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年的_哈姆莱特_结构与人物.pdf
《1601年的_哈姆莱特_结构与人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01年的_哈姆莱特_结构与人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35 卷第 6 期 V o l . 35 , N o . 6 20 0 3年 Nv o em l芜 r 1 1月 2 003 1 60 1年的 哈姆莱特 : 结构与人物 , 摘 要 哈姆莱特的阐释者多为近现代 自然主义戏剧观所囿 , 因而在阐释与批评过程中 遇到了许多困难 。 而如 果在1印1年的英国基督教文化与中世纪英国宗教戏剧的语境 中解读 哈 姆莱特 , 则可以看 到 : 剧本表现的是一个类基督教圣徒成长的心路历程 , 并且在哈姆 莱特 与圣经的新约之间存在一种对话关系 。 关键词哈姆莱特 ; 圣徒;结 构 ; 人物 ; 阅读程式 中图分类号 : B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1(1】) 一 5 57 9(2X ( ) 3) 肠 一 0111一0 7 英国的希腊文学教授基托在 195 6 年时写道 : “ 哈姆莱特的真正问题的确就包括在瓦 尔多克所提的那些事实里 : 在一七三六年以前 , 批评家对这一剧本似乎未感到问题 , 但这以 后 ,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就出现了 。 一七三六年 , 托马斯 汉莫爵士提出一个问题 , 说 哈姆莱特为什么不立即杀死克劳狄斯? ” l . ( n4 2 7 )自汉莫以来数百年来 , 评论者围绕哈姆莱 特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 总结起来 , 这些问题中有两个是根本性的 : 哈姆莱特为什么在 为父复仇的过程中一再延宕(由此产生的
3、种种解释直接关系到对这个全剧主人公的形象评价 问题 , 如 , 哈姆莱特是否是个濡夫 , 是否软弱) ; 哈姆莱特的结构是否很差 (这个问题与 延宕问题紧密相关l ) 饰 4 2 7 ) 。 俗话谓 , 有一百个读者 , 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 。 但对严肃的 莎士 比亚学者来说 , 这种俗语根本不能带来任何安慰 , 不能构成回避哈姆莱特之谜的借 口 。 特别是 , 在否定( (哈姆莱特的评论者中有两个绝对文豪 : 艾略特和托尔斯泰 。 前者撰 文论证 哈姆莱特是个 “ 毫无疑问的艺术失败 ” , 因为 “ 莎士比亚尽管在该剧结构方面用 尽气力 , 却表现不出他心目中的那个哈姆莱特 ” 川. (
4、n4 2 8 ) , 无论中外 , 凡有心研究哈姆莱 特的学者 , 无不熟悉艾 略特的这个惊人结论(诗人艾略特也是伟大的戏剧家 , 而他作为评 论家的地位同样崇高无比) ; 后者认为 , “ 使人们盲目崇拜到催眠状态的哈姆莱特是个没有性 格 的人 ,。 2(p . 9) 对于哈姆莱特这颗戏剧诗人之王的灿烂王冠上面的 “ 最光辉的金刚钻 ” 的崇高地 位 , 应该无须引经据典的论证 。 那么 , 那种种令人不安 、 疑惑的 、 足以让金刚钻失色的有力 的质疑 , 究竟应该作何解释?什么样的反洁或辩护 , 才能让那 “ 怀疑 ” 的幽灵离开哈姆莱 收稿日期 : 么刃 3一6 一 5 作者简介 :
5、梁超群 (l叭拓e e) , 男 , 江苏启 东人 ,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 ; 张愕(1肠8一) , 女 , 上海人 , 华 东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 特 ? 窃以为 , 围绕 哈姆莱特而产生的疑惑 , 泰半是近现代自然主义戏剧(文学) 观念的 产物 , 是以今人之意强解古人之作 , 是一种无意的 “ 误读 ” , 是自恋式的 , 是评论家 “ 消极 感受力 ” 缺席而自我 中心意识膨胀病态下的解读 。 接近莎士比亚 , 走进哈姆莱特的世界 的重要途径之一 , 应该是敞开自己的心灵 , 谦卑地回到莎士比亚时代 , 回到16 01年的 哈 姆莱特 。 关于延宕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本身 , 一般
6、有两种观点 。 一是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事实 , 复 仇之一再被推迟 , 是因为哈姆莱特一直在耐心地等待机会 , 如当代美国著名学者阿西莫夫就 认为哈姆莱特非常有政治见识 , 他的一动一静都与他策略选择有关s ; 而当机会来临 (克 劳狄斯祷告一场 )时 , 哈姆莱特之所以放弃机会 , 那是因为如果在敌人 “ 毫无防备中从 背后一刀杀死他 , 在情势上说来 , 只等于下流的谋杀 , 决不是堂堂正正的报仇 ” .( n3 2 ) 。 也 许卞之琳不会想到 , 另有学者认为 , 这一场景似乎正反映了哈姆莱特内心的黑暗 : 他竟然不 但要杀死仇敌 , 还要让仇敌的灵 魂进 人地狱 , 这 与基督 教的
7、仁恕精神相悖 。 s (第 二 卷 p . 1 25 ) 有文本支持 , 也更为合理的观点是 : 延宕是事实 。 问题是 , 延宕这个事实是否就以 有力地支持某些关于这个悲剧的结构与人物形象的结论?换言之 , 莎士比亚会用 “ 延宕 ” 这 个词来定义或者说指述这个事实吗?不会 , 因为 , “ 延宕 ” 是呼应 “ 复仇 ” 这个目标的 , 而 莎士 比亚要讲述的不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 哈姆莱特 16 01年的观众会对 哈姆 莱特的一再 “ 延宕 ” 失去 耐心吗?不会 。 173 6 年前的评论家困惑于主人公的 “ 延宕 ” 而谓 之 “ 软弱 ” 、 “优柔寡断” 、 “ 无能 ” 吗?
