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政思想变化新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参政思想变化新论.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民参政思想变化新论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参政思想浅析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政治思想的变化 ,折射出不 同时期公民参政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对但丁、彼特拉克 、 布鲁尼、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解 读 ,本文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公民参政的目标是建立自由的、充分反映民意的公民国家 ,对 近代政治学的诞生具有重要影响 。公民参政要求建立新型的政府, 既能为社会提供良好的 秩序、 又能为民众提供良好的生活。这表明 : 文艺复兴时期的公民参政已经突破了古代希 腊 、 罗马的模式和中世纪公民参政的传统 ,发展成为以建立近代政府为目标的 、 人民的政治 运动。 关键词 公民参政但丁彼特
2、拉克 布鲁尼 马基雅维里 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中 ,市民与王权结盟是建立近代国家的通常途径 。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 意大利 ,一是工商业繁荣和市民阶级强大 ; 二是缺乏能够统一整个意大利的王权 ; 三是在城邦中掌权 的不是封建贵族而是大商人、 大金融家等新兴显贵 ,因此市民参政的作用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值得注 意的是 ,市民中产生出了一个由知识精英组成的公民阶层,其成员非常积极 、 主动地参与了政治 ,正如 德国社会学家拉尔夫 达伦多夫( R a lf D a h r e n d o r f ) 所言: “公民比任何社会人物都更有活力 。 ” 意大利的公民参政思想是很有特点的 : 首先,它是代表民
3、意的 ,因为公民本身就是人民的一部分 , 其思想彰显出人民自下而上推动政治发展的意图。其次 ,它是近代的, 因为与公民结盟的不是封建君 主 ,而是像美第奇家族那样的城市显贵。第三 ,它是变化的, 常常根据时局的发展 ,按照城市显贵与民 众结盟关系的状况而变化 。公民参政的思想, 同知识精英想把传统的权力社会转变为反映民意的近 代国家的意图,是完全一致的。 对文艺复兴时期公民参政思想的研究 ,一般来说,是在两种解释体系的框架中进行的 。第一个解 释体系注重文艺复兴的“复兴“二字, 强调公民参政思想与古希腊 、 古罗马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 。例 如 : 英国学者戴维 赫尔德 ( D a v i dH
4、 e ld ) 认为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精英对罗马共和体制的推崇要高 转引自陈永森: 告别臣民的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绪论第 3页。 过对希腊雅典体制的推崇 ,因为 “古希腊的民主制常常是不稳定的 ”, 而 “古罗马与之不同 ,它形成的 统治模式不仅把自由与美德结合到一起, 而且把自由与市民的荣誉和军事力量结合到了一起。古罗 马提供了这样一种政治观念,它把政治参与、 荣誉与征服联系到一起 ,因而可以摧毁君主政体中形成 的如下看法 ,即国王享有对其服从者的个人权威 ,只有国王才能保证法律 、 安全和权力的有效实施 。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许多共和国来说 , 自由意味着摆脱暴
5、君的专制权力, 意味着公民通过参与政府 管理其公共事务的权利 ”。 第二种解释体系强调的是公民参政的内容, 例如 : 戴维 赫尔德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主义传 统明确区分为两个共和主义流派 ,一个是 “发展式 ”共和主义, 另一个是 “保护式 “共和主义。从最广 泛的意义上看,发展型共和主义理论家强调政治参与对作为人的公民发展的内在价值 ,而保护型共和 主义理论家则强调它对于保护公民的目的和目标, 即他们的人身自由的工具意义。发展型共和主义 关心的是,它把政治参与和城邦的内在价值用作自我实现的手段, 因为政治参与是美好生活的必要组 成内容 。与此相反,保护型共和主义强调的是 ,如果仅仅依靠什么主
6、要集团的政治参与 ,无论这个集 团是人民,是贵族 ,还是君主,公民的美德面对腐败都是相当软弱无力的 。因此, 保护型共和主义理论 家们强调认为,要想使全体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公民参与集体决策对于全体公民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 与此类似的还有在学术界广泛流传的美国学者 J . G . A . 波考克 ( J . G . A . P o c o c k ) 和汉斯 巴 伦 ( H a n s B a r o n ) 提出的 “马基雅维里式 ”公民概念与英国学者斯金纳 ( Q u e n ti nS k i n n e r ) 所发现的 “西 塞罗式 “公民概念之争论, 前者要求建立在法与正义
