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知识总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安全知识总论.doc(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旅游安全知识总论旅游安全知识总论编著 郑向敏 兰晓原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12月31日目 录第一章 旅游安全概述56第一节旅游安全的相关概念56一、旅游、安全与旅游安全等相关概念56二、旅游安全涉及的范畴68三、旅游业安全管理现状78四、旅游安全管理的责任划分79第二节 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810一、酒店安全管理810二、景区安全管理911三、旅行社安全管理1112第三节 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1213一、安全管理目标1213二、安全管理范畴1214第四节 旅游者安全认知1314一、旅游安全认知的现状1314二、旅游安全认知的内容1719三、旅游安全认知的途径1819第二章 旅游安全事故类型与
2、等级2021第一节 旅游安全事故的来源2021一、旅游安全事故2021二、旅游活动的本质与旅游安全事故2021三、旅游安全事故的来源2021第二节 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类型2122一、涉及旅游者的刑事治安事件2122二、旅游交通事故2223三、旅游场所火灾与爆炸2425四、旅游者疾病(或中毒)25五、自然灾害事故2526六、涉水旅游事故2627七、旅游拥挤踩踏事故2627八、其他安全问题2627第三节 旅游安全事故等级分类2728一、特别重大旅游安全事故2728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2728三、较大旅游安全事故2728四、一般旅游安全事故2829第三章 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点与规律2930第一
3、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特点2930一、突发性2930二、复杂性2930三、关联性3031四、时段性3031五、多样性3031第二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规律3132一、空间规律3132二、时间规律3132三、活动规律性3233第三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3334一、旅游者遭受的影响3334二、旅游企业遭受的影响3435三、旅游目的地遭受的影响3435四、旅游业遭受的影响3536第四章 旅游安全事故的防控与管理3536第一节 旅游安全风险的监测与预警3536一、旅游安全风险监测的主要任务3536二、旅游安全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3637三、旅游安全风险预警的主要任务3638四、旅游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4、3739第二节 旅游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救援3740一、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任务3740二、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管理要点3840三、旅游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3841第三节 旅游安全事故的影响消除与恢复4043一、旅游安全事故影响消除与恢复的任务4043二、旅游安全事故影响消除与恢复的管理要点4044第五章 旅游产业要素的安全问题与管理4144第一节 旅游饮食安全问题及管理4145一、旅游饮食安全问题4145二、旅游饮食安全管理4246第二节 住宿安全问题及管理4246一、旅游住宿安全问题4246二、旅游住宿安全管理4347第三节 旅行安全问题及管理4448一、旅行安全问题4448二、
5、旅行安全管理4548第四节 游览安全问题及管理4649一、游览安全问题4649二、游览安全管理4650第五节 旅游购物安全问题及管理4750一、旅游购物安全问题4750二、旅游购物安全管理4751第六节 旅游娱乐安全问题及管理4851一、旅游娱乐安全问题4851二、旅游娱乐安全管理4852第六章 特殊旅游者与特殊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5053第一节 特殊旅游群体的安全的控与管理5053一、女性旅游者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053二、老年旅游者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155三、残障旅游者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356第二节 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457一、涉水旅游项目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458二、沙漠旅游项目的
6、安全防控与管理5659三、山地旅游项目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760四、高空旅游项目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861五、冰雪旅游项目的安全防控与管理5962第六节 特殊旅游场所的安全防控与管理6063一、歌舞娱乐场所的安全防控与管理6063二、大型赛事、表演场所的安全防控与管理6164三、新兴住宿场所安全的防控与管理6265第七章 旅游安全管理的相关机构与法规6568第一节 旅游安全管理的相关机构6568一、综合性的安全管理机构6568二、旅游安全管理机构6669三、旅游救援机构6770第二节 旅游安全安全网络7074一、 宏观旅游安全网络7174二、 微观旅游安全网络7275三、旅游安全网络的功能7275
7、第三节 旅游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7275一、旅游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系统7275二、综合性的安全法律法规7477三、地方性旅游安全法规7578第一章 旅游安全概述第一节旅游安全的相关概念一、旅游、安全与旅游安全等相关概念(一)旅游迄今为止,对旅游及其相关概念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人们对旅游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混淆和分歧。近20年来,在国际旅游研究中常为人们所引用,比较有影响的旅游定义有:(1)“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W. Hunziker&K. Krapf,1942)(2)“旅游是人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8、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运动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译引自Burkart, A.J. & Medlilk. S.,Touris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London, Heienmann, 1974(3)美国参议院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则提出: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译引自National Tourism Policy Study Final Report,United States Senate.旅游的定义众说纷纭,但较为科学及影响力较为广泛的是“艾斯特”(AIEST)定义,也就是上面提到的