8、没有 。 “ 远在 16以年 , 自称为莎士比亚的朋友 、 自称看过哈姆 莱特上演的一位作者说过 : 真的 , 该叫人人都喜欢 , 像哈姆莱特 ” 闭. ( n9 2 ) 。 为什么?因 为他们想看的 , 他们所看到的 , 并不是一部中古式的复仇剧 。 从 160 1 年到 173 6 年 , 一百多 年的间隔 , 似乎埋葬了许多文化信息 , 形成子让众多评论者看不见的文化断层 。 如果哈姆莱特真是歌德所谓的 “ 只能种植可爱的花卉 ” 的一个 “ 宝贵的花盆 ” , 一个不 堪担负 “ 伟 大的事业 ” 的人 , 那么怎么让 “ 人人喜欢 ” ? 无怪乎 , 胡适坦言实在看不出 “ 那 举世
9、钦仰的哈姆莱特有什么好处 。 哈姆莱特真是个大傻子! ” s . v ( 5 ) 柯勒律治谬托知己 , 认为哈姆莱特像他和许多浪漫主义者一样 , 是 “ 他生活的伟大目标 在一味地下决心却从不行动 ” 的人 , 而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 “ 旨在向我们阐释这样一 个真理 : 行动是存在的主要目的 ; 人的智力天才不管如何高明 , 与行动相比起来都是无足轻 重的 ” 。 如果真是如此 , 那么 , 哈姆莱特更像一个滑稽剧 , 哈姆莱特更应该是一个让观众 俯视的角色 。 歌德所谓的 “ 伟大的事业 ” 与柯勒律治所谓的 “ 生活的伟大目标 ” 是为父复仇 。 后世读 者的阅读期待先人为主地成了为父复
10、仇 。 于是故事的情节成了为父复仇 。 阐释与评价的出发 点成了为父复仇 , 于是复仇中的 “ 延宕 ” 、 “ 犹疑不决 ” 凸现 , 放大 , 进而定格 。 论者要么由 此引出直接或间接地贬损作品的观点 ; 要么否定事实 , 指鹿为马(多出于维护这部杰作的 良 好愿望) ; 要么 回避 、 绕开 。 但任何希望解读哈姆莱特的读者都无法绕开这个巨大的 “ 绊脚石 ” , 这个 “ 冒名顶 替的幽灵 ” , 这个加在通 向哈姆莱特秘密花园门上的一道符咒 。 要解开这道符咒 , 就需要拨开障目之叶 , 注意到时间在我们与哈姆莱特 这座高山之 112 间开掘的巨大鸿沟 , 意识到莎士 比亚的哈姆莱
11、特在本质与形式上从来就不是一个为父复 仇的故事 。 也许 , 根本无须把探究的目光投射到 160 1 年 , 我们就能廓 清种种有关 “ 复仇 ” 与 “ 延 宕 ” 的迷误 。 早在1 76 5年 , 约翰孙就曾写道 : “ 全剧中哈姆莱特并不是行动的主宰而是处处 受到外界变化的支配 。 按此剧的安排 , 哈姆莱特证实了国王的罪行之后并未打算惩治他 。 最 后国王之死也不是哈姆莱特主动安排的行动 。” e . v ( 3 88 ) 哈姆莱特文本对约翰孙的上述陈 述足以构成有力的支持 。 尽管约翰孙没有否定哈姆莱特演绎的是一个为父复仇的故事 , 但他的这个发现足以颠覆对故事的这种解读 : 一出
12、复仇剧如果没有主人公朝着复仇方向的主 动作为 , 那它还能构成一出复仇剧吗?任何一个故事 , 如果没有主人公的主动行为 , 那它还 能构成一个故事吗?在任何一个故事中 , 从定义上讲 , “ 主语或英雄 ” 就是 “ 施事 ” ( a - g e n t ) 。 v . v ( 1阅 。 无论故事的各个局部如何展开 , 从整体结构而言 , 故事的主人公必须是 “ 施事 ” 。 因此 , 如果承认 哈姆莱特中有一个故事 , 承认哈姆莱特是故事的主人公 , 那么 就不能认为 , 哈姆莱特 讲述的是一个为父复仇的故事 。 但还是让我们把眼光投向( (哈姆莱特诞生的 16 01年 。 而且 , 当我们