7、之下的公民共同体, 后者却以为公民德性能够在 某一公正的君主之下得以实现。 尽管上述研究经受了检验并在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的框架基础上有所发展 ,但很清楚的是 ,它的 许多方面仍然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具体来说 ,公民参政的目标, 与其说是要复兴古代的一种或两种 的政治模式 ,毋宁说是要建立一种符合民意的近代国家 ,因此必须放到政治近代化的理论框架中来进 行探索。其次,我们得知, 文艺复兴时期公民参政的特点可以从对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分析中得 到解释 。与政治学家不同 ,历史工作者更注重从不同时期的特殊背景中去分析公民参政思想的变化 。 这样, 公民参政思想的演变就被看成是人们对于危机的一种反应
8、,或者更为确切地说, 通过对这些参 政思想变化的历史研究,寻找出一种全新的、 诠释欧洲近代政治发展潜在因素的分析方法 。 这种公民参政思想的发展 , 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 ,出现过三种不同的形式 : 从 1300年到 1375年为第一时期, 特点是提倡美德和德治, 提出建立德治社会的要求 ; 从 1375年到 1450年为第二 时期, 特点是提倡公共利益 ,要求建立自由的公民共和国 ; 从 1450年到 1530年为第三时期,其时君主 制已在欧洲取得支配位置 ,出现了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 那样的著作。这里所说的道德论、自由公 93公民参政思想变化新论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中央编译出版社
9、2004年版, 第 54 55页。 戴维赫尔德: 民主的模式, 第 56页。 J . G . A . 波考克: 从佛罗伦萨到费城 一部共和国与替代方案之间的辩证史 , 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编: 共和主 义: 古典与现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 11 13页。 例如, 费利克斯吉尔伯特在分析马基雅维里时, 就曾正确地强调: 马基雅维里注重的是从政治实践中得来的现实经验, 古 代的例子的作用只是为其理论增加权威性而已。参见吉尔伯特: 马基雅维里和圭洽迪尼: 16世纪佛罗伦萨的政治学和历 史学( F e l i x G i l b e r t , M a c h i a v e l
10、 l i a n dG u i c c i a r d i n i :P o l i t i c s a n dH i s t o r yi nS i x t e e n t h-C e n t u r y F l o r e n c e ) ,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65年版, 第 153 202页。 民论和君主论三种形式,虽然各有不同特点,但是, 都是属于公民参政思想的范畴。这三种形式的出 现 ,恰恰符合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期、 发展期和转向期的特点 。本文拟就这三个时期的顺序, 分别 说明公民参政思想的变化 ,以便了解当时民众的政治意识、 政治要求和对政治秩序的设计 。 一 、公民参政
11、的历史背景 在 14世纪的意大利,市民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这要归功于城邦已经获得的两项胜利: 第一 , 解除了外部的封建贵族对城邦的控制 ,实现了城邦的独立; 第二,击败了封建贵族对城邦内部的控制 , 实现了城邦的自治。按照昆廷 斯金纳的解释, 自由这个词 ,在文艺复兴时期作者那里 ,指的是 “独 立 ”和“共和自治 “。这种理解是从传统意义上说的 ,指意大利的城邦通过斗争 ,摆脱了封建领主的 约束, 成为独立、自治的自由城邦。按照美国历史学家劳罗马丁尼 ( L a o r o M a r t i n e s ) 的说法, 地理位 置 、2. 5万至 1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强大的资产阶级、一
12、个被击败的贵族 ,已经成为工商业城邦主要 特征和建立共和制城邦的基础。因为城邦中绝大多数的市民都是自由民 ,而其时的资产阶级, 也属 于 “民”这个范畴 。从这种情况看 ,意大利的城邦可以说是人民的城邦, 意大利的公民 ,也因此具有了 比欧洲其他地区更加优越的参政条件 。 市民的强大 ,是以发达的工商业为基础的 。市民的人身是自由的, 以银行家 、 资本家、商人、手工 业者的身份从事着各种与商业 、 手工业有关的工作。据历史记载, 在佛罗伦萨及其近郊, 共有 110个 教堂、修道院和宗教组织, 包括 57个教区、5个男女合修的大修道院 ( 每个有男女僧侣各 80名 ) 、24 个女修道院共有女
