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讲义最终版.pdf





《晋灵公不君讲义最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灵公不君讲义最终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讲义) 上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讲文选晋灵公不君 。 一、一、解题解题 “晋灵公” ,涉及古代汉语第三册的通论二十一“姓名,礼俗,宗法” 里面的“谥号”问题, 逸周书 谥法 、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 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不勤成名曰灵” , “乱而不损曰灵” 。(PPT4)“晋灵公”之“灵” ,即指称他的残 暴恶行行, “晋灵公不君” ,否定副词“不”之后的“君”用作动词,就是说晋灵公 不行君道,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 “厚敛厚敛以以雕墙雕墙”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违反减轻赋税,藏富于民 的思想; 其二,
2、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从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人们躲避弹 丸来取乐,这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其三,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厨子煮熊掌没 有煮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又 一说“载”通“戴”(PPT20),即荷戴在肩上,采用肢解方法,请妇人荷戴在肩 上而丢弃厨子的尸首。如果确有此说,那就更加说明晋灵公残暴至极; 其四,不敬大臣,赵盾苦谏灵公勤政爱民而屡次险遭谋害。 本篇故事主角有两位: 其一是晋灵公, 不行君道, 屡谏不改, 反反而加害忠
3、良, 最终身死人手。其二是赵盾,忠贞为国,直言敢谏,不幸为法受恶。在这个过程 中讲述了三个勇士:第一个是“舍生取义”的鉏麑,第二个是“忠肝1义胆”的 提弥明,第三个是“知恩图报”的灵辄。 我们来看看原文: 二、二、 正文正文精讲精讲 【原文原文】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熊蹯”就是指熊掌。 说文釆部 : “番 fn,兽足谓之番。从釆,田象 其掌。 ” 广雅释兽 : “蹯 fn,足也。 ” 说文釆 bin 部 : “釆,辨别也。 象兽指爪分别也。 ”釆读重唇,番读轻唇,但从番声的字,潘、播皆读重唇。 “寘寘 诸畚诸畚” ,就是
4、寘之于畚,就是寘之于畚,把尸体装在草筐里。王引之经传释词第九王引之经传释词第九: “诸,之: “诸,之 1 此有停顿,重读一遍。 2 乎也。急言之曰诸,徐言之曰之乎。 ” “乎也。急言之曰诸,徐言之曰之乎。 ” “使妇人载以过朝。使妇人载以过朝。 ”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 经过朝廷。有一说是荷戴在肩上,可见晋灵公不行君道。 【原文原文】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季曰:“谏而不入,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 PPT21PPT21 说起赵盾,大家要想到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所记述
5、的赵氏孤 儿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近年来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演绎韩厥等义士义救 遗孤的事迹,好多明星大咖出演,比如葛优、范冰冰和黄晓明等。赵盾父亲是赵 衰(cu,谥号成季) ,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晋文公回国,赵衰任上 卿,封原地,奠定晋国盟主地位。晋襄公六年(公元前 622 年) ,赵衰去世,儿 子赵盾(也就是赵宣子)继位。赵朔是赵盾的儿子,赵武是赵盾的孙子 ,在赵 盾和赵朔死后,赵武就成了孤儿。 士季,士蒍 wi 之孙,名会。食采于随、范,故又称随会、范会。谥武,又 称武子。下文有“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 “会”就是士季的名。自称名表示 自谦,称呼他人用的是用他的“字”称呼他
6、人用的是用他的“字” 。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赵 盾和士会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 谏,土会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 能接着进谏了。连词“而”“而”表示假设关系,译作“如果” 。 “则莫之继也。 ”即“则 莫继之也。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这里说说“之之”的用法的用法, “谏而不入,则莫之 继也。 ” “之”指代第二人称,即指赵盾。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 “之”指 代士季,是第一人称代词。 【原文原文】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7、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稽首而对曰: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夫如是, 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 则社稷之固也, 岂唯羣臣頼之。又曰: 衮职有阙,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 则社稷之固也, 岂唯羣臣頼之。又曰: 衮职有阙, 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 “溜”指屋檐下滴水处,士季每进一次,就向灵公“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 “溜”指屋檐下滴水处