9、第一种定义,它最早在1942年由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Hunziker and Krapf)提出,后来到70年代又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所采用,此定义体现了旅游的基本特征,得到大多学界与业界的认可与运用。(二)安全相关概念1安全安全是指免受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不可接受(承受)风险的发生,通常会带来人员伤害或物的损失,因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称为安全。2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主观上不希望出现结果的意外发生的事件,其发生的后果可分为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共五大类。3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就称为风险。风险可认为是潜在的伤害,可能致伤、致命、中毒、
10、或是设备与财产等受到损害。风险具有两个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如果其中人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风险性可按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因此对系统的风险性应进行风险评价。金龙哲、宋存义.安全科学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13(三)旅游安全1旅游安全 广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现象中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相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例如,“恐怖主义”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象,但它与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关,因此,“恐怖主义”也属于旅游安全的范畴。狭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活动和旅游主体免受不可接受风险伤害的现象及由此发生
11、的各种行为。它包括旅游活动各环节中的安全现象,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人、设备、环境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观念、意识培育、思想建设与安全理论等“上层建筑”、也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防控、保障与管理等“物质基础”。2旅游安全管理 旅游安全管理指为了达到避免旅游风险的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警示、控制和处置的活动及相关活动的总称。这些活动既包括安全的宣传与教育,安全管理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的制定与实施,也包括安全防控、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作。郑向敏.旅游安全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2008:1二、旅游安全涉及的范畴旅游安全内涵
12、较为复杂,旅游安全涉及的范畴可以从安全的本质及现象分类、旅游活动发生环节、旅游学研究对象等角度加以理解,还可以从旅游安全学的学科角度加以理解。 从安全本义理解,安全,即平安、无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安全现象的分类角度,旅游安全涉及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名誉安全、隐私安全等。 从旅游活动的环节和旅游活动特点看,旅游安全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六大环节,涉及饮食安全、住宿安全、交通安全、游览安全、购物安全、娱乐安全六大类。 从旅游学研究对象看,旅游安全涉及旅游主体安全、旅游媒体安全和旅游客体安全。旅游主体安全即旅游者安全;旅游媒体安全集中表现为交通安全和旅游从业者安全;旅游客体安全即旅游资
13、源的安全,涉及资源的保护、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从旅游安全学的学科角度理解,旅游安全涉及旅游安全的现象(本质、特征与发生规律)、旅游安全的基础理论、旅游安全认知,和旅游安全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郑向敏.旅游安全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2008:2综上所述,旅游安全涉及的范畴包括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名誉安全、隐私安全和旅游从业者安全、旅游资源资源安全等问题,以及对这些安全问题的认知、管理和保障。三、旅游业安全管理现状1涉旅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旅游交通伤亡占较大比例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大量旅游活动的展开难以避免涉旅安全事故的发生。2009
14、年,全国涉旅安全事故数量同比上升、死亡人数基本持平、受伤人数增幅较大。全年共收到各地报送的涉旅突发事件55起,造成160人死亡(其中6人失踪),598人受伤。同比分别上升14.6%、6.0%和49.1%。在这些事故中,旅游交通事故是导致旅游者死亡的主要因素。2009年发生交通事故40起,致136人死亡,分别占当年事故灾难数量和致死人数的74.1%和86.1%,分别占当年事件总数和总死亡人数的72.7%和85.0%。 国家旅游局:http:/ 2010-3-262部分利益相关者安全意识淡薄随着政府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越发重视,旅游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旅游安全事故的重大影响,并已逐步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控