13、修士 500人、10个僧侣会, 30个教会医院 ,共有 1000张病床 ,还有 250至 300个主 牧师。在佛罗伦萨呢绒商会管理下的工厂多达 300多个 ,在 1346年时下降为 200个, 即使这样 ,这 200个工厂共生产 7000至 8000匹呢绒,总价值达 120万弗罗林金币 。大约有 3万人依靠呢绒业维持 生计。该城经营其他布匹进出口业务的商会有 20多个, 每年直接经手的布匹达 1万匹 ,价值 30万弗 罗林。这些布匹都在佛罗伦萨销售, 还不包括那些在佛罗伦萨转销的布匹 。在佛罗伦萨有各种银行 和金融机构 80多家。每年的营业额在 35万至 40万弗罗林之间 。佛罗伦萨人口中有
14、80个注册律 师 ,有 600个公证人。另外还有 60个医生、外科医生和几百个香料商人。其他的各种商人不计其数 , 大约有 300个佛罗伦萨商人是在外邦经商 。佛罗伦萨共有 146个面包房。 更为重要的是,意大利的公民力量也很强 。并非所有市民都具有公民身份, 因为公民身份只给予 对城邦中的重要人物 ( 主要是男性) 。以 14世纪的佛罗伦萨为例 : 在 9万人口中, 有 2. 5万名男性被 赋予了公民资格 ,可以佩戴武器 。其中有 1500个贵族和担任公职的权贵 ,还包括 75名骑士。在建立 94世界历史2008年第 6期 昆廷斯金纳: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 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15、第 76页。 劳罗马丁尼: 权力和想象: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城邦国家 ( L a u r o M a r t i n e s , P o w e r a n dI m a g i n a t i o n , C i t y - S t a t e s i nR e - n a i s s a n c e I t a l y ) , 朗顿出版社 1980年版, 第 139页。 基奥凡尼维拉尼: 一位公民是如何看待他的城市的, 迪沃多 K . 拉布主编: 现代西方的起源: 关于文艺复兴和近代早 期欧洲历史的论文和史料( G i o v a n n i V i l l a n i , “H o w
16、O n eC i t i z e nR e g a r dH i s C i t y , ” i nT h w o d o r eK .R a b b , E d . , O r i g i n s o f t h e M o d e r nW e s t E s s a y s a n dS o u r c e s i nR e n a i s s a n c e E a r l yM o d e r nE u r o p e a nH i s t o r y ) , 麦克格劳希尔出版社 1993年纽约版, 第 179 181页。 民众政府之前,一共有 250名骑士 ,民众政府建立后, 政府
17、官员就不再授予骑士称号 ,导致骑士人数锐 减。公民是指被授予了公民资格 ( c it i z e n s h i p ) 的市民 ,他们被赋予了参与政治的权利。 16世纪前 , 国际贸易、 手工业发展和地产的占有更为公民制度发展提供了新的背景。与产业有关的专业人士如 律师、法官成为城邦中地位显著的人物,他们的地位 ,往往要高于小贵族 。在一些城邦里, 因为拥有富 裕的财产和政府公职 ,公证人也成为市民的上层,加入到了公民的行列 。教育程度、 专业训练、 财富多 寡是评价公民等级的主要标准 。公民阶层是由律师 、 政府官员、 医生 、 知识分子 ( 尤指专业化人士 ) 组 成的, 他们之下是商人
18、 、 师傅、 帮工、 学徒和城市无产者。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为公民参政提供了社会支持 。斗争最初是以市民争取选举权的形式出现 的 ,因为城市的议会往往掌握在权贵家族手里 ,他们之中有的是旧贵族, 有的则是在城市里通过贸易 经商而发达起来的新兴阶级。正是这些人 ,剥夺了城市平民的选举权。斯金纳告诉我们, 发难的形式 是另行成立平民会议 ( p o p o l o ) ,为首者是平民们自己选举出来的领袖平民议会议长。这是对传 统的市政官的挑战,旨在废除市政官的任命必须由显贵家族提名的传统。这样的平民会议很快在意 大利兴起,卢卡( 1230年) 、 佛罗伦萨( 1230年 ) 、锡耶纳 ( 12
19、62年 ) 都成立了平民会议, 并且开展了驱 逐贵族的行动。 1287年锡耶纳的平民会议在该城从市政官手里夺取了全部控制权 , 放逐了许多贵 族 ,成立了“九长官委员会 ”, 即一直延续到 1355年的商人寡头政体。佛罗伦萨的情况与此类似 , 1282年佛罗伦萨以平民为基础的“白衣派 ”设法驱逐了权贵的“黑衣派 ”,并于 1293年进而建立了一 种有计划地将贵族排除在执政的行政长官职务之外的体制。 1293年, 贵族的统治被推翻,建立了行 会民主政权 ,行政机关由六名行政官组成, 任期两月 , 期满改选 ,代表富裕市民阶级, 即羊毛商 、丝绸 商 、 呢绒场主 、 毛皮商 、 银钱商、律师以及