13、推理 、 揣度 、 重 构 16 01年的戏剧场景时 , 我们应该悬置近现代自然主义戏剧观念 。 因为 , “ 莎士比亚的时 代 , 不但在时间上 , 而且在其它一些方面 , 更接近乔史和行吟诗人的时代 , 而不是我们这个 时代 。” 8(p 9 3) 李赋宁曾写道 : “ 莎士比亚继承了三方面 的戏剧和文学传统 : 古代希腊罗马的 、 中世纪 英国的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 , 这三方面的戏剧传统对莎士比亚的剧作都有影响 。” 0 . v ( 1卿 这种总结应该是不会引起任何异议的 。 但出于多种原因 , 在 中世纪英国戏剧对莎士比亚的影 响方面 , 研究相对有限 , 而且多限于戏剧角色的传承与
14、蜕变 。 对哈姆莱特结构与中世纪 英国的关系 , 目前尚没有研究者在其中 “ 试水 ” 。 窃以为 , 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与基督教圣徒的形象相合 , 全剧的结构也与中世纪英国的 宗教剧在整体上相近 。 哈姆莱特在 16 01年的英国观众眼中是一个他们并不陌生的圣徒形象 , 只是更丰满 , 更复杂 , 更有人性 , 因而更真实 , 更可亲 ; 因为熟悉 , 他们不会拒绝 , 不会感 到隔膜 ; 唯其真实 , 人性化 , 他们才为它如痴如醉 , 宛如 “ 被催眠了一样 。” 16 01年的英国 观众看到的哈姆莱特是一出圣徒受难剧 , 对于业已浸淫于基督教文化数百年的英国文化 语境下的观众来说 ,
15、它的 “ 异质性 ” 被丰富而又典型的 “ 圣徒受难剧信息与信号 ” 所淹没 , 掩盖 ; 它又比耶稣受难剧的情节更为生动 , 曲折 , “ 故事性 ” 更强 , 已经包含了近现代戏剧 的几乎全部重要元素 。 它体现的悲剧观念也与 “ 中世纪英国叙述体悲剧中命运巨轮转动的概 念 ” 图. ( n1 4 9 )有显著的亲源性 。 以莎剧为代表的英国戏剧的源头是复杂的 , 但在莎士比亚时代到来以前 , 在英国各地都 可以见到的是 “ 神秘剧 ” (晰s e t y rlPa y s , 也称 i Ma c r l。l Pa y s , “ 神迹剧 ” 之谓也 ) 。 s . ( nv s ) 。
16、无 论是 “ 神秘 ” , 还是 “ 神迹 ” , 都是关于圣徒与耶稣的故事 , 起源于基督教教堂的礼拜仪式 , 兴盛于十三世纪后半叶至十五世纪末 。 它实际上有点像 “ 系列剧 ” , 李赋宁称之为 “ 组戏 ” , 每年在街市上分阶段演出 , 从 “ 上帝创世 ” 一直演到上帝的 “ 末日审判 ” , 可谓以上帝开篇 , 以上帝结尾 , 但故事的主角是圣徒 , 主角中的 “ 领衔主角 ” 是耶稣基督 , 故事的重头戏(或 谓 “ 中心 ” ) 是耶稣受难与耶稣复活 。 年复一年 , 故事的情节基本不变 , 观众是全体英国人 1 13 民 。 故事的蓝本就是 圣经 , 包括 旧约与新约 。
17、从留存下来的少数剧本可以看出 , 许多 “ 台词 ” 直接 来 自圣经 。 “ 到十五世纪末 , 出现了一种新的宗教 剧 , 叫作道德剧 (o Ma lriy t l Pa y s ) 。” 0 体卿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 , 这种戏剧的宗教成分少了 , 世俗道德的元素 明显增加了 , 主角变成了凡人 。 但在今天的研究者眼中 , 这还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宗教剧 , 道 德是非的纠缠 , 为的只是 “ 灵魂的拯救 ” , 与整部( (圣经 尤其是新约 的 “ 主 题 ” 完全一致 。 而戏的主角形象可谓 “ 由圣徒 向凡人跨近了一大步 ” , 类似于哈姆莱特 。 近现代的许多莎士比亚学者言必称 “ 人