15、。但是,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安全仍存在主观认知不够甚至错误认识的问题,对旅游安全的防范、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发生旅游安全事故不及时上报。此外,旅游企业经营者安全意识薄弱,有些企业的安全管理只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并没有真正重视安全问题的处置,导致旅游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相对于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而言,我国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更为薄弱,具体表现在:在旅行前缺乏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不考虑购买相关旅游保险,旅行中警惕性不高,以及忽视安全风险因素等。3旅游安全相关部门综合管理力度不够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的正常运作还需要旅游、交通、卫生、质监、安监、建设、文化、林业、消防等多元机构群体的综
16、合支持,旅游安全管理也需要多元机构群体的综合治理。但因为主管机构多、职能分散而造成了行政上的多头管理,也形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造成旅游安全管理的低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4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落后,安全隐患众多旅游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服务设施,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落后不仅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由于基础服务设施落后所存在的众多安全隐患也会导致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旅游企业因设施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出现,如2010年6月29日深圳东部华侨城太空迷航娱乐项目发生安全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四、旅游安全管理的职责划分旅游安全管理的责任划分依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及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旅游
17、企业的责任、旅游者的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责任等类型。1政府及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1)旅游目的地所在政府要为旅游业的开展提供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2)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来约束旅游企业、旅游者及其他各方存在的危及旅游安全的行为,保证旅游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并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对旅游企业进行有序的监督和管理,纠正旅游企业的安全偏差。(3)广泛运用各种传媒工具加大旅游安全宣传,强化旅游企业的安全观念,提升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旅游者安全出游的方法与技巧等。(4)对旅游安全事故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处置,救援受伤害
18、旅游者、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并积极进行旅游安全事故的善后协调工作。2旅游企业的责任(1)严格遵守现行的保障旅游安全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管、检查和执法工作。(2)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等,并对各种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新,保证旅游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转。(3)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向旅游者作出告知和警示。(4)出现旅游安全事故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3旅游者的责任(1)旅游者出游前要对自身的身心状况及旅游项目了解清楚,与旅游企业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购买旅游保
19、险。(2)旅行过程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配合旅游企业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实施危害旅游安全的行动,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参与高危项目,避免选择不合格的旅游产品。(3)掌握一定的风险防范技巧,能应对一般的旅游安全突发意外。4利益相关者责任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行业,与旅游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比如旅游地社区、旅游业的衍生行业、旅游业相关的公益组织,应该在自己的业务范围领域内,为旅游业的安全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和服务。第二节 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一、酒店安全管理(一)酒店安全管理的目标1落实政府、行业等关于酒店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立系统完善的酒店安全管理体系。2确立顾客安全优先的管理目标,积极保障酒店
