛尔外铄论代表人物:外铄寻(荀子)找落(洛克)花生(华生)27.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28. 中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壬颁布、癸实行、资本找子丑、长期(戌)美国壬颁布: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没有实行癸实行: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的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始资本找子丑: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长期戌
14、美国: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叫新学制或者六三三学制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一个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
15、资源强国行列。29. 教育目的理论(1)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 代表任务: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2) 个人本位论: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3) 教育无目的论提出者: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
16、张教育无目的。30.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31.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 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2) 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更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调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3)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
17、教育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2. 活动中心课程论及其观点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第一、 主张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第二、 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 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33. 课程计划概念、组成、作用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设置就是
18、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来确定学校的学科和课程。这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作用: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34. 25课程标准的概念、结构和作用概念: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组织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作用: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35. 教材的编写结构(1)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是指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者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教材中均不重复的编
19、排形式。(2)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照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3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可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37. 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1) 形势教育: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2) 实质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20、是指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训练和培养。38.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 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社会主义世界观。(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39.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印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1) 认识的间接性(2) 认识的交往性(3) 认识的教育性(4) 有领导的认识40.
2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1.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做好三个计划: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2)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 课外辅导(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
22、量的东西的程度。42.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1) 直观性原则:实物、模像、语言只管(2) 启发性原则: 概念: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3)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4) 巩固性原则(5) 量力性原则(6)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
23、提出的。(7)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8)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概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43. 讲授法的定义及运用基本要求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第二,注意启发;第三,讲究语言艺术第四,要组织学生听讲44. 班级授课制(1) 定义: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基础知识 答题 DOC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