20、医生和药剂师七大行会, 称为“肥人”。民主政府还不准贵族 担任行政官 。 1293年颁布的“正义法规”规定凡没有实际从事一种行业者 ,一律不得担任公职, 严格 限制了贵族的政治权利。 1295年,对法规进行修订, 规定非豪门的贵族 , 只要加入一种行会, 允许担 任公职 。出身小贵族的但丁,为了参与政治活动,加入了医师和药剂师行会。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在某些城邦中却导致了城市贵族对城市的控制。斯金纳告诉我们一个维 罗纳的例子 ,在这个城市里 ,蒙特齐 莎士比亚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与人交恶的蒙太古家族的 原型 为平民与根基较深的贵族激烈抗争了二十余载, 终于在 1226年夺取了对该城的控制。
21、有 的时候 ,即使平民掌握了政权, 也有可能遭遇贵族的复辟 ,例如佛罗伦萨的 “白衣派 ”于 1301年遭到 了科索 道纳蒂领导的贵族“黑衣派 ”的直接挑战并被推翻。这导致了世袭家族统治的出现。费拉 拉的埃敦家族设法于 1264年把对城市的控制权从埃斯特的阿佐传到了其子奥比佐的手里, 后者被费 拉拉城立为 “永久的君主”。同样 ,维罗纳的通过选举产生的平民会议议长斯卡拉的马斯蒂诺也利用 95公民参政思想变化新论 基奥凡尼维拉尼: 一位公民是如何看待他的城市的, 迪沃多 K . 拉布主编: 现代西方的起源: 关于文艺复兴和近代早 期欧洲历史的论文和史料, 第 179 180页。 保罗 F . 格
22、伦德勒主编: 文艺复兴百科全书( P a u l F . G r e n d l e r , e d . , E n c y c l o p e d i a o f t h e R e n a i s s a n c e ) 第 6卷, 查理斯克瑞 布尼之子出版社 1999年版, 第 45 46页。 昆廷斯金纳: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 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第 50页。 昆廷斯金纳: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 第 50页。 田德望译: 译本序 但丁和他的神曲, 但丁: 神曲地狱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 4页。 昆廷斯金纳: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 第 51页。 昆廷
23、斯金纳: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 第 51页。 职权建立了一个王朝 ,他于 1277年被谋杀后,其弟阿尔伯托立即被立为维罗纳的领主和终身总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些城邦是共和制,有的城邦是君主制, 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却是共同的特 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封建贵族不同, 城市贵族是些大商人和银行家 ,其力量还没有大到足以控制一切 的程度 。银行家的财产来源很复杂, 巨额收入来自于土地和矿业的投资 , 银行和对印度远征的投资 。 最值得注意的是工商业阶层的兴起。自 13世纪起, 资产阶级就成为城市权贵集团的中坚力量。资产 阶层中的一部分人是显贵世家 ,好几代都是意大利的富人,也有部分人士是新兴的中
24、等阶级,如商人 、 工业资本家 、 银行家。在他们之下 , 是一个中产市民阶层, 如作坊主 、店主 。工人和工资阶层也兴起 了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 尽管商人和银行家们兴起并且成为城市的领袖, 但他们与民众的 矛盾还没有上升到对立的程度 。这样 ,他们与民众就既有矛盾的一面, 又有合作的一面 ,反映出当时 意大利城邦社会结构的真实状况。 在意大利,各个城邦经常受到外敌入侵和城邦间战争的威胁 。入侵意大利的外国势力主要是哈 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和他的对手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查理继承了荷兰、西班牙 、 西西里, 以及 意大利南部等许多地方的统治权 ( 西西里与南意大利当时属于西班牙的亚
25、拉冈 ) , 后来成为神圣罗马 帝国的皇帝后,更通过战争获得了意大利的米兰公国。查理的弟弟斐迪南所继承的领地是奥地利,也 用战争和联姻的方法兼并了波希米亚 、 匈牙利 ,后来继查理五世之后也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与 哈布斯堡皇族争霸的是法国的君主们 。雄心勃勃的法国国王查理八世, 坚持认为米兰公国和那不勒 斯王国为法国所有,于 1494年带兵侵入意大利 。哈布斯堡皇族和法国君主之间的战争 ,使欧洲和意 大利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如何结束意大利的分裂、实现政治统一、抵御外敌入侵 、 维护意大利的自由 , 是城市贵族和意大利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最为迫切的政治要求 。 简言之 ,市民力量的强大、公民
