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技术与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培训教材.doc
《煤矿生产技术与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生产技术与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培训教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生产技术与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培训教材本章要点1.煤层埋藏特征和地质构造知识2.矿井开拓方式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在煤的形成过程中,煤层上下同时形成许多岩层。这些在同一成煤时期形成的煤层,称为某一地质年代的煤系地层。因形成的条件不同,使煤层的埋藏特征产生明显的差异,而这些特征与煤矿开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 煤层的埋藏特征(一) 煤层的形状、结构煤和其他沉积岩一样形成后在地下通常是层状埋藏的,层位连续,厚度也均匀,但由于受积沉条件和地壳运动的影响,也有似层状和非层状煤层。典型似层状煤层如藕节、串珠或瓜藤状等;非层状煤层如鸡窝或扁豆状。(1) 简单结构煤层。煤层中没有层状的较稳定的矸石夹层,
2、但可能含有透镜体或结核。(2)复杂结构煤层。这类煤层中含有较稳定的夹石层,厚度较大的煤层往往是复杂结构。(二) 煤层的顶、底板1 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称为顶板。根据顶板岩层的位置和性能、强度等特征,顶板岩层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伪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容易随采随落,极不稳定,厚度一般在0.5m以下,多由页岩,碳质页岩组成,很难支护,通常垮落在煤里。直接顶:直接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回柱后垮落,厚度一般为12m,多由泥岩、页岩、粉砂岩组成。有的砂岩、石灰岩直接顶需要人工强制放顶。老顶:位于直接或煤层之上,厚而坚硬,厚度大,强度大,较稳定,难垮落,一般只发生缓慢直沉,多由
3、砂岩、石灰岩组成。2 底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称为底板。底板分为直接底和老底两种。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厚度数十厘米至几米,通常为泥岩、粘土岩或页岩。有的遇水膨胀,容易发生底鼓现象,可能使巷道遭到破坏,一般影响巷道运输和工作面支护。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的岩层,厚度较大,多为粉砂岩或砂岩。由于煤系地层形成的特殊性,有的煤层也可能缺少某类型的顶、底板。(三) 煤层的厚度煤层底板到顶板间的垂直距离叫煤层的厚度。根据煤层厚度煤层可分为三类。薄煤层 小于1.3m;中厚煤层 1.33.5m;厚煤层 大于3.5m,6m以上称特厚煤层。二、 地质构造 原始沉积的煤(岩)层由于地壳运动变迁而造成其空间特征发
4、生变化,形成新的结构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大致可分为三类;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构、断裂构造。(一) 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岩(煤)层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叫单斜构造。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的一部分,如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煤(岩)层的产状是煤(岩)层的空间位置及特征,通常用走向、倾向、倾角来表示产状要素。走向:倾斜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全延伸方向称为走向,代表岩层层面在水平面上的延伸方向。倾向:煤(岩)层的倾斜方向,与走向垂直,指向煤(岩)层面倾斜向下的一方,也就是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倾角: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近水平煤层 倾角小于8缓倾斜煤层 倾角为825倾斜煤层 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生产技术 采煤 安全 质量标准 培训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