20、顾客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精神安全等。3重视酒店员工安全管理,保障酒店员工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与心理安全。4重视酒店自身的安全管理,保障酒店设施、酒店财物和酒店环境的安全,以及在经营过程没有负面新闻和危机事件而保持的经营安全。5建立制度化的安全管理习惯,建立健全的酒店防火、防盗、食品安全管理及应对其他突发事件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酒店的每个部门、岗位和职工,能及时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并上报酒店安全事故。6提升酒店的安全形象,提升酒店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二)酒店安全管理的范畴1负责消防、治安、卫生、防疫等各类涉及酒店的安全工作,积极预防和处理酒店突发安全事件。2健全门卫、停车场、
21、大厅、楼层、电梯、行李存放处、舞厅、酒吧、健身房等公众部位的值班、护卫和巡逻等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消防安全装置,三星级以上和有条件的酒店须装置闭路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安装隔火装置。3实施完善的宾客入住验证登记与会客制度,妥善管理宾客行李和贵重物品的寄存、保管、领取。4配置安全设施和安全指示图,在客房及楼层通道配置紧急情况安全疏散示意图、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安全通道须常年保持畅通,服务指南要用中、英等多国语言明确安全注意事项。5建立健全配电房、水泵房、火警监控总台、电话总机房、备用发电机房、电传电报枢纽中心、电视播发中心、空调及通风采暖中心和安全保卫部门等重要部位的
22、小时值班制度和严密的安全管理程序。6积极履行宾客安全管理规范,严禁宾客将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带进酒店,严禁在客房内私自使用电热器具以及其它大功率电器设备,严禁在酒店内进行卖淫、嫖娼、吸毒、聚赌等违法犯罪活动。7严格遵守食品卫生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做好食品卫生工作,避免食物中毒事件发生。8坚持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消除酒店不安全隐患,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酒店安全事故的现场与善后处理工作。9对酒店顾客、职工等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技能。10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安全管理职责。二、景区安全管理(一)景区安全管理的目标
23、1落实政府、行业关于景区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完善的景区安全管理体系。2建立景区游客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游客在景区的活动安全。3保障景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与心理安全。4保障景区设施、财物和环境的安全,以及经营安全。5建立预案管理制度,制订景区应急预案,并落实本景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景区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岗位和职工。6提升景区的安全形象,积极提升景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二)景区安全管理的范畴1向游客提供准确、规范的安全信息。通过有线广播、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手册等方式,及时发布地质灾害、天气变化、洪涝汛情、交通路况、治安、流行疫情预防等安全警示信息以及游览安全
24、提示信息;完善景区解说系统与安全标识系统。2重点为旅游者创造安全的游览环境,保障旅游者的浏览安全。科学测算景区容量,适度接待游客;特别要在节假日、黄金周等重点时期设立景区游客安全疏导缓冲区;在景区的重点地带和危险区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禁止游客在景区未开发或无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旅游活动;规范景区管理人员的安全操作。3建立景区的消防管理体系。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演练;保持消防通道畅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组织检查;景区餐饮场所内灭火器材配置点的间距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在燃气、调压装置室等重点部位设置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景区停车场应配备专门的车辆火警灭火器材。4完善游览线路的道路交
25、通条件;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游览工具,驾驶员应当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景区内夜间游览区域应当配备数量充足、功能有效的照明设备。5加强设施、设备的景区安全管理,制定景区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游览活动的有序进行。6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景区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7建立景区安全环境监控制度,景区内环境噪声应当严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空气质量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在突发疫情期间;景区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防疫警示等安全预防措施。8建立
26、景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演练,新聘员工应当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并不定期的对旅游者进行景区安全知识宣传与普及。9坚持日常的景区安全检查工作,建立安全事故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景区安全隐患。10根据各类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景区安全事故的现场与善后处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景区旅游安全事故,并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安全管理职责。三、旅行社安全管理(一)旅行社安全管理的目标1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和旅游业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规章和制度,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统筹管理企业安全工作。2提升旅行社的安全形象,积极保障旅