26、参政的传统 、 封建制度的薄弱 、 市民反对独裁专制的斗争、新兴资 产阶级掌权以及为抵御外强入侵的局势, 形成了城市贵族和人民的有限结盟的背景 。意大利的城邦 规模不大,经常性的战争和城市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 物力, 需要民众向政府交纳赋税 ,也需要知识精 英参与政府管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公民参政迅速发展 ,成为维持城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 、文艺复兴创立时期的道德政治论 1300年至 1370年这 70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创立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 深刻影响 了公民阶层的社会稳定。一方面,新的发展机会就在眼前: 知识精英可以通过训练进入精英圈子 。但 同时他们又面临着
27、社会变化的另一个结果 : 执掌权力的是城市中的富裕人士 ,除了专业知识和社会声 望之外 ,知识精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这种背景导致了公民参与政治的两种 方式: 要么通过努力直接在政府中担任公职,要么利用自己在律法 、 文学和修辞上的特长, 撰写政治性 的论著 ,通过对统治者的规劝和对人民的宣传 ,来达到参与政治的目的 。文艺复兴早期的代表人物但 丁 、 彼特拉克 、 薄伽丘等人 ,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参与政治的。 在公民的圈子里 ,知识精英的位置非常奇特。他们处于城市贵族和城市平民的中间, 一方面 ,他 们与城市贵族周旋,与同样具有公民身份的惟利是图的行会首领为伍。与城市贵族
28、和行会领袖相比 , 96世界历史2008年第 6期 昆廷斯金纳: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 第 51页。 他们深知自己属于一个以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团体。另一方面 ,他们又是城市平民的领袖 , 深刻 感到平民势力的单薄 ,同时又为城邦内部缺乏凝聚力而担忧 。他们敏锐地感到, 要想成功地维持城邦 的独立 ,要想有效地抵御外强的入侵 ,文化落后并且正在分裂的城邦是很难承担此项任务的。他们非 常担心 ,权力争夺 、 贫富分化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他们富有远见, 真诚想为城邦找到一种长治久安的 良方, 但是这种超前的抱负 ,却无法为同时代的人们所理解。正如英国学者丹尼斯哈伊所指出的那 样 : “14世纪
29、意大利文化史上的三位杰出人物但丁 、 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是如何地缺乏基础 。 ” 我们以彼特拉克的感叹来对此印证。在 1370年 11月 29日写给朋友塞里科的信中 ,彼特拉克表 明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 “对我来说 ,我们此生所处的是片令我们劳累的硬土 ,是危机的训练营 ,是 座充满错误的迷宫,是江湖骗子们的军队 ,是令人惊愕的沙漠 ,那是一片淤泥堆成的沼泽, 一片焦土 , 一个崎岖不平的村子 ,一座陡峭山壁 ,一个黑暗的洞穴 ,一个群兽纵横的巢穴 ,一片不毛之地, 一块石 头地, 一块长满了刺的木头 ,一片毒蛇遍布的草地, 一个没有鲜果的花园 , 一种无止境的忧虑, 一条由 人的眼泪滴成的
30、河流 ,一个痛苦之海 。 ”为此,彼特拉克感到“无法安睡”,他的结论是: “生活比这些还 要糟糕 ,还要腐败 ,我和世人都无法形容。但是 ,智者如你, 从我简单勾画的语言里, 可以洞察我的内 心 。 ” 上述状况说明,当时精英们敏锐地关注一个问题: 如何找到一种让人们正当生活的社会标准 ,一 方面, 遏制统治者们对人民的过分剥夺,另一方面, 又为民众提供一种躲避灾难的指南 。 详细解释善恶体系理论的 神曲 , 正是以鲜明的道德对峙为基础的 : 天堂与地狱、光明与黑暗 、 美德与陋习 、 理性与愚昧、善与恶、 仁爱与残暴 。根据基督教上帝审判的传统 ,但丁断言人最终要对自 己的命运负责。在进入幽
31、冥世界时, 地狱之门的门楣上现出这样的文字: “由我进入愁苦之城 , 由我 进入永劫之苦,由我进入万劫不复的人群中。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 ,神圣的力量 、 最高的智慧、 本 原的爱创造了我 。在我以前未有造物 ,除了永久存在的以外 ,而我也将永世长存 。进来的人们, 你们 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 !”但丁在此给出了一个超自然的报应体系,通俗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道理: 神 是根据人的行为进行审判的,恶人咎由自取,善人得到神助。一切恶人因为偏离了神定的正道而万劫 不复, 一切善行则能够得到神的褒奖 。因此,只要观察神所判定的结果, 就不仅能够看到人类所有行 为的后果,还能度量出人与天意 ( 真理 )