8、,士季每进一次,就向灵公 跪拜一次,灵公故意装作看不见,士季只能继续往前走,跪拜一次,灵公故意装作看不见,士季只能继续往前走,再再拜,一共前进了拜,一共前进了三三 次。曰:次。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所过”就是所犯的过错,“所过”就是所犯的过错,晋灵公才抬头 看他,说道: “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 “稽首而对” ,先跪拜,再“稽首而对” ,先跪拜,再 拱手至地,头伏在双手前的地上稍作停留,稽首礼是古代最恭敬的礼节。人谁拱手至地,头伏在双手前的地上稍作停留,稽首礼是古代最恭敬的礼节。人谁 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
9、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哪个人没有过 3 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上说: 没有谁 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 照这样说 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羣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羣臣赖赖之。 ”之。 ” 您能有始有终,那么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又曰:又曰:衮职衮职 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PPT26PPT26) “衮职”指周“衮职”指周 天子,衮指天
10、子穿的礼服,代指天子。周宣王没有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天子,衮指天子穿的礼服,代指天子。周宣王没有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 弥补。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这里一语双关,弥补。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这里一语双关,您能补救您的过失,您的衮袍您能补救您的过失,您的衮袍 就可以不被废掉了。就可以不被废掉了。 【原文】【原文】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 p 矣。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 之主,不忠。弃君
11、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触槐而死。 “犹不改” ,“犹不改” ,晋灵公仍旧不改。 “宣子骤谏”的“宣子骤谏”的“骤骤” ,” , (PPT29PPT29) 说文马部 : “骤,马疾步也。 ”本义为马快跑,泛指奔跑。 庄子齐物论 : “鸟见之高飞, 麋鹿见之决骤。 ”引申为疾速、急促。引申为次数多、频率高。这里表示多次。 “宣子骤谏”就是宣子屡次进谏。 “公患之公患之” ,晋灵公以之为患,很厌恶他, “使使 鉏麑贼之” ,鉏麑贼之” ,就派鉏麑暗杀他。 (参 PPT30-33)这里的“贼” ,表示杀害义, 说 文戈部 : “
12、贼,败也。从戈则声。 ”段玉裁注: “毁则为贼。 ” “贼”从戈,表示 使用武器的暴力行为。 后来引申表示为伤人或杀人以及强夺财物的人。 “晨往,晨往, 寝门寝门闢闢 p 矣。 ”矣。 ” “闢”表示开义。“闢”表示开义。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 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坐而假寐。 ”这里的坐而假寐。 ”这里的 “坐” 是动词作状语。“坐” 是动词作状语。“麑退, 叹而言曰” ,麑退, 叹而言曰” , 鉏麑退出来, 感叹地说, 这两处的 “而”“而” , 均是起到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的作用。 “不忘恭敬, 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 不忠。不忘恭敬,
13、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 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 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 , 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 这就是不忠; 背弃国君的命令, 这是失信。 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 (PPT38) 国语晋语 : “忠不可暴,信不可 犯,忠自中,而信自身,其为德也深矣,其为本也固矣。 ”韦昭注: “所谓忠自中 即自中出也。信自身,即身行信也。 ”忠,内在的真诚,信则是内在真诚的外在 体现。 “触槐而死” ,触槐而死” ,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PPT28) 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4 下下 大
14、家好,我们今天接着讲晋灵公不君 。 【原文原文】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鬬且出。提弥明死之。“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鬬且出。提弥明死之。 “秋九月,“秋九月, 晋侯晋侯饮饮赵盾酒赵盾酒” ,” , 秋天九月, 晋灵公请赵盾喝酒, “晋侯饮赵盾酒”晋侯饮赵盾酒” 是是双宾语, “赵盾”是间接宾语, “酒”是直接宾语。饮:用作使动,使
15、赵盾喝酒。 “伏甲将攻之” ,“伏甲将攻之” ,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 “其右提弥明知之” , “右”即其右提弥明知之” , “右”即 车右,车右,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 ,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 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是战车上的勇力之士。古代车制,一车三人,君王或 主帅居中,御者居左,勇力之士居右,非帅车中,则尊者居左,御者居中。这里 说的是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谋。 “趋登”“趋登” ,就是快步走上殿堂。古礼, 在尊者或长者面前要“趋” 。是一种表恭敬的方式, 释名 : “徐行曰步,疾行曰 趋,疾趋曰走。 ” “趋”是小步快走。 “走”则相当于今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湖文化漫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