27、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3保障旅行社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与心理安全。4保障旅行社设施、财物和环境的安全,以及经营安全。5采购安全的旅游要素产品,保障旅游活动环节的安全性,防止和减少事故及损失。6提高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与观念。(二)旅行社安全管理的范畴1提供合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避免可能影响旅游者安全的各种风险,防止可能对旅游者造成的各种侵害。2制定周密的行程计划,并针对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3采取多种形式,并在旅游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对旅游者进行安全告知。4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交通工具,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具备客运资质和完备的保险手续;与交通工具所属单
28、位订立的包车合同含有安全责任条款。5妥善保管旅游者的行李,明确责任,防止损坏或丢失。6. 负责为旅游者投保责任险,并为旅游者提供其他保险服务,积极协助处理保险理赔等事件。7旅行社员工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操作演练;新聘员工必须接受本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员工安全培训情况进行记载,并归入相关档案材料。8开展登山、汽车、狩猎、探险等特殊旅游项目时,要事先制定周密的安全保护预案和急救措施,重要团队需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9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旅游活动,行前应当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订立含有安全条款的旅游合同;组织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应当为老年旅游者配备常见老年性疾病急救技能
29、的医务人员、急救药品,预约行程中的救护医院;所订立的旅游合同中应含有安全条款。10配合景区、娱乐场所与购物部门加强旅游者的安全教育,提高旅游者安全防范意识。11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并协助相关部门抢救,及时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公安、保险等有关部门报告,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旅游安全事故的现场与善后处理工作。12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安全管理职责。第三节 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我国旅游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地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安全管理目标1执行和推动旅游行业安全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为旅游者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和保障,规范旅游市场的安全运
30、营。2建立旅游安全协管机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游企业合法的利益。3建立和健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工作制度。4通过培训与教育提高旅游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应对能力。5建设旅游安全信息的采集和发布系统,组织、实施旅游安全教育和宣传,维护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6建立包括监测、预警、救援、恢复、重建等在内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7推动和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各种旅游安全事故。二、安全管理范畴1在法定范围内,指导、督促、检查旅游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涉及旅游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情况。2引导和监督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利用标准化、宣传教育、培训教育等保障旅游产品和服务
31、质量,提高旅游者安全保障水平。3建立和完善处置各类涉旅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及相关制度,加强旅游安全岗位操作培训和旅游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安全事件的防范与应对能力。4健全旅游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为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消费提供有效的安全预警信息。5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旅游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旅游者对旅游安全事故的科学认知和应对能力,并组织旅游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6配合消防、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执行旅游安全的常规检查和旅游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旅游安全监管,协调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和其它安全隐患问题。7积极实施旅游危机与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
32、消除旅游危机与安全事故对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的影响。8积极受理旅游者提出的旅游安全问题投诉,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9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安全管理职责。第四节 旅游者安全认知旅游者安全认知是旅游者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关注与反应,不同旅游者会因其个体的差异性而对旅游安全表现出不同的认知。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价旅游者安全认知情况,课题组曾对福建省各大旅游区的旅游者进行了专题调研,一下通过案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一、旅游安全认知的现状(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六环节的安全认知调查分析表明,旅游者认为最易发生安全问题的三大环节是旅游交通、景区游览、住宿,分别占50.5%、26.9%、8.8%。而尤其以旅游