32、之间的距离 。 但丁通过对坏人坏事的一番描述 ,把各种人类的罪行将按照其轻重加以排列。地狱的外围是一 些怯弱无为者,而地狱的第一层住的是一些未曾受洗的婴儿和信奉异教的伟人, 如荷马、 贺拉斯 、 奥维 德 、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 。从第二层开始则住着需要受惩罚的罪人 ,从第二至第六层住着犯有无节 制罪的人,包括犯有邪淫、贪食 、 吝啬 、 浪费 、 易怒罪者和信奉异端邪说者。地狱的第七层在一个深渊 之下, 住的都是犯有暴力罪的鬼魂: 对他人施暴者如杀人者 、 抢劫者; 对自己施暴者如自杀者、挥霍无 度者; 以及罪恶更为严重的对上帝、 对自然 、 对艺术施加暴力者如亵渎神者、鸡奸者和放高利贷者
33、 。在 第七层和一个悬崖之下是地狱的第八层, 共有十个恶囊 ,仍然按照从轻到重的原则, 住着对非信任者 犯欺诈罪的人: 如淫媒和诱拐者 、 阿谀奉承者、买卖圣职者、 预言者 、 贪污者、伪善者、 偷盗财务者 、 搞阴 97公民参政思想变化新论 丹尼斯哈伊: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年版, 第 84页。 彼特拉克: 1370年 11月 29日致罗巴多 达 塞里科的信 ( F r a n c i s P e t r a r c h : “T o L o m b a r d o d a S e r i c o ”) , 彼特拉克: 晚年 时期的书信 ( L e t
34、t e r s o f O l d A g e ) , 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第 414页。 但丁: 神曲地狱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 15页。 谋诡计者、 制造分裂不和者和假冒伪造者 。在第十个恶囊之下是一个地狱的巨人井, 其下是第九层地 狱 ,在其四个恶环里, 住着对信任者犯欺诈罪者 : 即叛卖亲属者 、 叛卖国家者、叛卖宾客者和叛卖恩人 者 。在叛卖恩人者之下的就是魔鬼。地狱中鬼魂罪行严重的程度 ,是严格按照其距离魔鬼的远近来 加以确定的 。 但丁认为: 很多罪行是由贪心引起的 。他这么写道 : “贪心啊, 你使世人沉没到你的水下那样深 , 以至于谁都没
35、有力量从你的波浪中抬起眼睛! 为善的愿望在人们心中当然还会开花; 但是连续的阴 雨使结成的李子变成虫蛀的李子。 ”结果, “信仰和纯洁只在儿童中发现; 以后 , 在他们的两颊还没长 满胡子以前 ,这两种美德就都消失了 。有些小孩在说话还口齿不清的时期守斋, 以后, 舌头发音变得 流利无阻时 ,他就不管在什么月 ,面对什么食物都狼吞虎咽 ; 有些在说话还口齿不清的时期热爱并听 从他的母亲 ,以后 ,学得能说会道时, 就渴望看到她被埋葬。 ” 但丁认为,正因为贪婪和肉欲如此有效地控制了人们,从青年时起人就倾向于邪恶。人们过着非 基督教的生活方式,不再惧怕上帝,不再考虑兄弟之爱 ,这样基督教信仰就从
36、人们心中离去。每个人 都力求以不名誉的方式胜过别人, 这样 ,假的基督徒就产生了 。但丁指出 : “你瞧 , 许多喊 基督 ,基 督 !的人,在最后审判时,将比不知道基督的人距离他要远得多。 ”因此, 但丁提倡人必须时刻观察 自己的道德品质 ,因为无论何人产生的善行或恶行 ,无论是隐秘的还是公开的 ,在神那里都被计算得 一清二楚。所以 ,人的归宿乃是自己行为所致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则 ,无论是在天国还是尘世 , 都被认可并被认真加以执行。 在 神曲 天国篇中 ,作者的语调变得轻快起来, 因为但丁在这里讨论了人如何脱离罪行的方 式 。按照但丁的说法 ,人类原本享有一切的天赋,只是罪剥夺了
37、他的自由 ,使他不再和至善相似 。为 了让人获得新生 ,但丁提出了人文主义政治学的一些原则。 首先,但丁认为公民必须履行职责、 积极参与城邦事务 。在青年时代, 但丁曾参加过对吉柏林党 作战的康帕迪诺战役 。其后,掌握佛罗伦萨政权的归尔夫党因在对待教皇博尼法斯八世的态度问题 上出现分歧 ,分裂为支持教皇的黑党和反对教皇贪婪腐败的白党, 但丁站在白党一方 ,结果在 1302年 黑党取得政权后遭到革职和驱逐。在其后的 19年中, 被逐出佛罗伦萨的但丁四处流亡 ,直 至 1321 年在拉文纳逝世 。根据布鲁尼撰写的 但丁传 ,但丁是一个战士 ,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 一个担任执 政官公职的人: 他 “
38、过着正直、 勤学的市民生活 。他大部分的时间在共和国里服务, 最后 ,当他到达一 定年龄时,他成为了佛罗伦萨的执政官之一,那时并不是像现在这样靠抽签决定 ,而是通过投票的方 式选出当选人,但丁从此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 ”。 其次,但丁提出了建立世界帝国的理想。这个政体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 ,它必须是统一的,只有这 样 ,才能保证一方平安 。但丁指出: “一个城市的目的是安居乐业 ,自给自足, 那么 ,不管这个城市的 市政是健全还是腐败 ,这个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政体。否则 ,不仅公民生活达不到其目标, 城市也 就不成为城市了 。 ”他认为 , “以一个国家为例 ,它的目的与城市相同 , 只是维护
