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3通过学习七
2、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重点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教师:(展示“卢沟桥”图片)教师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
3、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教师:(视频卢沟桥事变片段)哪位同学能不看教材,复述一下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学生:(复述经过)教师: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展示图片)学生: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教师:卢沟桥事变是偶然事件吗?目的是什么?(同时出示史料)材料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学生:不是。目的是要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教师:面对日军
4、的侵略,当时驻守平津的第二十九军表现出什么态度呢?(同时出示材料)材料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军令学生:坚决抵抗。教师:(展示图片)教师: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为国捐躯。今天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烈士。由于敌我力量悬殊,1937年7月底北平和天津相继失陷。教师:七七事变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影响?学生: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教师:(展示材料,并提问)面对日寇大举入侵,国共两党有何反应?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教案 19 七七事变 全民族 抗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