33、交通最突出(图1-2)。这与旅游者的实际安全经历基本相符。旅游者发生旅游安全问题的环节多为旅途、景区、住宿(饮食)(表12)。图1-2 旅游者安全认知环节表1-2 旅游者实际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旅游环节旅游饮食旅游住宿旅途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娱乐样本数(N)旅游人数243563252610183比例(%)13.119.134.413.714.25.5100.0在旅游活动六环节中,酒吧、摩托车、珠宝商店、原始景区等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收入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在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环节的安全认知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二)旅游者对安全事故的担忧在旅游安全事故的表现形态中,
34、旅游者普遍对旅游活动中的犯罪、交通事故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在犯罪担忧中,尤以经济犯罪为最(图1-3,图1-4)。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六环节的安全担忧与旅游安全问题表现形态基本吻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活动六环节中安全问题表现形态的出现频率。性别与安全担忧之间总体而言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但由于两性生理、心理特征差异,女性对暴力型犯罪及性安全表现出较大的担忧,对危及到自身安全问题的诱因和“游人拥挤”等较为敏感;而男性则对偷窃及安全管理表现出较大的担忧。表1-3反映了旅游担忧中具有的性别差异情况。图1-3 旅游者担心的旅游安全类型 图1-4 旅游者担心的犯罪类型表1-3旅游安全担忧性别差异简表旅游环节问题类
35、型男(单位:%)女(单位:%)购物安全强行购买33.738.0欺诈41.334.8游览安全保安不力7.36.9环境污染8.612.8交通安全拥挤8.94.8盗窃10.28.7卫生差14.917.4抢劫14.518.3住宿安全骚扰15.021.3盗窃41.036.2安全形态偷窃12.710.7暴力17.422.1交通事故28.431.1(三)旅游者对事前安全举措的态度旅游安全的事前应对举措是旅游者在安全认知基础上的反应之一,反映了安全认知程度的高低。调查分析表明旅游者对旅游安全的事前应对举措总体呈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势。当得知即将前往的旅游地不安全时,941的被试者选择“取消出行计划”和“不取消计划
36、但加强防备”,表明旅游者对旅游安全的积极关注态度,说明旅游者对于旅游活动的安全需求。但近一半被试者表示将“取消出行计划”,也说明了目前旅游者尚未成熟,对安全的反应过于偏激,容易“谈虎色变”(表1-4)。表1-4 旅游者事前安全应对举措旅游者事前安全应对举措比例(单位:%)不取消计划但加强防备44.9无所谓,照常前往4.8取消出行计划49.2其他1.1旅游者在安全的事前应对举措与性别、年龄、家庭结构、收入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并表现出较大的性别差异。由于旅游者对自身安全应对能力估计不同,从而表现出安全事前应对举措方面的差异。如图1-5图1-9所示。 图1-5 旅游安全事前应对举措的性别差异图
37、由图可知,当得知某旅游地不太安全时,女性比男性更偏向于“取消出行计划”。图1-6 旅游安全事前应对举措的年龄差异图如图所示,年龄越大则越偏向于“取消出行计划”,年龄越小则越偏向于“无所谓,照常前往”。图1-7 不同家庭结构与事前旅游安全措施的关系图家庭结构也随家庭现有人口数的增加而趋向于“取消出行计划”,如图所示。图1-8 不同收入水平与与事前旅游安全措施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在家庭收入方面也有收入越高越趋向于“取消出行计划”的倾向。图1-9 不同学历水平与事前旅游安全措施的关系图学历越高,越倾向于“无所谓,照常前往”,这可能与学历越高对自我安全应对估计越高有关,如图所示。二、旅游安全认知的内容
38、旅游者安全认知的内容,即旅游者应掌握的安全知识,主要包括出游应注意的基本安全事项、旅途中特殊危险的应对与处理、特殊群体旅游安全知识、不同旅游形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特种旅游项目中的安全知识、特殊休闲场所的安全问题等。(一)出游应注意的基本安全事项主要包括制定旅游计划时的安全考量、出发前的信息与物品准备、旅行中的安全防范、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技巧等。(二)旅途中特殊危险的应对与处理主要包括旅途中应对特殊危险情形的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特殊危险情形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山、洪水、雪崩、飓风等;恐怖主义,如暴乱、绑架等;传染疾病,如流感、黄热病、霍乱等。(三)特殊群体旅游安全知识主要包括女性旅
39、游者、老年旅游者、未成年旅游者和残障旅游者等特殊旅游群体的安全须知。比如,老年旅游者应高度重视目的地选择、交通工具选择、旅游项目选择、突发疾病预防、谨防被骗等问题。(四)不同旅游形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团队出游安全,如选择信誉好的旅行社、团队意识要加强、与其他成员的相处等;自助游(郊游)安全;自驾游安全。(五)特种旅游项目中的安全知识主要包括水上旅游项目,如漂流、滑水、摩托艇、皮划艇、潜水等;高空旅游项目,如蹦极滑翔伞、跳伞等;山地旅游项目,如登山、攀岩等;冰雪项目,如滑雪、滑冰等。(六)特殊休闲场所的安全知识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歌舞演艺娱乐场、大型赛事场所与表演场所的安全知识。三、旅游安全认
40、知的途径(一)政府的公共宣传公共宣传包括媒体宣传、行业交流、学习培训、宣传版展示、知识竞赛和问答、案例剖析、现场观摩、进社区等方式。在现代社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安全事故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因此,旅游安全宣传在社会心理学意义上已具有了广泛的可接受性。特别在当今的“传媒时代”,“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的社会效果无疑使大众传媒成为旅游安全社会宣传的首选。旅游主管部门可结合当前旅游安全的实际情况,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及时报道旅游安全的各项工作。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宣传安全知识,同时介绍旅游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所开展的工作。在“黄金周”和暑假旅游高峰期期间,