39、和平的责任更重 。它 必须有一个单一的政府实行统治和执政, 否则国家的目的就难以达到。 ”这是因为, “一个内部互相攻 98世界历史2008年第 6期 但丁: 神曲天国篇, 第 167页。 但丁: 神曲天国篇, 第 122页。 布鲁尼: 但丁传( L i o n a r d o B r u n i A r e t i n o , T h e L i f e o f D a n t e ) , 弗里德里克乌加出版社 1963年版, 第 84 85页。 讦的王国必遭毁灭。 ” 除了保卫和平 、 平息内部纷争之外 ,国家还拥有如下使命 : 其一 ,是实现统一 , 因为“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
40、 也应像上帝那样是个统一体 。 ”其二, 是要 “把人的贪欲减至 最小程度,使正义的威力获得最大发挥”。其三 ,要求 “服从理性, 只有全心全意为实现人类的目标而 奋斗, 人类才有自由”。而 “这样的自由,只有在世界政治机构的治理下 ,才有可能实现”。其四, 是实 行法制 ,国家应当 “制订引导全人类走向和平的法律, 世界政体就能最有效地领导各个地方政体”。 最后, 这种政体当以“存在 ”和“善 ”为其根本,但丁指出: “善之所以为善 ,就在于它的统一性 。既然协 调一致本来就是善,那么很显然 ,协调一致的根源就显而易见了 。协调一致是众多意志的一致行动 ;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看到,一切行动是由
41、于意志的联合, 而这种联合就是协调一致的根源 ,甚至是它存 在本身 。 ”但丁引用圣经的话: “你使我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 。 ” 第三,但丁提出了仁爱和德治的原则 。仁爱可以化为各种美德 ,不仅包括个人品行上的美德如智 慧 、 谦逊、 俭约 、 自制、正直、勇敢、坚韧、坚持正义 、 不贪婪、不追逐私欲的满足 ,还包括一种公共的美 德 ,即人民的共同利益 ,以及和平、 公正、 奉献和自由 。在但丁那里 ,这种关系是以仁爱和善心为特征 的 : 他指出, 只要善的品质传到人间, 世界就会发生变化。 “因为, 善一被人理解是善, 就在人心里燃 起对它的爱 ,善越大, 人对它的爱也就越大
42、。因此, 每个洞察这个论断所根据的真理者的心 ,都必然爱 那至高无上的实体超过它爱其他的事物, 因为在这一本体之外的每一种善都只不过是其光辉的一种 反射而已。 ” 第四,但丁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他主张政治和宗教分离, 主张按照人的美德来区分人类 。因 为这样 ,世俗的秩序就必须满足平等 、 自由 、 公共利益等重要道德原则。平等的原则认为: 如果人的行 为是以道德而论 ,那么 ,教皇、 皇帝、 国王、贵族和一般的人之间就并无高低之分。 神曲完成将近半个多世纪后, 彼特拉克的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 就出现了, 它后来 成为反映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如果说神曲 是确立了道德治国的基本原
43、则, 那么 , 论统 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 就为道德治国的切实实行提供了精确的指南 。事实上, 彼特拉克( 1304 1374)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真正发动者。作为一个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 他的政治思想无疑是现 实社会的一种产物。与但丁不同 ,彼特拉克不再从对神灵的膜拜中来告诫人类防范作恶, 他更加关 注社会的公益和民生问题 。在 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一文中 ,他提出了政府的职责和政治 的准则 ,这对以后的人文主义政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彼特拉克对于中世纪封建文化的批判是非常彻底的 。在但丁那里 ,人的新生是向天国的靠拢; 但 对于彼特拉克而言,这种新生只能是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来加以
44、获得 。他倾向于把他自己生活的时代 , 视为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开端。他的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分期法 。照他看来, 历史可以分为三 个时期 : 辉煌的古典时期, 黑暗的中世纪 ( 从罗马帝国崩溃至他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 ) , 以及从他开 始的文艺复兴新时代 。 在 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中 ,彼特拉克对帕多瓦的君主提出了恳切的忠告 : “您必须做 你臣民的父亲而不是他们的主人,必须爱他们如你自己的儿女 ,如你自己的手足。武器、卫士 、 军队 , 99公民参政思想变化新论 但丁: 论世界帝国, 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第 8页。 但丁: 论世界帝国, 第 23页。 但丁: 神曲天国篇,