18、文主义 ” , 但是 , “ 人文主义 , 并不是莎士比亚戏 剧生命力的唯一源泉 。” l 0 饰 5 4 )莎士比亚的创造力来自他与大众心灵的全面接触与互动 ; 在 莎士比亚的时代(而不是四百多年以后的今天) , 莎剧 的魅力缘于它们与大众习惯的娱乐形 式与思维方式的祸合 。 在莎士比亚的 “ 四大悲剧 ” 中 , 哈姆莱特问世最早 , 在结构上与 近现代戏剧样式最远 , 因此 , 最常为人垢病 、 挑刺 , 但是 , 无论是 当时 , 还是现在 , 哈姆 莱特的魅力却是无出其右的 。 使它得以在 16 01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 正在于 , 在 诗人所有的悲剧中 , 它最接近大众 。
19、 因此 , 在莎士比亚时代到来以前 , 中世纪的宗教剧构成了全体英国人民 “ 文学准备 ” 的 主体 , 培养了他们的 “ 文学理解与欣赏能力 ”。 以宗教剧为主要特征的戏剧文化 , 以基督教 为主导之一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 是莎士比亚作为一个送话者与他的受话者( 16 01年的伦敦 观众)在创作与解读哈姆莱特时共同分享的语境与相互交流时所使用 的代码系统 。 盛宁在为他所译的( (结构主义诗学 所撰写的译者前言中写道 : “ 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 主张 , 批评的注意力不应该着眼于具体文本 , 也不应该仅停留在文学传统体系 , 而必须着眼 于读者 , 具体地说 , 就是读者的 “ 文学能力 ”
20、 , 读者的 “ 阅读行为 ” (即阐释的过程 ) , 以及 读者用以理解和阐释文本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程式 。 文本的意义由读者 内化了的阅读和 理解程式所决定 。” l l 只p 8 ) 在文学研究者的眼中 , 有的文本比另一些文本更像 “ 孤儿 ” , 因为 他们所熟悉 、 习惯的阅读程式不足以给它找个 “ 继父 ” l (参见卡勒 , p 姗) 1736年以后 , 哈姆 莱特 就成了这样一个孤儿 , 因为时间藏匿了 16 01年时伦敦观众的解读程式 , “ 自恋 ” 使我 们漠视与哈姆莱特构成互文关系的那些文本与历史记忆 。 与哈姆莱特构成互文的历 史与文本中 , 中世纪英国的宗教剧和基
21、督教的圣经 , 是最重要的 。 在这种互文语境中的 16 01年的伦敦观众的阐释程式与观剧期待足以使其中的 “ 圣徒受难剧 ” 的结构 与主旨及人 物形象凸现出来 。 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的发现并非由各个部分的意义的归纳而成 ; 只有根据对整体意义所 作的假设 , 各个部分的意义才能界定l l ( p 叫 。 假定哈姆莱特是一部复仇剧 , 那么它依 次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 第一幕 : 哈姆莱特被告知父亲死亡的真相(主角的角色 : 受事) 第二幕 : 哈姆莱特被试探(主角的角色 : 受事) 第三幕 : 奥菲利娅的试探令哈姆莱特失态 ; 哈姆莱特利用戏中戏(自以为)发现父亲死 亡的真相 ; 出现复仇
22、的机会 , 但他放弃了 ; 痛责母亲不忠 ; 意外杀死波洛涅斯(主角的角 色 : 受事与施事) 第四幕 : 哈姆莱特被送往英国(意图加害) , 但他逃脱 ; 奥菲利娅发疯并死亡(主角的 角色 : 受事 ) 114 第五幕 : 哈姆莱特再次被设计陷害 , 在死亡前杀死了奸王(报了仇)(主角的角色 : 受 事 ) 在向着为父复仇的目标 (整体)逼近的过程中 , 各个阶段(部分) 的哈姆莱特几乎都是被动 者 , 都是 “ 受事 ” ; 对一部复仇剧而言 , 他唯一的主动作为(戏中戏) , 只是让他回到了起点 (了解真相) , 复仇的结果只能说是天意 , 或者说意外 。 但如果不是先人为主地认定(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文学经典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