41、特别要进行全面集中的报道,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在舆论导向、引导消费、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力。大力倡导游客与旅游企业共创和谐安全旅游氛围。而且,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常设性的旅游行业安全经验交流总结大会,邀请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得较好的旅游企业负责人介绍安全工作的理念和做法,以点带面,促进其他旅游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旅游安全专家为旅游经营管理者与旅游者讲授旅游安全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旅游企业和大众的旅游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二)旅游企业自身宣传负责任的旅游企业应积极进行旅游安全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可以通过经营场所、企业网站、产品手册、行前指南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
42、地向旅游者进行安全宣传、警示和教育,提升旅游者的安全观念。也可以根据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旅游者群体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活动行前专题安全培训,提升旅游者的安全素质与能力。(三)学校与家庭教育宣传学校教育对于改善旅游安全状况具有长远效果。这种宣传方式虽不见效于一时,但于长远讲却是“事半功倍”。因此,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应确立“从娃娃抓起”的基本战略。同时,“核心家庭”时代的到来,使孩子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问题受到家长们的空前关注。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应紧紧抓住这两个契机,将旅游安全列入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重要范畴,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与青少年开展不同层次的旅游知识与法规教育。教育形式除了课堂讲授
43、,还可以采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比如休闲游戏、实践参与等方式。(四)旅游从业者的强化教育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防控能力,是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旅游企业既要针对从业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观念和技能,也要定期将国家的安全法规、行业的安全案例和本企业的安全工作经验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员工能不断更新旅游安全观念和技能,提升安全工作素质。(五)网络教育信息网络革命对旅游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比如,自助游客都通过网络查寻旅游知识,通过网络寻找旅游伙伴,通过网络预订旅游产品。网络在旅游决策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网络阵地宣传旅游安全知识也具有综合
44、性优势,网络旅游安全知识可以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录像及模拟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吸引旅游者,并有利于面向更广泛的散客旅游者。第二章 旅游安全事故类型与等级第一节 旅游安全事故的来源一、旅游安全事故事故是指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人为事故与非人为事故。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指出凡涉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故均为旅游安全事故。因此,小到旅游者在景区摔倒,大到旅游者失去宝贵生命,都可以称为旅游安全事故。旅游安全事故定义的宽泛性,更进一步说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对旅游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旅游活动的安全开展不仅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基础,还需要
45、旅游者正确、安全的旅游行为,更需要旅游相关部门的科学管理。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旅游者个人意志所愿,它有多重的事故因果连锁反应。二、旅游活动的本质与旅游安全事故“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因此,“旅游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生活是通过美感享受而获得的,因此,旅游又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冯乃康,1995:2)正是旅游审美、愉悦的社会性本质及其特征致使旅游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其一,旅游活动的流动性、异地性、暂时性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置于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这会导致不安全感的产生,对安全管理需求必然增加;其二,旅游者追求精神愉悦与放松的本质特征会使旅游者放松安全防范,导致旅游安全事故的增加;其三,旅游者攀高消费、道德感弱化、文化蔑视、物质摄取等行为特征又会导致旅游者与旅游社区间的综合矛盾,这会引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三、旅游安全事故的来源已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证明:造成旅游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旅客本身有关,又与旅游设备、设施和场所等存在的
限制150内