45、第 158页。 可用来对付敌人 对于您的臣民, 善意就足够了 。我所说的人民自然是指那些热爱现存制度的人 说的; 那些每天都希望变革的人是反叛者和叛徒,对于他们要用严峻的法律加以制裁 。 ” 与 神曲 一样, 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 也提倡美德社会, 认为唯有实施美德才能获得 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 。但是与 神曲 不同的是 , 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 更多谈论的不是什 么修身养性 ,而是探讨政治美德的标准,即确立统治者应当如何治理城邦的原则 。在一段赞扬统治者 法兰西斯科的话里,彼特拉克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政府里的经验和年头已经让您得心应手 ,您不但被自己的市民们认为是杰出的领主
46、,而且许多 其他城市的领主们也有同样的看法。您从不让自己骄奢淫逸 ,也不享受闲散之乐 ,您只是兢兢业业的 统治, 而所有人都认为您平和而不软弱,威严而不傲慢 。所以 ,您的性格既谦逊又宽宏 。因而您很有 威严。尽管 ,由于您那异常的仁慈,您让最卑微的人也很容易和您接近, 您同时还让女儿们与遥远土 地上的贵族家庭缔结了非常有利的婚姻, 这乃是您最卓越的作为之一。 您已经成为哪些热爱公共秩序与和平的统治者之一, 在帕多瓦实行公社政体或者您家族中任何 一位成员统治帕多瓦的时候,不论他们掌权多久,市民们从未认为这种和平是可能的 您一个人便 在帕多瓦边境的合适之地建筑了许多结实的堡垒。因此, 在每个方面
47、您都让市民们感受到您作为统 治者的自由和安全,并且, 没有人无辜地流血。 从上述段落中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彼特拉克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政府, 在这个政府治理 下 ,民众的基本需要如安全 、 稳定、 社会秩序、 和平、节俭 、 财政充裕等都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从形式上 说 ,这仍然是一个由君主掌权的城邦 ,但人民的意愿必须为政府所吸纳 。这是因为, 人民的要求正是 统治者政治合法性的真正基础 ,在这里,统治者的美德是同公众的期望相一致的 。简言之 ,彼特拉克 渴望建立一种统治者与民众结盟的政治共同体, 其中政府能否体现人民的意愿是政治的关键所在 。 这种联盟是需要用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正如彼特
48、拉克所言 : “当事实自己能说话的时候, 细枝末叶地 赞美就只是一种愉快的练习了 。 ” 在 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 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彼特拉克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首 位 ,视其为政府行政的最重要职责。这里的要素是 : 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 政府需要呈现一定的透 明度; 民心的向背是关系到政权能否成立的关键 。在共同利益的观念下, 尽管统治者仍然是大权在 握 ,他却无法在政治上专断独行 ,而必须要根据民意 , 把解决民生问题纳入到公共生活的结构中去 。 由此可见,民众服从于国家 、 政府保障民众利益 ,只有这样的互动, 才能保障城邦的安宁和秩序。 公共的善,或者是政治的善 ,涉及
49、到了非常具体的民生问题 。这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 从国家的 范围看 ,政府需要进行各种公共建设 ,如修缮城墙, 处理城市的下水道和处理城市附近的沼泽地带,兴 修各种水利工程 ,清扫街道 ,办好教育尤其是办好大学 ,防止狂暴的猪群在街道中乱跑 ,开凿运河 ,保 障城市的良好的秩序 ,改进城市的公共设施,不让人们在举行丧礼的时候雇佣妇女们号哭 。从关注民 100世界历史2008年第 6期 参见雅各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第 7页。 彼特拉克: 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 F r a n c e s c oP e t r a r c h , “H o wa R u l e r O u g h t t oG o v e r nH i s S t a t e ”) , 本杰明 G . 科 尔、罗纳德 G . 维特主编: 意大利的人间共和国: 人文主义者论政府和社会( B e n j a m i nG .K o h l a n dR o n a l dG .Wi t t , e d s . , T h e E a r t h l yR e p u b l i c I t a l i a n , H u m a n i s t s o nG o v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